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2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

米立

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我却犯了愁:一是连着几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养老院;二是我不知道怎样跟父亲提这样的事情。

父亲似乎看出我的顾虑,一再追问,我被迫说出此番回来的目的。

我说:爸,我在北京的工作很稳定,没法回来陪你,但是,我的收入不高,又不能把你接到北京,所以,我想帮你找家养老院,你在那里生活,我也会放心一些。我极尽诚恳地说着这一切,心里明白,只是借口而已。父亲听完,神情黯淡下去。

虽然我知道他不会和我一起去北京,他肯定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如果真要待在家里,我难免会心烦。毕竟这是一个养过我的老人,在他的生活快要不能自理的时候,我是不允许自己对他不以为意的。

没想到,父亲回过神来,笑着说:我觉得咱社区的那家就好,我明个儿就搬过去。

那家养老院,我考察过,环境太差,我于心不忍。父亲固执地开始收拾一些生活用品,他一边收拾,一边喃喃自语地说: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

看着父亲在昏暗灯光下的佝偻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但是很快,我就抹去腮边的泪水,生活只能让我作出这样的选择。

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将家里的物件,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副极其舍不得又无奈的表情。我不忍看下去,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间。

那天晚上,我无法入睡,从门缝里钻进来的灯光告诉我,父亲也是一夜未眠。夜晚,那么漫长,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

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的面前,他一脸快乐的表情,仿佛就没有伤感过,没有失落过。

早餐是父亲做的,煎蛋、豆浆,还有热乎乎的包子。我一眼便认出那几个包子是原来上中学时,校门口那家的。我非常喜欢吃他们家的包子,后来上大学,偶尔回来,父亲一大早骑上自行车,给我买回来。现在,父亲老了,骑不动车子,一定是早上赶了好远的路买回来的。

父亲见我发愣,笑着说:快吃,快吃,一会凉了,我早上晨练,专门用保温瓶给你带回来的。

最后,我把早点一扫而光。收拾完毕,父亲最后一次检查家里,父亲一直走在前面,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我能看到他的背影。想起年少时,父亲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他一直把我抱在怀里,直到进了幼儿园,才极其不舍地把我交给老师。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后来,父亲把我送到幼儿园,他一直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头,看我在院子里玩耍。隔着栅栏门,看到父亲,我再无惧怕,玩得很开心。现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感觉。每天放学,我多么渴望父亲早些出现在幼儿园门口……

此刻,父亲像一个孩子,我把他送进养老院,他是否也会不适应,是否也会想着有一天,我会出现在养老院门口,接他回家。

我再也忍不住了,泪如泉涌。正是眼前这个人,他给了我一个家,陪着我渐渐长大。我从背后抱着父亲,我开始觉得我是那样渺小、自私、卑鄙不堪。以前,父亲有我有家,后来,我离他越来越远。现在,我竟然让他连个家都没有。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失声痛哭,父亲一直没有转过身,但我感觉到手背上有父亲掉落的泪。

我哽咽着说:爸,咱不去了,咱回家吧。他拼命地点头。

几天后,我带着父亲回了北京。我可以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可是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家的这个男人,我再也不想让他受半点委屈。自此以后,我会在父亲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恩无终。

(选自《读者》,2017年第6期,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中三处画波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忍不住流泪,这三次流泪分别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3.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
(2)他一边收拾,一边喃喃自语:“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
4.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读完此文的感受。
2024-05-07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湖南省跨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一轮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复活半刀泥

明前茶

①跟随半刀泥的传承人老万去淘古瓷片,绝对要早起。早春,凌晨五点半,东方的云彩上刚吐出一线深橘红,瓷器早市就开张了。(A老万就要守着摊贩将古瓷片从麻袋里倒出来的那一瞬间,在密集的哗哗声中,老万竖起他的招风耳,忽然,他耳朵上的茸毛竖起:停,停一下!(从描写方法角度进行赏析)摊贩住手,老万眼尖手快,从一堆瓷片中捡出好几片来,他摊开它们,一一询价,摊贩早就摸准了他的脾气,直接把猛地看上去没啥花样的两片捡出来,递到老万手上:都晓得你搞半刀泥都着魔了,还跟我装。这样,480块钱一片,你要刻出好花样,给我留一个茶盏,我来买。

②老万露出无奈的笑,付钱,背过身去却一脸的愉悦,开始边走边哼唱虞姬的唱词: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轻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他一边哼唱,一边举起瓷片对着初升的太阳望。我终于瞧见了瓷片上暗藏的乾坤:瓷片虽是如冰似玉的青白瓷,看上去一无所饰,但对光一照,里面的虚实纹样都透了出来,果然有梅枝,有雀鸟,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

③老万说:半刀泥技法的老祖宗,就是宋瓷,准确地说,就是这种南宋青白瓷。当年,匠人以刀作笔,(B在干燥后的素坯上刻画出一面深一面浅的凹面与线条,就像书法中的浓墨与枯墨一样,有深有浅,再施釉后高温烧成,这种刻法,让青白瓷对光一照,上头刻绘的莲花、竹叶、昆虫和小鸟,都好像是纸窗上的投影,既活灵活现,又像浮动在空虚中,好比月光下的幻影。(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我淘了几百片宋瓷,再也瞒不了人。摊贩们也敬重手艺人,给我时价打八折,让我买得痛快。

④我不免好奇:宋瓷倒出来的声响与众不同?老万说:当然,就算与宋同时代的金,留下的瓷片倒出来也会哗哗作响,宋瓷细腻坚牢,倒出来是‘呼呼’声,听音可辨,这就像生西瓜和熟西瓜的差别。

⑤青白釉上的半刀泥工艺,原本早已失传,是老万的师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依靠翻阅史料、捡拾残瓷,一个人悟出门道后慢慢恢复的,这门工艺的难处就是:要让青白瓷发出美玉才有的透光感,利坯要利得极薄,而刻刀要在极薄的坯体上游走雕刻,还要一刀下去,刻出深浅有别的凹面来,考验的不仅是审美与刻工,还有匠人控制紧张感的能力。这就像初学滑冰的人,上了冰面,越不想栽倒,越是趔趄不已。我跟师父初学时,一拿起刻刀来就忍不住喉头‘咕咚咕咚’作响,师父说,一感觉到自己在咽口水,手上的劲就有可能使偏了,所以,心无旁骛很重要,你一心一意去感受那些块面,那些线条,刻莲花时能闻到莲香,刻小虫时能感受到触须的弹动,能感受到秋虫的喜怒哀乐,你沉浸其中,就会忘了手上的刻刀有千钧重,忘了咽口水,你就逐渐上道了。

这个悟道的过程,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二十年前,师父带着小万,四处去感受光影艺术的曼妙:看扎灯,观玉雕,玩剪纸,瞧得最多的竟是皮影戏。说实在的,皮影人偶的戏服、冠冕,动作,透过暖暖的光线投射到屏幕上,忽然让小万看到了各种运刀的可能性:挑、别、顿、挫、拉圆、捺方,露锋起笔、侧锋运笔、出锋收笔。看完皮影,再回去看宋代的残瓷,更是豁然开朗,连千百年前匠人运刀时,心中是畅快还是愁苦,都一目了然。

⑦二十年过去了,师父几乎已经退隐江湖,小万成了老万,也开始收徒弟。老万把自己收藏的瓷片归了档,学着师父的样儿,让徒弟观瓷片,写两个月的心得体会,再来跟他使刻刀。

⑧他两年前收的一位徒弟最有意思——京都大学的教授,日本人,教了一辈子陶瓷史,62岁退休后,前来景德镇找寻宋代残瓷搞研究,见到老万卖给摊贩的笔洗,惊住了,立刻恭恭敬敬前来,要找老万学艺。老万约他谈了三次,看了日本教授的书法作品,同意了。拜师当天,日本教授对着比自己小九岁的老万平心静气行大礼,敬茶,老万挺直脊背,泰然地受了礼。他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受这份礼,而是代表所有掌握了半刀泥技术的工匠在受这份礼,包括那些在宋瓷片上留下清雅、自在、随性之刀笔,却已经消失在历史云烟中的无名匠人们。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小说以时间先后为序,从老万带“我”到古瓷市场淘到古瓷片起笔,给读者以强烈的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B.第④段中拟声词“哗哗”“呯呯”生动地写出了在老万这样的行家耳里,宋瓷的独特音质。同时用“生西瓜”和“熟西瓜”的类比,形象地点明了两者内在质感的差别。
C.小说前面描述了老万独特的听音辨瓷的能力,可见老万对瓷片研究的深入以及对半刀泥工艺的投入。
D.半刀泥工艺早已失传,是老万翻阅了大量史料,自己花钱捡拾残瓷,最终悟出门道后,复活了半刀泥的工艺。
E.老万、老万的师父以及“消失在历史云烟中的无名匠人们”身上都有一种可贵的“匠人精神”,本文的主旨就是赞美这些创造、传承古老工艺的匠人们。
2.请根据括号内的提示,赏析文中画横线的(A)或(B)处。
选择:______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先后写到摊贩和大学教授对老万的敬重,请阅读相关语段,说说这些描写有何作用。
4.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这个悟道的过程,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的理解。
5.有同学看了这篇小说后,对工匠精神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将下面的读书笔记补充完整。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1)______?(2)______?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真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2024-05-0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职教高考研究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月河弯弯

魏青锋

①那个瘦小的女人又来了,挑着两个大竹筐,里面装满了南瓜、白菜、豆角等沾泥带水的蔬菜。那时,我家还住在厂区后面的简易平房里。

②我朝晃悠的筐里瞅着:奶妈,咋没西瓜?她咧开嘴挤着笑说:月河发大水,河滩上的庄稼蔬菜都被淹没了……”

母亲做饭,奶妈一边帮忙择菜,一边不时起身踱步到哥哥身后,笑眯眯地看哥哥写字。外面有脚步声渐近,接着是父亲的咳嗽声,奶妈赶紧坐回小凳子上。

姐夫下班了!不等父亲说话,她就匆匆拿了门后的扁担,姐,我回去了……”

⑤童年的记忆里,奶妈每个月都要来我家一趟,带着装满蔬菜瓜果或鸡蛋木耳香菇的竹筐。我家搬到了机关家属院那年,奶妈来了,站在街口等放学的哥哥和我。她还往哥哥的口袋里塞钱,哥哥推辞着说:我妈不让要别人的东西!

我是你妈……你奶妈,不是别人!奶妈急得眼泪都下来了,可最后哥哥也没有接奶妈的钱。

⑦有年暑假,父亲去外地培训了,母亲带哥哥和我去奶妈家玩。我和哥哥一路上欢快地跳着叫着唱着,月河潺潺的流水声像是为我们伴奏。奶妈家里还有表姐和表哥,我惊讶地发现表哥跟哥哥长得几乎一模一样,我们在绿莹莹的菜地里捉迷藏,好几次我都认错了人。哥哥高中没上完就参军去了青海,奶妈每个月仍然风雨无阻地送蔬菜到家里来,每次母亲都拿出哥哥的来信和照片给奶妈看,奶妈掩饰不住满脸的喜悦,看着看着又泪水涟涟。

⑧几年后的一天,我听到进城的表哥跟父母谈话,说奶妈得了重病,估计好不了了,想见哥哥一面。母亲打发我陪父亲去邮局拍电报,父亲患脑梗后手颤抖着写不了字,他出门带着我在街道转了一圈就回去了。

⑨过了几天,父母去乡下看望了奶妈。背着父亲,母亲又让我去邮局拍电报。哥哥收到电报刚坐上火车,奶妈就过世了。

⑩领着我和哥哥去坟上祭拜奶妈,在月河边等渡船,母亲给我俩讲了个故事:多年前有户人家连生了两个孩子,都夭折了,听人说必须要抱养一个娃娃,以后生的孩子才能健康成长。正好乡下的亲戚家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娃,爷爷奶奶上门说了好多次,那家女人始终舍不得。可那年月河发洪水冲毁了庄稼,爷爷奶奶背了一袋粮食再去,女人含泪点了头。爷爷奶奶抱着孩子走,那女人远远地跟着,就在这月河边,她看着孩子被抱上了渡船。从此那个瘦小的女人每天走十几里路进城给孩子喂奶,等孩子大一些,她又每个月进城来看孩子,送些自己种的蔬菜瓜果……

⑪说完,哥哥已瘫倒在地号啕大哭起来。

(摘自《湖南科技报》)

1.文中第③段的画线句采用了哪种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2.通过母亲讲的故事,我们知道哥哥是奶妈的儿子,这其实在前面的行文中早已埋下了伏笔,请简要列出文中埋下伏笔的语句或内容。
3.小说以母亲讲故事作为文章的结局,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文章在刻画奶妈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2024-05-07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跨地区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百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小题。

菜  园

沈从文

玉家菜园出白菜,因为种子特别,本地任何种菜人所种的都没有那种大卷心。这原因从姓上可以明白,姓玉原本是旗人,菜种是当年从北京带来的。北京白菜素来著名。

主人玉太太,年纪五十岁,年青时节应当是美人,所以到老来还可以从余剩风姿想见一二。这太太有一个儿子是白脸长身的好少年,年纪二十一,在家中读过书,认字知礼,还有点世家风范。

夏天薄暮,这个有教养又能自食其力的、富于林下风度的中年妇人,穿件白色细麻布旧式衣服,拿把蒲扇,朴素不华的在菜园外小溪边站立纳凉。侍立在身边的是穿白绸短衣裤的年青男子。两人常常沉默着半天不说话,听柳上晚蝉拖长了声音飞去,或者听溪水声音。溪水绕菜园折向东去,水清见底,常有小虾小鱼,鱼小到除了看玩就无用处。那时节,鱼大致也在休息了。

动风时,晚风中混有素馨、兰花香、茉莉花香。菜园中原有不少花木的,在微风中掠鬓,向天空柳枝空处数点初现的星,做母亲的想着古人的诗歌,便笑着问那个儿子,是不是能在这样情境中想出两句好诗。男子笑着说,这天气是连说话也觉得可惜的天气,作诗等于糟蹋好风光。听到这样话的母亲莞尔而笑,过了桥,影子消失在白围墙竹林子后不见了。

不过在这样晚凉天气下,母子两人走到菜园去,看工人做瓜架子,督促舀水,谈论到秋来的菜种、萝卜的市价,也是很平常的事。他们有时还到园中去看菜秧,亲自动手挖泥浇水。

二十二岁的生日,做母亲的为儿子备了一桌特别酒席,到晚来两人对坐饮酒。窗外就是菜园,时正十二月,大雪刚过,园中一片白。天色将暮,园中静静地。雪已不落了,也没有风。上半日在菜畦觅食的黑老鹤,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

他们赞美了一回雪。

他们谈到了这几年地方上的变迁。他们谈到了北京。

不知如何,儿子忽想起一件心事来了。他蓄了许久的意思今天才有机会说出。他说他想去北京。想去读一点书。

听说儿子要到北京去,做母亲的似乎稍稍吃了一惊。但是,还是说:要去,我不妨碍你。你希望走走就走走,只是书,不读也不是什么要紧。做人不一定要多少书本知识。像我们这种人,知识多,也是灾难!

这妇人这样慨乎其言地说后,就要儿子喝一杯,问他预备过年再去还是到北京过年。儿子说赶考试,还是年前走好,且趁路上清静,也极难得。

虽然母亲同意远行,却认为不必那么忙,因此到后仍然决定正月十五以后再离开母亲身边。不久过年了。不久,儿子到了北京。时间过了三年。

在这三年中,地方一切新的变故甚多,随同革命,北伐……于是许多青壮年死到野外。在这过程中也成长了一些志士英烈,也出现一批新官旧官…于是地方的党部工会成立了……于是马日事变”年青人杀死了,工会解散,党部换了人……于是北京改成了北平。

母亲接到了儿子的一封信,说本学期终了可以回家来住一月时,欢喜极了。来信还只是四月,从四月起作母亲的就在家中为儿子准备一切。

儿子如期回来了。更出于意外叫人惊喜的,是同时还真有一个新媳妇回来。这事情直到进了家门母亲才知道,一面还在心中作小小埋怨,一面把新容让到自己的住房中去,作母亲的似乎人年青了十岁。

见到脸目略显憔悴的儿子,把新媳妇指点给两对工人夫妇,说这是我们的朋友时,母亲欢喜得话说不出。

因为媳妇特别爱菊花,今年回家,拟定看过菊花,方过北平,所以做母亲的特别令工人留出一块地种菊花,各处寻觅佳种,督工人整理菊秧,母子们自己也动动手。已近八月的一天,吃过了饭,母子们同在园中看菊苗,儿子穿一件短衣,把袖子卷到肘弯以上,用手代铲,两手全是泥。

母亲见一对年青人,在菊圃边料理菊花,便做着一种无害于事极其合理的祖母的幻梦。一面同母亲说北平栽培菊花的,如何使用他种葛草干本接枝,开花如斗的事情,一面便同蹲在面前美丽到任何时见及皆不免出惊的夫人用目光作无言的爱抚。忽然县里有人来说,有点事情,请两个年青人去谈一谈。来人连洗手的暇裕也没有留给主人,把一对年青人就去了。从此一去,便不再回家了。

做母亲的当时纵稍稍吃惊,也仍然没有想到此后事情。

第二天,做母亲的已病倒在床,原来儿子同媳妇,已与三个因其他缘故而得着同样灾难的青年人,陈尸到教场的一隅了。

做母亲的为这种意外不幸晕去数次,却并没有死去。儿子虽如此死了,办理善后,罚款,具结,她还有许多事得做。

三天后大街上贴了告示,才使她同本城人同时知道儿子原来是共产党。秋天来时菊花开遍了一地。主人对花无语,无可记述。

玉家菜园或者终有一天会改作玉家花园,因为园中菊花多而且好,有地方绅士和新贵强借作宴客的地方了。

骤然憔悴如七十岁的女主人,每天坐在园里空坪中喂鸡,一面回想一些无用处的旧事。玉家菜园从此简直成了玉家花园。到秋天来地方有势力的绅士在园中宴客,吃的是园中所出产的蔬菜,喝着好酒,同赏菊花。

玉家菜园改称玉家花园,是主人在儿子死去三年后的事。

这妇人沉默寂寞地活了三年,到儿子生日那一天,天落大雪,想这样活下去日子已够了,春天同秋天不用再来了,把一点剩余家产全部分派给几个工人,用一根丝绦套在颈子上……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说玉太太有教养、能自食其力且“富于林下风度”,是指玉太太有才干、诗韵和娴雅飘逸的风采。
B.玉太太说“只是书。不读也不什么要紧”,结合前文说她们是旗人。菜种是当年从北京带来的。可见玉太太并不是不看重知识,只是觉得乱世之下生活安稳就好。
C.玉太太与儿子一同赏雪,“不知如何,儿子忽想起一件心事来了”,可见儿子缘景生情,想起来要去北京,表现了他这个年纪冲动的特点。
D.文中结尾部分以“玉家菜园”开头的短短的三段文字,写出了摧残、破坏人性美的种种社会阴暗面和罪恶势力,他们一步步将“菜园”占为己有。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菜园夏日晚景和冬日雪景的描写,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感,淡化了小说悲剧主题的表达。
B.本文用了象征手法。文中的玉、白、雪、菊等,象征着高洁与完美、幽雅与纯净。
C.本文运用叙述性的语言,让人觉得故事近乎家长里短,平平淡淡,淡的犹如一幅水墨丹青,却在淡雅中寄寓了深蕴,让人不能忘怀。
D.本文竭力讴歌了人性的美,寄托了作者对美好人性的坚守,与他的另一篇作品《边城》的主旨是一致的。
3.本文多用对比手法,请举两例作简要分析。
2024-05-05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北江中职医护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荷花淀(节选)

孙犁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但是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有回来。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

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

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水生说: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她小声一些,说: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顶事。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水生想安慰她。因为要考虑和准备的事情还太多,他只说了两句: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

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第二天,女人给他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那几家也是这些东西,交水生带去。一家人送他出了门。父亲一手拉着小华,对他说:水生,你干的是光荣事情,我不拦你,你放心走吧。大人孩子我给你照顾,什么也不要惦记。

全庄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来。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

1.下列对节选部分对话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怎么了,你?”是个主谓倒装句,表达了水生嫂察觉到水生的不寻常,有点想知道出了什么事情的急切。
B.“你总是很积极的。”这句话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积极报名的肯定和支持,心中完全没有怨言。
C.“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这句话既是水生在“奉承”水生嫂,希望她能答应自己,也是对水生嫂客观的评价。
D.“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我不拦你”之后用了句号而非逗号,使用句号,是表示前后是两句话,明确表示支持丈夫上前线。
2.作者把月光下银白雪亮的席子比作“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这样诗化的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丈夫很晚才回来,水生嫂却一直在等待,说说这个情节的表达作用。
4.你如何理解水生嫂的一“震”一“吮”?
5.根据选文,概括水生嫂这一人物的特点,并简要分析。
2024-04-30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体育运动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孙少平上这学实在是太艰难了,但他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滋味。他现在已经从山乡圪唠里来到了一个大世界。对于一个贫困农民的儿子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啊!

②每天,只要学校没什么事,孙少平就一个人出去在城里的各种地方转:大街小巷,城里城外,角角落落,反正没去过的地方都去。由于人生地不熟,他也不感到这身破衣服在公众场所中的寒酸,自由自在地在这个城市的四面八方逛荡。他在这期间获得了无数新奇的印象,甚至觉得弥漫在城市上空的炭烟味闻起来都是别具一格的,当然,许许多多新的所见所识他都还不能全部理解,但所有的一切无疑都在他的精神上产生了影响,透过城市生活的镜面,他似乎更清楚地看见了他已经生活过十几年的村庄——在那个他所熟悉的古老的世界里,原来许多有意义的东西,现在看起来似乎有点平淡无奇了。而那里许多本来重要的事物过去他却并没有留心,现在倒突然如此鲜活地来到了他的心间。除过这种漫无目的地转悠,他现在还养成了一种看课外书的习惯。这习惯还是在上初中的最后一年开始的。

③有一次他去润生家,发现他们家的箱盖上有一本他妈夹鞋样的厚书,名字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起先他没在意——一本炼钢的书有什么意思呢?他随手翻了翻,又觉得不对劲,明明是一本炼钢的书,可里面却不说炼钢炼铁,说的全是一个叫保尔·柯察金的苏联人的长长短短。他突然对这本奇怪的书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他想看看这本书到底是怎么回事。

④润生妈同意后,他就拿着这本书匆匆地回到家里,立刻看起来。

⑤他一下子就被这书迷住了。记得第二天是星期天,本来往常他都要出山给家里砍一捆柴;可是这天他哪里也没去,一个人躲在村子打麦场的麦秸垛后面,贪婪地赶天黑前看完了这本书。保尔•柯察金,这个普通外国人的故事,强烈地震撼了他幼小的心灵。

⑥天黑严以后,他还没有回家。他一个人呆呆地坐在禾场边上,望着满天的星星,听着小河水朗朗的流水声,陷入了一种说不清楚的思绪之中。这思绪是散乱而飘浮的,又是幽深而莫测的。他突然感觉到,在他们这群山包围的双水村外面,有一个辽阔的大世界。而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朦胧地意识到,不管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不管人在什么样的境况下,都可以活得多么好啊!在那一瞬间,生活的诗情充满了他十六岁的胸膛。他的眼前不时浮现出保尔瘦削的脸颊和他生机勃勃的身姿。他那双眼睛并没有失明,永远蓝莹莹地在遥远的地方兄弟般地望着他……这一天,他忘了吃饭,也没有听见家人呼叫他的声音。他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一直等到回到家里,听见父亲的抱怨声和看见哥哥责备的目光,在锅台上端起一碗冰凉的高粱米稀饭的时候,他才回到了他生活的冷酷现实中……从此以后,他就迷恋上了小说,尤其爱读苏联书。在来高中之前,他已经看过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⑦现在,他在学校和县文化馆的图书室里千方百计搜寻书籍。眼下出的书他都不爱看,因为他已经读过几本苏联小说,这些中国的新书相比而言,对他来说已经没什么意思了。他只搜寻外国书和20世纪60年代前出的中国书。

⑧渐渐地,他每天都沉醉在读书中。没事的时候,他就躺在自己的一堆破烂被褥里没完没了地看。就是到学校外面转悠的时候,胳膊窝里也夹着一本——转悠够了,就找个僻静地方看。后来,竟然发展到在班上开会或者政治学习的时候,他也偷偷把书藏在桌子下面看……

⑨他除过一天几个黑高粱面馍以外,再有什么呢?只有这些书,才使他觉得活着还是十分有意义的,他的精神也才能得到一些安慰,并且唤起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某种美好的向往——没有这一点,他就无法熬过眼前这艰难而痛苦的每一个日子。

(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文章通过对孙少平的心理描写和叙述者的议论,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B.破衣破被、粗粮稀饭、周末砍柴等内容都体现了孙少平是“一个贫困农民的儿子”。
C.第⑥段画线句子是虚写,是孙少平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产生的一种想象。
D.第⑥段,“忘了”“忘记了”可以看出孙少平逃避冷酷现实,沉醉在书的世界里。
2.选文第③到⑥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3.孙少平来城里读书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分析。
4.孙少平身上有哪些品质?请简要分析。
2024-04-3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对口单招教学联盟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学期单招班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到了马庄,她们不敢到街上去找,来到村头一个亲戚家里。亲戚说:你们来得不巧。昨天晚上他们还在这里,半夜里走了,谁也不知开到哪里去。你们不用惦记他们,听说水生一来就当了副排长,大家都是欢天喜地的……

几个女人羞红着脸告辞出来,摇开靠在岸边上的小船。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可是青年人永远朝着愉快的事情想,女人们尤其容易忘记那些不痛快。不久,她们就又说笑起来了。

你看,说走就走了。

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

拴马桩也不顶事了。

不行了,脱了缰了!

一到军队里,他一准得忘了家里的人。

那是真的。我们家里住过一些年轻的队伍,一天到晚仰着脖子,出来唱,进去唱,我们一辈子也没那么乐过。等他们闲下来没有事了,我就傻想:该低下头了吧。你猜人家干什么?用白粉子在我家影壁上画上许多圆圈圈,一个一个蹲在院子里,托着枪瞄那个,又唱起来了!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现在你知道他们到了哪里?

管他哩!也许跑到天边上去了。

她们都抬起头往远处看了看。

哎呀!那边过来一只船。

哎呀!日本!你看那衣裳!

快摇!

小船拼命往前摇。她们心里也许有些后悔,不该这么冒冒失失走来,也许有些怨恨那些走远了的人。但是立刻就想:什么也别想了,快摇,大船紧紧追过来了!

大船追得很紧。

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

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选自孙犁《荷花淀》)

1.下列对选文中画线句的语言描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拴马桩也不顶事了”“不行了,脱了缰了!”明贬实褒,看似责备丈夫,实则夸赞自己丈夫积极抗日。
B.“你看,说走就走了”写出青年妇女对丈夫的抱怨,抱怨丈夫一点也不留恋。
C.“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青年妇女的这句话是揶揄自己的丈夫参军的积极。
D.“一到军队里,他一准得忘了家里的人”写出青年妇女对丈夫的了解,同时也嗔怪丈夫的不顾家。
2.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归途中突然望到日本人后,女人们立刻感到了巨大的危险,同时,也对此次探望丈夫的行为感到十分后悔。
B.亲戚说“大家都是欢天喜地的”,女人们也谈到“我们一辈子也没那么乐过”,展示了战士们的精神风貌。
C.丈夫参军才“过了两天”,女人们就商量着去找他们,虽然理由各不相同,但是她们的心思却是很一致的。
D.小说的节选部分写白洋淀的“这些青年妇女”在探望丈夫的归途中遇到敌人,这是小说情节的发展阶段。
3.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是(     
A.“浮在水面上生长”的“乳白色”的菱角和“像哨兵一样高高地挺出来”的“粉色荷花箭”相映成趣,构成了白洋淀上一道秀丽的风景。
B.“打跳的梭鱼”指船的飞快;“织布穿梭、缝衣透针”,是指人物动作的飞快、熟练,这些比喻既切合当时的情景,也切合妇女的身份。
C.“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用这样的拟声词写划船的声音,十分生动,同时也表现出了这些青年妇女的沉着、勇敢、能干。
D.“万里无云”“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这些景物描写清新自如,既富有诗情画意,又反衬出人物的内心情感。
4.联系课文,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是(     
A.小说塑造人物时虚实结合,详略得当,错落有致,如水生夫妇是实写,水生父亲、小华和其他游击队员是虚写;对水生夫妻是详写,其他人是略写。
B.小说语言凝练生动,一个“藕断丝连”用得颇为贴切,极富风味,写尽女子情态,生动而准确地表现了女人们对丈夫的依恋。
C.小说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女性角度叙事,过滤了战争的残酷,展现了荷花淀地区的风情美、人性美,乡土气息浓郁。
D.小说描写水生嫂编着芦席,周围是一大片洁白的芦苇,淀里是“银白世界”,这些色彩和“干净”的院子搭配得特别和谐。
5.联系课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对现当代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作。
B.课文通过水生、水生嫂等主要人物的塑造,表现了抗日根据地人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
C.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是孙犁作品的风格。
D.《荷花淀》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一曲抗日战争的颂歌。
2024-04-30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对口单招教学联盟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学期单招班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1.加点的词暗示了后面要发生________ ,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女人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呢?”

2.水生心里想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生嫂仔细观察水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30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职业教育中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荷花淀》节选段落,完成各小题。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硕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

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

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屑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水生说: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她小声一些。说: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懂事。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水生想安慰她。因为要考虑准备的事情还太多,他只说了两句: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第二天,女人给他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那几家也是这些东西,交水生带去。一家人送他出了门。父亲一手拉着小华,对他说:水生,你干的是光荣事情,我不拦你,你放心走吧。大人孩子我给你照顾,什么也不要惦记。

全庄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来,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生嫂听说丈夫要赴前线打击日寇,编席时手指划破、鼻子发酸、为丈夫打点包裹等细节,真实地表现了她把对丈夫的依恋与离别的感伤转化为理解和支持的心理过程。
B.小说描写夫妻二人的对话属于工笔细描,而对水生与其他家人的沟通及水生到别家做工作的情节只是粗线条勾勒,这就使得小说结构疏密相间,章法活泼而不失严谨。
C.作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小说风格清新淳朴,对薄雾、清风、荷香等有水乡气息的景物的描写,与质朴而真挚的话别语言自然和谐地相互映衬,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D.小说塑造人物时虚写与实写相结合,详略得当,错落有致:水生及水生嫂是实写,水生父亲及儿子、同村的其他游击队员是虚写;对水生夫妻详写,其他人物着墨不多。
2.小说中的女人(即水生嫂)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开头两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4-04-30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太谷区职业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七)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多余一句话

秋林

那天我坐公交车去找朋友。

车上人不多,但也没有空位子,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一个年轻人,干干瘦瘦的,戴个眼镜,身旁有几个大包,一看就是刚从外地来的。他靠在售票员旁边,手拿着一个地图在认真研究着,眼不时露出茫然的神情,估计是有点儿迷路了。

他犹豫了半天,很不好意思地问售票员:去颐和园应该在哪儿下车啊?

售票员是个短头发的小姑娘,正剔着指甲缝呢。她抬头看了一眼外地小伙子说:你坐错方向了,应该到对面往回坐。

要说这些话也没什么错了,大不了小伙子下一站下车到马路对面坐回去吧。但是售票员可没说完,她说了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拿着地图都看不明白,还看个什么劲儿啊!售票员姑娘眼皮都不抬。

外地小伙儿可是个有涵养的人,他嘿嘿笑了一笑,旁边有个大爷可听不下去了,他对外地小伙子说:你不用往回坐,再往前坐四站换904也能到。

要是他说到这儿也就完了那还真不错,既帮助了别人,也挽回北京人的形象。可大爷一定要把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说完:现在的年轻人哪,没一个有教养的!

站在大爷旁边的一位小姐就忍不住了:大爷,不能说年轻人都没教养吧,没教养的毕竟是少数嘛,您这么一说我们都成什么了!

这位小姐穿得挺时髦,两细带子吊个小背心,脸上化着鲜艳的浓妆,头发染成火红色。可您瞧人这话,不像没教养的人吧,跟大爷还的。谁叫她也忍不住非要说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呢:就像您这样上了年纪看着挺慈祥的,一肚子坏水儿的可多了呢!

没有人出来批评一下时髦的小姐是不正常的。可不,一个中年的大姐说了:你这个女孩子怎么能这么跟老人讲话呢!要有点儿礼貌嘛,你对你父母也这么说吗?

您瞧大姐批评得多好!把女孩子爹妈一抬出来,女孩子立刻就不吭气了。要说这会儿就这么结了也就算了,可大姐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还没说呢。

瞧你那样,估计你父母也管不了你。打扮得跟狐狸精似的!

后面的事大家就可想而知了,简单地说,出人命的可能都有。这么吵着闹着,车可就到站了。车门一开,售票员小姑娘说:都别吵了,该下的赶快下车吧,别把自己正事儿给耽误了。

当然,她没忘了把最后一句多余的话给说出来:要吵统统都给我下车吵去,不下去我车可不走了啊!烦不烦啊!

烦不烦?烦!不仅她烦,所有乘客都烦了!整个车厢这可叫炸了窝了。骂售票员的,骂外地小伙子的,骂时髦小姐的,骂中年大姐的,骂天气的,骂自个儿孩子的,真是人声鼎沸,甭提多热闹了!

那个外地小伙子一直没有说话,估计他受不了了,他大叫一声:大家都别吵了!都是我的错,我自个儿没看好地图,让大家跟着都生一肚子气!大家就算给我面子,都别吵了行吗?

声音很快平息下来,但你们不要忘了,外地小伙子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还没说呢:早知道北京人都是这么一群不讲理的王八蛋,我还不如不来呢!

想知道事情最后的结果吗?

我那天的事情没有办成,大伙儿先被带到公安局录了口供,然后到医院外科把头上的伤给处理了一下,我头上的伤是在混战中被售票员小姑娘用票匣子给砸的。你们可别认为我参与了他们打架,我是去劝架来着。我呼吁他们都冷静一点儿,有话好好说,没什么大事儿,没什么必要非打个头破血流。

我多余的最后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就是售票员说话不得体吗?你们就当她是个傻瓜,和她计较什么呢?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能够表现出乘坐公交车时乘客无聊的心态,为下面的争吵埋下了伏笔。
B.小说中的人物基本上前一句是好话,后一句却让人反感,这说明人们既有讲理的一面,也有修养缺失的一面。
C.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以对话为主,也存少许议论,中间穿插人物外貌、神情、动作等描写,突出了不同人物的身份特点。
D.“我”本是旁观者,而在结尾的时候也成为事件的参与者,读来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既幽默有趣,又引人深思。
2.从小说中看,你觉得造成“多余一句话”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3.小说情节中,每当事情要解决时却被“多余一句话”所打破,这样安排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2024-04-30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