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古代诗歌阅读 > 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词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 题号:24160765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中“当”的意思是“对着”。
B.“唯有杜康”中“杜康”,这里是作为酒的代称。
C.“食野之苹”中“苹”的意思是“草坪”。
D.“枉用相存”中“存”的意思是“问候”。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抓紧时机、大干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隐含着的仍然是积极昂扬的精神。”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借以表示自己优礼贤才的态度。
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句中诗人用“乌鹊”比喻贤才,希望群贤毕至。
D.“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以山海作比,引“周公吐哺”的典故作勉励,表现了诗人求才若渴,表明自己已成为天下人心目中的圣明君主,但却有未显声名之意。
3.下列对诗歌的分析和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     
A.诗中多次出现“忧”,是因为人生短暂,而诗人自己年岁已高,霸业未成,渴望招纳贤才为己所用,迫切地希望实现自己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宏伟大志。作者的这种忧思是消极悲观的态度。
B.“何枝可依”中的“何”字展现的是乱世当中,往南而去的人才在徘徊、犹豫中进行一种选择,而此时的曹操,恰似那谦虚的山、博大的海、求贤若渴的周公,成为那些贤才可供依托的一枝。
C.曹操是著名的政治家兼军事家,十分重视人才。这首诗歌抒发他建功立业而不得的苦闷以及渴望招纳贤才的宏图大愿。
D.《短歌行》用单纯的四言节奏,语气变化不大,但无单调之感,读起来铿锵有力,透露着诗人的坚定意志和雄心壮志。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 (0.4)
整体分析:《江上渔者》是北宋文学家、诗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歌通过描绘江上来来往往只爱鲈鱼美味的人们,与在风浪中辛苦捕鱼的渔民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渔民劳作的艰辛的深切同情,以及对那些只知享受美味而不顾渔民辛劳的人们的规劝。

【推荐1】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说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
B.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目的地是“但爱鲈鱼美”。
C.作者在三、四句,构拟了一幅生动的图画来反映江上渔民的辛劳。这种言尽意不尽的手法,使诗歌含蓄隽永,耐人回味。
D.《江上渔者》是宋代范仲淹的一首五言律诗。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主要用了对比表现手法。岸上人来人往,只想着鲈鱼的美味,船上渔民风里来浪里去:通过两幅画面的对比,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深含作者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
B.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这和范仲淹在《岳阳楼记》所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是一个写照。
C.这首诗语言质朴、形象生动,以平常的语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平常的艺术效果。
D.全诗仅二十个字,但言近而旨远,词浅而意深,可以引发丰富的联想。
2024-09-12更新 | 3次组卷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结合词的内容,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花秋月何时                                 了:了解,明白
B.小楼昨夜又东风                                 小楼:指词人被俘后囚禁的住所
C.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故国:指故国的往事
D.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            朱颜:红颜,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
2.下列对词中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曾为帝王的词人回首往事,百感交集,不忍直视春花秋月的美景。
B.“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沦为阶下囚的词人追忆南唐王朝,内心十分悲苦。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词人对国土更姓、江山易主以及韶华易逝、青春不再不胜感慨。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借滚滚东逝的一江春水来形容自己哀愁的浩大和无尽。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词是一曲痛彻心扉的哀歌,抒发了词人痛失江山的悔恨,表达了词人对故国深深的眷念之情。
B.全词以明快、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对比、拟人、设问等修辞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词人的情感。
C.词人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华丽宫殿的描写,表达了对浪漫生活的向往,意境深远,感情真挚。
D.词人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融为一体,彰显了自然永恒和人世沧桑的主题,宣泄了胸中的悲愁。
2024-05-08更新 | 0次组卷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二首(其一)①   [宋]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②,只凭天地鉴孤忠③。

厄穷苏武④餐毡久,忧愤张巡⑤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注】①选自陆游《书愤二首》。《书愤二首》写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春天,此时陆游73岁,居住于山阴(今浙江绍兴)三山别业,其南有鉴湖,北为大泽。②泽中:指诗人居住地。③孤忠:忠心耿耿而得不到支持。④苏武(前140—前60年),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民族英雄。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后被迁到北海边牧羊,历尽艰辛,十九年持节不屈。⑤张巡(708757年),唐玄宗开元末年(741年)进士,安史之乱时,起兵守雍丘,抵抗叛军,兵败被俘,骂敌不止,嚼齿吞牙,不屈而死。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已白发苍苍,幽住在镜湖旁,仍然胸怀报国的忠肝义肠。
B.颔联诗人用苏武和张巡自比,表明自己的爱国忠心。
C.颈联描写“上林苑”和“洛阳宫”在春雨中和月色下的优美景色,充满诗情画意。
D.尾联表明诗人的壮心并没有随年龄衰老消亡,即使死了也能做鬼中雄杰,英明流芳。
2.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抒发诗人满怀壮志和一片忠心不被人理解的愤懑。
B.诗中借苏武厄于匈奴和张巡不屈而死的典故,补足上联诗人的忠心不亚于他们二人。
C.诗歌的前两联笔力雄健,气壮山河,情绪激昂,一气呵成。
D.诗歌的后两联触景生情,表达了诗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