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1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啴子与友连床,围炉而坐。其友据案阅书,而裳曳于火甚炽。于啴子从容起,向友前拱立作礼而致词曰:适有一事,欲以奉告,谂君天性躁急,恐激君怒;欲不以告,则与人非忠;敢请,唯君宽大,能忘其怒,而后敢言。友人曰:君有何陈?当谨奉教。于啴子复谦让如初,至再至三,乃始逡巡言曰:时火燃君裳也。友起视之,则毁甚矣。友作色曰:奈何不急以告,而迂缓如是?于啴子曰:人谓君性急,今果然耶!

(选自《应谐录》)

1.下面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有一事,欲以奉告(刚才)B.君宽大(只是)
C.君有何(陈述)D.乃始逡巡言曰(有顾虑而犹疑迟缓的样子)
2.下面句子不能体现于啴子“客套”的一项是(     
A.从容起,向友前拱立,作礼而致词B.复谦让如初,至再至三
C.敢请,唯君宽大,能忘其怒,而后敢言D.人谓君性急,今果然耶
3.文章告诫了我们什么?
2024-08-0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古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2)未有也
(3)古之欲明明德天下者       (4)自天子以至庶人
A.(1)(2)相同,(3)(4)相同B.(1)(2)相同。(3)(4)不同
C.(1)(2)不同,(3)(4)相同D.(1)(2)不同,(3)(4)不同
2.关于选段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语段提出的“三纲”和“八目”,可以视为学习儒学的总纲。
B.语段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
C.语段分别从理念和实践来梳理“八目”之间的关系。
D.“八目”关系的中心是天下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致知在格物。
2024-08-0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

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久之遂       善:善于,擅长
B.建炎中陷贼       陷贼:落入敌人之手
C.使所掳妇人       图:画
D.本李伯时家小史       小史:小官
2.对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及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久遂善画   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贼闻善画   其:代词,译为“他”。
C.广平生实用左手   而:连词,表转折关系。
D.广毅然辞实不能画   以:介词,译为“用”。
3.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金兵)用白刀子威胁,(赵广)不听从,(金兵)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打发他离开了。
B.(金兵)用快刀威胁,(赵广)不顺从,(金兵)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打发他离开了。
C.(兵)用白刀子威胁,(赵广)不听从,(金兵)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派遣他离开了。
D.(金兵)用快刀威胁,(赵广)不顺从,(金兵)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派遣他离开了。
4.对文中“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自己不如李伯时水平高,羞于作画。
B.他只擅长画马,不擅长画人物。
C.他同情深陷贼手的妇女。
D.他不肯屈从金兵的威胁。
2024-08-0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安徽省中职联考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化课试卷语文部分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①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②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③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④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录毕,送之             走:跑
B.愈恭,礼愈至             色:颜色
C.以是人多以书             假:借给
D.又患无硕师、名人与             游:交往
2.下列选项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无从致书
A.卒吾郡之发愤一击B.自王侯下,莫不逾侈
C.木直中绳,𫐓为轮D.作《师说》贻之
3.下列句子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状语后置)B.不然,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
C.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定语后置)D.今以钟磬置水中(省略句)
4.下列对划线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气酷寒,砚池里的水都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书。
B.既然成年,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和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
C.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
D.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2024-08-03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4年春季高考二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与余同             最终B.至夜月明       通“暮”,晚上
C.而察之             慢慢D.空中而多窍       中间是空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是(     
A.余是以记                    铿然有声者
B.涵淡澎湃而此也                    求也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C.而渔工水师虽知不能言             蟹六跪二螯
D.士大夫终不肯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如或知尔,则何
3.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
A.文王拘而演《周易》B.不吾知也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文中写绝壁下的景观,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B.文中极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C.所谓“古之人不余欺也”是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
D.作者指出石钟山命名的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在于“士大夫”和“渔工水师”不能合作考察。
2024-08-0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职教高考高三11月定位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娄师德与狄仁杰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武)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以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注释】①所以:由于什么原因。②直道:品行端正。③比:先前。④遭遇:君臣遇合。这里指狄公受到重用。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A.我拿得出文章,品行也端正,所以受到重用,而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别人的。
B.我因为文章出色且品行端正求上进而被重用,而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别人的。
C.我因为文章出色、品行端正,(所以)受到重用,而不是忙忙碌碌无所作为的。
D.我因为文章出色、品行端正,(所以)受到重用,而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别人的。
2.梁公所阅的是________________,其后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
3.狄公最后一番话,表明了他复杂的内心:____________
2024-08-0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劝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故不积______       (2)而舍之______
2.将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文。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这段文字的特点,你认为这段文字的议论中心是(     
A.学习全在积累,细水长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B.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C.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提倡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精神。
D.逆境才能成才,不断战胜和挑战自我,才能取得成功。
2024-08-0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选自苏洵《六国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嬴而不助五国也
(2)始祸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如何理解“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中的“为国者”?
4.苏洵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2024-08-0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对口单招教学联盟2022-2023学年上学期单招班期中联合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毋吾
之以饥馑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②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是什么句式?
4.“因之以饥馑”中的“饥”“馑”分别是什么意思?
2024-08-0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职业学校职教高考校际联盟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起者,卫人,仕于鲁。齐人伐鲁,鲁人欲以为将,起取齐女为妻,鲁人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大破齐师。或谮之鲁侯曰:起始事曾参,母死不奔丧,曾参绝之。今又杀妻以求为君将。起,残忍薄行人也。且以鲁国区区而有胜敌之名,则诸侯图鲁矣。起恐得罪。闻魏文侯贤,乃往归之。文侯问诸李克,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弗能过也。于是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还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     
A.谮之鲁侯曰:有时。B.文侯问李克:之于。
C.司马穰苴弗能也:超过。D.起始曾参:侍奉。
2.下列句中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吴起者,卫人,于鲁。
A.不相师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沧海之一粟D.君为我呼入,我得事之。
3.把文中划线句翻译现代汉语
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
2024-08-0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湖南省对口升学联合体考试高三年级第一轮复习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