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古代诗歌阅读 > 常见题材 > 咏史怀古
题型:古代诗词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 题号:2362644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词的上片写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出了赤壁景色的哪些特点?
2.下片为什么要写“小乔初嫁”?对刻画周瑜这一形象起什么作用?
3.你认为周瑜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在刻画周瑜这一形象的刻画中,作者抒发了什么感情?
【知识点】 咏史怀古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 (0.4)
整体分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南宋国势衰微的忧虑和对英雄无觅的感慨。上阕通过描写孙权和刘裕的功绩,展现了古代英雄的风采;下阕则通过对南朝刘宋的失败和北方敌情的描写,警示当朝。全词运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对比手法,情感深沉,意境悠远,体现了辛弃疾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自身报国无门的愤慨。
【推荐1】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下面各题目。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运用了古今对比的表现手法,下列四首诗的表现手法与其相似的一项是(       
A.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含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
B.“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廉颇之典,含蓄地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一句,以拓跋焘草率出兵惨败的历史训,警告南宋朝廷切勿草率出兵。
D.“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既赞美历史上的孙权,更为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而感到遗憾。
3.“一片神鸦社鼓”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作者想借此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4.上阕提到了孙权和刘裕两位英雄人物,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5.上阕为什么详写刘裕的功绩?
6.作者用典的目的是什么?
7.作者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结尾,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8.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请举例说明。
9.作者大量用典,有人认为是一种“掉书袋”行为,请说说你的看法。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①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①明妃:王昭君,名嫱(qiáng),汉元帝宫人。

1.对这首诗的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大清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
B.颔联只用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出了昭君为缓和民族关系,心甘情愿奔赴塞外的大义凛然的牺牲精神。
C.颈联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元帝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而昭君虽骨留青冢,灵魂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
D.尾联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
2.对这首诗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杜甫借咏昭君村古迹,怀念古人,同时抒写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
B.诗歌的第一联用一个“赴”字凸显出了三峡和荆门那种山连岭接、雄奇生动的走向和动势,《唐宋诗醇》评为“破空而来,势如天骥下坂,明珠走盘”。
C.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说得很对,一个“连”字写出了绵延不绝、奇伟壮阔的塞外之景。
D.这首诗自始至终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2024-06-14更新 | 2次组卷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对下面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广陵

谈迁

南朝旧事一芜城,故国飘零百感生。

柳影天涯随去辇,扬花江上变浮萍。

远山依旧横新黛,断岸还看散冷萤。

今日广陵思往事,十年前亦号承平。

【注释】①广陵:又称江都,今江苏扬州。清顺治二年(1645)四月,清军渡过淮水猝至扬州,破城大肆屠杀,持续十日,史称扬州十日。昔日金粉繁华的扬州顿成废墟。②芜城:即扬州故城。③《隋书·炀帝纪》:大业十二年……上于景华官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

A.首联写作者飘零故国,因南明王朝覆亡、扬州城一片荒芜而百感交集。
B.首联中作者触景生情,面对已成为废墟的扬州城,不禁生发兴亡之感。
C.此诗借咏叹广陵旧事,表达了对清兵屠杀的愤慨和对南明的悲悼之情。
D.尾联以回首承平时代作结,抒发了作者沉浸悲悼之中不能自拔的情怀。
2024-06-21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