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363534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字。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费孝通《乡土本色》,有删改)

材料二: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在江村经济禄村农田微观社会学研究基础上提炼出的一个理想型概念。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费孝通构建的乡土中国理论,实际就是为了回答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一问题,而对此问题的回答是: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因此,乡土中国即指中国基层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乡土性的,确切地说,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乡土性的。

从历史变迁的经验事实看,从20世纪40年代到今天,中国乡村社会已经经历了四次重大的历史变迁,即革命、改造、改革和市场转型。如今,乡村社会的乡土本色逐渐淡去,后乡土性色彩越来越明显。

后乡土中国是对乡土中国理论的发展,是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的理论概括和解释。用后乡土性来概括和解释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是要说明在现代化的大趋势下,中国乡村社会具有自己的一些特质。正是这些特质,使得乡村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并行相随,而非被现代化所取代。

变迁之后的乡土性特征,突出地表现在村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之上,那就是在改革开放后,乡村人口大量向外流动,如今的村落已演变为流动的村庄空巢社会。由此看来,如今的乡村社会,虽然村落共同体依然存在和延续,但共同体内的主体构成以及主体的社会行动都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迁。

后乡土社会的另一个重要变迁就是农户生计模式的转型,尽管在乡村发展进程中,农业经济与粮食生产也在不断增长和发展,但是对于多数农户而言,农业却已经不再是主要的生计模式。多数农户的生计模式属于农业+副业的兼业模式,而且越来越多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与生活来源是依靠外出打工或工商经营,从农业收入在农户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来看,较多农户的主业其实已从农业转型为非农业。

乡土文化在与现代性文化的交汇融合中走向分化和多元化。文化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规范和价值系统,随着现代性文化不断向乡土社会的渗透,村民生活方式从单一的村落生活迈向乡——城两栖生活,社会经济的转型驱动着乡土文化的变迁。

(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

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乡土”即家乡的土地,可借指家乡;这里的“家乡”并非指某人或某类人的故乡,而是指“中国社会”。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社会的本色是乡土性的。
B.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根基,要理解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先要从乡下人与土地密不可分的关系说起,他们以种地为生,在泥土中创造文明,也受泥土的束缚。
C.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因为不同村落间的人互相孤立、隔膜,所以村落人口相对固定,极少流动,而产生“土气”。
D.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村落内的人彼此熟悉,构成了拥有独特生活习俗与生活方式的、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人与人则形成了一种与生俱来的关系。
2.下列对文本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对比论证阐明,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是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通过归纳分析得出结论,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利用《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论证了“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概括了事实,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说明“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3.下列关于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乡土社会里,人们被土地所囿,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彼此了解,更容易获得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B.乡民们“从俗即是从心”,是因为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规矩对他们而言无须用法律来保障,是从小“习”出来的礼俗。
C.因为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所以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它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4.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社会的基层是被称为土气的乡下人,中国社会的乡土性来源于此。
B.中国传统社会的乡下人住在村落,只能靠种地生存,不会其他技能。
C.种地是中国传统社会乡下人普遍的谋生办法,他们最懂泥土的珍贵。
D.土地不流动,庄稼动不得,因此中国传统社会的乡下人不愿离开泥土。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村落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人口流动率小,人们的往来也疏少,他们的生活富于地方性,三家村就是典型的相对孤立和隔膜的村落代表。
B.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这两个概念也可以称作“有机的团结”的社会和“机械的团结”的社会。
C.“后乡土中国”是于乡土中国理论和中国乡村转型与发展经验而提炼出的一个概念,是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的理论概括和解释。
D.“乡土中国”是指过去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它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具体而生动的描述。
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具体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悉”社会。
B.当终老成为乡土社会中的生活常态,生活在这样的村庄里的人们,彼此“熟悉”成为一种人际关系特色。
C.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D.在现代化的大趋势下,当下中国乡村社会变迁逐渐被现代化所取代,乡村社会的自有特质越来越不明显。
7.下列选项中不具有“乡土社会”特征的一项是(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C.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D.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如何理解中国社会的乡下人“土气”?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工智能(AI)正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它已不再局限于一般性工作领域,那些包含绘画、作曲、写诗及写剧本等具有创意性的艺术创作已被某些人工智能掌握。比如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它可以主持节目、创作诗歌、唱歌作曲、撰写新闻等。这引起了一些人的担忧:人类艺术创作时代是否终结?

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机制是什么。以人工智能创作绘画为例,它通过深度学习,可以轻而易举地模仿某位画家所辛苦创造出来的绘画风格,绘画风格变成了一种可以计算和叠加的网络模型。深度学习主要通过建立类似于人脑的分层模型结构,对输入的数据从底层到高层逐级提取,从而能很好地建立从底层信号到高层语义的映射关系,而且深度学习能够发现大数据中的复杂结构。对于艺术创作,人工智能要学习大量的艺术知识,让自己形成巨大的数据库,再按照相关程序从底层到高层逐级提取所需要的数据,按照建立起来的某种模型进行所谓的艺术创作。

那么,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和人类的艺术创作又有什么不同呢?虽然人类艺术创作的过程很复杂,但我们仍然可以找到一定的规律,比如可以用郑板桥所谓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来简要概括。而AI艺术创作过程与人类艺术创作过程中较为接近的可能就是第二个步骤胸中之竹了,都是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对素材进行筛选、加工等。这里涉及的是人工智能对人的思维的模仿,机器思维是计算机对感知到的外界信息和自身的内部信息进行加工,研究包括知识的表达、组织和推理方法,启发式搜索策略,人工神经网络等。当然二者也不是完全相同的,AI艺术创作在调动知识储备的时候仅仅是调动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建模,这些数据与AI本身是没有什么关系的,AI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它只是按照主人的要求进行工作而已。然而,人类艺术创作过程中,胸中之竹不仅是对客观的知识、素材进行选择加工,还与艺术家本人的生活经历、思想价值等都有联系,这应是二者之间的重大区别。另外,AI艺术创作的眼中之竹仅仅是编程人员输入进去的数据,数据库越大,深度学习方式越优化,其体现出的智能就越强。人类艺术创作中的眼中之竹则不仅仅关系到所看或者所学的知识、素材,还与艺术家的生活体验密切相关。

所以,就目前来看,我们会发现人工智能所写的诗歌或歌词更多是在掌握了写诗或写歌词的一般技巧和规律之后对词语的堆砌,也就是说AI艺术创作只能掌握艺术创作中的共性,而没有个性,因为个性是由艺术家的生活经历、民族、时代、社会、文化等共同构成的。手中之竹对于AI艺术创作来说,可能仅仅是对某种艺术风格建立模型之后的复制,这种复制对于它来说轻而易举,而且具有某种程度的机械性。然而,手中之竹对于人类来说却充满了更多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因而也充满了创新性。

归根结底,目前人工智能艺术创作所依据的主要还是对大数据的深度学习,然后建立某种模型,而人类艺术创作更多的是源自内心情感的宣泄。所以我们在对科技抱有乐观主义的同时更应对人类保持自信。

(选自张新科《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艺术创作思考》,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正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那些包含绘画、作曲等具有创意性的艺术创作已被某些人工智能掌握。
B.人工智能可以轻而易举地模仿画家辛苦创造出来的绘画风格,因此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机制非常简单。
C.人类艺术创作过程中,“胸中之竹”是对客观的知识、素材进行选择加工,与艺术家本人的生活经历、思想价值等都无联系。
D.人工智能艺术创作过程与人类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胸中之竹”这个步骤,都是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对素材进行筛选、加工等,是对人的思维的模仿,这时二者是相同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人工智能绘画创作为例,揭示了人工智能通过深度学习,形成巨大的数据库,建立某种模型进行艺术创作的机制。
B.文章立足于人工智能背景,对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特点和创作意义进行了一些思考。
C.文章借用郑板桥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阐释了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和人类艺术创作的异同。
D.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逐层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疑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属于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和人类艺术创作不同点的一项是(     
A.AI艺术创作的“眼中之竹”仅仅是编程人员输入进去的数据,人类艺术创作中的“眼中之竹”则不仅关系到所看或者所学的知识、素材,还与艺术家的生活体验密切相关。
B.“手中之竹”对于AI艺术创作来说,可能仅仅是对某种艺术风格的复制,具有某种程度的机械性;对于人类来说却充满了更多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充满了创新性。
C.人工智能艺术创作所依据的主要还是对大数据的深度学习,然后建立某种模型,而人类艺术创作更多的是源自内心情感的宣泄。
D.人工智能要学习大量的艺术知识,让自己形成巨大的数据库,再提取所需要的数据,按照建立起来的某种模型进行艺术创作。
2024-02-27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不同因素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如和六律才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和五味才有香甜可口的佳肴;如果都是同一个音符便不成曲调,都是同一个味道饭菜就不好吃。把一样的东西简单加在一起,不是真正的发展,更不是创新。

西周末年的太史伯阳父首先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一重要思想。他的这一思想后来为西方学者所认同。意大利理论家恩贝托·埃科1993年访问中国,他在演讲时说:了解别人并非意味着去证明他们和我们相似,而是要去理解并尊重他们与我们的不同。他强调他的北京之行,不是像马可·波罗那样,要在中国寻找西方的独角兽,而是要来了解中国的龙。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正好相通。

文化互通共存已成为21世纪的主旋律。这首先是因为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经济全球化,造就了全新的国际社会环境,原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地位后,面临着确认自己独立身份的任务,而本民族的独特文化正是确认身份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又大大促进了各种统一中心论的解体。世界各个角落都是连成整体的地球的一部分,而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

其次,20世纪以来,人类正经历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即从逻辑学范式过渡到现象学范式。逻辑学范式关注的是将具体内容抽空后概括成的简约的共同形式,某种形而上的绝对原则。现象学范式研究的对象则不是抽象形式,而首先是具体的本体,是一个不断因主体激情、欲望、意志的变动而变动的开放空间。过去,认知的开始是公式、定义、区分和推论,然后将相对确定的客体定义、划分、归类到我们认识论的框架之中。现象学范式的思维方式强调主体和他者在认知过程中都有所改变并带来新的进展。这种研究方法应用到文化上,就是强调从他者视角观察,而他者首先是不同于自我的、以差别为基础的对象。

当然,文化上的差别共存并不是静态的、被动的、互不相干的。能使物丰长,首先是一种能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带来新发展的生成性对话。这种对话不是各说各话,也不是统一思想,它要求对话者各有其文化主体性。所谓文化主体性,就是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文化对话的目的不是融为一体,而是进一步发挥各自特长,协调各种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为重要核心价值的中华文化面对世界的根本态度,应是对自己文化的自觉热爱,对他人文化的尊重了解。唯有各种文化都这样做,才能产生互动和共鸣。在经济和科技全球化大潮中,我们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长处并弘扬自我,也有能力对世界文明做出原创性贡献。

(摘编自乐黛云《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多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在中西文化发展历程中具有首创意义。
B.“和六律”与“和五味”都体现了不同因素的和谐融合,达到这种融合才能实现发展和创新。
C.马可·波罗到中国寻找西方的“独角兽”,意味着他想要证明中华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D.现象学范式强调从他者视角观察文化,它和逻辑学范式在研究对象、思维方式上有所不同。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经济全球化,“统一中心论”就不会解体,不同文化的独立性就无法建立起来。
B.在文化交往中,倡导以他者视角对异质文化进行观察,体现出对文化差异性的尊重,但也可能削弱自身文化。
C.在现象学的视野下,每种文化都是具体的、变动的、开放的,不能用抽象方式予以表述。
D.只有具备了文化自觉,并尊重了解其他文化,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不同文化的互通共存。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用举例和正反对比的方式,论述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一思想的内涵。
B.文章引用恩贝托·埃科演讲中的话语,旨在说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后来为西方学者所认同。
C.文章从社会发展和思想方法两个角度,剖析了文化互通共存成为当今世界主旋律的原因。
D.文章阐述了“生成性对话”的作用和特点,这是进一步论述“文化主体性”内涵的前提。
2024-05-16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至于颐和园的长廊,可谓千篇一律之尤者也。然而正是那目之所及的无尽的重复,才给游人以那种只有它才能给人的特殊感受。大胆来个荒谬绝伦的设想:那800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一根方,一根圆,一根八角,一根六角……;一根肥,一根瘦,一根曲,一根直……;一根木,一根石,一根铜,一根钢筋混凝土……;一根红,一根绿,一根黄,一根蓝……;一根素净无饰,一根高浮盘龙,一根浅雕卷草,一根彩绘团花……;这样千变万化地排列过去,那长廊将成何景象?

②有人会问:那么走到长廊以前,乐寿堂临湖回廊墙上的花窗不是各具一格,千变万化的吗?是的。就回廊整体来说,这正是一个大同小异,大统一中的小变化的问题。既得花窗小异之谐趣,无伤回廊大同之统一。且先以这样花窗小小变化,作为廊柱无尽重复的前奏,也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

③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

12年来,我们规划设计人员在全国各城市的建筑中,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能尽满人意。为了多快好省,我们做了大量标准设计,但是中既也包括艺术的一面,就也百花齐放。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有些街道又一幢房子一个样式、一个风格,互不和谐;即使它们本身各自都很美观,放在一起就都损人且不利己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缭乱。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却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却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琢磨的问题。

1.选文第一小节的画线句用了20个“一根”有什么表达作用?作者的这个“荒谬绝伦的设想”,表明他在建筑方面的什么观点?
2.选文第二段中“大同”和“小异”具体分别指什么?
3.“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请你展开想象,具体描述一下“孩子哭着找不到家”的情形。要求60字左右,至少用上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
2023-12-15更新 | 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