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古代诗歌阅读 > 常见题材 > 写景抒情
题型:古代诗词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3626050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得胜令①·四月一日喜雨

(元)张养浩

万象②欲焦枯,一雨足沾濡。天地回生意,风云起壮图。

农夫,舞破蓑衣绿;和余③,欢喜的无是处④。

【背景】天历二年(1329),元朝出现了全国性的大旱灾,关中地区尤甚。张养浩临危受命,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
【注释】①得胜令:曲牌名。②万象:万物。③和余:即余和,跟着一齐欢唱。④无是处:当时俗语,犹云了不得、不得了。
(1)全曲是如何来表现“喜”字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诗中的“余”是个怎样的形象?
【知识点】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黄鹤楼:在今湖北武昌西北,下临长江。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中“昔人”指仙人,所指仙人说法不一,其一是指仙人子安曾骑黄鹤飞经此地。
B.颔联中“千载”指千年,时间悠久;“空悠悠”指人去楼空,一切杳不可寻。
C.颈联中“芳草萋萋”意思是芬芳的香草长得稀稀疏疏,“鹦鹉洲”指的是长江中的小岛。
D.尾联中“乡关”指家乡,“烟波”指的是江上的烟霭。末二句写出了游子的心情。
2.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开头由神话传说起笔,构思巧妙。“黄鹤”二字接连重复三次,这种反复手法不仅增强了音律的美感,而且把读者带到了一个辽远的虚幻世界。
B.这首诗写人去楼空,白云悠悠,日暮乡关,表达了诗人“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感慨和淡淡的乡愁。
C.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长江明丽壮阔的江天景色图,意境开阔,景色鲜明,感情真挚。
D.这首七言律诗,中间三、四句和五、六句对仗工整,是严格地按照格律诗的标准来写的。
2024-06-18更新 | 1次组卷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登高》,回答问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风急天高猿啸哀”点明了登高时风急天高、猿悲啼的特定环境。
B.“渚清沙白鸟飞回”表明诗人视线转向江水洲渚,动静结合,境界开阔。
C.“无边落木萧萧下”描述了秋天树叶纷纷飘落的萧索景象。
D.“艰难苦恨繁霜鬓”表明登高时,诗人因悲伤而头发突然变白。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无边”和“不尽”两个词语在描写上有何巧妙之处?
3.下面对《登高》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是诗人在夔州期间写的一首即景伤怀的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B.本诗是诗人于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登高望远的个人咏怀之作,不涉及忧国忧民之情。
C.本诗用字精当,对仗工整,情景交融,被赞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D.本诗写出诗人晚年离开成都以后生活的艰辛、内心的凄苦。
2024-05-18更新 | 3次组卷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下列诗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A.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B.颔联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
C.尾联情景交融,“薄暮”“余花”写日落西山,春花飘零,表达了诗人的感伤情怀。
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2024-04-20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