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论说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 题号:2400325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C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选自《劝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声非加       强,这里指声音洪大
B.非能       动词,游水
C.故不积跬       跨出一脚为“步”
D.上食埃土,饮黄泉       名词作状语,向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假舆马,非利足也       而陋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善假物也       师不必贤弟子
C.筋骨       非蛇鳝穴无可寄托者
D.蟹六跪二螯       非利足也,致千里
3.下列对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是(     
A.我曾踮起脚跟远望,(结果)不如登上高处能够见得广。
B.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罢了。
C.劣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十匹骏马拉车(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
D.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鳝鱼的洞穴(就)没有(地方)可以寄托(自己的身体),(这是)用心浮躁的缘故啊。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作者连用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不足。
B.在学习态度上,作者强调恒心和专心,指出锲而不舍和专心致志是学习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C.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不舍”与“舍”。
D.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作对比,意在说明学习要用心专一。
【知识点】 论说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_______________,则何如?

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将文中画线部分补充完整。
2.《寡人之于国也》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加点实词。
民不__________     之以桑__________     王无罪__________
4.本文记述的是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对话是围绕__________问题展开的。
5.翻译下列句子。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2024-07-28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臣闻: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今天下郡县至广,官吏至众,而赃污適发,无日无之。洎具案来上,或横贷以全其生,或推恩以除其衅,虽有重律,仅同空文,贪猥之徒,殊无畏惮。昔两汉以赃私致罪者,皆禁锢子孙,矧自犯之乎!太宗朝,尝有臣僚数人犯罪,并配少府监隶役,及该赦宥,谓近臣曰:此辈既犯赃滥,只可放令逐便,不可复以官爵。其责贪残,慎名器如此!皆先朝令典,固可遵行。欲乞今后应臣僚犯赃抵罪,不从轻贷,并依条施行,纵遇大赦,更不录用;或所犯若轻者,只得授副使上佐。如此,则廉吏知所劝,贪夫知所惧矣。

(选自包拯《乞不用赃吏疏》)

【乙】《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选自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有删改)

注释:①適发:揭发。②矧:何况。

1.下列对加点词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具案来上——由“洎牧以谗诛”可推定“洎”为“等到”之义。
B.及该赦宥——根据上下文,此处“赦宥”可以理解为“赦免,宽恕”之义。
C.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赏——由“不胜枚举”可以推定“胜”为“尽,完”之义。
D.而爵禄不足以也——根据语境,此处“劝”可以理解为“劝告”之义。
2.文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矧自犯之             ②罚之过
B.①或横贷全其生             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
C.①过乎仁,不失君子       ②人刀俎,我为鱼肉
D.①忠厚至也             ②无日无
3.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廉者民之表也”是一个带有典型标志词的判断句。
B.“谓近臣曰”是个省略句,根据文意可补全成“(包拯)谓近臣曰”。
C.“古者赏不以爵禄”是“以”为标志的状语后置句,可理解为“古者不以爵禄赏”。
D.“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句中的“是故”是一个固定结构,可理解为“因此”。
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或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①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②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此辈既犯赃滥,只可放令逐便,不可复以官爵。
③这些人已犯过贪污罪,只能罢免他们的官职,听其自便,不能再恢复他们的官位。
④这些人既然犯过贪污罪,就罢免他们的官职,听其自便,不能再给他们的官位。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5.请概括包拯和苏轼在治国理政方面提出的建议。
2024-08-13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尝而望矣        跂:抬起脚跟站着
B.江河               绝:横渡
C.故不积            跬:古代称跨出两脚为“跬”
D.金石可               镂:雕刻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食埃土
A.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B.假舆马者,非足也
C.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道也
3.下列句中的“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D.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文中大量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比喻论述了学习的作用及学习的方法态度。
B.由第一自然段可知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C.第二自然段作者运用比喻从正面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D.文中用“蚓”和“蟹”设喻,意在说明客观条件虽有不同,但要学习成功必须专一,而不能浮躁。
2024-08-05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