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3817304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我们的造物主——假如天空真有这样的一位主子——就可恨了:一恨其没有永远分清治者被治者;二恨其不给治者生一枝细腰蜂那样的毒针;三恨其不将被治者造得即使砍去了藏着的思想中枢的脑袋而还能动作——服役。三者得一,阔人的地位即永久稳固,统御也永久省了气力,而天下于是乎太平。今也不然,所以即使单想高高在上,暂时维持阔气,也还得日施手段,夜费心机,实在不胜其委屈劳神之至……

假使没有了头颅,却还能做服役和战争的机械,世上的情形就何等地醒目呵!这时再不必用什么制帽勋章来表明阔人和窄人了,只要一看头之有无,便知道主奴,官民,上下,贵贱的区别。并且也不至于再闹什么革命,共和,会议等等的乱子了,单是电报,就要省下许多许多来。古人毕竟聪明,仿佛早想到过这样的东西,《山海经》上就记载着一种名叫刑天的怪物。他没有了能想的头,却还活着,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这一点想得很周到,否则他怎么看,怎么吃呢,——实在是很值得奉为师法的。假使我们的国民都能这样,阔人又何等安全快乐?但他又执干戚而舞,则似乎还是死也不肯安分,和我那专为阔人图便利而设的理想底好国民又不同。陶潜先生又有诗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连这位貌似旷达的老隐士也这么说,可见无头也会仍有猛志,阔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的了。但有了太多的特殊知识阶级的国民,也许有特在例外的希望;况且精神文明太高了之后,精神的头就会提前飞去,区区物质的头的有无也算不得什么难问题。

(选自鲁迅《春末闲谈》)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联想,讽刺统治者在理论和实效上的失败。
B.论证统治者的一切麻痹术都不能十分奏效。
C.尖锐的指出“阔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
D.说明人民是不可久欺的,纵有掉脑袋的危险也要将革命进行下去。
2.文中“这一点想得很周到,否则他怎么看,怎么吃呢,——实在是很值得奉为师法的”中的“这一点”是(     
A.这时再不必用什么制帽勋章来表明阔人和窄人了,只要一看头之有无,便知道主奴,官民,上下,贵贱的区别。
B.假使我们的国民都能这样,阔人又何等安全快乐?
C.他没有了能想的头,却还活着,“以乳为目,以脐为口”。
D.古人毕竟聪明,仿佛早想到过这样的东西,《山海经》上就记载着一种名叫“刑天”的怪物。
3.联系全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全文多用反语,语言幽默,将知识、趣味、说理融于一炉。
B.文章将虫与人对比,援古证今,内容丰富,读来妙趣横生,余味无穷。
C.本文用形象化的说理,揭露了统治阶级“治术”的险恶实质,表达了人民必胜的信心。
D.本文笔调从容,看似闲谈,实则严谨不苟,意蕴丰富,名曰“闲谈”,实有“正说”。
4.请分析第一段中“三恨”的言下之意。
5.请简要回答作者引用陶潜的诗有什么作用。
【知识点】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枸杞拿铁、罗汉果美式咖啡、陈皮薄饼……近日,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咖啡馆推出几款添加了中草药的咖啡和甜点,在网上引发热议。院方表示,此举既让顾客体验了美食,又传播了中医药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药文化包括天人合一、顺应四时、形神兼顾、阴阳平衡等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中医药文化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融入百姓的饮食起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振兴和发展中医药,必须正本清源、澄清事实,讲好中医药故事,传播中医药文化,展示中医药文化魅力,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中医药的价值和贡献。

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需要把握受众心理和传播规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读中医药,增加中医药文化的趣味性,让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例如,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是一味中药,到底是山茱萸还是吴茱萸呢?根据诗中描述,九月已经立秋,天气寒凉。吴茱萸是一味温里药,用于胃寒、脾胃虚寒等病症。而山茱萸是一味补虚药,主要是补肝肾、精血,用于精血不足等病症。由此推断,此处的茱萸是指吴茱萸。如果把这样的内容植入电视节目、网络游戏、知识竞赛之中,寓教于乐,很容易激发人们学习中医药的热情。比如,把中医药文化与流行音乐巧妙结合,让很多年轻人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兴趣。

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需要把中医文化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医不是抽象的理论和概念,而是源于丰富的临床和生活实践的。例如,《黄帝内经》云: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古人的健康长寿之道,包括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心态平和等理念。这与现代医学倡导的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互为印证。由此可见,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蕴藏着极高的生命智慧,是中华民族祖先留给子孙后代的珍贵遗产。学好用好中医药文化经典,对于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意义重大。

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需要从娃娃抓起,持续开展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让中医药文化在青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例如,我国组织编写了《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旨在让中小学生在整体观念、君臣佐使、辨证论治、阴阳五行、药食同源等中医思维的影响下,形成正确、客观、科学的中医药文化认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的责任,使中医药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我们要自觉地传播中医药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摘编自白剑峰《让中医药文化更有魅力》)

材料二:阅读课文发展与超越”“中医药学的贡献两部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医药文化,特意开办了咖啡馆,并在咖啡和甜点中加入了中草药,给顾客以新异的体验。
B.白剑峰认为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应该从将中医文化广泛应用于生活实践、持续开展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等几个方面入手。
C.复方用药是中医几千年来的主要用药形式,中医师为了达到良好的疗效,通常会随着病人病情和症候的发展变化调整药味和剂量。
D.中药提取的芍药苷等被用于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效果显著,这是中医活血化瘀的临床疗效的证据之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关介绍中医药的电视节目若想激发人们学习中医药的热情,应寓教于乐,如推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并就诗中“茱萸”是何种茱萸设问。
B.古人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心态平和等理念,与今人的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说法,虽字面不同,但本质上是一致的。
C.引导青少年阅读《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能够使他们形成关于中医药文化的正确、客观、科学的认知,从而渐渐产生民族文化自信。
D.生物力药理学要把中药的药效和血流的生物力学影响相结合,用于防病治病,这是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研究相结合而进行创新的一个重要范例。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的观点的一项是(     
A.中医药曾在抗击非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中,中医药防治疫情则“从参与者变成了主力军”,作用非凡。
B.《黄帝内经》:君药一味,臣药二味,佐药九味,为大方。君药一味,臣药三味,佐药五味,为中方。君药一味,臣药二味,为小方。
C.东汉末年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书中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D.湖南省举办了中医药健康科普宣讲大赛,它借助情景剧、喜剧、说唱等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充分彰显了中医药学的无穷魅力和智慧。
4.材料一在论证思路及论证方法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材料二的题目是《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为什么屠呦呦却介绍了许多非青蒿素的内容?这些内容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的指示有怎样的关系?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近期,孔乙己文学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原因在于鲁迅笔下穷困潦倒,但还坚持穿着象征读书人的长衫来维护体面身份的孔乙己与当代年轻人的现状产生了跨时空的共情,这不得不引发我们对现代社会就业形势的观照与反思。在网络上,我们看到许多媒体呼吁大学生们应该脱去长衫,不要困于长衫,鼓励大学生灵活就业。但其实在当代社会,大学生或者硕士生去从事一些不与学历匹配的体力劳动,早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闻。

将矛头指向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认为是大学生的眼高手低造成了难以就业的情况,这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最近三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攀升,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1076万,创历史新高。同时,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就业形势受到冲击,找一份与专业匹配且待遇尚可的工作,肉眼可见变得越来越难。归根结底,孔乙己文学的爆火背后,是当代社会与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的真实写照。大部分学生都曾听到老师父母说过同样在一个班上学习,为什么别人的成绩比你更好这类话,当社会中的人太多,资源又很稀缺时,人们很容易将社会结构性的纵向冲突转变为横向竞争,开始内卷,恨不得将24个小时变为48个小时来使用,只为争取到那一部分稀有的资源。

所以,当他们拿到光鲜的学历,却发现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时,就难免感叹自己也穿上了孔乙己的长衫知识改变命运”“学历是敲门砖此类话语,是许多学生从小到大一直被灌输着的。联系前段时间广泛讨论的小镇做题家,我们也确实看到许多人通过做题,通过学习从小镇走进大城市,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因此,互联网上许多人宣扬的读书无用论是一种无端的,并且偏激的说法。如今,知识仍然是社会所崇尚的一种权力,许多人都通过不断学习提升了自己的学历,所以当我们走出校园的象牙塔,迈入社会时,我们才会受到更难以接受的冲击,辛辛苦苦拿到的学历好似打了水漂,学历的优势难以发挥,在这条路上耗费的许多成本与劳动远远小于工作岗位能够提供的收入与回报。所以像一些媒体所说的将要求放低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当我们谈论孔乙己时,我们在谈论社会的不公,还有个人的不甘。

完善劳动法,改善现有的就业环境,解决就业歧视现象等才是解决社会就业结构性矛盾最基础的行动。逐渐缩小收入差距,减少贫富差距,才能真正让大学生们自主择业,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材料二:

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近日,一句失意书生的独白登上热搜,引来大量年轻人的共情。他们说:少年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说的是念了大学,却找不到心仪工作的困顿和苦闷。

孔乙己是鲁迅小说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善良、迂腐、穷酸、爱面子。如今的一些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用孔乙己文学映衬自己当下的处境。

最近三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攀升,就业形势严峻。即使找到工作,也要为收入下降等不确定性焦虑。在一些人看来,学历没有兑现利好,而是成了身上难以脱下的孔乙己长衫:自己受过高等教育,曾经意气风发,步入社会后发现如此内卷,象牙塔的知识无法满足工作所需,骨感的现实已经支撑不起丰满的理想。

巨大的反差,让一些人情绪消沉,不愿意从事比自己预期低的工作,尽管这个工作可能是自己喜欢的。这种不上不下的悬浮状态,让他们感觉自己像极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

近年来,互联网上颇为流行“××文学,比如之前的废话文学”“林黛玉文学”“鼠鼠文学。网友们用带有调侃意味的文字展示个性,寻求点赞,识别圈层。如今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在求职和生活中面临较大的压力,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焦虑,是生活状态一种正常的情绪性反映。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为破解年轻人的难题纷纷建言献策。建立公平的就业环境,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一步。全国人大代表刘希娅提出建议,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不得随意拔高用人学历要求,在用人上不唯学历,不拔高学历,不得设置对同等职业教育学历的歧视性门槛。

当代青年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情绪图谱中,焦虑——羞耻——绝望是一个闭环。全社会应该协同发力,协助他们走出暂时的困境,走上焦虑——勇气——希望的正循环道路。

话又说回来,孔乙己的长衫就是现代青年的学历吗?也未必。

长衫是古代社会知识分子进入士绅阶层的常服。久而久之,长衫被当作知识分子的标志性符号,用来区别身份。

落魄的孔乙己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被人嘲笑,固执地将读书人的身份进行到底。长衫很好地展示了这位50多岁的落第文人的迂腐。这和当代年轻人的整体形象相去甚远。

根据信号理论,学历是个体能力和潜力的识别信号。获得学历者只能表明个体在某一阶段完成某项能力测试,和身份并无明显关联。

学历的价值,只有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掘自身潜力的情况下才能得以体现。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长衫是衣服,更是心头枷锁。

读书获取学历,可以丰富我们的灵魂,提升我们的能力,扩充我们的格局,让我们以书本知识为起点,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而不是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给自己设置条条框框,让学历成为束缚手脚的长衫

孔乙己文学的自嘲是为了舒缓压力,为了更好地前进,但不要沉溺其中。管理好自己的心态,正确面对逆境,才能厚积薄发。

如今经济正在复苏,就业形势正在逐渐改善,青年一代将会有更广阔的平台、更多样的机会和选择。孔乙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当代有志青年绝不会被困在长衫中。

1.请在材料二①②③处填入最适当的小标题(     
A.①年轻人为何与孔乙己共情②长衫困不住当代青年③互联网文学背后的焦虑
B.①互联网文学背后的焦虑②年轻人为何与孔乙己共情③长衫困不住当代青年
C.①互联网文学背后的焦虑②长衫困不住当代青年③年轻人为何与孔乙己共情
D.①年轻人为何与孔乙己共情②互联网文学背后的焦虑③长衫困不住当代青年
2.根据文章内容,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当代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就业观念导致了就业困难。
B.“孔乙己的长衫”是指那些没有兑现利好的学历。
C.如果沉溺于“孔乙己文学”,不能管理好自己的心态,正确面对“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焦虑,就有可能走向“焦虑——羞耻——绝望”的情绪闭环。
D.“孔乙己文学”之所以能引发当代年轻人的跨时空共鸣,是因为孔乙己与当代年轻人相似的整体形象。
3.结合原文,分条概述如何破解“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焦虑,让年轻人脱困于“孔乙己的长衫”。
2024-08-21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有人认为传统戏曲的受众群体小,缺乏生命力;也有人认为传统戏曲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存在冲突。这些错误看法,导致传统与现代割裂,也限制了二者的互相促进、融合发展。在这方面,国外的做法可资借鉴,其融合现代设计与传统艺术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现代生活与传统艺术符号相结合;另一种是对传统艺术进行现代化改良。例如意大利的歌剧、日本的茶道、美国百老汇戏剧表演等,都是其中的典型。

我们在创新发展传统戏曲时,应当古为今用。让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设计充分结合,并借此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价值观。

(摘编自张瑶《传统戏曲艺术符号与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相互影响》)

材料二:传统戏曲的发展,尤为重要的是创造和突破,不断吸取新的艺术因子,跟上先进文化前进的脚步,彰显崭新的时代特征。

传统戏曲必须创新,但走得再远,也不应忘记来路。如帮腔形式,可以吸收独唱、重唱、合唱的手法,原单旋律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多声部,但必须有原旋律的风味;在和声上必须尽量民族化,将色彩性和功能性结合起来。

此外,要让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焕发生命力,开展戏曲教育、培养青少年观众是根本。戏曲进校园要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注重教材教法、剧目选择和演出质量,尽可能符合当代青少年不断提升的审美期许,借助各种新媒体的宣传吸引青少年观众。

(摘编自翟群《古老声腔如何焕发新时代光彩》)

材料三:传统戏曲与时尚结合,需要我们主动出击,一要挖掘戏曲故事的新意,将其体现的精神与现代价值观接轨,创作出符合当代人审美的戏曲改编作品。如新编京剧《季子挂剑》将古人的知己之情和现代人信守承诺的道德观联系起来,实现了从古人单纯的相知之情到现代人追求诚信品格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升华。二要将现代艺术形式和传统戏曲巧妙融合,创作出更轻松活泼的新戏曲形式。这是时尚和戏曲结合的一个方向。如台湾奇巧剧团的《蝴蝶效应》,在保留主要唱段的传统唱腔和音乐的基础上,大胆将现代舞蹈及流行音乐等时尚艺术形式融入其中,成功吸引了年轻观众,取得了不错的演出效果。三要将现代化的广播电视技术和电子立体布景技术运用到传统戏曲中,展现如影视剧般精美的舞台效果。在这方面,青春版《牡丹亭》进行了成功尝试。这部戏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时,在服装造型和舞台设计等方面都选用了国际水平的设计师,营造了精美的舞台效果,引发观众热烈反响。

(摘编自张叶《时尚与戏曲的结合》)

材料四:在苏州政府资助下,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聚集了两岸三地的精英,打造了一个集昆曲、文学、美术、音乐、服装、造型于一体的创作团队,策划、制作青春版《牡丹亭》。新剧演出时长合适,便于年轻观众接受;主演、配角、龙套全部由年轻演员担纲,精心设计的角色造型让人赏心悦目,该剧自2004年至今演出200多场,在整个中国戏曲萎缩低迷时,奇迹般让昆曲这门晚近一个多世纪里始终命悬一线的传统表演艺术样式,获得了新的生命,站在了当代社会的舞台中心,并走向国际,在美、英、法、德等国家绽放异彩。美国主流媒体甚至称青春版《牡丹亭》2006年的美国之行是自1930年梅兰芳访美以来,中国戏曲对美国文化界冲击最大的一次演出。这启发我们,传统戏曲要对外传播,应当在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戏曲专家和营销专家的作用,找准市场定位,做到剧本和舞台双管齐下。

(摘编自尹尧鸿《中国戏曲对外传播途径初探——以<牡丹亭>的传播为例》)

(1)下列不属于传统戏曲在当下的传承和发展的一项是(     
A.《蝴蝶效应》融合了现代舞蹈和流行音乐。
B.一些越剧演员跨界出演都市生活类电视剧。
C.通过视频直播平台对湖南花鼓戏进行直播。
D.在中小学课堂引入传统京剧艺术学习课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戏曲在现代的创新发展需要摒弃传统戏曲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存在冲突等错误观念,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B.帮腔形式在不断吸取新的艺术因子、借鉴多种现代演唱手法进行创新时,仍要不失原有韵味,坚持民族化。
C.在美国主流媒体看来,1930年梅兰芳访美对美国文化界造成的冲击,比不上青春版《牡丹亭》2006年的美国之行。
D.新编京剧《季子挂剑》将古人情谊和现代道德观念关联,符合当代人的价值观,是传统戏曲现代创新发展的成功案例。

(3)请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反驳材料中某些人对传统戏曲的错误看法。
2024-03-26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