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其他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 题号:2376798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上述文段出自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夫子之。
2)舍瑟而
3)异乎三子者之
4)吾点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3)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知识点】 其他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齐侯,齐侯纳之,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政。禄富其家,爵荣其亲。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宫而放之。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之而还诸鲁。既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施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非定是非也。孟氏父子舍然无愠容,曰:吾知之矣,子勿重言!

(节选自《列子·说符》)

【注释】①傅:辅助国君儿子的官,这里指教师。②军政:即军正,国中执法官。③刖:断足,古代的一种酷刑。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学者以术齐侯       劝说,求取功名、官职
B.以为诸公子之傅             认为
C.叩胸而施氏                  责备
D.而乎大国之间             迫近
2.下列各句,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主旨是得势者昌,逆势者亡。
B.孟氏的一个儿子把儒家仁义治国的办法献给秦王,而秦王认为这是灭亡之道。
C.鲁施氏的一个儿子成为齐侯的老师,因而有了优厚的俸禄和受人尊敬的地位。
D.鲁施氏的另一个儿子被楚王任用,成为楚国的执法官。
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
4.“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你同意施氏的观点吗?请结合原文回答。
2024-07-27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吴起守信

宋濂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与之食。起之不食以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之食       止:阻止
B.明日       明日:第二天
C.与之食       方:才
D.起之不食以       俟:等待
2.下列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起不食以俟者
A.起不食待B.师道不传也久矣
C.填然鼓D.斯用兵效也
3.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2024-08-24更新 | 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整体分析:这篇文言文选自苏轼的《赤壁赋》,通过苏子与客人的对话,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永恒。客人感叹曹操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消逝,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哀叹。苏子则以水与月为喻,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强调自然之美的永恒与人生的豁达。文章语言优美,富有哲理,体现了苏轼旷达乐观的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对偶和比喻的运用,使文章更具韵律和感染力。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胪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美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端坐B.山川相             通“缭”,盘绕
C.江陵                       攻占D.而卒莫消长       消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侣鱼虾友麋鹿             去今之墓葬焉
B.举匏樽相属             吾一日长乎尔
C.物与我皆无尽也             于其身也,耻师焉
D.寄蜉蝣天地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山谷中者
3.下列对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是(     
A.①这不是曹孟德围困周瑜的地方吗?
B.②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是怎么在(战争中失败)呢?
C.③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可是并没有流走。
D.④这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对我和你都很适合。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客人的回答抒发了对曹操的仰慕之情,表达了老当益壮的决心和意志。
B.苏子借水与月阐发万物和人生变与不变的哲理,表明他能辩证地看问题。
C.苏子对清风、明月的看法和态度,体现了他旷达乐观的性格特点。
D.文段多处运用对偶和比喻,句子长短错落,韵脚灵活多变。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