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其他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87130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库。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年,田百顷,楼阁万橡,牛羊蹄跚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蠢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细其能     疏:陈述
B.抚军亦厚     赉:赏赐
C.民日妇卖儿     贴:抵押
D.     信:相信
2.下列句子中“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天将以酬长厚者
A.成以其小,劣之B.各个竦立以听
C.径进以啄D.归以示成
3.下列句子中,与“田百顷,楼阁万椽”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故不我若也D.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4.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一句,是作者对封建社会中贪官污吏的谴责。
B.作者指出“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是对当时最高统治者的讽谏。
C.“天将以酬长厚者”的说法,反映了蒲松龄“善恶有报”的宿命思想,这是其思想观点中进步性的表现。
D.“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以及“一人飞升,仙及鸡犬”,隐含着作者对封建官僚制度的愤懑和讥讽。
5.请将第一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独是成氏子以蠢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知识点】 其他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酋领,以老于户牗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是(     
A.不敢复有株       治理
B.而五人亦得以其土封       增加
C.人皆得以使之       像奴仆那样,名词用作状语
D.安能豪杰之流       使……屈身,动词的使动用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是(     
A.①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②蟹六跪二鳌
B.①非常谋,难于猝发       ②彭蠡口有石钟山焉
C.①列其姓名大堤之上       ②而耻学
D.①亦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②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3)下列句子中,与“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句式相同的是(     
A.吾属今为之虏矣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异乎三子者之撰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将出身寒微的五人与“易其志”的缙绅作对比,盛赞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崇高精神。
B.将达官贵人的可耻行径与五人的英勇就义作对比,突出五人品行的高洁和死的意义的重大。
C.将五人平庸活着的假设与仁人志士的“扼腕墓道”的现实作对比,突出五人慷慨赴死的深远影响。
D.将作者和同仁为五人树碑立传的义举与阉党肆无忌惮的恶行作对比,表明正义与邪恶势不两立。
2024-07-16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瑟希,铿尔,舍瑟而,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A.国以礼                                由也
B.六七十                                且知
C.方六七十,五六十。       会同
D.知尔                              人固有一死,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吾知也”是宾语前置句。
B.“浴乎沂”是状语后置句。
C.“夫三子者之言何如?”是定语前置句。
D.“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句中的“端”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本意为“古代一种用整幅布做的礼服”,此处译为“穿着礼服”。
3.根据文意,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孔子“哂由”,是因为子路说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逊。
B.五个反问句,明确表示了冉有和公西华的志向也是治国理政。
C.孔子认为,“三子者”都有治国理政的才干,虽然他们的态度不一样。
D.孔子对曾皙的鼓励和赞扬,是因为曾皙的态度最恭敬、最谦逊。
4.解释文中划线的词的意思。
①鼓: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让: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文中描写曾皙神情动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其从容不迫的样子,这与课文中描写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6.文中说“异乎三子者之撰”,“三子者”志向的共同点是什么?曾皙理想的核心又是怎样的?
7.翻译下列句子。
1)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2024-07-30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乙】

2021522日,由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举办的2021(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暨乡村振兴健康跑在黄河石林景区举行,比赛共分为健康跑、21公里越野赛、百公里越野赛三个组别。据组织方公布的信息显示,比赛参赛人员接近一万人。

当天13时左右,百公里越野赛高海拔赛段20公里至31公里处,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部分参赛人员失联,比赛当即停止,当地立即组织多方力量搜救失联人员。

截至23日早上8点,共搜救接回参赛人员151人,其中8人轻伤,在医院接受救治。21名参赛人员找到时已失去生命体征。

(选自《人民日报》)

1.【甲】文中谈及要见到险远的“非常之观”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根据【甲】文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序号必备条件引文
示例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1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2.【甲】文的作者王安石和【乙】文中遇难的马拉松选手最终都未能见到险远的“非常之观”,其具体的原因是分别不具备哪一个条件?请用上一题表格中的信息回答。
①【甲】文的作者王安石不具备的条件是______
②【乙】文中遇难的马拉松选手不具备的条件是______
3.【甲】文中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你所在的学校高三年级将举行主题为“砥砺前行,无悔青春”的动员大会,如果请在动员大会上发言,请你结合【甲】【乙】两文内容从“尽吾志”的角度进行发言。要求观点鲜明,并阐释两点理由。
我对“尽吾志”的看法是:________
理由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8-29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