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431690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个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如广成传舍       舍:安置住宿
B.相如度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       特:只,不过
C.大王必欲       急:逼迫
D.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发扬
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B.璧有瑕,请指示
C.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D.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秦贪,其强,以空言求璧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
B.①不如而厚遇之                      击沛公于坐
C.①赵使者蔺相如                      ②左右或欲相如去
D.①得璧,传之美人,戏弄臣     ②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献璧后,从秦王倨傲无礼的表现中,他敏锐地觉察到“秦王无意偿赵城”,便谎称“璧有瑕”,将璧收回。
B.蔺相如将赵王“修敬”与秦王“甚倨”进行对比,面责秦王无礼无信,并利用与璧同归于尽的决心来威胁对方,于是秦王同意“十五都予赵”
C.蔺相如提出秦王须“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的要求,这皆是缓兵之计,以获得回旋余地,以便他派人暗中把璧送回赵国。
D.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引用历史上秦国失信的事实,揭露秦一贯背信弃义的丑态,告示秦王,璧已送回赵国,并表示自己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5.将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整体分析:这段文字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主要介绍了项羽的早年经历及其家族背景。通过描述项羽的学习经历、力量和才气,展现了他非凡的天赋和雄心壮志。项羽虽在书法和剑术上未成,但他对兵法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天赋,预示了他未来在军事上的成就。同时,项梁对项羽的培养和信任也为项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整体文字简洁有力,人物形象鲜明,突出了项羽的英雄气概和不凡之处。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选择相应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项梁尝有栎阳逮A乃请B蕲狱C掾曹咎书D抵栎阳狱E掾司马欣F以故事得已G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学书不成”的“书”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书”是不同的意思。
B.“项梁怒之”的“怒”与“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的“怒”,都是意动用法。
C.“不足学”的“足”与“不足为外人道也”的“足”是不同的意思
D.“又不肯竟学”的“竟”与“未竟之事”是同样的意思。
3.翻译句子: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一一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节选自司马迁《鸿门宴》)

1.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皆叛               夫秦王有虎狼
B.待大王来               身翼蔽沛公
C.拔剑切啖之            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D.怀王诸将约曰        欲呼张良俱去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刘邦、项羽的矛盾冲突中,作者选择了樊哙闯帐、面斥项王的情节,通过描写其言语来反映其心情,描写其神态来刻画其性格。
B.樊哙不仅勇敢,而且有智谋,他为刘邦的辩护和对项羽的指责,体现了他的智慧。
C.“闯帐”过程中的行为描写以及入帐后“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情态描写,主要表现了樊哙粗鲁莽撞的性格特点。
D.项王“按剑而跽”是一种戒备的姿态。他对樊哙的指责无言以对,体现了他不善于随机应变的缺点。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2024-07-27更新 | 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与……交往
B.公府不就             辟:被征召
C.辄积年不             徙:调动官职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看、视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尤致思天文阴阳历算       时政事渐损,权移
B.诡对而出             十年
C.以讽谏             上疏陈事
D.虽才高于世,无骄尚之情       尝一龙机发地不觉动
3.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是(     
A.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C.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师不必贤于弟子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4.下列语句对文意理解正确的是(     
A.《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B.永元年间,张衡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
C.张衡一下车,就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同时逮捕。
D.汉安帝常听说张衡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第二次迁升为太史令。
2024-09-01更新 | 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