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选自苏洵《六国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嬴而不助五国也
(2)始祸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如何理解“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中的“为国者”?
4.苏洵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2024-08-0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对口单招教学联盟2022-2023学年上学期单招班期中联合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劝学》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2)而江河
2.将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3.本段论述的中心是(   
A.学习的作用B.学习的态度
C.学习的方法D.学习的意义
2024-08-0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学前教育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本段文字的作者是(     
A.韩愈B.柳宗元
C.苏轼D.欧阳修
2.文段中认为“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原因不正确的是(     
A.师道之不传久矣
B.不耻相师
C.耻学于师
D.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
3.对“耻学于师”中的“耻”解释正确的是(     
A.意动用法 , 以……为耻B.羞耻
C.形容词用作名词 ,羞耻的事D.反语
4.本段内容采用的论证方式是(     
A.正面论证B.反面论证
C.正、反面对比论证D.叙述性段落 ,无议论
5.对“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一句解释正确的是(     
A.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则感到耻辱,(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
B.不因为官大就奉承,地位低就打击。
C.因为自己地位低就感到自卑,当官越大就感到骄傲。
D.选择老师一定要选比自己有身份有地位有名望的人为师才有面子,才学得到知识。
2024-08-0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2年高职(专科)分类招生中职生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罟不入洿池                    鸡豚狗彘之
涂有饿而不知发             五十者可以帛矣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以上文段中流传至今的一个六字成语是:______________ ,它的引申义是__________
4.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2024-08-01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生乎吾前,其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2)人非生知之者,孰能无惑?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这是一篇什么文体的文章?
4.这段文字中作者认为老师的作用是什么?
2024-07-31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和田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三校生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下学期一模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披发缨冠救之,可也 。乡邻有斗者,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错的项(     
A.禹、稷、颜回同道   同道:相同的原则
B.禹思天下有溺者,己溺之也   由:通“犹”好像
C.今有同室之人斗者,   救:制止
D.则也。虽闭户可也   惑:疑惑
2.下列加点词和“孔子贤之”的“贤”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思止以
B.风吹草低
C.足以汝身
D.大将军邓骘其才
3.下列各项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禹稷处于平治之世,身负治理洪水、教导耕稼的重责,抱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态度,刻不容缓地去拯救天下百姓。
B.颜回处于乱世,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箪食瓢饮,安平乐道而自得旷达。
C.禹稷与颜回的人生经历、行为特质无疑是两种不相同的形态,却得到孔子至高的赞美。
D.孟子认为禹、稷、颜回执守各自的原则,在这一点上他们都合乎事理的,但如果将他们的时空地位互换,他们或许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
4.把下列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与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
2024-07-3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职业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也,而闻者彰。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上文出自____的作品____,作者在论述学习贵在积累时运用了________的论证方法。
2.指出下列划线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而望矣___             3舆马者___
2)声非加___          4)君子非异也____
3.翻译句子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文中以“骐骥”为喻,用意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7-31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机电工程学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说马

或蓄马,庞且峻,雄而有力,鬣长蔽目不见物。尝游牧山中,群兽莫敢角。遇虎辄斗,斗辄终日,无胜负而退。见者告其主人,而誉其马之勇。主人曰:壮哉,马乎!然马不胜虎者,鬣蔽目也。去其鬣,马必胜矣。遂翦而去之。

明日,尾其马之所之。果遇虎。马见虎,颠而踬,未及三接,而马为虎所毙。主人惋惜而去。

道思其故而不得,归而告其父老。父老曰:而亦知夫天下事,成于勇,败于怯乎?始之所以敢于斗者,以目蔽,不知其为虎,故其气猛,猛故不惧。既而知其为虎,则神怯矣。怯故馁,馁故败。天下事,成于勇,而败于怯,比比然也,独马也哉!

【乙】

马蹄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①草饮水,翘足而陆②,此马之真性也。虽有羲台、路寝③,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④之,连之以羁馽⑤,编之以槽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⑥饰之患,而后有鞭策⑦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陶者曰:我善治埴⑧,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哉?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

(选自《庄子·外篇·马蹄》,有删改)

【注】①龁():咬嚼。②陆:通),跳跃。③羲台、路寝:高台正室。④雒(luò):通,指用烙铁留下标记。⑤馽(zhí):马络头和绊马索。⑥橛(jué):马口所衔之木,今用铁制,谓马口铁。⑦策:马鞭用皮制成叫鞭,用竹制成就叫。⑧埴(zhí):粘土。

1.下列对加点词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马为虎所毙—由“吾属今为之虏矣”可推定“为”是“被”之义。
B.道思其故而不得—由“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可推定“道”为“道路”之义。
C.或蓄马—由“或师焉,或不焉”可推定“或”为“有人”之义。
D.未及三接—由“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可推定“接”为“交锋”之义。
2.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亦知夫天下事②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B.①尾其马之所②然且世世称
C.①既而知其为虎,神怯矣②于其身也,耻师焉
D.①编之槽栈②臣神遇而不以目视
3.下列对文中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之死者十二三矣”如改成“马者,死之十二三矣”就是典型的判断句。
B.“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如改成“此者,亦治天下者之过也”就是带有典型标志的判断句。
C.“尾其马之所之”是省略句,补充省略的内容,应该是“(主人)尾其马之所之”。
D.“壮哉,马乎!”是典型的谓语前置句。
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或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

①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
②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

天下事,成于勇,而败于怯,比比然也,独马也哉!

③天下的事,成功于勇气,而失败于胆怯的,到处都是,不单单只是马啊!
④天下的事,成功于勇气,而失败于胆怯的,然而比较起来,孤独的马也是这样啊!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5.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所阐述的道理。
2024-07-31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劝学》)

(二)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①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贱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节选自《荀子·性恶》)

【注释】①伪:人为的。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不积                              跬:半步
B.金石可                                 镂:雕刻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寄托:托付
D.合于文理                                 文理:礼义仪节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
B.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
C.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
D.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一中既有比喻论证,又有对比论证,同时在语言上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说理透彻,生动有味。
B.选文一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两个比喻来说明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必须“不舍”,即有恒心。
C.选文一中蚯蚓和螃蟹两个比喻,采用正反对比的方法,说明先天条件差,如果能用心专一,也可以成就事业;先天条件好,如果心浮气躁,则将一事无成。
D.选文二中荀子认为: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2024-07-30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芜湖恒杰科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B.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业:传授学业
C.闻道也固先乎吾            闻道:懂得道理
D.师道                         师道:学习道理
2.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024-07-30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现代职业技术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