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古代诗歌阅读 > 常见题材 > 边塞征戍
题型:古代诗词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3 题号:23625475

阅读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回答问题。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①娄山关:在贵州遵义北的大娄山上,位于娄山山脉的最高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1月,中央红军在长征中占领遵义,并举行了遵义会议。1935年2月,经过激战,红军夺取娄山关,这首词即作于此时。②漫道:不要说。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写拂晓时分红军急行军前往娄山关,下片写黄昏时分战斗结束,全篇没有从正面描写战争。
B.“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这两句极为精练传神,不但交代了红军进攻娄山关的时间、环境,而且营造了一种壮烈的抒情氛围。
C.“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碎”字表明了马蹄声急而低,“咽”字表现了战士们内心的悲凉,用字十分精妙。
D.这是一首悲壮的革命战争的赞歌,凝重与雄劲豪放相统一,气氛悲壮,但又蕴含着勃勃生机,赞颂了红军的豪迈气概和英勇精神。
2.请简要赏析“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两句,从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两个角度考虑。
【知识点】 边塞征戍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车欲问边。问边: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B.征蓬出汉塞。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C.大漠孤烟直。大漠:大沙漠。
D.萧关逢候骑。候骑:骑马的侯爷。
2.对下列诗句的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轻车简从将要去驻守边疆,我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D.“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3.下列对全诗的分析和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交代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
B.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雄浑激昂之感。
C.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
D.尾联两句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
2024-08-29更新 | 1次组卷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 (0.4)
整体分析:这首诗采用重章叠唱,语言简练有力。以“岂曰无衣”的反问起笔,强调战友间的深厚情谊。战士们响应号召,修整武器,共御外敌。全诗展现出秦国军民团结互助、高昂的士气和尚武精神,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也为了解先秦战争文化和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史料。

【推荐2】阅读《无衣》,完成下面各题。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整首诗语言简练,节奏铿锵,读来给人激昂慷慨的振奋之感。
B.诗中“同”“偕”二字反复出现,表现了同仇敌忾的决心和共赴疆场的团结。
C.临战才修理戈矛、甲兵,说明战前的准备不足,这是一场仓促的战争。
D.从“同仇”到“偕行”,诗从战前统一思想写到战斗逐步展开,运用了赋的写法。
2.下列对《无衣》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章是全诗的总领。为了“同仇”这个目标,所以才能“同袍”“同泽”“同裳”。
B.第一、二章表达了同心协力、共同对敌的决心。反问句的使用,语气强烈,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感染力。
C.第三章诗句式与前两节相同,但表达的感情与上文不同,主要强调了一同出发这一愿望。
D.全诗叙写了出征前战友相互勉励的情形,抒发了团结友爱、共御外侮的壮志豪情。
3.下列有关《诗经》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滥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 “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艺。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2024-09-12更新 | 1次组卷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上五盘岭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③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本诗为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③畬(shē)田:火耕之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前两句交代了时间清晨“平旦”和所处位置辽阔绵延的五盘岭,刻画了诗人入蜀平乱前早上出发的画面。
B.“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运用了拟人和夸张手法写出了江流回转,悬崖陡峭,山峰高峻。
C.中间八句详细描写了五盘岭的景色,由远到近,描绘出一幅山野图。诗人以开合变幻笔法写景,远近结合,着力于染,归结于点,又疏密有致,层层有序。诗人从容悠然的心绪也豁落落地毕现。
D.最后两句交代此次出行的原因,并发出感慨。此次远行是为了知己,也就不觉蜀道难行。诗人入蜀作杜鸿渐的幕僚,感知遇之恩,兼寄济国心愿,诗人心绪也较为明快开朗。
2.“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2024-07-22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