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4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善遇之。项王许诺。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素留侯张良             善:善待
B.秦时与臣             游:游玩
C.约为婚姻             婚姻: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D.吏民             籍: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
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谁为大王此计者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
B.不如善遇之             跪请秦王
C.夜驰沛公军             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D.具沛公言报项王       还军霸上,待大王来
3.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北片区中职学校2019-2020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调研考试-语文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选自《游褒禅山记》)

1.对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夫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B.而又不随以                                        怠:懈怠
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             观:观看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                    相:帮助,辅助
2.下列句中“而”表示转折关系的一项是(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弃甲曳兵而走
D.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职业中专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对口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余嘉其能行古道
C.或师焉,或不焉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作者认为老师的职责是什么?择师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择师的标准是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交通技师学院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过秦论》(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甯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耕织,修守战之具                                   务:务必。
B.惠文、武、昭襄故业,因遗策                 蒙:继承
C.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关而攻秦       叩:攻打
D.秦无亡矢遗镞之                                      费:耗费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B.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C.然而成败异变
D.然秦以区区之地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卷天下
A.连衡而斗诸侯B.括四海之意
C.割膏腴之地D.割地而赂秦
4.下面对这两段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用排比的句式,渲染了秦孝公统一天下的雄心。
B.商鞅辅佐秦孝公制定了正确的对内对外政策,于是秦国日益强大。
C.山东诸侯以合纵策略对抗秦国,作者从人才、土地、兵力和财务四个方面,突出显示了诸侯力量的雄厚。
D.九国最后被秦所败,争相割地,臣服于杂,合从解体。
5.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张待问为淄川长山县主簿。县有卢伯达者,与曹侍中利用通姻,复凭世荫,大为邑患,县令惮其势,莫敢与较。张一日承乏令,适伯达以讼至庭,即数其累犯杖之。未几,伯达之侄士伦来为本路转运使,人皆为张危之。或劝令自免去。张曰:卢公贤者,肯衔隙以害公正之吏乎!了不婴意。一日,士伦巡案至邑,召张语之曰:君健吏也,吾叔赖君惩之,今变节为善士矣。为发荐章而去。待问固不愧名宦,乃士伦亦乡之贤大夫也。

【注】①承乏令:指张待问暂代县令职责。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达以讼至庭(适:恰逢)B.即数其累犯之(杖:用杖打)
C.劝令自免去(或:或者)D.召张之曰(语:对……说)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肯衔隙以害公正吏乎                           (2)吾叔赖君惩
(3)张待问淄川长山县主簿                           (4)人皆张危之
A.(1)(2)相同,(3)(4)相同                    C.(1)(2)相同,(3)(4)不同
B.(1)(2)不同,(3)(4)相同                    D.(1)(2)不同,(3)(4)不同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县令惮其势,莫敢与较。
4.结合选文内容,填写下表。
人物评价原因
张待问“不愧名臣”(1)______
卢士伦(2)______不恃权势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校面向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招生统一文化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霜露(     )                           (2)奉之(     )
2.下列句中加点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其实百倍B.如弃草芥
C.然则诸侯之地有限D.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4.选文中,作者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校面向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招生统一文化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法字伯度,汉中南郑人也。博通群书,性刚而有。上疏以为朝政苛碎,又史官记事不实,后世有识,寻功计德,必不明信。坐失旨,下有司,免为庶人,乡里,杜门自守。故人问其不合上意之由,法未尝应对。友人问之,法曰:鄙夫可与事君乎哉?苟患失之,无所不至。孟子有言:‘夫仁者如射,正己而后发。发不中,不怨胜已者,反诸身而已矣。’在家八年,征拜议郎、谏议大夫,正言极辞,无改于旧。

(有删节)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性刚而有                                节:节操
B.又史官记事不实                           讥:指责
C.免为庶人,乡里                           还:返回
D.友人问之                                  固:牢固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发而不中”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     
A.赵予璧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廉颇蔺相如列传》)
B.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走也。            (《赤壁之战》)
C.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问焉。     (《师说》)
D.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
3.下列对这段文言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法性格刚正,敢于直言上疏,批评当时的朝政。
B.李法觉得免职反而提高了自己的声望,心中暗喜。
C.李法认为史官应该严格纪实,客观评价人物和事件。
D.李法再度任职之后,仍然坚持自己知无不言的个性。
4.请将文言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人问其不合上意之由,法未尝应对。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解全析真题版)2023年湖北省技能高考文化综合卷语文真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还也。亦去之。

(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晋函陵               军:驻军
B.是寡人之        过:过错
C.其乏困               共:供给
D.人之力而敝之     因:因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无礼于晋               吾两人在也
B.佚之狐言郑伯曰        而君幸赵王
C.夫晋,何厌            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吾还也                      秦贪,负
3.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2)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安居职业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身节用,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宴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节选自宋代司马光《训俭示康》)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能身节用       谨:重视
B.罪丰家       远:避开
C.道速祸       枉:冤屈
D.是以居官必贿       贿:受贿
2.语段中,作者的基本主张是(     
A.寡欲B.有德C.丰家D.节俭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A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B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C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D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下列语句中,“于”字的用法与意义跟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C.而君幸于赵王D.青,取之于蓝
2.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组是(     
A.而大声发于水上(倒装句)B.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C.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省略句)D.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判断句)
3.下列对划线句子的翻译不恰当的是(     
A.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
B.元丰七年的六月初九日,我自己从齐安坐船刚好到了临汝。
C.可是听到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来,噌吰地响着,像敲钟的声音连续不断。
D.事情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见,却凭主观想象推断它有或者没有,可以吗?
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语言灵活畅达,变化多姿。
B.整篇文章叙议结合,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
C.作者以“察──疑──结论”三步展开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
D.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冒险亲身探访,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春季)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