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其他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78723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选自《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其礼乐,以俟君子
(2)异乎三子者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3.结合选文分析子路人物性格特点。
4.结合文章,说说夫子为什么会喟然而叹“吾与点也”?
【知识点】 其他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酋领,以老于户牗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是(     
A.不敢复有株       治理
B.而五人亦得以其土封       增加
C.人皆得以使之       像奴仆那样,名词用作状语
D.安能豪杰之流       使……屈身,动词的使动用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是(     
A.①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②蟹六跪二鳌
B.①非常谋,难于猝发       ②彭蠡口有石钟山焉
C.①列其姓名大堤之上       ②而耻学
D.①亦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②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3)下列句子中,与“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句式相同的是(     
A.吾属今为之虏矣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异乎三子者之撰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将出身寒微的五人与“易其志”的缙绅作对比,盛赞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崇高精神。
B.将达官贵人的可耻行径与五人的英勇就义作对比,突出五人品行的高洁和死的意义的重大。
C.将五人平庸活着的假设与仁人志士的“扼腕墓道”的现实作对比,突出五人慷慨赴死的深远影响。
D.将作者和同仁为五人树碑立传的义举与阉党肆无忌惮的恶行作对比,表明正义与邪恶势不两立。
2024-07-16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选段,回答问题。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A.国以礼          由也
B.六七十        且知
C.方六七十,五六十       会同
D.知尔        人固有一死,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吾知也”是宾语前置句。
B.“浴乎沂”是状语后置句。
C.“夫三子者之言何如?”是定语前置句。
D.“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句中的“端”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本意为“古代一种用整幅布做的礼服”,此处译为“穿着礼服”。
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记叙了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可分为“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三个部分。
B.子路和冉有都志在为政,不过是所治理的国家大小不同而已,而公西华的志向是做一名“小相”,不想参与国家大政。
C.选文语言简短凝练,却恰当地表现出人物的精神气质,“率尔”一词体现出子路的自信率直,以及不谦虚的性格。
D.选文对孔子的描绘着墨不多,却刻画出一个态度和蔼、思想明智、和学生相处融洽、对学生十分了解的老师形象。
4.把文中加横线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②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2024-07-28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庄子《庖丁解牛》)

1.下列选项是庖丁“经验之谈”的总纲,概括了庖丁谈话全部内容的一项是(     
A.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B.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C.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因其固然D.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乃中《经首》之
(2)庖月更刀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2)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4.庖丁的话对我们具有怎样的启示?
2024-08-20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