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古代诗歌阅读 > 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词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0 题号:23635806
对下列诗歌的赏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岁暮到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①岁暮:年终。②及辰:及时,指在年底前赶到家。③低回:迟疑徘徊,扪心自问。

A.母亲疼爱儿子的心没有穷尽,儿子及时归来使母亲惊喜万分。
B.儿子长时间没有回家,母亲只能把爱与思念寄托在“寒衣”和“家信”上。
C.儿子为了不让母亲担忧而向母亲撒谎,之后他又承认了错误。
D.诗人“愧”是因为这些年漂泊在外,没有尽到为人子的孝心,反而让母亲牵挂担忧。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稀”二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此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2024-02-02更新 | 2次组卷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春望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对《春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望中所见,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B.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采用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成都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世事而落泪,鸟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C.“家书抵万金”说的是一万两黄金才能得到一封家信,写出战乱年代,一封家信是多么难得,多么值钱啊!急切想知道家人是否平安的消息。
D.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的艺术形象。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由“望”入诗:国都沦丧,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衰草遍地,木林沧桑。
B.颈联中“抵万金”是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家书的珍贵,表现了作者思念家人的强烈情感。
C.尾联中刻画了一位忧愁万分,苍老颓唐的诗人形象,白发越来越少、越来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
D.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这首诗是作者中年所写,充分体现了诗作“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2024-06-13更新 | 2次组卷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题为“采莲曲”,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可诗人不让主角明显地出现在画面上,只是把她们当作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
B.本诗开头两句的“荷叶”于“罗裙”、“芙蓉”于“脸”不是普通的比喻,而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一幅美丽的图景:裙叶难分,人花难辨。
C.“芙蓉向脸两边开”与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写法基本相似,都创造了人花映衬、物我合一的境界。但前者侧重描绘芙蓉,后者侧重描绘人面。
D.本诗意趣生动,诗境含蓄,既写出了采莲少女的青春活力,又表达了观望者的惊奇与怅惘;既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浪漫气息。
2.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出了采莲姑娘的生动形象。第一句写采莲姑娘穿的裙子与荷叶成一色,好像是从一块绫罗上裁剪下来的一样。
B.第二句写荷叶、荷花密密匝匝,到处都是,紧挨着人的脸。
C.第三句写姑娘入池采莲,简直与莲叶、荷花混成一片,难以分辨。
D.末句写观者“闻歌”,伫立凝望,而采莲少女融于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虽觉“有人”,却难相见。
2024-05-07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