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75419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乙】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函陵               军:军队
B.焉用亡郑以邻?           陪:增加
C.既东郑,又欲肆其西封        封:以……为疆界
D.愿以十五城请璧         易:交换
2.下列各项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无礼于晋       无成江海
B.若亡郑有益于君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C.愿十五城请易璧     勇气闻于诸侯
D.蔺相如,赵人也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对下列句式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是“有何厌” 。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是状语后置句,如改成“若亡郑而于君有益”就变成正常语序。
C.“徒见欺”是被动句,“见”表被动。
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是判断句。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开头第一段,既点出战事爆发的原因,又强调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也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B.【甲】文从第二段可以看出,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也是一位口若悬河的辩士。
C.【甲】文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亲和的君主形象,然后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打动了烛之武。
D.【乙】文介绍廉颇和蔺相如的身份地位高低悬殊,为后文廉颇、蔺相如之间的矛盾埋下伏笔。
5.翻译上文中的句子。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鸿门宴》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秦时与臣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沛公居山东D.财物无所取
2.下列句子中画横线字的用法和“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的“夜”相同的一项是(     
A.素留侯张良B.项伯杀人,臣
C.吾得事之D.吏民,封府库
3.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与“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安在B.长于臣
C.此天子气也D.吾属今为之虏矣
4.翻译下列句子。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024-08-18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整体分析:《种树郭橐驼传》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传记散文,通过描述一个名叫郭橐驼的人种树的经验,阐述了无为而治、顺应自然规律的哲学思想,并借此隐喻治国理政的道理。文章中,郭橐驼虽然身体残疾,但他种树技艺高超,他种的树不仅成活率高,而且长得茂盛,结果实多。他种树的秘诀在于顺应树木的自然本性,不过多的干预,让树木按照自己的规律生长。柳宗元通过这篇文章,不仅展示了他对于自然规律的理解,也反映了他对于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这篇文章至今仍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⑴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⑵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⑶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⑷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⑸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理,非吾     业:职业B.见长人者烦其令     好:喜欢
C.官命尔耕       促:催促D.故病且       怠:怠慢
2.下列各句中,句式属于倒装的一项是(     
A.已去而复顾B.他植者则不然
C.故不我若也D.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3.对课文片段中有关字词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驼业种树。”“业”是名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业”。
B.“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是形容词,使动用法。译“并没有办法使它们长得硕大茂盛”。
C.“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句中三个“以”都是连词,用法含义完全一样。
D.“若甚怜焉。”“焉”,代词,他们,指代老百姓。
4.对文段的理解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叙述郭橐驼善于种树之事,借题发挥出以其法治民的道理。
B.本文阐明“任其自然,顺其本性”的意义,反对政令烦苛,胥吏扰民。
C.本文用郭橐驼种树和“他植者”种树相对比,用种树类比治民,设比精巧。
D.揭露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阐发作者“以德治国”的进步思想。
5.对《种树郭橐驼传》一文的理解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虽名为人物传记,但从内容上看,它是一篇借“传”立说的讽喻性寓言。
B.本文阐明了“任其自然,顺其本性”的意义,反对政令烦苛,吏胥扰民。
C.文章由事及理,通过贴切的比喻和恰当的类比,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
D.文章揭露了当时的社会弊端,委婉指责中唐吏治对农民的残酷无情的剥削。
6.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选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如虽       驽:无能B.贱之人       鄙:卑鄙
C.为颈之交       刎:割D.亲戚而事君       去:离开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蔺相如固止
A.师所存也B.千乘C.择师而教D.蚓无爪牙
3.下列句子与例句的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不敢加兵于赵
A.句读之不知B.求人可使报秦者
C.浴乎沂,风乎舞雩D.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4.对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运用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有趣,人物形象鲜明。
B.“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刻画了廉颇勇于担当,知错就改的形象。
C.选文运用对话描写,凸显蔺相如顾全大局,先国后己的崇高品格。
D.多谋善断的蔺相如对廉颇一再退忍避让,门客们都为之感到羞愧。
5.划线句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原文: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A.庸俗的人尚且羞耻这种情况,更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
B.平常的人尚且羞耻这种情况,更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
C.庸俗的人尚且对这种情况感到羞耻,更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
D.平常的人尚且对这种情况感到羞耻,更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
2024-08-12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