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各题。

微公益折射的社会管理之道

何小手

一种全新的、自下而上的微公益慈善模式,正受到公众尤其是网民的追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支队伍,集点滴之爱,捐绵薄之力,在新媒体技术搭建的现代化平台上,汇成温情脉脉的爱心洪流。

微公益,首先是指参与主体之和力量之。传统观念中,人们对慈善的认知往往本着达则兼济天下的心态,慈善是政府、大机构和少数成功者的专利,慈善成了道德竞赛,谁捐的钱越多,境界也就越高。微公益改变了这种局面,它的参与者多数是社会普通民众,对于善举,它强调有无,而不追求多少。

的另一层意思是指微博客。这种全新的互联网应用促成了一个虚拟社会,公共话题在网民社群中快速传播,为微公益提供了情感载体,搭建了宣传平台,成就了组织手段。

一个社会事件的发生,一种现象的舆论凝聚,尤其是当弱者命运广受公众关注,都可能即时引发出公益行为。

微公益的慈善主体不是国家机构,也不是大企业家,它甚至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举手之劳的、轻松的甚至是寓慈善于乐的参与方式。微公益所倡导的重在参与、自我管理的理念,也为现实社会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对比微公益和传统的机构型公益形态,可以发现,前者依赖分散的网民,汇聚的是草根的微力量;后者依赖企业或有较大经济实力的个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没有交集。现实中,传统公益机构纷纷上网,为公民参与公益提供网络渠道;另一方面,近来兴起的微公益组织者也意识到,单纯利用网络,缺乏机构的规范管理,活动将难以持续。现今针对微公益的部分质疑,亦与专业化不足的现状有关。从这个角度说,传统公益形态与微公益并非泾渭分明,微公益不会取代前者,只有互相补充,新生力量才可能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微公益是源自草根的星星之火,互联网则将这爱心之火引燃燎原。面对公民慈善的参与热情,政府所能做的,就是为微公益建立规范机制和游戏规则,引导其走上正规发展的道路。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微公益”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公益”是一种集公众点滴之爱汇成爱心洪流的自下而上的新型慈善模式。
B.“微公益”不赞同“达则兼济天下”,强调善举的有无,而不追求捐款的多少。
C.“微公益”以互联网为情感载体和宣传平台,具有反应及时、传播快速的特点。
D.“微公益”倡导重在参与的理念,为公众参与慈善活动提供了方便轻松的方式。
2.阅读全文,概括“微公益”之所以“微”的原因。
3.结合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微公益”,才能使其有更长远的发展?谈谈你的看法。
2024-08-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中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就业班)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各题。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餐饮浪费现象,不只是个人消费习惯问题,更是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大问题,一粒米,一滴油,看起来不起眼,却事关国计民生。如果人人都吃一碗、倒一碗,再厚的家底也经不起挥霍。确保粮食安全,既要牢牢抓住生产端,也要科学管理消费端。持续治理餐饮浪费问题,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剖析种种浪费行为,背后总少不了讲排场、摆阔气、攀比炫富等陋习的影子。开展光盘行动,不仅要把桌上的食物利用好,更要把讲究适度、健康、责任的消费理念深植于人们心中,唤起全社会的爱粮节粮意识,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苦奋斗是永不过时的传家宝,我们要端牢中国饭碗,就应时时刻刻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粥一饭,让人间烟火气更有幸福味道。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纷纷出台政策举措,向餐饮浪费说不,引导健康理性消费,取得扎实成效。结合各地实际,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监管。进行有效引导,治理餐饮浪费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制度动力。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三餐之盘,定要一干二净。光盘行动不是一阵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人人都行动起来,久久为功地坚持下去。餐点上将会盛开更加绚丽的文明之花。

1.根据上下文,推测填入文中括号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A.“光盘行动”在于人们树立节约意识。
B.治理浪费,离不开制度规范和保障。
C.节约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D.反对浪费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2.对上文的中心论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培养节约习惯。
B.浪费问题是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的大问题。
C.“光盘行动”要把消费观念深植人们心中。
D.建立有效引导,加强监管,向浪费说“不”。
2024-08-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中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就业班)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文化传统的全称大概是文化的传统,落脚在传统。

②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不可捉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存在于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

③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共同生活、共同语言,从而也就有它们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或者叫共同心理状态。民族的每个成员,正是在这种共同生活中诞生、成长,通过民族共同语言来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形成意识、表达愿望的。生活对于他们就是一片园地,语言对于他们便是一种工具,大凡在这种生活里不存在的现象和愿望,由这种生活导不出的方式和方法,为这种语言未曾表达过的意念,用这种语言无法道出来的思想,自然不会形成为这一民族的共同心理;即使有时这个民族的某个或某些成员会酿出某些独特的心理,也往往由于禁忌、孤立等社会力量的威慑,不是迅速销声匿迹,便是陷于孤芳自赏,而很难挤进民族的共同圈子里去,除非有了变化着的共同生活做后盾。唯有那些为这一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才能时刻得到鼓励和提倡,包括社会的推崇和个人的向往,其道大行,成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这样,日积月累,暑往寒来,文化传统于是乎形成。

④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它超越不出文化传统。但也正因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没有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民族能如何存在,一个社会如何能稳定,一个国家如何能巩固。

⑤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传统中某些成分会变得无处可用而逐渐淡化以至衰亡;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会慢慢积淀,并经过筛选、整合而成为传统的新成分。但是必须注意,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蹴而就,即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⑥当然,这也并非说文化传统不会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而变化自己的内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只要存在,便可能有接触;只要有接触,便有交流;只要有交流,便有变化。但是,从接触到交流到变化,中间有着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大体说来,两种不同文化(带着自己的文化传统)由于婚姻、交通、贸易、侵略、扩张等原因相接触而互播时,起先往往互相惊奇,彼此观望;而后则互相攻讦,彼此拒斥;最后乃互相学习,彼此交流。而学习所取、交流所得,仍需经过自己文化传统这个有机体的咀嚼、消化和吸收,或者叫做整合,才会成为传统的一个新成分,带来传统的变化。这时候,反观其与原型的同异,虽然未必面目全非,却让人觉得很陌生。这是历史和现实所反复证明了的。

——选自庞朴《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1.根据文意,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传统”的一项是 (     
A.诗词歌赋B.厚德载物C.京戏脸谱D.琴棋书画
2.下列选项中,对“文化传统”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化传统是社会稳定、国家巩固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文化传统是不能改变的。
B.文化传统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是无处不在的。
C.文化传统不仅会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它自身也会推陈出新。
D.文化传统具有实践性,以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形式体现出来。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阐述“文化传统”变动的原因的一项是(     
A.传统中某些成分会变得无处可用而逐渐淡化以至衰亡。
B.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会慢慢积淀,并经过筛选、整合而成为传统的新成分。
C.文化传统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而变化自己的内容。
D.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蹴而就。
4.下列选项中,对本文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二段用比较的方法,界定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概念,指出了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
B.选文第三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分析了文化传统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C.选文第六段指出,文化传统会与外来文化接触、交流,从而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让人觉得很陌生。
D.选文介绍了文化传统的本质,谈了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分析了文化传统产生变异的原因等问题,抓住了问题前后的逻辑联系,逐层深入,条理井然。
2024-08-11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职业学校对口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基于两种移位的合力:第一,西洋小说输入,中国小说受其影响而产生变化;第二,中国文学结构中小说由边缘向中心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吸取整个中国文学的养分因而发生变化。后一个移位是前一个移位引起的,但这并不减弱其重要性。没有这后一个移位,20世纪中国小说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获得自己独立的品格,并取得突出成就。

②在论述西方小说的启迪时,我有意把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简化为西洋小说对中国小说的影响过程,在挑战——应战的模式中理解中国小说形式的嬗变,以便详细勾勒晚清作家和五四作家共同完成的转变的运动轨迹。而在论述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时,我着重强调这两代作家主要不是接受中国古代小说,而是接受以诗文为正宗的整个传统文学的影响;在引笑话、轶闻、答问、游记、日记、书信等形式入小说以及借鉴史传传统与诗骚传统的过程中,有意无意中部分转变了中国小说的叙事模式。我把西方小说的启迪与传统文学的转化作为论述重点,但并不否认文化背景的变迁为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必要的历史条件。把纯形式的小说叙事学研究与注重文化背景的小说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沟通文学的内部研究外部研究,而又不流于生拉硬扯牵强附会,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并非易事。

③从表面看,晚清作家与五四作家的区别,表现在五四作家比晚清作家更多借鉴西洋小说技巧。如此说来,中国小说叙事模式演变的过程也就成了中国作家逐步掌握西洋小说技巧的过程。这未免把复杂的文学运动简单化了。晚清作家的根本缺陷是受社会思潮影响而无力突破中体西用的格局,幻想接受新技巧而保留旧道德。从林纾、吴趼人一直到辛亥革命后的鸳蝴作家,都以为可以借用西方小说的叙事技巧而撇开其思想内容。殊不知抛开对个人内心生活的关注而学第一人称叙事,抛开现代人思维的跳跃与作家主体意识的强化而学叙述时间的变形,一切都成了变换布局之类的小把戏。与晚清作家比,五四作家转变思维方式,周作人谈直译、说模仿,鲁迅、沈雁冰学思想同时学技法。五四作家借助拿来主义冲破中体西用的限制,把西方小说的内容形式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接受。新技巧只有在适合表现新人的新意识时,才可能真正被感知和利用。当然,晚清作家与五四作家相比,距离不在具体的表现技巧,而在支配这些技巧的价值观念。作家对世界与自我认识有突破与革新,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才可能真正实现。五四作家突出小说中的非情节因素,借用容易产生强烈感情色彩的第一人称叙事,以及根据人物内心感受重新剪辑情节时间,这一切当然都是为了突出作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个性。而所有这些,跟五四时代个性主义思潮之强调尊重个性、尊重自我无疑是一脉相承的。

④单从社会思潮角度,当然也可以部分解释这两代作家的艺术革新的成败利弊,但很难真正体现小说革新的特点。因而我选择小说的书面化倾向作为影响于小说叙事模式转变的文化因素来重点论述。中国小说主潮实际是由宋元话本发展起来的章回小说。白话利于叙事、描写乃至抒情,可章回小说脱不掉说书人外衣,作家就只能拟想自己是在对着听众讲故事。即使只是拟想的,那么作家就只好讲故事,而且只能以说书人口吻连贯讲述以情节为中心的故事。自觉把写作对象定为读者而不是听众,这是晚清才开始的。报纸、杂志的出版,使小说可以朝脱稿而夕印行,甚至下章还没动笔,上章已印成铅字与读者见面。书籍的大量印行,使作家不再谋求藏之名山传之后世,而是直接迅速地跟读者对话。由拟想中讲故事到明确地写小说,这一转变使作家得以认真考虑写——读这一传播方式可以容纳的各种技巧。说书人口吻不再是必不可少的了:连贯叙述也不再是别无选择的选择了;同样,小说也不一定非以情节为结构中心不可了。中国小说这一传播方式的转变——从口头化到书面化,无疑为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摘编自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导言)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由中国文学结构的边缘向中心移动,这一移位促使中国小说在短时间内获得独立品格,并取得突出成就。
B.作者勾勒两代作家共同完成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的运动轨迹,以简化西洋小说对中国小说的影响过程。
C.关注个人内心生活、现代人思维、作家主体意识与小说叙事技巧的紧密关联,是学习西方小说叙事模式的前提。
D.晚清作家和“五四”作家在小说艺术革新中受到社会思潮影响,这展现出文学运动既有简单化也具有复杂性的特点。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阐述了西方小说的启迪和传统文学的转化,二者是同一转变过程的不同方面。
B.小说的表现技巧不能脱离思想内容而孤立存在,对此晚清作家有清醒而准确的认知。
C.晚清报纸、杂志出版周期的缩短和书籍的大量印行,深刻影响小说叙事模式的演变。
D.写作对象定位发生转变,中国小说呈现出书面化倾向,突破了传统叙事模式的限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国小说对“传统创造性转化”的一项是(     
A.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多次使用笑话、轶闻来叙述主人公九死一生的遭遇。
B.刘鹗《老残游记》引游记入小说,以旅行者游历踪迹贯穿情节发展始终,进行叙事。
C.鲁迅《祝福》根据叙述者“我”的感受重新剪辑情节时间,叙写祥林嫂的悲剧故事。
D.鲁迅《狂人日记》以日记体形式展示狂人错乱的心理状态,揭露礼教“吃人”本质。
2024-08-11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中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升大班)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泸州老窖香水、青岛啤酒外套、老干妈卫衣……最近几年,一波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的国货新潮流,让人们记忆里那些朴实、低调的国货品牌通过联名、跨界等方式在现代潮流和传统文化的碰撞中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当你买鞋时,你可能并不仅仅是在挑一双穿着去逛街的鞋,还可能是在表明自己的生活方式,说明自己是什么人或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今天,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品质与个性。国货产品的热销,折射出年轻人新的情感诉求、价值归属和社群认同。

曾经,进口大牌是品质的象征,国货只是大牌的平价替代”;如今,随着消费升级,中国制造正改变着传统的刻板印象,更时尚、更前沿的中国品牌重新焕发出光彩,逐渐成为年轻消费者的首选。

(摘编自祝伟《国湖何以成热》)

材料二:

李宁在2018年三次踏上顶级时装周秀场,设计彰显中国风;完美日记、玛丽黛佳等已然被美妆博主们称为国货之光;百雀羚和故宫文创等开启了跨界营销,实现了完美转型。那些你曾经瞧不上的国货,现在都抢不到了。

中国国货品牌逐渐摆脱了窠臼,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挖掘与二次创作形成了一股独特的艺术风湖,深受年轻消费者的追捧,同时也使得品牌本身完成了转型,实现销量翻番。

Z时代(19952009年出生的人)人群更习惯于借助互联网了解这个世界,接触和体验其他文化。相比于一成不变,他们喜欢新鲜、有趣的文化体验。相关数据显示:2029岁年龄段用户最关注国产品牌,其中最大的消费人群是95后,消费额占比超25.8%。

国潮符合东方美学和传统文化传承的特征,加之产品更加贴近年轻消费群体的审美和需求,既投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也能展现当下民族自豪感。从设计、性价比到情感价值的展现,都吸引了新一代年轻人。同时,渠道的多元化和碎片化都为国潮的流行加速。随着各大视频、消费平台的崛起,种草”“拔草成了年轻人新的消费模式,也让国货消费变得无处不在。

(摘编自马婉莹《年轻人为何爱上国货》)

材料三:

国产品牌的崛起,折射出中国制造十三五时期不断向中国质造中国智造迈进。

正是依托于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十三五时期,国产品牌发力创新,不断提高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过去是注重数量,如今是关注质量和体验;曾经是贴牌代工,现在是创立品牌;以前是大订单、闷头生产,现在是柔性制造、个性定制、工厂与市场精准对接。因时而变,因变而兴。国产品牌不再仅是物美价廉,而是品质和潮流的引领者;国产品牌的流行,不再仅仅是因为规模和成本优势,而是建立在消费者的认可基础之上。从这个角度来看,国产品牌在市场上绽放夺目光彩,是中国制造竞争力日益增强的证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效的体现。

陕西剪纸等非遗伴手礼受到顾客青睐,同仁堂等老字号主动拥抱潮流,让经典产品魅力重现,让东方美学得到年轻人的认同。新国货不仅满足着消费者日益多元多样的消费需求,也进一步激发着消费者内心的文化自信。就此而言,国产品牌的乘势而上,既是一个经济故事,也是一个文化故事

(摘编自陈凌《新品牌,中国制造乘势而上》)

1.“国货品牌的崛起,也在塑造着消费者的审美和文化追求。”将此句放回原文,最恰当的位置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下列对国货品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近几年,通过联名、跨界等形式,国货品牌“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在现代潮流和传统文化的碰撞中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B.Z时代人群喜欢体验新鲜、有趣的文化,也更习惯通过互联网了解这个世界,相对而言,他们最关注国货品牌,消费额占比最高。
C.不同于过去的注重数量、贴牌代工、闷头生产,如今国货品牌关注质量和体验,创立品牌,做到了个性定制、工厂与市场精准对接。
D.国货品牌不断提高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而消费者的审美和文化追求也随着国货品牌的崛起得以不断塑造。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伴随互联网成长的年轻人在购物时,更加关注国货产品的品质和个性是否能反映自己新的情感诉求、价值归属和社群认同。
B.随着消费升级,国货由进口大牌的“平价替代”变得更时尚、更前沿,重新焕发光彩的中国品牌逐渐成为年轻消费者的首选。
C.中国国货品牌逐渐走上新的发展道路,挖掘中国文化,进行二次创作,形成一股独特的艺术风潮,使品牌本身完成了转型,增加了销量。
D.国货品牌的乘势而上是经济故事,也是文化故事,因此新国货在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内心的文化自信。
4.如今,国货品牌备受青睐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有人认为,创意带来的新鲜感会随着时间散去,国货跨界的热潮也许只是“昙花一现”。你认为国货在跨界创新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024-08-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中职单招班期末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国人对梅花的认识,有一个从实用到审美的发展过程。《尚书·说命》记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可如盐和梅是当时饮食中的主要调味品,盐主成,梅主酸。梅的果实不仅能食用,还可以制酱、酿酒,甚至还可以入药,有收敛止痢、解热、镇咳和驱蚊虫的功效。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人们才改变了写梅咏其的传统,将梅作为一种来欣赏。到南朝刘宋,一种独立的诗歌品种——咏梅(花)诗正式出现。后来沿唐及宋,咏梅花的诗不止千首。南宋彭克一人竟写了300首梅花诗,南宋刘克庄也一人创作了123首咏梅诗和8首咏梅词,可见当时咏梅花诗之盛行,以至于有人埋怨诗人弃实求花是失了梅真

那么,什么才是咏梅诗中的梅真呢?诗人往往通过梅花形象的四大亮点——色、香、姿、韵,展现梅的多方面特征。

梅花色淡,不以艳胜。宋卢梅坡《雪梅》曰: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诗人常常将雪与梅一并书写,以突出它的色淡。梁简文帝《雪里不见梅花》: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南宋杨万里更是将梅、雪浑融来写,创造了亦梅亦雪的绝妙诗境。以雪衬梅,更显其清、洁、寒的特色。宋张道洽《梅花》质淡全身白,香寒到骨清,正是此意。骨清,香寒,质淡,是为梅色的内涵。

其次是梅花的香。张道洽说:根老香全古,花疏格转清。梅花的香是古香,而即是,不是贵妇人的艳抹浓妆,脂粉味太足令人生厌,而是在夜色中轻轻浮动清香。吕居仁《腊梅》说:不将供俗鼻,愈更觉清香。这种清、淡之香,只有雅士方可共赏,那些俗客是没有资格享受的。

第三是梅花的姿。北宋林逋可谓写梅姿的第一能手,他的疏影横斜几乎成了梅的代名词。他还有两联诗写梅花的姿也同样有名,一联是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另一联是湖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均将梅树特有的姿态——老干、疏影、横枝写得入木三分。树枝横斜自如,花期没有树叶,花朵干瘦色淡,这是上苍赋予梅的天姿,其他任何植物都无法相比。

有人认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杏与桃李皆可用也。混淆了桃李与梅花的界限。对此,苏东坡给予严厉的驳斥,认为彼杏桃李者,影能疏乎?香能暗乎?繁秾之花又与月黄昏、水清浅有何交涉?结论是但恐杏桃李不敢承担耳,从而维护了梅花的崇高地位。

第四是梅花的韵。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从韵到格,就是陆游笔下梅花的形象特征所折射的高尚人格:人中商略谁堪比,千载夷齐伯仲间。(《梅》)陆游将梅花化为封建社会士人尊奉的清高守节的典型,作为物的梅花被彻底地虚化了,它完全变成了诗人申诉理想人格的一种符号和载体,因此清人潘德舆盛赞陆游的梅花诗实能为此花写出性情气魄者,挖掘到了梅花诗的神韵。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对“梅”的认识经历了从注重其实用价值到注重其审美价值的发展过程。
B.“梅”在魏晋以前的功用主要是取其果实,供食用、调味、制酱等,而不是供人们欣赏花形。
C.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开始注重梅花的审美价值,进而创造了新的诗歌种类——咏梅诗。
D.即使在南宋咏梅花诗盛行之时,文人们依然注重梅花的实用价值,认为“弃实求花”是失了“梅真”。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诗人们在咏梅诗中将“梅”与“雪”结合,构成梅花“骨清”“香寒”“质淡”的特质。
B.梅花的香气以“清香”“冷淡”见长,与文人雅士的志趣暗合,俗客是欣赏不到的。
C.梅花的姿,在咏梅诗中,主要是描绘梅树的枝干,且以横斜疏瘦、老枝怪奇者为贵。
D.陆游的《梅》赋予梅花封建社会士人清高守节的特征,从而将梅花的品性上升为一种理想人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魏晋南北朝以前,写梅诗重在写其果实;咏梅诗盛行后,文人们纷纷展现其“清香”“冷淡”的香气特征。
B.针对某些混淆桃李与梅花界限的观点,苏轼给予了严厉的批评,可见在苏轼的审美观中桃李是无法与梅花相比的。
C.中国文人普遍推崇梅花的清淡雅致,为了突出其淡雅疏朗的特征,常常用“月黄昏”“水清浅”等意境来烘托强化。
D.梅以韵胜,以格高。相比之下,林逋重其韵,写了梅的清神逸韵;陆游重其格,突出梅花的高风亮节。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我们的造物主——假如天空真有这样的一位主子——就可恨了:一恨其没有永远分清治者被治者;二恨其不给治者生一枝细腰蜂那样的毒针;三恨其不将被治者造得即使砍去了藏着的思想中枢的脑袋而还能动作——服役。三者得一,阔人的地位即永久稳固,统御也永久省了气力,而天下于是乎太平。今也不然,所以即使单想高高在上,暂时维持阔气,也还得日施手段,夜费心机,实在不胜其委屈劳神之至……

假使没有了头颅,却还能做服役和战争的机械,世上的情形就何等地醒目呵!这时再不必用什么制帽勋章来表明阔人和窄人了,只要一看头之有无,便知道主奴,官民,上下,贵贱的区别。并且也不至于再闹什么革命,共和,会议等等的乱子了,单是电报,就要省下许多许多来。古人毕竟聪明,仿佛早想到过这样的东西,《山海经》上就记载着一种名叫刑天的怪物。他没有了能想的头,却还活着,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这一点想得很周到,否则他怎么看,怎么吃呢,——实在是很值得奉为师法的。假使我们的国民都能这样,阔人又何等安全快乐?但他又执干戚而舞,则似乎还是死也不肯安分,和我那专为阔人图便利而设的理想底好国民又不同。陶潜先生又有诗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连这位貌似旷达的老隐士也这么说,可见无头也会仍有猛志,阔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的了。但有了太多的特殊知识阶级的国民,也许有特在例外的希望;况且精神文明太高了之后,精神的头就会提前飞去,区区物质的头的有无也算不得什么难问题。

(选自鲁迅《春末闲谈》)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联想,讽刺统治者在理论和实效上的失败。
B.论证统治者的一切麻痹术都不能十分奏效。
C.尖锐的指出“阔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
D.说明人民是不可久欺的,纵有掉脑袋的危险也要将革命进行下去。
2.文中“这一点想得很周到,否则他怎么看,怎么吃呢,——实在是很值得奉为师法的”中的“这一点”是(     
A.这时再不必用什么制帽勋章来表明阔人和窄人了,只要一看头之有无,便知道主奴,官民,上下,贵贱的区别。
B.假使我们的国民都能这样,阔人又何等安全快乐?
C.他没有了能想的头,却还活着,“以乳为目,以脐为口”。
D.古人毕竟聪明,仿佛早想到过这样的东西,《山海经》上就记载着一种名叫“刑天”的怪物。
3.联系全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全文多用反语,语言幽默,将知识、趣味、说理融于一炉。
B.文章将虫与人对比,援古证今,内容丰富,读来妙趣横生,余味无穷。
C.本文用形象化的说理,揭露了统治阶级“治术”的险恶实质,表达了人民必胜的信心。
D.本文笔调从容,看似闲谈,实则严谨不苟,意蕴丰富,名曰“闲谈”,实有“正说”。
4.请分析第一段中“三恨”的言下之意。
5.请简要回答作者引用陶潜的诗有什么作用。
2024-08-0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职教高考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自信,当然不是文化的自我自信。文化并非主体,主体是人。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要坚定文化自信,不能只看到物,看到文化的载体,而要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无论是文物还是典籍,都只是文化的载体,而灵魂是载体中的内在精神。

文化自信不能离开国家。正确的文化观不能离开正确的国家观。国家对于共同文化的形成和认同至关重要。要形成和维护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必然要有一个统一的而非分裂的国家。民族是文化的主体,而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中国各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保障。当一个国家被消灭或处于分裂时,它的文化发展也会中断。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没有中断,因为中国自古至今始终是中国。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中国有过分裂,但统一是主导的。即使当时存在不同的民族政权,它仍然处于中国这个大的疆域之内,因而极容易统一,中华民族的文化保存和继承相对完好。历史证明,当国家分裂,文化发展的血脉会中断,何谈文化自信!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同时是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鲁迅先生虽然批判了中国人的劣根性,但他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的话,强调中国并没失掉民族自信力。近代中国人的一盘散沙是统治者的治绩。中国近代表现的国民劣根性并非中国人本质特性,而是朝廷腐败和社会腐败的治绩

文化自信当然包含人数众多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自信。各个文化专业领域的知识分子都能从自己专业领域发现文化自信的历史根源和文化传统,也都能以自己的创造性贡献强化人民的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学者和专家以一个拥有丰富文化传统和文化自信的大国学者的身份参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极为平常。可以预期,在世界文化学术论坛和文化交流中,中国学者会日渐增多。单面输入和接受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学者广泛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就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文化自信问题不仅属于文化,它与国家的强大、民族的独立密不可分。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定民族的自尊、自强。中国现在已经不再像旧中国那样在世界政治舞台缺位,而是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带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自信地走向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

(《光明日报》,2018年1月8日15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是(     
A.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人。坚定文化自信,不是看文化的载体,而是要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
B.有一个统一而非分裂的国家是形成和维护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
C.如今,中国学者和专家参与世界文化学术论坛和文化交流极为平常,中国学者正日渐增多。
D.我们正带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走向世界政治舞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第一段从内涵方面界定了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人,灵魂是文化载体中的内在精神。
B.第二段谈文化自信与国家的关系,强调统一的国家和中华民族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C.第三段用鲁迅的话证明近代国民劣根性并非中国人本质特性,而是统治者的“治绩”。
D.第四段从中国学者广泛参与世界文化交流角度谈文化自信包含了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自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文化的载体包括文物和典籍,理解载体中深层内涵和内在精神,能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
B.文化自信不能离开国家。只要一个国家不被消灭或处于分裂,它的文化发展就不会中断。
C.文化专业领域的知识分子也都能以自己的创造性贡献对人民的文化自信起到强化作用。
D.文化自信与文化相关,但国家的强大、民族的独立也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024-08-0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普职融通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青年人相信许多假东西,老年人怀疑许多真东西。

②这是德国谚语,不是普遍真理,然而它指出了值得注意的倾向。历史上有些重大错误,就是这两种倾向相结合的产物。青年人满怀希望,向往将来,进取心强,求知心切。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讲的:少年人如朝阳,如乳虎,如铁路,如白兰地酒,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这些优点是极可宝贵的。不过,由于经验不足,思虑不周,受骗上当者,也大有人在。因此,自觉地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实是一件大事。

③进一步说,许多实践活动的共同要求是创新:或者发现新事物,或者发明新器皿,或者建立新理论,或者写出新作品。总之,贵在一个字。而,自然是前所未有的。因此,要创新,就必须善于独立思考。

④说独立思考,好像与向群众学习相矛盾,离群众越远越好;说独立思考,好像必须想入非非,越稀奇古怪越好。其实都不对。善于思考的人,既能集中群众的智慧,又能超越前人的思想,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提出切合实际的真知灼见。相反,不向群众学习,不从实际出发,一味坚持错误的主观成见,决不会产生正确的思想。

⑤历史上许多有贡献的人物,都很会独立思考,他们这种能力是怎样锻炼出来的呢?

(选自王梓坤《贵在一个字》)

1.下列对主标题是“贵在一个‘新’字”而文章却谈独立思考的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独立思考是创新的必要条件。
B.“创新”的重要性人人皆知,“独立思考”更为人们所重视。
C.没有怀疑精神,就不会有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就不会有发现,也就不可能创新。
D.要创新,就必须在思维上有所突破,就要有对旧有的思想观念、习惯做法质疑和批判的精神,这就必须独立思考。
2.下列对选文采用的论证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喻论证B.对比论证
C.举例论证D.类比论证
3.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属于文章的导语部分,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是全文的“总纲”。
B.选文第①段重在指出老年人的不足,引出关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的论述。
C.选文第②③提出了独立思考的意义在于可以促进创新这一点。
D.选文第⑤段是对上面四段的总结。
2024-08-0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班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敢看呢?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吗?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

(选自毛泽东《反对党八股(节选)》)

1.选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而从整体上看主要方法是(     
A.比喻论证B.对比论证
C.举例论证D.边破边立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运用“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作比喻,把“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党八股形象地、活灵活现地揭示出来了。
B.文章将斯大林发表的一篇演说和《解放日报》上的社论进行比较,意在肯定《解放日报》社论的写法,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
C.“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这句话诙谐、幽默,对那些喜欢写长而空的文章的人进行了讽刺。
D.作者对文章的长短好坏作了具体分析,继而进一步阐释了文章的关键在于“言之有物”的道理。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长短不是一定的,而是服务内容的需要,就如俗语说的:“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文章多处运用设问和反问,引起人们对文风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并把相关论述步步推向深入,显示了很强的逻辑力量。
C.党八股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主要和首先的任务是禁绝一切空话。
D.选文语言严谨,周密且生动活泼,引用谚语歇后语等群众语言,使文章内容通俗易懂。
4.党八股第一条罪状是针对什么实质问题提出的?
5.选文是按照怎样的思路进行论述的?
2024-08-0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职教高考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