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杜甫的《登高》通过描绘秋日登高所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孤独。首联描绘了猿啸、鸟飞、江水滚滚的景象,充满动感;颈联和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对人生艰难、漂泊无依的感慨。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晚年的忧愁与无奈。

1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动静结合,勾画了一幅以冷色调着墨的绝妙水墨画。
B.尾联用四个字“艰”“难”“苦”“恨”突出了诗人内心痛苦和郁闷的程度。
C.本诗错综描写,表达了作者悲伤的情感,抒发了作者思乡之情。
D.本诗是由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记寄夔州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写景,述登高所闻,后四句写情,写登高之情。
2.分析“无边”“不尽”两个词的妙用。
3.宋代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称颈联为“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谈谈你对颈联的理解。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职业中学校(升学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苏幕遮》是周邦彦的代表作之一。上阕描绘了夏日清晨的自然景象,清新明丽,充满生机;下阕抒发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全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下列对这首词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燎沉香”就是烧沉香,“消溽暑”是指潮湿闷热的暑气得到消解。
B.“叶上初阳干宿雨”是说荷叶上昨夜留下的雨水在旭日下蒸发了。
C.“久作长安旅”是指词人长久羁旅汴京,词中用“长安”借代汴京。
D.这首词下阕直抒胸臆,写出了家人对作者的思念。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呼”写出欢快的叫声,“窥”表现活泼的神态。
B.“举”字富有动感,写风中之荷尤见精神,把荷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C.“五月渔郎相忆否”直接抒发对家乡亲朋的思念之情,通过反问句加强语气,突出思乡之情。
D.词中虚实相生,实写客居在外所见的景象,虚写梦回家乡,营造出了清新明丽的艺术境界。
3.下列对《苏幕遮》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前四句写醒后所感所闻所见,抓住时间的特点,看似平常,实则颇具匠心,用笔一丝不苟。
B.“叶上初阳”三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的形象。
C.下片前四句是思归。换头两句故作跌宕,由虚转实,从面前的荷花想到遥远的故乡,引出深沉的乡愁。
D.这首词主要运用从生活中提炼出的词语,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风姿,抒写自己的乡愁,有一种从容淡雅、自然清新的风韵。
4.“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历来为人所称道,试分析其好在哪里。
5.下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的诗句简要分析这种手法的作用。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精品课堂】【中职专用】高二语文《苏幕遮·燎沉香》(同步练习)(职业模块)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此诗描写了诗人在征途中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浓烈的思乡之愁。全诗笔法细腻,结构完整,情景交融,韵味悠长。

3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晚次乐乡县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说,故乡早已在远方消失,暮色苍茫之中自己还在孤独地行进着。“杳”是遥远之意。
B.颔联中第一句承首联第一句,“旧国”即首句中的故乡。故乡看不到了,眼前所见的河流、平原无一不是陌生的景象。
C.颔联中第二句承首联第二句,“边城”意为边远之城,即指乐乡县。“道路”即上联中的“孤征”之路,暮霭之中终于来到了乐乡县城内。
D.颈联以“烟断”“木平”来抒写个人的伤感,荒烟不是自断,而是因伤感涕下而在视野中消失;木也不是真平,而是因泪眼模糊而被荡平。
2.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     
A.诗人在首联中从“故乡”落笔,以“日暮”相承,为全诗定下了抒写“日暮乡关何处是”的伤感情调。
B.诗人在尾联中自问自答,将荡开的笔墨收拢,写情入景,以景写情,使诗意更加深长悠远,抒发了无尽的乡思之愁。
C.从全诗的艺术形象看,诗人在全诗中只诉诸视觉,使质朴的形象蕴含了无穷的韵味。
D.结句中的“ 噭噭”“猿鸣”呼应“深山古木”,“夜”字关合篇首的“日暮”,“夜鸣猿”的意境又与篇首的日暮乡情遥相呼应,全诗句句关联,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2024-09-12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中职学校对口升学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这首诗回答问题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诗歌的开头用碧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2)哪两句诗从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
(3)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描写了秋季的天空寥廓苍茫、大地草木凋零的典型景色
B.“黯乡魂,追旅思”是说诗人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
C.“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D.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
2024-09-12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职高高一基础模块下期末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问题。

螺川①早发

王猷定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长江流远梦,短棹②拨残星。

露湿鸥白衣,天光雁宇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③。

[注]①螺川:螺山,委婉如螺,在江西省境内,南临赣江,风景秀丽。②zhào):船桨。③孤亭:这里指螺江。诗人:王猷(yóu)定(1598——1662), 字于一,号轸石,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散文大家,诗人。他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辈科名显达,但他并不追逐功名利禄。

(1)诗中哪些自然景物表现了“螺江早发”的“早”?
(2)“景中有情”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诗句作赏析。
2024-09-0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职业技术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本词是他的绝命词,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B.“往事知多少”一句是李煜在诘问自己以往做过多少错事,后悔当初未能励精图治。
C.南唐故宫的“雕栏玉砌”应该依旧,而“朱颜”已改,物是人非,对比强烈。
D.全词以问起,以问结,由仰首问物,到扪心自问,一气盘旋,曲折回荡,如泣如诉,声泪俱下。
2.“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和“东风”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谈谈你的理解。
2024-08-2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第四届第三次对口升学联考语文试卷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______,______。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1.请默写诗中所缺的句子。
2.分析“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这句在词中所起的作用。
3.词人“不忍登高临远”,“不忍”的原因是什么?
4.揣摩全诗的内容和意境,将“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扩写成6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至少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024-08-2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徐州市职业学校升学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8 .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甲】回家

轻啜一口乡音

疲惫的行囊

被留守小目光清空

【乙】一剪梅·舟过吴江(节选)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A.【甲】诗“轻啜”的对象本应是酒,这里却成了“乡音”,表现了诗人听到乡音后喜悦之情。
B.【乙】词“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抓住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的特点,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
C.两者都想象归家后的生活:甲诗中主人公被留守儿童清空行囊,一扫疲惫;乙词中想象归家后的三件事——洗客袍、调笙和烧香。
D.两者在手法上各有特色,甲诗言简意丰,大量留白,引发共鸣;乙词用白描的手法渲染归情。
2024-08-18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单招单考嘉兴市、宁波市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声之悠扬。
C.这首诗在以诗人的感情变化,重点在于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D.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发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思乡之切。
2.历代评论家说“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着加以说明。
2024-08-16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职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10 . 下列对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A.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
B.“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
C.诗歌用“何须”二字,由边地图景描绘转入情感抒发。
D.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2024-08-16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2022年春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