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古代诗歌阅读 > 常见题材 > 写景抒情
题型:古代诗词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3624826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春江花月夜(节选)

[唐]张若虚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1)下列对《春江花月夜》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怜楼上月裴回”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思妇对离人的思念之情。
B.诗人仰望明月,不由自主地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人的生存状态等问题进行追问。
C.“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
D.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后呼应,节奏感优美。

(2)“月”这一意象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知识点】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请阅读《春江花月夜》,完成下面小题。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1.在这首诗中,贯穿全诗的中心景物是什么?为什么?
2.是否可以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中的“生”改为“升”?为什么?
3.“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4.这首诗的十一到十四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落月摇情满江树”有什么含义?
2024-06-10更新 | 1次组卷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沉浮(主宰)             漫江透(表程度,极)
B.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不平凡)       寥廓(怅惘,失意的样子)
C.挥斥方(强健有力)       粪土当年万户侯(视……如粪土)
D.飞舟(阻止)             激扬文字(激浊扬清)
2.下列对“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立寒秋”是一个倒装句。
B.从语意来看,“湘江北去”和“橘子洲头”应调换先后位置
C.三个分句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与特定的环境。
D.该句描写了湘江壮美的景色。
3.下列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千: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盛衰的真正的主人呢?
B.面对高而深邃的天空、辽阔无边的大地,诗人焦躁地思虑着:中国的革命由谁来掌舵呢!
C.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达出诗人愤恨不平的心情。
D.通过对湘江深秋景象的描绘,诗人触景生情,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归属问题。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两联重在写景,既有具体景物,又有整体描绘,展现了秋天空旷寂寥的景象。
B.颈联由写景转入抒情,“作客”二字表明诗人受朋友之邀,前去作客,写下此诗。
C.尾联将个人的潦倒境遇与国家的多难命运联结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
D.全诗格律严谨,意境雄浑,情感深沉,章法曲折,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2.首联描写了哪些景物?其作用是什么?
3.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笼罩全诗的是一种“悲”情,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2024-06-13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