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四单元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同步练试题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4-07-22 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

一、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1. 理解《乡土中国》文章内容与标题的关系。
结合阅读,用一段文字分析第九至第十一篇内容与全书标题“乡土中国”的必然联系,并与同学交流。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四单元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同步练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2. 提炼《乡土中国》第十二至第十四篇这三章中每章的核心观点、关键概念和论证思路。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四单元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同步练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3. 概念理解:联系《乡土中国》全书,以表格的形式指出用以指称中国乡土社会与其他社会体系或社会关系的对比概念。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四单元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同步练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4. 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乡土中国》中“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的概念内涵。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四单元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同步练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判断题 | 适中(0.65)
5. 下面各题中,正确的在括号中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1)《乡土中国》中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2)中国乡土社会,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的“圈子”是固定的。(     )
(3)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
(4)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
(5)乡土社会是安稳的社会,没有社会冲突,其权力结构以同意权力为主。(     )
(6)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除了少数例外,家并不能同时包括媳妇和女婿。(     )
(7)乡土社会中阻碍着共同生活的人充分了解的却是个人生理上的差别,永远划分着人的生理差别的是男女两性。(     )
(8)横暴权力和经济利益的关系更为密切,统治者要用暴力来维持他们的地位以及经济利益。(     )
(9)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有不民主的横暴权力,也有民主的同意权力,在这两者之外还有教化权力,后者既非民主,又异于不民主的专制。(     )
(10)现代社会是理性的时代,理性是指人依了已知道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去计划他的行为,所以也可以说是科学化的。(     )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四单元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同步练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题 | 适中(0.65)
6. 《增广贤文》里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在《差序格局》中也有提到“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对此,你怎么看?试结合作者的观点谈谈你的理解。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四单元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同步练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7. 下列《红楼梦》中的内容,不符合《乡土中国》中相关观点的一项是(     
A.元妃省亲——“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B.贾母做寿——“‘伦’是有差等的次序”
C.宝玉挨打——“横暴权力强制维系压迫关系”
D.探春理家——“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四单元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同步练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8.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请根据你的阅读经验判断,下列选项不能全部反映乡土文化的一项是(     
①安土重迁     ②叶落归根     ③克己复礼     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⑤子不教,父之过     ⑥日新月异     ⑦兄友弟恭     ⑧远亲不如近邻     ⑨男主外,女主内
A.①③⑦⑨B.②⑤⑦⑧C.①④⑥⑧D.②③⑤⑨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四单元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同步练试题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字。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费孝通《乡土本色》,有删改)

材料二: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在江村经济禄村农田微观社会学研究基础上提炼出的一个理想型概念。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费孝通构建的乡土中国理论,实际就是为了回答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一问题,而对此问题的回答是: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因此,乡土中国即指中国基层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乡土性的,确切地说,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乡土性的。

从历史变迁的经验事实看,从20世纪40年代到今天,中国乡村社会已经经历了四次重大的历史变迁,即革命、改造、改革和市场转型。如今,乡村社会的乡土本色逐渐淡去,后乡土性色彩越来越明显。

后乡土中国是对乡土中国理论的发展,是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的理论概括和解释。用后乡土性来概括和解释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是要说明在现代化的大趋势下,中国乡村社会具有自己的一些特质。正是这些特质,使得乡村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并行相随,而非被现代化所取代。

变迁之后的乡土性特征,突出地表现在村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之上,那就是在改革开放后,乡村人口大量向外流动,如今的村落已演变为流动的村庄空巢社会。由此看来,如今的乡村社会,虽然村落共同体依然存在和延续,但共同体内的主体构成以及主体的社会行动都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迁。

后乡土社会的另一个重要变迁就是农户生计模式的转型,尽管在乡村发展进程中,农业经济与粮食生产也在不断增长和发展,但是对于多数农户而言,农业却已经不再是主要的生计模式。多数农户的生计模式属于农业+副业的兼业模式,而且越来越多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与生活来源是依靠外出打工或工商经营,从农业收入在农户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来看,较多农户的主业其实已从农业转型为非农业。

乡土文化在与现代性文化的交汇融合中走向分化和多元化。文化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规范和价值系统,随着现代性文化不断向乡土社会的渗透,村民生活方式从单一的村落生活迈向乡——城两栖生活,社会经济的转型驱动着乡土文化的变迁。

(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

9.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乡土”即家乡的土地,可借指家乡;这里的“家乡”并非指某人或某类人的故乡,而是指“中国社会”。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社会的本色是乡土性的。
B.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根基,要理解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先要从乡下人与土地密不可分的关系说起,他们以种地为生,在泥土中创造文明,也受泥土的束缚。
C.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因为不同村落间的人互相孤立、隔膜,所以村落人口相对固定,极少流动,而产生“土气”。
D.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村落内的人彼此熟悉,构成了拥有独特生活习俗与生活方式的、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人与人则形成了一种与生俱来的关系。
10.下列对文本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对比论证阐明,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是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通过归纳分析得出结论,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利用《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论证了“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概括了事实,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说明“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11.下列关于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乡土社会里,人们被土地所囿,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彼此了解,更容易获得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B.乡民们“从俗即是从心”,是因为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规矩对他们而言无须用法律来保障,是从小“习”出来的礼俗。
C.因为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所以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它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12.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社会的基层是被称为土气的乡下人,中国社会的乡土性来源于此。
B.中国传统社会的乡下人住在村落,只能靠种地生存,不会其他技能。
C.种地是中国传统社会乡下人普遍的谋生办法,他们最懂泥土的珍贵。
D.土地不流动,庄稼动不得,因此中国传统社会的乡下人不愿离开泥土。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村落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人口流动率小,人们的往来也疏少,他们的生活富于地方性,三家村就是典型的相对孤立和隔膜的村落代表。
B.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这两个概念也可以称作“有机的团结”的社会和“机械的团结”的社会。
C.“后乡土中国”是于乡土中国理论和中国乡村转型与发展经验而提炼出的一个概念,是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的理论概括和解释。
D.“乡土中国”是指过去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它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具体而生动的描述。
1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具体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悉”社会。
B.当终老成为乡土社会中的生活常态,生活在这样的村庄里的人们,彼此“熟悉”成为一种人际关系特色。
C.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D.在现代化的大趋势下,当下中国乡村社会变迁逐渐被现代化所取代,乡村社会的自有特质越来越不明显。
15.下列选项中不具有“乡土社会”特征的一项是(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C.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D.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6.如何理解中国社会的乡下人“土气”?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四单元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同步练试题
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字。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一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中的变化确实如有些学者所观察到的,行政村中的村民之间相互认识而不熟悉,缺乏共同生活的空间,而大批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更是带来乡村社会普遍的空巢现象。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但是,这可以称之为物、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长期浸淫于熟悉社会而习得的给予亏欠的人情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等还存在巨大影响。

众多研究表明,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农民,虽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但依旧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也由此不断延续下去。而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虽然遭遇到大量陌生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等,结成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依此确认其自我身份,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方认同。可以看出,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

(摘编自黄锐《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

材料三:熟悉的社会是对乡村社会的地方性与整体性结构特征的一种概括,而非指微观的、个别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网络状况。经历经济转型、社会与文化变迁之后,乡村社会中诸多微观结构与行动都可能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其中就包括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的变化。然而,村落共同体的地方性以及共同体的整体性特征依然留存。

在村落共同体中,村民之间是熟悉的。熟悉的关系并非指具体的两个个体间的交往情况和熟知程度,而是指村落社会关系是相互熟知的。熟悉的社会是一种信息非常对称的社会,也是一种信息透明的社会。信息对称指的是自我与他人是知根知底的、相互能达成默契的。不论两个村民个体之间是否有直接的交往和互动,也不论一个人对其他个体具体情况的熟知程度如何,人们都能达到相互熟知或知根知底,因为村落共同体本身就是一个信息透明的社会。在一个固定的场域里,个人及其社会关系的信息其实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人们的行动信息也容易被村里人所知晓,并不一定需要专门的努力就能达到。

熟悉关系仍代表着乡村社会的一种特质,因为这是与城市社会关系有着本质区别的。尽管在城镇化扩张和乡村劳动力流动的冲击下,乡村社会熟悉关系也处于变迁之中,但在村落生活共同体依然存续的情况下,基于地缘和血缘而形成的熟悉社会关系的特征也就继续留存。

(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

1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乡民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种地是其最普通的谋生方式,他们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生活上囿于土地,因此离不开土地,固守乡土。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的孤立和隔膜,不是以个人为单位,而是以村落为单位,所以才有三家村式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村社会的农民,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而现在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很难延续下去。
D.“熟悉的社会”是指个体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和微观的社会网络状况;在村落共同体中信息对称,村民个体之间知根知底、能够达成默契。
1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是礼俗社会;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是法理社会。
B.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信用,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C.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知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
19.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B.“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C.“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D.“乌鸦反哺,羊羔跪乳。”
20.论证有论证的艺术,论证要让人信服,就要有思路、讲方法、善表达。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21.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乡土社会需要做出哪些改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四单元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同步练试题

试卷分析

导出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名著阅读
6
语言文字运用
2
现代文阅读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现代文阅读
2
名著阅读
2,4,5

细目表分析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著阅读
10.65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0.4名著阅读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30.4归纳要点,概括中心
40.4名著阅读
70.65归纳要点,概括中心
80.4归纳要点,概括中心
二、语言文字运用
50.65名著阅读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判断题
60.65概括、评析文章观点或主旨语言表达题
三、现代文阅读
9-160.4学术论文信息类文本阅读
17-210.65学术论文信息类文本阅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