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称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以上语段选自《_____》,它是《____》的开篇之作,在体裁上是一篇____散文。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舟楫者,
(3)积土成山,风雨兴
(4)蟹六而二螯。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024-07-2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回答问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吾尝终日而思矣。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
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君子生非异也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下列加点字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砺则利(金子)
B.非能也(游水)
C.而舍之(刻)
D.青,取之于(蓼蓝)

(4)翻译下面句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024-07-2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交城职业中学普通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回答问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于齐:
不可谓知类
固不杀人:
公输盘不
(2)翻译下列句子。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胡不见我于王?
2024-07-2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交城职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经皆通习之       传:zhuàn,流传
B.授之书而习其句       读:dú,句中的停顿
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       谀:yú,阿谀,奉承
D.作《师说》以       贻:dài,赠送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君子生非异也。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师道不传也久矣       所存,师之所存也
B.于其身也,耻师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
C.非足也       金就砺则
D.生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其皆出于此

(4)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5)把文中画横线的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024-07-2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交城职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本文段出自课文《______》,体裁是_____,被鲁迅誉为“_______”,本文中体现秦国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作者是_____时期的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粮而景从。
(2)非于九国之师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024-07-2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则移其民河东,移其粟于可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选自《寡人之于国也》)

(乙)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后之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①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国王的侍从及官员。②少孺子:年轻人。③弹:弹弓。④务:一定,必须。

(选自《说苑•正谏》)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同“毋”,不要
B.黄雀颈,欲啄螳螂       延:延迟
C.则怀丸操弹       怀:名词作动词,怀揣
D.河内       凶:谷物收成不好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弃甲曳兵       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B.则移其民河东       青,取之于蓝,而青
C.而不顾后之患也       莳也若子
D.无如寡人用心者       师道不复可知矣

(3)下列对甲乙两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写孟子以形象的比喻分析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
B.乙文的年轻人想规劝吴王不要伐楚,结果失败,吴王并未撤兵。
C.甲文中,梁惠王自认为治国尽心尽力,其实也跟邻国国君一样。
D.乙文故事比较集中,人物并不复杂,但人物形象却很丰满。吴王这个人起初对大臣的进谏完全不接受,但当他听了年轻人讲的故事后,又表现得极为明智。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用心一也。
(5)这两篇短文在劝说方式上有相同点、不同点,请结合语段,分析其异同。
2024-07-2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或师焉,或不焉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①作《师说》以贻:
②不相师耻:
③师之不传也久矣道:
④余其能行古道嘉: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024-07-2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交城职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1)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其址(舍:屋舍)
B.比好有者尚不能十一(十一:十分之一)
C.而人之所至焉(罕:少)
D.又以夫古书之不存(悲:感到悲伤)

(2)下列“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C.距其院东五里。
D.其孰能讥之乎?

(3)选出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所谓前洞也。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D.此余之所得也。

(4)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C.平坦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D.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

(5)翻译句子。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2024-07-2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交城职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师说

韩愈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主要以祝祷、占卜为业,也为人治病。
B.师襄,名叫襄的老师。古代习惯在人的字前加一个表其职业的词。
C.六艺,在文中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D.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师说,就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3.对第①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要成为学者就一定要拜师学习。
B.作者认为老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
C.在我之后出生的人懂得道理也比我早。
D.这世界上的人是没有贵贱长少之分的。
4.第②段运用了三组对比,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之圣人出人远而从师——今之众人下圣人远却耻师
B.为不知句读的儿子择师——自己有惑不解却耻于从师
C.士大夫之族看不起百工之人——自己见识却不如他们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笑人从师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很有积极意义。
B.第二段以对比的方法针砭时弊,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
C.第三段以孔子从师为例,阐明教师的作用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D.第四段作者借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补充交代本文的写作缘由。
2024-07-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工程技师学院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1.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颠覆,理固                    宜:应当
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             判:判定
C.后秦击赵者                              再;两次
D.六国                                     互:互相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则吾恐秦人之不得下咽也

A.李牧连B.不赂秦
C.而学于师D.不能独
3.从句式角度判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赵尝五战于秦B.齐人勿附于秦
C.不拘于时D.其势弱于秦
4.联系上下文,作者强调“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意在说明(     
A.先辈创业艰难,国土逐渐增多
B.先辈创业艰难,后人本应珍惜
C.先辈创业艰难,后人守业不易
D.先辈创业艰难,成就功业有限
2024-07-2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综合职教中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对口升学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