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古代诗歌阅读 > 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3625118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寻梦者

戴望舒

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有改动)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交代了“梦”的奇妙与绚丽,揭示了人们向往“梦”的原因,并总结了“梦”的特点。“无价的珍宝”让读者体会到“梦”的可贵和重要性。
B.“金色的贝”,绚丽夺目,令人珍爱;“桃色的珠”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鬓发斑斑”则使人叹息。
C.诗人说梦在一个“暗夜里”开绽,可见梦的来临是不可预知的,但是只要付出心血,梦终究会来到盼望它的人的面前。
D.“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旱海”两句,“九”表示寻梦岁月的短暂,“冰山”“旱海”说明道路的难行,可见寻梦的艰难。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亲切的日常说话的语调,将复杂精微的现代人的感受含蓄地表达出来。
B.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以虚写实的手法,将虚幻的“梦”写成了“金色的贝”,构思新颖奇特。
C.“金色的贝”深藏在“青色的大海”里,富有神话色彩;“桃色的珠”映着“鬓发斑斑”,诗人如此用心地描绘色彩,足见其对美的追求。
D.“开出花来了”“开出娇妍的花来了”,这两句像画家在画一幅妍丽的画,一层层地将色彩涂抹上去,很有层次地渲染了诗人要表达的意思。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这是矿脉的断裂处

当岁月

向大地裸出一层层岩石

他们便走来了

他们是一群采石工

是一群追踪着石头的人

在他们面前,是山连山的沉默

是一个世纪

又一个世纪的期待

而他们不是看风暴的人

他们搓了搓手掌

便在山的面前弯下腰来

犹如做梦似的

他们开始触摸到

一个最坚硬的现实

于是,锤声震响了

凿子在一寸一寸地推进

山岩痛成了红褐色

而未来的形体

正不情愿地从固结中显现

这就是采石工

这就是专门与石头苦斗的人

当他们再一次弯下腰去

我想起了

那些拔地而起的纪念碑

1.找出并概括采石工的劳动环境,分析其作用。
2.请概括采石工的形象?
3.联系全诗内容,说说纪念碑的含义?
4.揣摩全词的内容和意境,将“于是,锤声震响了,凿子在一寸一寸地推进”扩展成6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霸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B.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下列对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A.评论国家的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一样。
B.指导江山大事,写出激进的文字,视钱财为粪土。
C.用手去指点江山,用笔去写文章,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一样。
D.评论国家的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视钱财为粪土。
3.下列对诗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独立”起笔,一方面是实写,另一方面也同下面的“百侣”相呼应,以便触景生情,从容地展开下面的回忆,奠定了这首词广阔、深沉的基调。
B.作者在长沙读书时,曾经和许多共同从事革命活动的同学一起到橘子洲游览,他们评论国家大事,写下批判黑暗社会,宣传革命真理的文章。
C.“谁主沉浮”是由上文的仰看飞鹰,俯观游鱼,来思考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这句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刻画了一批奋发有为的青年知识分子激流勇进的精神,直接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2024-07-22更新 | 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课文《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二)》,回答问题。

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二

毛泽东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前一句以明快的语言勾画出当前春光明媚的景象,后一句将6亿中国人民比作我国古代传统的明君尧舜,对人民群众创造奇迹的英雄气概给予了高度的赞美和评价。
B.颔联写广大人民群众的巨大威力,山山水水被驯服,能使“河水让路,高山低头”。
C.尾联点明题意,总结全诗。前一句语调轻松,含幽默调侃意味,表达了诗人在“送”走“瘟神”后的喜悦之情;后一句写实,介绍“送瘟神”的民间习俗。
D.诗歌暗含对比:在旧时代,山河被瘟神糟蹋,即使美丽也是枉然。而在新时代的神州,山水也焕发了青春,大地在改变着面貌。
2.本诗颈联和《沁园春·长沙》下阕最后三句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4-05-17更新 | 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