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普通高校招生(春季)模拟考试语文试题B
山东 高三 模拟预测 2024-08-13 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基础、文学文化常识、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默写名篇名句、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届(yìng       板(zhēn       丢三四(luò
B.chè       大可hán       意妄为(
C.热(zhì       动干       纤素手(qiān
D.zhá       坊(zuò       无礼(hèng
2024-08-1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普通高校招生(春季)模拟考试语文试题B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2.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酬谢   涣散   故作钤持   默守成规B.向隅   寒暄   明辩是非   甘之如怡
C.脉络   杜撰   神态安详   睡眼惺忪D.怄气   诡橘   愤发图强   惹是生非
2024-08-1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普通高校招生(春季)模拟考试语文试题B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3. 依次填入下列齐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上海世博会第一个提出“低碳世博”理念,中国在______过程中也在全力实践这一理念。
②修改病句应根据原句的症结,在尽量保持原意的条件下,采用______的办法。
③______法国最早的城市保护法颁布于1913年,______受保护的数万座建筑都属文物,没有民居。
A.筹措   简捷   尽管   B.筹措   简洁   因为   所以
C.筹办   简捷   尽管   D.筹办   简洁   因为   所以
2024-08-1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普通高校招生(春季)模拟考试语文试题B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要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可自学《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出版)。
B.这件事是他干的?还是你干的?我们要调查清楚。
C.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
D.《学法明礼,争做宪法小卫士》这一活动主题,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
2024-08-13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普通高校招生(春季)模拟考试语文试题B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文字精当,堪称不刊之论
B.这篇文章总体是好的,希望你不要断章取义,故意挑毛病。
C.为给儿子送大衣,母亲在风雪中茕茕孑立地等了一个多小时。
D.从风格上看,李诗飘逸洒脱,杜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2024-08-1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普通高校招生(春季)模拟考试语文试题B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起初,她脸上露出惨笑,继而沉默,最后竟“哇”地一声大哭了起来。
B.报到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该校共有452名研究生通过绿色通道入学。
C.能否放下偶像包袱,能否实现自我超越,成为他顺利通过比赛的关键。
D.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积极采用了新的工艺和新技术。
2024-08-1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普通高校招生(春季)模拟考试语文试题B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7.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
②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⑤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
A.⑤①③②④B.③⑤①②④C.⑤②③④①D.③②④⑤①
2024-08-1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普通高校招生(春季)模拟考试语文试题B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8.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干支合为六十年,“甲子”为首;五更计时的初更天始于酉时。
B.《昭明文选》是诗文总集,“乐府双璧”是《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C.杜宇,号望帝,死后化为杜鹃;炎帝游东海,溺水死后,化为精卫。
D.杜甫被尊称为“诗圣”,韩愈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9. 下列各项中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回望兰亭,难忘残园雨锁,难忘清波泛舟,难忘竹林漫步……
B.天无边无垠的,几丝绒毛般的白云轻轻掠过。
C.寒风里,远处高耸的烟囱呜咽着,啜泣着,孤零零地站在那里。
D.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10. 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注释】①西溪:浙江湖州有苕水,分东西二源:西苕出天目山之阴,东北流经孝丰,又北经安吉县,又东经长兴县,至湖州而与天目山之阳流出的东苕合流。西溪就是西苕。无相院:即无相寺,在湖州西南黄於山,始建于吴越。

A.起句从远处、大处落笔,展示西溪的独特风貌,别有一副悠闲的静态。
B.颔联中“萍破”寓动于静,“草声”以静衬动,动静之间,妙趣横生。
C.“鉴中行”一句,写溪水清澈,照彻人影,几到“心与境寂”的禅悟境地。
D.尾联采用逆挽虚收之法,写禅意而无禅语,余味悠然,正见此诗高明之处。
2024-08-1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普通高校招生(春季)模拟考试语文试题B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传统医药学由汉、藏、蒙等多个民族的传统医药学共同组成,它既有东方传统医药学的神秘之处,又往往有现代医药学所不及的奇特功效。它含有神话、传说的成分。它的许多原理至今也无法用现代医学理论进行科学的解释,但这种神秘的医药学,却常常有着神奇的功效。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它的传授是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物、动物、矿物和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中国传统医药学和西方现代医药学,是两种不同的科学体系,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例如中医(汉医学),它对疾病的诊治,主要从整体着眼,针对功能采取多方面的调节性的治疗。而建立在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西医学,则是从局部出发,针对结构采取比较单一的治疗。中医既重视外邪致病,也重视七情内伤,充分考虑到了生理、心理、社会诸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它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按症候将病人分类定型;处方用药时,既考虑到病人所患的疾病,又考虑病人所属的证型,通过君、臣、佐、使,进行灵活的辨证论治。而西医,更注重的是病理方面的因素。它借助仪器设备,从组织、细胞乃至分子水平来阐述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化规律。

西医学在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优势的同时,往往由于认识手段的局限,导致素材的不足而难以把握事物的整体规律。而中医学,它虽然不能借助仪器设备对疾病做出精确的科学的解释,但在把握疾病的整体思维上显示出它的优势。例如,前几年,有人提出了下丘脑存在免疫—神经—内分泌整合中心的学说,这反映出西医学在更深入的层次上认识生命本质的同时,对机体整体的调控研究也日趋重视;但它对于免疫、神经、内分泌这三个原来认为独立的系统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又相互协调以维持机体稳定,这一整合功能失常用什么措施纠正等问题,还是解释得不够清楚。而中医学对于肾阳虚证的研究,发现这一证型的患者存在着潜在的以下丘脑免疫—神经—内分泌功能减退为主的病变,其影响可波及免疫功能,波及下丘脑、垂体所属的靶腺。中医采用补肾疗法,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中国、埃及、罗马和印度的传统医药学,是世界知名的四大传统医药体系,在历史的变迁中,唯独中国的传统医药学经受了考验,传承下来。中国传统医药学因迥异于西方现代医学,常被人认为是非科学的。客观地说,它的确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中国传统医药学将不再神秘而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现在,美、德等许多国家都开始接受中药,英国所开设的中国传统医药诊所,就已经发展到近3000个。

11.中国传统医药学为什么显得“神秘”,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它往往与古老的神话和传说紧密结合在一起。
B.它长期以来以隐秘的方式在寺庙中代代相传。
C.站在西医学的角度看,它有难以解释的地方。
D.很多西方人对于中国传统医药学还不了解。
12.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西医学提出了下丘脑存在整合中心的学说,中医学解决了这一学说应用中的问题。
B.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手无策。
C.中医学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辨证论治,西医学主要针对病理因素进行治疗。
D.中医学借助望、闻、问、切收集全部素材,西医学借助仪器设备收集的是部分素材。
1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是(     
A.埃及、罗马、印度的传统医药学因特点相近,已被现代医药体系所取代。
B.中医学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已经是一种趋势。
C.西医学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对机体整体调控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
D.西医学在很多方面超出了中医学,在当今世界上,还是最受人们欢迎的。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国人对梅花的认识,有一个从实用到审美的发展过程。《尚书·说命》记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可如盐和梅是当时饮食中的主要调味品,盐主成,梅主酸。梅的果实不仅能食用,还可以制酱、酿酒,甚至还可以入药,有收敛止痢、解热、镇咳和驱蚊虫的功效。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人们才改变了写梅咏其的传统,将梅作为一种来欣赏。到南朝刘宋,一种独立的诗歌品种——咏梅(花)诗正式出现。后来沿唐及宋,咏梅花的诗不止千首。南宋彭克一人竟写了300首梅花诗,南宋刘克庄也一人创作了123首咏梅诗和8首咏梅词,可见当时咏梅花诗之盛行,以至于有人埋怨诗人弃实求花是失了梅真

那么,什么才是咏梅诗中的梅真呢?诗人往往通过梅花形象的四大亮点——色、香、姿、韵,展现梅的多方面特征。

梅花色淡,不以艳胜。宋卢梅坡《雪梅》曰: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诗人常常将雪与梅一并书写,以突出它的色淡。梁简文帝《雪里不见梅花》: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南宋杨万里更是将梅、雪浑融来写,创造了亦梅亦雪的绝妙诗境。以雪衬梅,更显其清、洁、寒的特色。宋张道洽《梅花》质淡全身白,香寒到骨清,正是此意。骨清,香寒,质淡,是为梅色的内涵。

其次是梅花的香。张道洽说:根老香全古,花疏格转清。梅花的香是古香,而即是,不是贵妇人的艳抹浓妆,脂粉味太足令人生厌,而是在夜色中轻轻浮动清香。吕居仁《腊梅》说:不将供俗鼻,愈更觉清香。这种清、淡之香,只有雅士方可共赏,那些俗客是没有资格享受的。

第三是梅花的姿。北宋林逋可谓写梅姿的第一能手,他的疏影横斜几乎成了梅的代名词。他还有两联诗写梅花的姿也同样有名,一联是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另一联是湖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均将梅树特有的姿态——老干、疏影、横枝写得入木三分。树枝横斜自如,花期没有树叶,花朵干瘦色淡,这是上苍赋予梅的天姿,其他任何植物都无法相比。

有人认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杏与桃李皆可用也。混淆了桃李与梅花的界限。对此,苏东坡给予严厉的驳斥,认为彼杏桃李者,影能疏乎?香能暗乎?繁秾之花又与月黄昏、水清浅有何交涉?结论是但恐杏桃李不敢承担耳,从而维护了梅花的崇高地位。

第四是梅花的韵。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从韵到格,就是陆游笔下梅花的形象特征所折射的高尚人格:人中商略谁堪比,千载夷齐伯仲间。(《梅》)陆游将梅花化为封建社会士人尊奉的清高守节的典型,作为物的梅花被彻底地虚化了,它完全变成了诗人申诉理想人格的一种符号和载体,因此清人潘德舆盛赞陆游的梅花诗实能为此花写出性情气魄者,挖掘到了梅花诗的神韵。

14.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对“梅”的认识经历了从注重其实用价值到注重其审美价值的发展过程。
B.“梅”在魏晋以前的功用主要是取其果实,供食用、调味、制酱等,而不是供人们欣赏花形。
C.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开始注重梅花的审美价值,进而创造了新的诗歌种类——咏梅诗。
D.即使在南宋咏梅花诗盛行之时,文人们依然注重梅花的实用价值,认为“弃实求花”是失了“梅真”。
15.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诗人们在咏梅诗中将“梅”与“雪”结合,构成梅花“骨清”“香寒”“质淡”的特质。
B.梅花的香气以“清香”“冷淡”见长,与文人雅士的志趣暗合,俗客是欣赏不到的。
C.梅花的姿,在咏梅诗中,主要是描绘梅树的枝干,且以横斜疏瘦、老枝怪奇者为贵。
D.陆游的《梅》赋予梅花封建社会士人清高守节的特征,从而将梅花的品性上升为一种理想人格。
1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魏晋南北朝以前,写梅诗重在写其果实;咏梅诗盛行后,文人们纷纷展现其“清香”“冷淡”的香气特征。
B.针对某些混淆桃李与梅花界限的观点,苏轼给予了严厉的批评,可见在苏轼的审美观中桃李是无法与梅花相比的。
C.中国文人普遍推崇梅花的清淡雅致,为了突出其淡雅疏朗的特征,常常用“月黄昏”“水清浅”等意境来烘托强化。
D.梅以韵胜,以格高。相比之下,林逋重其韵,写了梅的清神逸韵;陆游重其格,突出梅花的高风亮节。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A)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杨、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B)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C)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D)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7.下列语句中“于”字的用法与意义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既而以吴民之乱请
A.会西河外渑池B.而耻学
C.少卿视仆妻子何如哉D.良曰:“长臣。”
18.下列各项中,对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倒装句)
B.𫐓以为轮(省略句)
C.是说也,人常疑之(判断句)
D.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判断句)
19.下列对划线句子的翻译不恰当的是(     
A.这时以大中丞职做苏州巡抚的是魏阉的党羽,周公被捕就是他主使的。
B.但是这五个人都在军队中成长起来,从来都没有接受过诗书的教诲。
C.怎么能使英雄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叹惜,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愤呢?
D.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一名普通百姓对国家也有重要作用啊。
20.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写出了五义士高尚的内心世界。
B.运用层层对比的手法,使人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C.本文为普通的百姓立传,探讨了生死价值这样重大的问题。
D.运用了记叙、说明、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 | 容易(0.94)
21. 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

(1)其时的苏轼,终于走出阴影,与过往作别。一句“人生如梦,____________”,是那样洒脱,超然世外的风骨令人惊叹。

(2)乡村的夏夜,美好恬静。“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词人以动衬静描绘优美的月夜景色,使人如临其境。

(3)康桥的柔波那样多情,夕阳下的碧波里,“软泥上的青荇,____________”,似乎也在向作者诉说着离别的不舍。

2024-08-1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普通高校招生(春季)模拟考试语文试题B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题 | 适中(0.65)
22. 请从下列材料所给的内容中选取必要信息,为“海囤族”下定义。

1海囤族这一群体囤货的标准只有一个:便宜。

2海囤族是百姓应对日益高涨的物价时,盲目和慌乱的一种表现。

3)从菜奴省钱攻略”“买菜秘笈,海囤族的是生活必需品,是安全感

2024-08-1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普通高校招生(春季)模拟考试语文试题B

六、应用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应用文 | 适中(0.65)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内容代写一则介绍信。

商杰是冀北省工贸商学院教师,将带队21级电算化专业的25名学生前往宏昌商贸公司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实习,他们于2021715日抵达。请代学校拟写一份介绍信。

2024-08-1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普通高校招生(春季)模拟考试语文试题B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望春风

①路边的大树开始褪去了枯黄,和田间的桃枝一起绽出新叶。我也受到了感染,心情顿时明媚了许多。路上行人明显多了起来,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喧嚣。不时看到戴着口罩、装备齐全的骑行者,他们塌下身子,双手稳稳地攥住把手,如一尾尾灵活的鱼儿,在车流的汪洋中穿行。

②第一批被春天唤醒的,总是乡间的农人。在乡村,春风是人们最好的朋友。它把山坡吹绿,把枝头的新芽催绽,与田野上每一个守护着土地的人不期而遇,带来花的清香与叶的肥嫩。

③疫情逐渐缓解,卡口渐次开放。农民陆续走入田中,土豆已经种上了。麦子地里,农业站的技术管理员在查看麦苗长势,指导农民除草施肥、喷洒农药。苹果地里,果农们在为果树剪枝、开沟、追肥。度过了这一个多月焦灼的日子,农民们终于回到那片一生难以割舍的土地,扑向那地毯般铺张开来的田野,不错过惊蛰前后的每一个日子。

④郊外田畦都齐齐整整,荠菜花满坡满地,不时能看见三五个人戴着口罩在麦地里挖野菜。那些肥嫩的荠菜、苦菜子被人们摘下,收进随身带来的布袋、提篮中。在挟裹着乡土气息的清风里,他们带着满心的喜悦回家,品尝这大自然恩赐的美味。

⑤姜地里,一家家姜农戴着口罩,扛犁带锨,拉着竹竿和塑料薄膜,提着推着正月里在土炕上生的姜芽,开始下地种姜了。干活干得起了兴,他们脱掉了羽绒服外套,忙得满头大汗。很快,白花花的塑料膜包上地畦,一大块黄土地就这样落了一层亮亮的白雪。

⑥村庄路口,一个穿深绿棉衣的老太太正拉着一个穿暗红外衣的老太太的手,隔着彼此的口罩,絮絮地嘱咐着什么。两位老太太都是70多岁的年纪,干瘦矮小的身体,核桃般沟壑纵横的面孔,灰白的头发。两人拉扯了一会儿,红衣老太终于离开绿衣老太,走向马路对面,步子缓慢,但是很沉着,稳稳的,没有回头。春天的风依然凛冽,吹着老人灰白的头发、瘦小的身子。绿衣老太一直站在那里,目光始终追随着红衣老太。终于走到了路南侧的人行道上,红衣老太默契地回首,仰起菊花般的笑脸,挥舞着胜利的手势,向对面的老太太大声喊着什么。隔着一条路的距离,只能看到口罩在动。绿衣老太也挥起了手,大声地喊着什么,那笑容也如菊花般,层层叠叠。然后,红衣老太转过身,步子似乎轻盈了很多,继续向前方走去。路北侧的绿衣老太突然意识到了寒冷,肩膀缩了起来,搓着两只手,缓缓转身离去。

⑦她们应该是一对老友吧。疫情阻隔多日不见,红衣老太一定是惦记着闺蜜,于是穿过村庄路口去看望。离别时,绿衣老太不放心,执意要送老友,红衣老太摆脱了她拉扯的手,安慰说自己能走。老人过马路时故意走得镇静而从容,因为她知道,老友温暖的目光正陪伴着她前行。

24.文中用“菊花”比喻两位老奶奶的笑容,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5.文章以村口两位老人相逢、相离的场景作结,作者是如何刻画两位老人形象的?
26.试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27.文章③~⑤自然段通过一幅幅朴实自然的劳动、生活画面,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28.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本文题目的含义及作用。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9.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分子。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团结、友爱、互助成了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社会素养。只有拥有这些优秀的品质,社会才能融洽和睦、协调发展。

请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700字;③文中不得透露本人相关信息。

2024-08-1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普通高校招生(春季)模拟考试语文试题B

试卷分析

导出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基础、文学文化常识、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默写名篇名句、写作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11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应用文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基础
1,2,3,4,5,6,7,9,22
2
文学文化常识
3
古诗文阅读
4
现代文阅读
5
默写名篇名句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94字音选择题
20.94字形选择题
30.65词语选择题
40.65顿号  问号  书名号选择题
50.65词语选择题
60.65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选择题
70.65衔接与排序选择题
80.94文学常识  文化常识选择题
90.65修辞手法  比喻  排比选择题
100.4写景抒情  表现手法选择题
220.65变换句式语言表达题
二、现代文阅读
11-13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14-16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24-280.4叙事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
三、文言文阅读
17-200.65杂记文
四、名篇名句默写
210.94默写名篇名句
五、应用文
230.65介绍信
六、作文
290.4记叙文  青年成长  品质·修养  情感世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