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古代诗歌阅读 > 常见题材 > 咏史怀古
题型:古代诗词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3646546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岳忠武王祠

[明]于谦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家冢白云多。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注】①这首诗作于明代土木堡之变后。忠武王,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谥号。1449年,明英宗北伐,在土木堡败于瓦剌。明英宗被俘,明王朝危在旦夕。很多人劝他放弃国都,迁都南京,于谦(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明朝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力排众议,极力要求坚守北京。②浙河:浙江。③嵯峨:形容山势高峻。④朱仙镇:指岳家军朱仙镇大捷。
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七言律诗。
B.这首诗在诗歌体例上归属于古体诗。
C.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在为岳飞的抗金悲剧而悲叹。
D.诗人通过凭吊岳忠武王祠,表达了自己力主抗战的立场。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南宋建都杭州,舍弃了汴梁巍峨的宫阙;颔联接着指出宋室中兴,可是能迎战的将领少,而主张议和投降的人多。
B.颈联写到了黄叶、古祠、寒雨、清山、荒家、白云等意象,营造了岳王祠冷清荒凉的意境,烘托了岳飞的悲剧命运。
C.尾联毫不留情地责怪岳飞自朱仙镇大捷后没有带领岳家军继续抗战。
D.全诗强烈地表达了在国家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不应退缩,而应迎难而上的主张。
【知识点】 咏史怀古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 (0.4)
整体分析: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对历史英雄孙权的缅怀和对南宋国势衰微的忧虑,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自身壮志难酬的愤慨。全词运用典故,情感深沉,意境雄浑,展现了词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推荐1】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杯古》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含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
B.“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既赞美历史上的孙权,更为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而深表遗憾。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一句,以韩侂胄草率出兵遭到修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刘义隆切勿草率出兵。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廉颇的故事,含蓄地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
2.这首词运用了大量的典故,请找出并分析各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3.对比《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怀古题材的词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请默写诗中所缺的句子。
2.“佛狸祠下”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说说词句意思。以及作者写这一幕,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3.作者用廉颇之事作为结尾,有何用意?
4.揣摩全词的意境,将“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扩展成6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024-07-22更新 | 2次组卷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 (0.4)
整体分析: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描绘赤壁壮丽景色,缅怀周瑜的英雄事迹,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全词情景交融,豪放中带有苍凉,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豪放词风。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对“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理解有误的是(     
A.侧面描写。用“樯橹灰飞烟灭”来衬托他的指挥艺术。
B.正面描写。用“樯橹灰飞烟灭”来衬托他的指挥艺术。
C.“谈笑间”和“樯橹灰飞烟灭”是对比。前面十分轻松,后面就出现了那么强烈的效果。
D.“樯橹”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2.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选取细部显示赤壁一带有特色的景致。
B.运用拟人、比喻、夸张手法,点出了江流湍急的气势。
C.各种物象作用于视觉、听觉,引发想象,呈现出一幅有声有色、富有动感的画面。
D.这一句在结构上总结上阕,引出下阕。
3.下列对“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周瑜神游当年破曹旧地,应该笑我(苏轼)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了白发。
B.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周瑜应该要笑我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了白发。
C.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人们应该要笑我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了白发。
D.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应该要笑自己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了白发。
4.下列对全词的赏析,理解不恰当的是(     
A.苏轼善于以时事为词,拓宽了词的题材,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且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为词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明证。
B.苏轼素有报负,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屡遭贬谪,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因而将宿志寄托在古代英雄身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这首词借咏史,抒写了诗人郁积胸中的块垒。
C.词人将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融,且全词文脉相承,又各有重点:上片由壮丽的赤壁,联想到古代的英雄;下片则抒发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叹。
D.本词为苏轼代表作,其豪放风格,从两个侧面透射出来:一是着意对赤壁景物的描摹,将江山之胜与咏古之情融为一体;二是把酒祭江,直抒自己渴望能像周瑜那样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情怀。
5.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可算是苏轼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作。作者用豪壮的情调书写胸中的块垒。
B.这首词开篇九描绘出了一种广阔、雄浑的景象,不仅有自然景物,而且有千古的英雄人物在读者面前一一浮现。
C.词中豪壮的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和诸葛亮形象的塑造上。比如:肖像描写,而且以美女衬英雄。
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壮志未酬的一种无奈,一种自慰,可以说是豪放中略见苍凉。
6.对词作中语句的解读,不确切的一项是(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的开篇,既显示出诗人的广阔视野:它不仅描绘出大江非凡的气势,且囊括了许多古代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
B.“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诗人直抒胸臆。由对古代英雄的神往,而启步去追寻他们的足迹;且将“赤壁”冠以“周郎”,则暗示出,他所思慕的英雄乃是周瑜。
C.“小乔初嫁了”——这一情节入词,不仅在于要表现英雄美人珠联璧合,表现周瑜的雄姿英发;更在于揭示周瑜同孙权的密切关系,从而表现孙权对周瑜的信赖有加。透过诗句看背后,则隐含着诗人不被信任,不被重用的叹息。
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发出感慨,正是内心苦闷和哀伤的外露。然而,可贵的是,诗人并未为此而消沉、颓废,相反,他以酒祭江,所表达的正是对英雄的缅怀和景仰。
7.下列对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前三句作者触景生情,面对滚滚波涛,感到历史的流逝,有如东去的江水,不禁引起对历史英雄人物的缅怀。
B.“浪淘尽”三字,把作者凭吊古战场的心情含蓄有力地表达出来。这样开头也为下面描绘赤壁和缅怀周瑜做了环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只用了十三个字,便从形、声、色几方面生动地勾画出赤壁的壮丽雄奇的图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江山的感情。
D.词人面对大好河山,缅怀“风流人物”的功业作为,相比自己的“早生华发”,无限感慨,于是词人用美景陶冶性情,用江月表明心志。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阕是实写,实写眼前壮丽的江景,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下阕是虚写,抒发对英雄的怀念和敬仰。
B.这首词用周瑜来衬托苏轼,衬托出苏轼的伟大。
C.全词借古抒怀,写景、抒情、咏史融为一体。
D.全词善于衬托手法,文中写千古风流人物、小乔、作者自己,都是为了反衬周瑜的年轻有为,功成名就。
2024-09-12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