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古代诗歌阅读 > 常见题材 > 写景抒情
题型:古代诗词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 题号:23646851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七)

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注】①裛:通,沾湿。②忘忧物:指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佳色”暗含众芳凋零、唯菊有傲霜之色的意思,是诗人对菊的极尽赞美。
B.“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运用以动写静的表达技巧,反衬出环境的宁静。
C.本诗中的“归鸟”和《归园田居(其一)》中的“羁鸟”所蕴含的象征意义有同有异。
D.诗人在诗末发出感慨,既然志向无从施展,那就在无聊的生活中度过一生吧。
2.“遗世情”指超脱俗世、远离官场的高洁之趣、悠然之情。诗人在诗歌中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抒发了“遗世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知识点】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结合你对本词的理解,选出表达不正确的一项(     
A.词人从眺望远景起笔,秋景开阔,长空高朗,抹抹闲云轻漾,阵阵南飞北雁,触发了词人胸中的豪情。
B.词的下半阕,词人将目光收到近处,高山之巅,红旗猎猎,红军将士在秋天的山峰间盘旋向前,接着直抒胸臆。
C.词的最末两行以问句结尾,表明词人对红军战士何时夺得最后胜利充满疑问。
D.此词写景、抒情工整分明,流转自然。上下半阕均是一、二句写景,三、四句言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2)《清平乐·六盘山》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4-05-18更新 | 3次组卷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青玉案·元夕

南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风夜放花千树                  东风:春风
B.宝马雕车香满路宝马            雕车:装饰华美的马车。
C.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凤箫:箫的美称。
D.笑语盈盈暗香去                  盈盈:动作轻盈
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花千树”“星如雨”运用比喻和夸张,写出了灯火之盛。
B.“宝马雕车香满路”,用借代的手法写出了游人之盛;“一夜鱼龙舞”,写出了人们彻夜狂欢的情景。
C.“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从听觉、嗅觉和视觉的角度,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衬托出元夕的热闹及盛况。
D.“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那人”是作者苦苦追求的意中人,词人从她的服饰、表情以及所处的环境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3.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夕是指阴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从唐代起,在元夜就有赏灯的风俗。
B.全词意境优美,场面壮观,情韵深长,是辛弃疾豪放词的又一杰作。
C.这首词上片状景,铺叙元夕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下片先写观灯夜游妇女们装饰美丽,借以铺垫,写出对“那人”的寻找心情之切,追慕向往之深。
D.全词用元宵节盛况,烘托出一个孤高、忧郁的“那人”形象,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不愿随波逐流的美好品格。
2024-08-25更新 | 1次组卷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两个小题

琅琊溪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耶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该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2024-04-30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