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8927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节选《廉颇蔺相如列传》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相如功大,为上卿拜:授予官职
B.蔺相如止之固:坚决
C.吾,不忍为之下羞:羞耻
D.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卒:终于,最终
2.请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史称颜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曰鲁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观其赴火骂逆,何其烈也。生平善正、草书,宋祁称其笔力遒婉,今披阅遗迹,凝重沉郁,奇正相生,如锥画沙,直透纸背,觉忠义之气,犹勃勃楮墨间。朕重其人,益爱其书,不啻逾于球璧矣。

(选自《跋颜真卿墨迹后》)

【乙】真卿仕历元、肃、代、德四朝,虽至景迫桑榆,不少懈其报国之心。故尝以正色公言,见恶于元载、杨炎、卢杞诸奸,诬劾败斥,至于七八。义不顾身,所志必达,而终为杞陷。李希烈反,诏遗宜慰,公卿失色,拜命即行。在希烈所,斥朱滔等使之诱,以宰相责李元平之不能致命。掘坎欲坑,积薪欲焚,多端迫协而毫无怵于心。凡二十阅月,卒缢杀之于蔡州。呜呼!自平原倡义,至此乃有以毕公之志矣……夫如真卿者,所谓从容就义,难也。

(选自《史林测义》)

【注】①颜真卿:唐朝名臣、书法家。唐玄宗时登进士甲科,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等职。安史之乱爆发,其以平原郡太守独撑河北危局良久。后任刑部尚书,封鲁郡开国公。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1.下列对加点词含义的推定,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观其火骂逆——由“赴汤蹈火”可推定“赴”为“奔赴”之义。
B.朕重其人,益爱其——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推定“书”为“书信”之义。
C.不啻逾于璧矣——由“厥贡惟球、琳、琅玕”可推定“球”为“美玉”之义。
D.元载、杨炎、卢杞诸奸——由“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可推定“见……于”表示被动。
2.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不少懈其报国
A.觉忠义B.以宰相责李元平不能致命
C.至此乃有以毕公志矣D.古学者必有师
3.下列对【甲】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曰“鲁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
B.天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曰“鲁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
C.天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曰“鲁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
D.天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曰“鲁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
4.下列对两篇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作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充满忠义之气。
B.【乙】文中,反贼李希烈对颜真卿以死相胁,颜真卿依然大义凛然,气节不屈。
C.颜真卿为人守正有礼,但由于奸臣当道,他只能把正直的言论藏在心里。
D.颜真卿擅长楷书、草书,宋祁称赞他的书法“笔力遒婉”。
5.将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义不顾身,所志必达,而终为杞陷。
2024-08-14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本文选自(     
A.《战国策》B.《左传》C.《史记》D.《诗经》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知亡矣                  既:已经
B.越国以                  鄙:边邑
C.焉用亡郑以            陪:陪伴
D.秦伯,与郑人盟        说:“说”同“悦”,喜欢,高兴
3.晋文公最后选择撤退的理由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024-08-05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而善遇之。项王许诺。

……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乙】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洛阳南出,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立成候。

(选自《史记》,有改动)

【注】①贾竖:做买卖的人。②汉王:鸿门宴后,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③高帝;刘邦打败项羽后称帝,谥号汉高帝。

1.下列对加点实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料大王士卒足以项王乎——由“以一当十”可推断“当”为“抵挡”之义。
B.张良入——根据上下文,可推断此处“谢”为“辞别、道歉”之义。
C.以大父、父五世韩故——根据相关语法结构可知,“相”在此处为名词,可译为“宰相”。
D.示天下无还心,以项王意——由“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可推断“固”有“安定、稳固”之义。
2.下列对文中句式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璧一双”是中心语加数量词的定语后置句,可理解为“一双白璧”。
B.“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是判断句,“也”是判断的标志。
C.“贾竖易动以利”是典型的状语后置句,可理解为“贾竖易以利动”。
D.“汉元年正月,使请汉中地”是省略句,根据上下文,可补充为“汉元年正月,(项王)使请汉中地”。
3.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或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①唉,这小子不足够和他共谋大事!夺取项王天下的人必须是沛公,我们今天都属于他的俘虏!
②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隙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③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④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甲】文中“为之奈何”“且为之奈何”两句可以看出刘邦面对危机的惊慌失措和短谋少智,又展示了其虚心求教的性格。
B.【甲】文中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中,一人安然接受,一人怒骂破之,如此鲜明的对比,可以看出项羽寡谋轻信,缺乏判断能力。
C.【乙】文中张良面对刘邦的赞誉表现得十分谦虚,又拒绝了刘邦给的齐三万户赏赐,表现了张良不居功自傲、谦虚谨慎的做人风格。
D.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可知张良多次献策,帮助刘邦化险为夷,助刘邦奠定大业,张良最后被封为齐侯。
5.张良原本是个落魄贵族,却能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逆袭成为刘邦手下的“优秀员工”,既让上司青睐,又赚足了名声和荣誉。请结合文本谈谈张良身上的优秀品质。
2024-08-24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