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1 . 下列诗句与作者的观点最不符合的一项是(     

我们的自由不在我们之外,而在我们之内。人会受外在的约束,但因为他能打破内在的枷锁,他还是能感到自由。——荣格《红书》

A.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C.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D.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2024-08-1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单招单考联合体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2 .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本文采用切换视角的办法分三次完成黛玉的肖像描写,不同的人看到了不一样的林黛玉形象。
B.《托尔斯泰传》节选部分,作者让托尔斯泰现身说法,以思想发展为主线,依次写了托尔斯泰的迷失、求索、确认、忏悔和战斗。
C.《语言的功能》开篇介绍了语言最基本的实用功能,因为这是对语言功能的基本认知,是人所共知的知识,所以作者就一语带过了而非详细介绍,为下文介绍语言的其他功能奠定了知识基础。
D.苇岸以个体生命的生活在场和心灵在场的亲身经历,与大地、自然、万物达到一种同生共荣的和谐,抵达一种物我有机天地共融的境界。他的散文是中世纪田园诗式的,有着陶潜一类中国士大夫的闲适与陶醉。
2024-08-19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职业学校2022-2023学年单招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3 . 对下列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卢利斯

扶不正的太阳

一个踉跄             撞得清天

泄了             黑幕

A.“踉跄”“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夕阳比作一个步履蹒跚的人,赋予夕阳以动态,把夕阳写得形象生动。
B.“扶、踉跄、撞、泄”四个动词的运用妙在逻辑上严密:“扶不正”就有了“踉跄”,才出现“撞”,才导致“泄”。“泄”字是整首诗的诗眼,妙不可言,既有“过去式”,也有“将来式”。
C.整首诗是围绕夕阳的运动态势来写的,描写日落至天黑的整个过程,极具画面感。
D.整首诗灵动、厚重、富于质感,可见诗人老练的笔触和驾驭文字的能力。
2024-08-19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中职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4 .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忆鲁迅先生》一文撷取了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展现了鲁迅先生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表现其伟大的思想和人格,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对他的景仰、敬爱、思念之情。
B.《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作者用笔精确,宝黛见面时,同样的感觉,不同的写法,宝玉是喜于内,而黛玉是言于外。
C.《故都的秋》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景象来表现故都的秋的特点:清、静、悲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五味》一文中,作者借助人们熟知的酸、甜、苦、辣、咸、臭六味,饶有兴趣地介绍了全国各地食物的味道,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民俗画卷。
2024-08-18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对口单招教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单招班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5 . 对下列【甲】【乙】两首微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甲】

邓芝兰

一枝很瘦的往事

有幽香

来自淡淡的故人

【乙】

怀念

马瑞麟

我知道你已走得很远

远得与我不共一片蓝天

而我心上却落着远方的雨点

A.【甲】诗中“一枝”一般形容花卉,此处却用于形容“往事”,其实是将往事比喻成“花”,造成新颖别致的阅读感受。
B.【乙】诗末句的“心上却落着远方的雨点”,既是前两句的自然深化,又是“泪在心里流”的委婉表达,同时与诗题《怀念》相呼应,写出了诗人内心深切的情感。
C.【甲】【乙】两诗比较注重炼字炼句,如【甲】诗中的“瘦”字,新颖别致,写出了往事虽经过时间的流逝但仍如当初那般鲜活、刻骨;【乙】诗中“远得与我不共一片蓝天”,不仅仅是指物理上的距离,更是指心灵上的隔阂。
D.【甲】【乙】两诗在“怀念故人”时的情感有所不同。【甲】诗透露的是一丝丝“甜蜜的怀念”,而【乙】诗则是一种“痛苦的怀念”。
2024-08-1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联合体第四次模拟考试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6 .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药》通过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它通过“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指出了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局限性。
B.《金黄的稻束》这首诗围绕“金黄的稻束”这一意象展开,由稻束联想到收获,联想到母亲,歌颂了劳动者的美丽、坚韧和伟大。
C.《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分析“一”字在古代诗歌中的妙用,让读者体会到文学作品中语言的运用之妙。
D.《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运用作引用、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详实地介绍了荔枝的生态及生产知识。
2024-08-1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职教高考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7 . 对下面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壮士心

臧克家

江庵的夜和着青灯残了,

壮士的梦正灿烂地开花,

枕着一卷兵书,一支剑,

灯光开出了一头白发。

突然睁大了眼睛,战鼓在催他,

(深夜里木鱼一声又一声)

跨出门来,星斗恰似当年,

铁衣上响着塞北的朔风。

前面分明是万马奔腾,

他举起剑来嘶喊了一声,

从此不见壮士归来,

门前的江潮夜夜澎湃。

【注】这首诗于1934111日作于青岛,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社会正处于日军践踏华北,窥视中原的危急关头。

A.“江庵的夜和着青灯残了”,既交代地点又说明时间。“和”在这里是动词,简洁如画的一句诗渲染了一种寂寥的氛围。
B.“壮士的梦正灿烂地开花”,梦能开花,诗人想象奇特瑰丽,慧心独具,一点不落俗套,字里行间沸腾着诗情。
C.“前面分明是万马奔腾,他举起剑来嘶喊了一声”这一句留有很大空间,可能是想象中的战斗,也可能是真实的战斗。
D.整首诗弥漫着一种沉郁的色调和凄凉的氛围,并在这种色调与氛围中描述了一个悲伤哀婉的故事,收到了特殊的艺术效果。
2024-08-1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浙江省职教高考研究联合体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8 .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女儿的书桌

飘飘落叶

主人不在。留守的台灯

领着一本本伏案的夜晚

自觉温习往事

A.“领着一本本伏案的夜晚”,“一本本”量词别用,回放了女儿伏案苦读的无数夜晚。
B.“自觉温习往事”,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从母女不同角度交叉闪现了往事镜头。
C.“留守的台灯”连缀起思女的中介小桥,表达了母亲的无限失落和伤感。
D.整首诗没有一个大词,没有一处刻意拔高,语言朴素,语势平缓。
2024-08-1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9 .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末闲谈》以闲谈的方式将自然之物人格化,用形象说理揭露了统治阶级“治术”的险恶本质,表达了人民群众必胜的信心。
B.《采石工》描写了采石工的劳动环境和采石场面,塑造了采石工与寂寞苦斗、与困难苦斗、具有坚韧不拔精神的群体形象。
C.话剧《茶馆》截取了清代末年、民国初年和国民党统治时期三个不同的历史横断面,反映了前后近半个世纪的纷繁复杂的社会面貌。
D.《落日》不直接发表议论,将观点融于叙述、描写之中,流露出浓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沧桑感,因而成为永垂史册的新闻经典。
2024-08-1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职教高考一轮复习系统性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10 . 对有关课文的表述,正确的是(     
A.《化装舞会》以一个儿童的视角来观察某个晚上化装舞会的热闹与奇幻,折射出当时上流社会的奢靡与颓废,而女仆施蒂娜的一个玩笑却为“我”打开了另一个从未接触过的世界的大门。
B.说明文《蝉》按照幼虫到成虫、卵到幼虫的顺序来写,行文新颖活泼,不落俗套,引起读者的兴趣,突出了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这个重要特点。
C.戴望舒的诗歌《寻梦者》感情真挚深沉,艺术精熟圆润,唱出了诗人和他那一代知识分子寻求理想、憧憬光明、历经磨难、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
D.《动物身上会进化出轮子来吗?》是一篇科普读物,结构上是按照时间顺序组织的。
2024-08-1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等职业学校高考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