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古代诗歌阅读 > 常见题材 > 写景抒情
题型: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3 题号:23625468

阅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回答问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沁园春·长沙》上阕以写景为主,极为成功,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层次清晰,意象鲜明。词人“独立”橘子洲头,远眺___________,近看___________;仰望___________,俯看___________。色彩绚烂的,有红叶,有___________;生机盎然的,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
2.下面是对《沁园春·长沙》的赏析,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毛泽东的诗词以古典诗词的形式来反映现实生活、时代气息和革命情怀,《沁园春·长沙》就体现了这一特色。
B.这首词中诗画结合,依次展现了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C.《沁园春·长沙》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勇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D.本词通过“立”“看”等词写江山的壮丽和“万类”的自由自在,这些都是明写;通过“怅”“问”等词暗写国内外反动派的飞扬跋扈和广大人民的深重苦难,由此转入写游泳,激起革命者的历史责任感。
3.这首词的上阕中,“看”字引出的意象有哪些?
4.下阕中的“同学少年”这个群体的形象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这首词描写了很多景物,这些景物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知识点】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沁园春·长沙》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长沙”是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争流(     )     挥斥方(     )飞舟(     )(     )
3.找出本词中仰视、近观的句子。
4.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谁主浮(主宰)       江碧透(满、遍)
B.峥嵘岁月稠(不平凡)寥廓(怅惘,失意的样子)
C.浪飞舟(阻止)       激扬文字(激浊扬清)
D.挥斥方(强劲有力)粪土当年万户侯(把……看作粪土)
5.咬文嚼字:分析下列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漫江碧   长空 鱼浅底 万类霜天自由
6.“看”字引出的意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词中哪些语句表达了对反动派的蔑视?
8.透过“谁主沉浮”,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9.请概括选文上阕和下阕的主要内容。
10.选文的前三句,点明了___、___ 、 ___ 。其作用是什么?
11.默写词中划线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25更新 | 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下列选项中,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独立寒秋”,独自站立于深秋之中,孤立无援,略感寂寞惆怅。
B.“层林尽染”“漫江碧透”,运用色彩生动地描绘出湘江深秋的绚丽景色。
C.作者用问答的形式,巧妙地回答了领导中国革命的问题。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表达了作者敢于搏击风浪的思想感情。
2.起句交代了什么内容?“独”字写出了怎样的情境?
3.一个“看”字总领到哪一句为止?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一个“恰”字总领到哪一句为止?这几句塑造了“同学少年”怎样的形象?
5.哪一句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的决心?
2024-06-04更新 | 1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各题。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对上片的第一个整句(即“独立……头”)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立寒秋”是个倒装性的句子。
B.从语意来看,第二和第三个句子的先后关系应该倒过来。
C.这开头的三个分句点明了时令、地点、人物,点明了特定的环境。
D.描写了秋天湘江悲凉壮阔的景色。
2.《沁园春·长沙》用词精当,极富表现力,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遍”字写出红的范围之广,“染”字写出红的程度之深。
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透”字描绘江水的满溢之状,“争”字展现千帆竞发之景。
C.“鹰击长空”,“击”字富有力量感,准确地形容出了雄鹰在空中展翅翱翔的矫健姿态。
D.“鱼翔浅底”,“翔”字写出了江水的澄澈,形象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自由轻快的神态。
3.下列选项中关于《沁园春长沙》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万山红遍”里的“红”字用得极妙。“红”是表色彩的形容词,在这里有了动词的意义,既有色彩,也有秋天渐来、万山渐红的动态意境。
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里,人们常常吟咏的是“碧”与“流”的动静结合。其实,“漫”字也很有特色:“漫”是“满”的意思,放眼望去,满江碧透,给人一种深厚的绿意的感受。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击”“翔”这两个富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动词,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在万里长空中鹰飞得矫健和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鱼游得欢愉自在的情景。
D.词人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用一个“竞”字,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万物。
4.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触景生情,托物起兴。面对生机勃勃的大好秋天,词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发出气壮山河的一问。
B.这三句除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还包含革命领导权在谁手里的问题,表现出主人公的高度革命责任感。
C.“怅”是慨叹的意思,它由“看”的内容而来,“问”由“怅”而发,流露出郁郁不乐的感情。
D.“大地”和“沉浮”一语双关,它包含自然界、民族、国家等,还包含领导权应在谁的手里问题。
5.对结尾一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设问句式结尾,表现了革命青年不怕困难的斗争精神。
B.采用反问句式结尾,表现了革命青年在大风大浪中的战斗精神和毫不动摇的坚强意志。
C.采用反问句式结尾,表现了革命青年勇于掀巨浪、阻飞舟的英雄无畏的气概,决心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重任。
D.采用设问句式结尾,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激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重任。
2024-09-12更新 | 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