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古代诗歌阅读 > 常见题材 > 羁旅思乡
题型:古代诗词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3642097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天宝十五年六月,安史叛军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寄居羌村。七月,杜甫只身投奔肃宗,想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途中不幸被叛军捉住,送到已经沦陷的长安,此诗即杜甫望月思亲之作。

1.对杜甫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虽只写个人离别之苦,却从一个侧面概括地描写了离乱中人民生活的苦难,揭示了安史之乱的罪行。
B.本是诗人思念亲人,却从反面着笔,说亲人思念自己。这是因为妻子对丈夫的思念更为深切,写出来也更容易感动读者。
C.此诗言少而意多。特指“今夜”“独看”,见出有往日的“同看”和未来的“同看”;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自己独看长安之月已在其中;写“双照”泪始干,则“独看”泪痕不干即在言外。
D.题为《月夜》,紧扣“月”字写出,而“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独看”是现实,而“双照”是愿望;起于“独看”,结于“双照”,章法严谨。
2.对这首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诗从两地看月的情景中写到沦陷后的长安,鄜州风露下的妻子,又写到全家团聚的愿望,表达了夫妻间在离乱之中真挚的感情。
B.三四句用小儿女的“未解忆长安”,反衬妻子的“忆”,突出“独”字,再进一层地表达妻子对丈夫失去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的担心。
C.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古体诗比近体诗写起来自由一些,没有更多的格式限制,怎么表达感情都可以,所以诗人使用了旁观者的方式,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写出了这首诗。
D.杜甫诗的风格“沉郁顿挫”,这和时代环境的急遽变化,个人生活的穷愁困苦,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分不开,本诗就体现了杜甫的风格特点。
【知识点】 羁旅思乡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赴巴南书情寄故人

【唐】刘长卿

南过三湘去,巴人此路偏。

谪居秋瘴里,归处夕阳边。

直道天何在,愁容镜亦怜。

裁书欲谁诉,无泪可潸然。

[注]①巴南:唐代的县名,在今广东省茂名市,是诗人被贬之地。
(1)请概括诗中巴南之地的特点。
(2)诗歌最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4-01-26更新 | 0次组卷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暮过山村

(唐)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注释】①桑柘:指桑木与柘木,另一指农桑之事。

(1)首联“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描写出山村景象的什么特点?是怎样描写的?
(2)结合诗中意象,分析诗人心境的变化。
2024-03-09更新 | 2次组卷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下面小题。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①宋仁宗皇祜二年(公元1050年),两浙路大饥荒,饥民流徙,道有饿殍,诗人从故乡江西临川赴杭州,途经弋阳葛溪驿正患病,身体虚弱时写下此诗。②漏:古代计时的仪器。

1.本诗颔联(三、四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4-07-22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