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小说 > 中国现当代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363994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到了马庄,她们不敢到街上去找,来到村头一个亲戚家里。亲戚说:你们来得不巧。昨天晚上他们还在这里,半夜里走了,谁也不知开到哪里去。你们不用惦记他们,听说水生一来就当了副排长,大家都是欢天喜地的……

几个女人羞红着脸告辞出来,摇开靠在岸边上的小船。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可是青年人永远朝着愉快的事情想,女人们尤其容易忘记那些不痛快。不久,她们就又说笑起来了。

你看,说走就走了。

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

拴马桩也不顶事了。

不行了,脱了缰了!

一到军队里,他一准得忘了家里的人。

那是真的。我们家里住过一些年轻的队伍,一天到晚仰着脖子,出来唱,进去唱,我们一辈子也没那么乐过。等他们闲下来没有事了,我就傻想:该低下头了吧。你猜人家干什么?用白粉子在我家影壁上画上许多圆圈圈,一个一个蹲在院子里,托着枪瞄那个,又唱起来了!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现在你知道他们到了哪里?

管他哩!也许跑到天边上去了。

她们都抬起头往远处看了看。

哎呀!那边过来一只船。

哎呀!日本!你看那衣裳!

快摇!

小船拼命往前摇。她们心里也许有些后悔,不该这么冒冒失失走来,也许有些怨恨那些走远了的人。但是立刻就想:什么也别想了,快摇,大船紧紧追过来了!

大船追得很紧。

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

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选自孙犁《荷花淀》)

1.下列对选文中画线句的语言描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拴马桩也不顶事了”“不行了,脱了缰了!”明贬实褒,看似责备丈夫,实则夸赞自己丈夫积极抗日。
B.“你看,说走就走了”写出青年妇女对丈夫的抱怨,抱怨丈夫一点也不留恋。
C.“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青年妇女的这句话是揶揄自己的丈夫参军的积极。
D.“一到军队里,他一准得忘了家里的人”写出青年妇女对丈夫的了解,同时也嗔怪丈夫的不顾家。
2.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归途中突然望到日本人后,女人们立刻感到了巨大的危险,同时,也对此次探望丈夫的行为感到十分后悔。
B.亲戚说“大家都是欢天喜地的”,女人们也谈到“我们一辈子也没那么乐过”,展示了战士们的精神风貌。
C.丈夫参军才“过了两天”,女人们就商量着去找他们,虽然理由各不相同,但是她们的心思却是很一致的。
D.小说的节选部分写白洋淀的“这些青年妇女”在探望丈夫的归途中遇到敌人,这是小说情节的发展阶段。
3.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是(     
A.“浮在水面上生长”的“乳白色”的菱角和“像哨兵一样高高地挺出来”的“粉色荷花箭”相映成趣,构成了白洋淀上一道秀丽的风景。
B.“打跳的梭鱼”指船的飞快;“织布穿梭、缝衣透针”,是指人物动作的飞快、熟练,这些比喻既切合当时的情景,也切合妇女的身份。
C.“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用这样的拟声词写划船的声音,十分生动,同时也表现出了这些青年妇女的沉着、勇敢、能干。
D.“万里无云”“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这些景物描写清新自如,既富有诗情画意,又反衬出人物的内心情感。
4.联系课文,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是(     
A.小说塑造人物时虚实结合,详略得当,错落有致,如水生夫妇是实写,水生父亲、小华和其他游击队员是虚写;对水生夫妻是详写,其他人是略写。
B.小说语言凝练生动,一个“藕断丝连”用得颇为贴切,极富风味,写尽女子情态,生动而准确地表现了女人们对丈夫的依恋。
C.小说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女性角度叙事,过滤了战争的残酷,展现了荷花淀地区的风情美、人性美,乡土气息浓郁。
D.小说描写水生嫂编着芦席,周围是一大片洁白的芦苇,淀里是“银白世界”,这些色彩和“干净”的院子搭配得特别和谐。
5.联系课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对现当代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作。
B.课文通过水生、水生嫂等主要人物的塑造,表现了抗日根据地人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
C.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是孙犁作品的风格。
D.《荷花淀》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一曲抗日战争的颂歌。
【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那山,那人,那狗

彭见明

天还很暗,鸟儿没醒,鸡儿没叫。可父亲对儿子说:到时候了。

于是,上路了,那新人迈开了庄严的第一步,那老人开始了告别过去的最后一趟行程。

还有狗。

它对陌生的年轻汉子表示诧异:他怎么挑起主人的邮包?主人的脸色怎么那样难看?这究竟发生了什么?

晨雾在散,在飘,最后留下一条丝带,一帕纱巾、一缕轻烟。这时分,山的模样,屋,田畴、梯田的模样才有眉有眼——天亮了。近处有啁啾的小鸟,远处和山垅里回荡着雄鸡悦耳的高唱。

父亲发现,平川里来的年轻人满脸喜色,眼睛朝田野里乱转。是啊,对于他,山里的一切都是新奇的。

父亲想告诉儿子,要留神脚下,但没说,让他饱览一番吧。让他爱上山,才能与山过一辈子。

他告诉儿子,这趟邮路有两百多里,中途要歇两个晚上,来去要三天。第一天要走八十里山路,翻过天车岭,便是望风坑;走过九斗垅,紧爬寒婆坳;下了猫公嘴,中午饭在薄荷冲;再过摇掌山,夜宿葛藤坪。这天最累人,最辛苦。早起走得紧,才不至于摸黑投宿。

狗在前面慢慢走,走的是老人曾经走的速度。它跟随老人九年,以前老人总和它喃喃地着。今天呢,没有!是因为那年轻人吗?狗恶意地看了新来的汉子一眼。

儿子嫌狗走得慢,狗却不理睬年轻人的焦虑,老人从狗的步子里,知道速度一如往常。但是,他发觉双腿已经不能适应了,倘若今天还是自己挑担送邮,倘若支局长不催促自己退休,那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是不是思想上放落一身枷,人就变娇了呢?

汪、汪、汪。狗站在山顶的岩石上高声叫着。想不到,这沉默的、温驯的狗,嗓门竟有这么响亮;昂首翘尾,竟有这么威武神气。父亲说:它在告诉山那边,将有外边的消息和信件带给他们。

父亲指着远处,告诉儿子这叫什么地方,有多少村子,有哪些要发放的报纸书刊……这笔细细的流水账,好像刻在他那花白头发保护的大脑里。

儿子很像父亲。笑时的模样语气,利索干净的手势,有条有理的工作,都像。父亲高兴,乡亲们更高兴。邮包掏空一些,但很快又塞满了。有要寄包裹的,要发信的,要汇款的……邮递员也是邮收员呢。八十多斤的邮包,挑回去,只怕是有增无减。

父亲哼一段打口腔给儿子听:过了曲江是禾江,禾江下去是浊江,浊江南江连丽江,背江横江矮子江,末末了是婆婆江。山里没大河,是对溪流的称呼。严寒也罢,急流也罢,对于乡邮员来说,都必须脱袜卷裤通过,老人的关节炎就是这样长年累月积下的。支局长体谅他,考虑给他换换地段,让年轻人来。他不。他担心人家来不熟悉哪儿水大,哪儿水浅。

儿子有一双粗实的有茧的脚,有着庄稼人稳重的步伐,他从容地涉过小溪,把担子放在溪那面干净的草地上。

狗看着陌生汉子又涉水过来。粗壮但冻得通红的双脚,稳稳地踩在岸边浅水里,略曲着背,把双手朝后抄过来……

就这样,父亲弯着腿,双手搂着儿子的颈根,前胸、腹部紧贴着儿子温热厚实的背。他有一瞬间的眩晕。他怀疑这不是现实……在遥远的记忆里,他也背过儿子一次。

那一次,支局长命令他回家过三天。他和儿子痛痛快快地玩三天哩。儿子出生时他不在家,老婆反而寄来红蛋,把丈夫当外客了。那次回家,他买了鞭炮,买了灯笼。他让儿子骑在他背上玩了一整天,儿子想下来也不让。他是背过儿子一次的——作为父子情谊,能记起的,仅止于此啊。

篝火已燃起,狗温存地用舌头舔着年轻汉子的手背——他不陌生了,它感激他。

……

又一个清晨。父亲下完门坎的石级,踉跄了一下,赶忙撑住儿子的肩膀。

在石拱桥的桥头,儿子挑着邮包,站住不动了。如果父亲不转回山那面的绿门绿墙的营业所,他决计就这样站下去。

父亲分明地看见儿子脸上的固执。他决计不再送了。你……小心,走吧。

儿子默默地点点头。鼻子里酸酸的,但,他仍没开步。

于是,父亲转过身去。

狗呢?站在桥中嗷嗷急叫着。父亲返回去,蹲下身抱着狗的颈根,对它说:你跟他去,他会待你好的。你去吧,他需要你,要你做伴,要你做帮手。听清了?

老人猛地扭转头,径直走了。狗略一踌躇,也跟了去,在老人身边嗷嗷叫着。

老人突然捡起根竹棍,朝狗屁股上抽去。狗负着痛,朝桥那边跑去。

老人把竹棍丢进溪水里,喉咙猛地堵上一块东西。好一阵,他觉得一股热气直扑膝盖。睁开眼一看,是狗!狗在吻他的膝盖骨。

他又俯下身,用手替狗擦去眼泪,轻轻地说:去吧。

于是,一支黄色的箭朝那绿色的梦里射去。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从视觉和听觉等角度描写了山区秀美的景色,营造出清晨静谧的氛围,写出了山区邮递员早起奔波的生活背后诗意的一面。
B.小说的语言清新隽永。两处画线的句子,或排比,或顶真,语势贯通,暗示老人对儿子说起邮路的漫长、艰辛时,内心仍然无法平静。
C.小说插入的支局长劝老人退休、打算给他换地段、命令他回家三天等情节,反映了支局长对下属的体贴,更衬托出老人的精神品格。
D.“山”还是那山,“狗”还是那狗,“人”却由老人变成儿子。父子两代人先后献身于山区邮递事业的故事,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儿子背父亲与父亲背儿子两个情景,蕴含了怎样的深意?
(3)小说把狗当作一个重要角色来写,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2024-03-26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徐广慧

①老张来了。

②老张来的时候,麦子都高过觅食的喜鹊了。麦田像是绿色的海,从天的那边,铺到天的这边。那老张,肩膀上挎着一个布书包,书包里放着写日记的本子。

③老张走在大街上,像个谜语。老张走路一晃一晃的。见人就说,吃了呗?干什么去呀?见到岁数大的,他就喊大爷大娘、叔叔婶子,见到岁数小的,他就喊哥哥姐姐。大家被他问得一蒙一蒙的,瞪着眼睛看着他,心里嘀咕:这人谁啊,俺不认识你啊。

④那个自称老张的人是谁呢?慢慢地,村里的人就都知道了。老张是市委办公室派下来的驻村干部。来福村的扶贫工作队一共三个人,老张是队长,在来福村任第一书记。

⑤您的梦想是什么?老张挨家挨户,问遍了村子里的每一个人。

⑥呃,梦想,这个……梦想嘛……

⑦被问的人看看天,陷入了沉思。也有的人装作挠痒痒,一把捂住了自己的鼻子,担心自己笑出声来。

⑧老张还是问。老张像个小学生一样,把老百姓说的话都记到了他的小本本上。他像是追风筝一样,追着村子里的人,非要弄清他们的脑袋里到底装着什么。

⑨老李是个有梦想的人。谈起梦想来,老李眼睛湿乎乎的。老李说,专员啊,俺从小的梦想就是把门前的这条路修修。真的,这也是俺爹小时候的梦想,现在俺爹没啦,俺也到了半百的年纪啦,这梦想还没实现。老李媳妇的嘴快,老李的话还没说完,老李媳妇就说,哎哟,专员,今儿个我把这话儿撂这儿,您要是真能把门前的这条路修了,我马素芬就在来福村大街上倒着走。

⑩行!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这个月我找人规划一下,下个月就动工。老张一拍大腿,整个人像弹簧一样,从杌子上跳了起来。

①老百姓的梦想,就是我的梦想。老张在跟领导道别的时候,说出了这句话,声音不大还有点儿发颤,但很清楚。

⑫红房子、黄土地、白杨树、绿麦子,是老张梦境的依靠。老张在工作前,每年的春夏之交,都会回到家乡,穿着布底鞋,到麦海里走一走。他喜欢麦子。麦子幼年时是绿色的,等到结了穗,灌满浆,就变为了黄绿色。阳光一照,一照,再一照,就又变成了金黄色。一行行,一片片,一眼望不到边的麦海像是一个热气腾腾的大油饼,铺满了整个田野。路过的人,没走几步,浑身上下,就都变成了香的。没有一棵麦子背叛过大地,哪怕是遗落在路边的,也会被拾麦穗的手收进粮仓。

⑬老张拿着他的小本本说,包括进村的那一段,要是从东到西都修通,差不多有三公里。沙子、石子、水泥、沥青这些材料咱们自个儿买,机械和人工费都算进去,水稳一平八十五,油面一吨二百九,一吨可以铺五公分油面八平左右,我估计两百万应该够了。支书的脑袋垂了下去,两个委员趴下身子,眼睛死死地盯着地皮。

⑭老张拿着他的小本本说,修路面临的首要问题不是资金问题,是清理路面的障碍物。最东边,是一个三四亩大四五米深的大坑,坑里和坑沿上长满了碗口粗的毛白杨。坑东边,依次是李袖中家的柴火垛、王二傻家的猪圈、老南瓜家的两棵梨树、麻花家的牛棚。坑西边是一个坍塌的断桥,断桥西边是刘金钟家的鸡窝、老李家的药铺、二黑家的老枣树、王又年家的榆树、三奶奶家的菜地、一根筋家的厕所、甄挺香家的车库……光障碍物,老张就在小本本上记了十几页。哪一个障碍物是谁家的,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占了公共的地点,那一家有几口人,都多少岁,都是干什么的,有了事儿家里谁做主,谁好说话,谁不好说话,老张都记得清清楚楚。要想修路,首先得把路面上的障碍物清走。这个好办呀?不好办。老张琢磨了半天,把这事交给了马素芬。

⑮哎哟喂,马素芬,叫她给别人家做工作,她自己哩,她家的那个药铺子别看只有一间屋,那可是她的命根子。他们一大家子,全凭着卖农药挣钱哩!她舍得把自己的药铺子拆了吗?她要是舍得,我立马把我们家的车库推平。这话是谁说的,街南的甄挺香说的。这话很快传到了马素芬的耳朵里。人们想,好啦,这下事儿闹大了,炮捻儿点着了,光等着看烟火,听响声了。大家屏住呼吸,捂好了耳朵,却没有见到一点儿火星,更是没有听到一点儿动静。要知道,在这之前,这俩女人是不说话的。现在俩人隔空对话,可把村里的人稀罕坏了。甄挺香说,她的药铺子拆了,我的车库立马拆,我不叫公家动手,我自己就把这活儿干了。马素芬说,好,沙地里拔萝卜,来他个干净利索的。人们睡了一晚,醒来后发现马素芬家药铺子的房顶不知哪儿去了,光剩下个屋茬子。那些红红绿绿的瓶子也不知去了哪里。

⑯儿子开着挖掘机拆车库时,甄挺香也出来了,脖子里系着一条丝巾。丝巾是彩色的,紫、蓝、黄、绿、红……你所能想到的颜色,在她的丝巾上几乎都能找到。真是美呢,听说那条丝巾是老张的媳妇来看老张时送给她的,那丝巾像是一只彩色的蝴蝶,把甄挺香的脸衬托得好看极了。天空湛蓝湛蓝的,飘着几朵洁白的云。太阳干净得像是婴儿的脸。没有风,空气暖洋洋的。

⑰转眼间,一条明晃晃的柏油路一直延伸到麦田里。麦到小满日夜黄。金黄的麦穗,像是一条条自带发光体的小鱼,在麦海里自由自在游着。那个下午,老张嗅着麦香,向麦海深处走去,他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棵会行走的麦子。

⑱一阵风吹过,麦浪翻滚。

(选自《人民文学》202109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写作手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小说以“老张来了”开头,并且单独成段,既醒目突出,有强调的意味,也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老张在跟领导道别时的声音特点,既表明了他对理想的坚定,也写出了因即将开展的扶贫工作而激动的心情。
C.甄挺香之所以会痛快地将自家车库拆掉,是因为她与马素芬的关系不好,马素芬的“隔空对话”刺激了她,她不肯比别人落后。
D.小说的情节设置不以曲折跌宕取胜,而是重点勾勒村民们的各色形象,有助于展现来福村的风貌,增加作品的文学性。
E.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同时又富有生活气息,用那些有真实感的细节和富有生活气息的日常口语打动了读者。
2.小说以《麦海》为题,意蕴丰富,在文章的第12段和第17段两处有关于“麦海”的描写,请任选一处,结合文本加以赏析。
我选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扶贫干部老张的形象特征。
4.县里的新闻媒体下周将要到来福村报道村里修路的事情。
(1)新闻媒体打算采访马素芬,让她说说是怎么完成清走路面障碍物这个艰巨任务的。请你帮助马素芬准备一段话,要求:依据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
(2)村里的麦子丰收在即,新闻媒体打算拍一段短视频,请你为来“麦海”设计一段画外音,要求:依据文章内容,语言生动优美,至少用一种修辞,并在使用修辞的句子后面用括号注明修辞名称,200字以内。
2024-05-08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匠心

杨一凡

穆爷爷是镇上的木匠。

听说他从小便没了父母,被一个好心的木雕师傅养大。木雕师傅本是紫禁城里头修缮宫殿的匠人,几经辗转流落到了这地方。他刻刀下的凤凰漂亮得像是要飞起来一样。穆爷爷承袭了他的手艺,木雕水平出神入化。无奈战乱年代无人欣赏木雕,他便转了行,做了个普通的木匠,平日里干些简单的木工活计。

穆爷爷这称呼,实际上唯有我这样叫。穆爷爷住在镇外的一座废园子里,又因性情不喜喧闹,多次训斥了去废园子探险的孩子们,便在孩子中得了个老怪之名。而我每次去都安安静静,因此,我才得到在废园长久停留的特权。

废园已有好些年头了,100年?200年?没人说得清。其间换了数任主人,最终荒芜破落至今。别人都不懂为什么穆爷爷要住在这么个坍圮了大半的地方。只有我明白,穆爷爷是为了这园子里的木雕。

穆爷爷时常在园子里抚摸着那些染上尘埃、疲惫不堪的雕花,就像很多年前那位木雕师傅所做的那样。木雕师傅在这园子里叹惋了半辈子,最终也未能见到它焕然一新的模样。听闻这位老人临终时还拉着穆爷爷的手嘱咐,游廊的花窗该如何开,亭子的匾额该如何修复。末了说:老头子我这一辈子,最遗憾的就是看着那帮洋人打了进来,毁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当年我没出息,自个儿跑出了京。老天爷发善心,让我到了这儿,安安稳稳活了几十年。可我这心里头难受啊!那年我背着包袱走出屋子,见着的最后一样东西就是我还没做完的花雕……

小穆啊,老头子有私心,舍不得这门手艺跟着我埋进土里。你把那园子修修好,就当是圆了老头子的一个梦。

我不懂那是怎样深重的愧怍和念想。

记忆里穆爷爷曾说:丫头,你看看这些木头。它们都是活的啊!这些断了翼的鸟,折了枝的花,也会感到疼的啊。

彼时我抬着头,懵懵懂懂地问:是像阿苗摔伤了一样疼吗?好像世间之事,至伤痛也不过臂上一块瘀青。涂上药酒,吹一口气,就可以消隐无踪。

还要更疼啊。穆爷爷笑了起来,摸着我的头,阿苗长大了就会懂的。

我时常觉得,穆爷爷做木匠,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活下去,则是为了修复那些木雕在那些缓缓流动的时光里,我也曾整日徘徊于亭台楼阁间,指尖掠过雕花的窗棂。我想,一定有那样的一个瞬间,我也曾感受到指尖的温热与浅浅的呼吸,听到那些花鸟的不甘,不甘湮没灰尘,如秋虫敛鞘翅,在枯叶下瑟瑟忍冬。

我清晰地记得那个看见过千百回的画面:旧屋,木凳,暖阳。穆爷爷伏在案上,布满皱褶的手一丝不乱地刻下起死回生的诏令。他的脚边堆满木屑,空气里有陈旧却不曾霉变的木香。

好像一个世界的种子就在那把刻刀下,破土成芽。

时光荏苒,岁月静默。小镇一如既往的宁静。

我一天天地长大,穆爷爷一天天地变老。他的腰杆不再挺直,一头白发如废园里的荒草,整个人犹如一枚失水皱缩的橘核。那双眼睛染上一点点浑浊,目光却依然专注而执着。

他开始加快了修复木雕的速度。以往我去时,还能见他在做着不知哪家的木凳,现在却已渐渐看不到了。他一心扑在了他的木雕上。

穆爷爷说:丫头,我担心我的时间不够了啊。

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消瘦着,好像把所有的气血都注入了刻刀。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有什么事要发生了。

但我没有试图阻止穆爷爷的废寝忘食。那样的专注,仿佛最轻微的扰动都是一种罪过。现在回头看去,我想有些事情早已注定。或许,在木雕师傅收下这个弟子时,命运就开始以无可逆转的姿态走向终局。

那一日我出门前,母亲接了个电话,在那里怔怔站了几秒,尔后放下听筒向我招手:阿苗,回来。

我站住了,犹疑了一瞬间,又迈开了步子。

我要去废园。有什么事,一会儿再说吧。

好像这样就能改变已发生的事实一般。

母亲急急地追出来,我却已消失在小巷深处。

我到废园时,静寂的园子里隐有人声。我并没有进去,而是转了个弯,去了废园一个偏僻的角落。那里有一座小亭,四根红木柱子上游龙蜿蜒,昂首奋飞,栩栩如生。

——昨日我来时,穆爷爷指着那条失了双眼的游龙,道:这是园里最后一处需要修复的地方了。语调兴奋如孩童。

了却这桩心愿,我也能安心地入土了。谁料一语成谶。

穆爷爷的葬礼我没有参加。我觉得穆爷爷仍然在那园子里,静默地摩挲着那些活过来的木头,古老的纹理斑驳出崭新的色彩。葬礼时我就在那儿,独自像个疯子一样地哭了一场,泪眼朦胧中重又看到了那个苍老却笃定的身影。

我想穆爷爷一定还是开心的吧。

看着两代人,或许是更多人的梦想在手下圆满。

那以后我再未去过废园。不,现在它已不叫废园了。有关专家见到它后如获至宝,听闻修复它的老人业已过世,又是好一阵扼腕叹息。

废园的名字被人们从古籍中翻了出来。它叫匠园。木匠的匠,工匠的匠。

镇上的几个老人一拍脑袋,笑叹道:我说老穆怎么总守着那个园子呢。你还记得不,他单名一个匠字啊!

穆匠。木匠。匠园。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文章以“我”的视角来写,有何作用?
2.“阿苗长大了就会懂的。”纵观全文,哪些地方表现了阿苗对穆爷爷的“懂”?
3.请简要概括小说中“穆爷爷”的形象特征。
2024-01-31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