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杂记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 题号:2382364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楚将子发好求技道之士。楚有善为偷者,往见曰:闻君求技道之士。臣,偷也,愿以技贪一卒。子发闻之,衣不给带,冠不暇正,出见礼之。左右谏曰:偷者,天下之盗也。何为之礼?君曰:此非左右之得与。后无几何,齐兴兵伐楚,子发将师以当之,兵三却。楚贤良大夫皆尽其计而悉其诚,齐师愈强。于是市偷进请曰:臣有薄技,愿为君行之。子发曰:诺。不问其辞而遣之。偷则夜解齐将军之帱帐而献之。子发因使人归之,曰:卒有出薪者,得将军之帷,使归之于执事。明又复往,取其枕。子发又使人归之。明日又复往,取其簪。子发又使归之。齐师闻之,大骇。将军与军吏谋曰:今日不去,楚君恐取吾头。乃还师而去。

(节选自刘安《淮南子·道应训》)

【乙】子发将西伐蔡,克蔡,获蔡侯,归致命曰:蔡候奉其社稷而归之楚,臣属二三子而治其地。既,楚发其赏,子发辞曰:发诚布令而敌退是主威也徙举相攻而敌退是将威也合战用力而敌退是众威也。臣不宜众威受赏。

荀子讥之曰:子发之致命也恭,辞赏也固。夫尚贤使能,赏有功,罚有罪,非独一人为之也,彼先王之道也,一人之本也,善善恶恶之应也,治必由之,古今一也。……今子发独不然:反先王之道,乱楚国之法,堕兴功之臣,耻受赏之属,抑卑其后世,独以为私廉,岂不过甚矣哉!

(节选自《荀子·强国》)

1.下列对加点实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发将师以当之”与成语“势不可当”的“当”意思相同,可理解为“抵挡”。
B.“兵三却”根据上下文推断,可理解为“楚军接连败退”。
C.“臣属二三子而治其地”由“属予作文以记之”可知,“属”通“嘱”,有“嘱托、嘱咐”之意。
D.“善善恶恶之应也”根据语法知识可知,“善善”两个字,其意义和用法相同。
2.依次填入文中序号处的虚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3.下列对文中句子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为之礼”与“唯命是从”句式一致,都是宾语前置句。
B.“偷者,天下之盗也”是一个带有明显标志的判断句。
C.“明又复往,取其枕”是省略句,补全后为“明复往,(子发)取其枕”。
D.“岂不过甚矣哉”可调整语序为“岂不甚过矣哉”,语意也不会出现变化。
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或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发诚布令而敌退是主威也徙举相攻而敌退是将威也合战用力而敌退是众威也
①发诫布令/而敌退是主威也/徙举相攻/而敌退是将威也/合战用力/而敌退是众威也
②发诫布令而敌退/是主威也/徙举相攻而敌退/是将威也/合战用力而敌退/是众威也
楚贤良大夫皆尽其计而悉其诚,齐师愈强。
③楚国的贤良之士和大夫们都毫无保留地献计献策,竭尽忠诚,(但)齐国的军队却愈发强大。
④楚军中贤良的将领都竭尽全力实施计划并且了解他的诚心,(所以)齐国的军队愈发强大。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5.乙文中荀子不认可子发辞赏的做法,根据原文,试用自己的话概述荀子不认可的原因。
【知识点】 杂记文 论说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闻公有一册历,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每日阴晴风雨,亦必详记。如云某日午前晴,午后阴,某日东风,某日西风,某日昼夜雨。人初不知其故。

一日,民有告粮船失风者,公诘其失船为何日?午前午后?东风西风?其人不能知而妄对,公一一语其实。其人惊服,诈遂不得行。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盖亦公事,非漫书也。

【注】公:文中指周忱,明朝官员。册历:记事簿。失风:行船遇恶风失事。漫:随便。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人初不知其(     )     (2)公诘其失船何日(     )
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那人震惊佩服,行骗于是没有成功。B.那人震惊佩服,于是就不再去行骗了。
C.其中一人震惊佩服,行骗于是没有成功。D.其中一人震惊佩服,于是就不再去行骗了。
3.从文中看出“民”有诈的语句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4.对本文写作意图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希望官员做事廉洁,一心为民。B.称赞周忱留心公事,做事细密。
C.赞赏周忱学识超群,慧眼独具。D.讽刺“民”自作聪明,贪图钱财。
2024-09-03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有犬为人所弃,惶惶于阡陌间。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逐之。元乞求毋弃,曰: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停。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乙】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鬻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棰,皆不起,惟掉尾长鸣。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曰:渠父堕河,何预于汝?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汝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至渠生奉养病医药死棺敛。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汝罪大矣!就死汝分,牟牟者何为?董初不知此事,闻之大惭。自批其颊曰:我乃非人!急引归。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1.下列对加点词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父为蛇所——根据上下文,特别是“蛇”这个字,可推断“啮”为“咬”之义。
B.速医治之——由“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可推断“延”为“邀请”之义。
C.牟者何为——根据全文语境,可推断“牟牟”为“牟取”之义,两字连用加强语气。
D.父堕河——由“渠辈”可推断出“渠”为“他、他的”之义。
2.将“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一句放回【乙】文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B.②C.③D.④
3.下列对文中句子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犬为人所弃”与“叔父为蛇所啮”句式相同,都是被动句。
B.“我乃非人”是一个带有典型标志“乃”的判断句。
C.“汝罪大矣”改成“大矣,汝罪”后,就变成了一个主谓倒装句,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惶惶于阡陌间”与“牛逸至其父墓前”句式相同,都是状语后置句。
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或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汝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至渠生奉养病医药死棺敛

①汝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至渠生/奉养病医/药死棺敛
②汝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至渠生奉养/病医药/死棺敛

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停。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

③狗急忙跑回家,汪汪地不停叫着。张元感到很奇怪,跟着狗走出家门,看见叔父(倒在地上)几乎要死了。
④狗多次跑回家,汪汪地不停叫着。张元认为它很奇怪,跟着狗走出家门,看见叔父(倒在地上)几乎要死了。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5.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给文中的狗或牛写一则墓志铭(注:墓志铭可以叙述逝者生平事迹等,也可对逝者进行评价)。要求:使用文言文,20~40字,必须使用一个状语后置句且用下划线标注。
我选______。墓志铭:_________
2024-08-27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游褒禅山记》,回答问题。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余有焉(感慨)B.夫以近(平坦)
C.不以止也(随便)D.无物以之(帮助)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2)则或其欲出者:
(3)何可道也哉:
(4)孰能讥之乎: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2024-08-19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