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通过“戍鼓”“边秋”“一雁”词语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图,孤雁如犹在外漂泊之人,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虽没出现“月”字,但写的都是月下的景物。
B.颔联承上,以“露”呼应“秋”,同样是诗人所见月下之景。前三句不提“月”而处处见月。第四句“月是故乡明”写故乡明月而实际未见,为虚写。虚实结合,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C.颈联中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兄弟们因为战乱而离散,家已不存,音讯不通,生死难卜。绵绵愁思中夹杂作者对生离死别的焦虑和不安。
D.尾联点明原因:是战乱导致了家人离散。既怀家愁,又忧国难,将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职教高考仿真模拟预测语文试题(五)
2 . 《登高》的颔联和颈联历来为人称道,下列对其评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以“萧萧”“滚滚”唤起精神。(《唐诗广选》)
解释:“萧萧”状声,“滚滚”状形,萧疏中寓劲拔,磅礴阔大中见悲凉。
B.三、四是愁绪语。(《唐诗镜》)
解释:借景物描写传达出对韶光易逝、国家衰微、壮志难酬的感怆。
C.三联“常”“独”二字,何等骨力!(《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解释:以“常”写生涯之漂泊无定,以“独”抒景况之孤独寂寞。
D.好在“无边”“不尽”“万里”“百年”。(《唐诗别裁》)
解释:营造出阔远的时空背景,使眼前之景和身世之苦更具体形象。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基础模块下册期末语文模拟试题(03)(高教2023版)
3 . 填空。

(1)《沁园春·长沙》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的上阕中,“看”字引出的意象有山、林、_____________、鹰和 ________

(3)给《荷花淀》的三个部分各拟一个标题,要求角度一致并能概括基本内容,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4 . 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篇连用七组叠字,下笔奇特,极有层次地道出词人内心的空虚、孤寂和凄苦。
B.上阕先写寒气袭人的晚风,再写冷暖不定的气候,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一不增添词人的愁绪。
C.下阕继续倾诉愁情:菊花憔悴,正是词人身世变迁的写照;独守寒窗,顿生度日如年之感;雨打梧桐,更是泪打心扉,令人难以承受。
D.本词结构上打破了上下阕的局限,浑然一体,就眼前事,身边景,层层铺叙,反复渲染,取得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精品课堂】【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声声慢》同步练习(基础模块下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居秋暝》写出空旷寂静的景象,营造出悠远、清净、萧瑟的意境,这是诗人理想的生活环境。
B.《琵琶行(并序)》通过描写一个沦落江湖的琵琶女的身世经历,抒发作者遭受打击后的苦闷心情。
C.《八声甘州》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铺叙见长,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
D.《青玉案·元夕》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的女性形象。
2024-09-1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文分析题型专练-【中职专用】备战2025年职教高考语文文化统考卷题型专练(江苏专用)
6 . 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一)》一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讲归园田居的原因;第二层讲园田之美;第三层间接抒情,讲归园田居的好处。
B.诗人悔恨自己“误落尘网”,成了“羁鸟”“池鱼”。“恋旧林”“思故渊”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自然的急迫心境。
C.诗人黯然辞官回归故乡,诗人的归隐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自然质性,是对污浊官场生活的否定和唾弃。
D.东晋时,门阀世族把持特权,社会黑暗,官场腐败。“性本爱丘山”“质性自然”的诗人显然是与其格格不入的。
2024-09-06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期末模拟试题(1)(高教2023版)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7 .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废名

我立在池岸,

望那一朵好花,

亭亭玉立

出水妙善,———

我将永不爱海了。

荷花微笑道:

善男子,

花将长在你的海里。

A.隔岸观荷,此时“花”已经不是物质世界的花,而是能够“微笑”着说话的一朵“妙善”的“好花”;“海”也不是波澜壮阔的大海,而是需要超度的“世间海”。
B.当“我”顿悟花之境界之后,“我将永不爱海了”,这是“我”思想第一次飞跃时态度的转变。这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次转变,为下一次转变积极蓄势。
C.“荷花微笑道:‘善男子,花将长在你的海里。’”,此时“莲”已在我心中,因而“我”能读到“花”的言语,这是第二次的思想飞跃,留给读者以启发与思考。
D.这首诗让人经历了“花非花,海非海”的过程,只看到表象才会产生“花非花,海非海”的错觉;只有真正悟了,才发现“花”与“海”从来没有改变过,改变的是读者的精神境界。
2024-09-06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9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8 . 对下面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中吕]卖花声·怀古

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命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A.前三句所写的历史人物依次是项羽、曹操、班超。
B.末句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而又无法挽救民众于水火之中的无奈之情。
C.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咏怀曲。
D.此曲反映了历史是统治者之间争权夺利的历史,而英雄事业不过是过眼烟云。
2024-09-04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中职春考模拟预测语文试题(二)
9 . 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送魏二

[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A.首句“醉别江楼橘柚香”点明送别魏二的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
B.次句字面上只说风雨人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凉”字既是身体上的感触,更暗含诗人心中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离别的伤怀。
C.“忆君遥在潇湘月”以“忆”字勾勒,写诗人回忆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
D.全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深化了主题,有朦胧之美,在艺术构思上颇具特色。
2024-09-0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春季高考研究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三第四次联合考试语文联考
10 .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

过友人隐居

戴叔伦

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水声鸣石濑①,萝影到林轩。

地静留眠鹿,庭虚②下饮猿。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注】①石濑:水被石激形成的急流,这里指石潭。②虚:空。阅读全诗,梳理内容,完成填空。

完成下列表格。

眼前景

友人隐居处的环境

景象

特点

思考:诗歌“②______”最能体现意境。
庭院外清溪绕门而过、①______藤萝掩映着林间小屋宁静清幽
庭院内林鹿栖息庭院、猿猴下树饮水

心中情

结尾以用典、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③______之情。
2024-09-01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职业技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模拟考(三)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