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时遇六月天气,炎暑正热

林冲初吃棒时,倒也无事。次后三两日间,天道盛热,棒疮却发。又是个新吃棒的人,路上一步挨一步,走不动。

董超道:他好不晓事!此去沧州二千里有余的路,你这样般走,几时得到。林冲道:小人在太尉府折了些便宜。前日方才吃棒,棒疮举发。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

薛霸道:你自慢慢的走,休听咭咕。董超一路上喃喃咄咄的口里埋冤叫苦,说道:却是老爷们晦气,撞着你这个魔头。

看看天色又晚,三个人投村中客店里来。

到得房内,两个公人放了棍棒,解下包裹。林冲也把包来解了。不等公人开口,去包裹取些碎银两,央店小二买些酒肉,氽些米来,安排盘馔,请两个防送公人坐了吃。

董超、薛霸又添酒来,把林冲灌的醉了,和枷倒在一边。薛霸去烧一锅百沸滚汤提将来,倾在脚盆内,叫道:林教头,你也洗了脚好睡。

林冲挣的起来,被枷碍了,曲身不得。

薛霸便道:我替你洗。

林冲忙道:使不得。

薛霸道:出路人那里计较的许多。

林冲不知是计,只顾伸下脚来。被薛霸只一按,按在滚汤里。

林冲叫一声:哎也!

急缩得起时,泡得脚面红肿了。……林冲看时,脚上满面都是潦浆泡。只得寻觅旧草鞋穿,那里去讨。没奈何只得把新鞋穿上。

叫店小二算过酒钱,两个公人带了林冲出店。却是五更天气。

林冲走不到三二里,脚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鲜血淋漓。正走不动,声唤不止。

薛霸骂道:走便快走,不走,便大棍搠将起来。林冲道:上下方便,小人岂敢怠慢,俄延程途。其实是脚疼走不动。

董超道:我扶着你走便了。搀着林冲,又行不动,只得又挨了四五里路。看看正走不动了,早望见前面烟笼雾锁,一座猛恶林子。 但见:枯蔓层层如雨脚,乔枝郁郁似云头。不知天日何年照,惟有冤魂不断愁 。这座猛恶林子,有名唤做野猪林。此是东京去沧州路上第一个险峻去处。

宋时这座林子内,但有些冤仇的,使用些钱与公人,带到这里,不知结果了多少好汉在此处。今日这两个公人带林冲奔入这林子里来。董超道:走了一五更,走不得十里路程,似此沧州怎的得到。

薛霸道:我也走不得了。且就林子里歇一歇。

三个人奔到里面,解下行李包裹,都搬在树根头。

林冲叫声呵也!靠着一株大树便倒了。

只见董超说道:行一步,等一步,倒走得我困倦起来。且睡一睡却行。放下水火棍,便倒在树边。略略闭得眼,从地下叫将起来。

林冲道:上下,做甚么?

董超、薛霸道:俺两个正要睡一睡,这里又无关锁,只怕你走了。我们放心不下,以此睡不稳。

林冲答道:小人是个好汉,官事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董超道:那里信得你说。要我们心稳,须得缚一缚。

林冲道: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道怎地。

薛霸腰里解下索子来,把林冲连手带脚和枷,紧紧的绑在树上。两个跳将起来,转过身来,拿起水火棍,看着林冲说道:不是俺要结果你。自是前日来时,有那陆虞候传着高太尉钧旨,教我两个到这里结果你,立等金印回去回话。便多走的几日,也是死数。只今日就这里,倒作成我两个回去快些。休得要怨我弟兄两个。只是上司差遣,不由自己。你须精细着。明年今日,是你周年。我等已限定日期,亦要早回话。

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

董超道:说什么闲话!救你不得。

薛霸便提起水火棍来,望着林冲脑袋上劈将来。

(节选自《水浒传》)

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中的豹子头林冲一生曲折辛酸,“林教头刺配沧州道”一节,写他受高太尉迫害,发配沧州,途经野猪林,险些被董超、薛霸杀害的故事。
B.环境描写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这句“时遇六月天气,炎暑正热”烘托了董超、薛霸急于杀害林冲,却又不得机会的焦躁和不安。
C.“此是东京去沧州路上第一个险峻去处……不知结果了多少好汉在此处。”这一句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暗示两个公人也想在这里杀害林冲。
D.本文情节环环相扣,例如林冲烫伤了双脚之后,董超故意拿出新草鞋让林冲穿,这个情节引出“林冲走不到二三里……声唤不止”,也就很自然地为后文两位公人野猪林休息这一情节埋下伏笔。
2.文中画横线的两处句子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3.文中的林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简要分析。
2024-07-26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内蒙古通辽市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职普融通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1)贾母称王熙凤是“泼皮破落户儿”和“凤辣子”,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婉转批评。
B.既说明王熙凤的厉害,又表明贾母对她的亲近。
C.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宠爱。
D.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戏谑嘲讽。

(2)王熙凤的出场有何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选文主要从谁的角度来叙述?这样叙述有什么作用?
2024-07-2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交城职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聚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褪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照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 呼之。

1.作者用什么手法写凤姐的出场?这样写有何好处?
2.作者运用浓墨重彩的方法工笔描写凤姐的穿着,揭示了其怎样的性格特征?
3.选文中写贾母笑着向黛玉介绍王熙凤,这样写有何作用?
2024-07-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科融新高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地烧着。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林冲就伏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一个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哪里去!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得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街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林冲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自思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

(节选自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
②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
2.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作品反映了以宋江为首的____________________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全过程。
3.文段中的对话极具个性,请结合文段概括三个人的个性特点。
4.为什么文中画线处写林冲“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林冲就伏门边听”,而不写他径直开门出去?
2024-07-2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中等专业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段考五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却说曹操知周瑜毁书斩使,大怒,便唤蔡瑁、张允等一班荆州降将为前部,操自为后军,催督战船,到三江口。早见东吴船只,蔽江而来。为首一员大将,坐在船头上大呼曰:吾乃甘宁也!谁敢来与我决战?蔡瑁令弟蔡壎前进。两船将近,甘宁拈弓搭箭,望蔡壎射来,应弦而倒。宁驱船大进,万弩齐发。曹军不能抵当。右边蒋钦,左边韩当,直冲入曹军队中。曹军大半是青、徐之兵,素不习水战,大江面上,战船一摆,早立脚不住。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周瑜又催船助战。曹军中箭着炮者,不计其数,从巳时直杀到未时。周瑜虽得利,只恐寡不敌众,遂下令鸣金,收住船只。曹军败回。操登旱寨,再整军士,唤蔡瑁、张允责之曰:东吴兵少,反为所败,是汝等不用心耳!蔡瑁曰:荆州水军,久不操练;青、徐之军,又素不习水战。故尔致败。今当先立水寨,令青、徐军在中,荆州军在外,每日教习精熟,方可用之。操曰: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于是张、蔡二人,自去训练水军。沿江一带分二十四座水门,以大船居于外为城郭,小船居于内,可通往来,至晚点上灯火,照得天心水面通红。旱寨三百余里,烟火不绝。

却说周瑜得胜回寨,犒赏三军,一面差人到吴侯处报捷。当夜瑜登高观望,只见西边火光接天。左右告曰:此皆北军灯火之光也。瑜亦心惊。次日,瑜欲亲往探看曹军水寨,乃命收拾楼船一只,带着鼓乐,随行健将数员,各带强弓硬弩,一齐上船迤逦前进。至操寨边,瑜命下了矴石,楼船上鼓乐齐奏。瑜暗窥他水寨,大惊曰:此深得水军之妙也!问:水军都督是谁?左右曰:蔡瑁、张允。瑜思曰: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战,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正窥看间,早有曹军飞报曹操,说:周瑜偷看吾寨。操命纵船擒捉。瑜见水寨中旗号动,急教收起矴石,两边四下一齐轮转橹棹,望江面上如飞而去。比及曹寨中船出时,周瑜的楼船已离了十数里远,追之不及,回报曹操。

(选自《群英会蒋干中计》)

1.下面对选文第1段内容的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A.周瑜毁书斩使B.周瑜挫败曹军C.周瑜暗窥曹寨D.周瑜定反间计
2.对画线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写出周瑜深谙兵法,亲临敌寨,是个智勇双全的人物。
B.周瑜少年得志,骄矜自信,表现他豪放不羁的性格。
C.周瑜以此探看敌军虚实,并向曹军炫耀己方的优势。
D.周瑜暗探曹军水寨,实际上已对破曹之策胸有成竹。
3.结合全文思考,下列不属于本文人物塑造方法的一项是(     
A.以人物自己的言行、神态表现其性格。B.用人物形象表现环境描写。
C.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D.对比、映衬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2024-07-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

当下,奶娘来请问黛玉之房舍。贾母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儿里,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里。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宝玉道:好祖宗,我就在碧纱厨外的床上很妥当,何必又出来闹的老祖宗不得安静。贾母想了一想说:也罢了。每人一个奶娘并一个丫头照管,余者在外间上夜听唤。一面早有熙凤命人送了一顶藕合色花帐,并几件锦被缎褥之类。

黛玉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外亦如迎春等例,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个教引嬷嬷,除贴身掌管钗钏盥沐两个丫鬟外,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鬟。当下,王嬷嬷与鹦哥陪侍黛玉在碧纱橱内。宝玉之乳母李嬷嬷,并大丫鬟名唤袭人者,陪侍在外面大床上。

1.这篇文字出自_________
2.文中描写宝玉、黛玉容貌的句子有哪些?
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行为偏僻性乖张             乖张:
(2)可怜辜负好韶光             可怜:
(3)仔细你娘知道了             仔细:
4.如何评价宝玉摔玉这一行为,请用自己的话作答。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中等专业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段考二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瑜整衣冠,引从者数百,皆锦衣花帽,前后簇拥而出。蒋干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瑜拜迎之。干曰:公瑾别来无恙!瑜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干愕然曰:吾久别足下,特来叙旧,奈何疑我作说客也?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干曰: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瑜笑而挽其臂曰:吾但恐兄为曹氏作说客耳。既无此心,何速去也?遂同入帐。叙礼毕,坐定,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须臾,文官武将,各穿锦衣,帐下偏裨将校,都披银铠:分两行而入。瑜都教相见毕,就列于两傍而坐。大张筵席,奏军中得胜之乐,轮换行酒。瑜告众官曰:此吾同窗契友也,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家说客。公等勿疑。遂解佩剑付太史慈曰:公可佩我剑作监酒:今日宴饮,但叙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太史慈应诺,按剑坐于席上。蒋干惊愕,不敢多言。周瑜曰:吾自领军以来,滴酒不饮。今日见了故人,又无疑忌,当饮一醉。说罢,大笑畅饮。座上觥筹交错。饮至半酣,瑜携干手,同步出帐外。左右军士,皆全装贯带,持戈执戟而立。瑜曰:吾之军士,颇雄壮否?干曰:真熊虎之士也!瑜又引干到帐后一望,粮草堆如山积。瑜曰:吾之粮草,颇足备否?干曰:兵精粮足,名不虚传!瑜佯醉大笑曰: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干曰:以吾兄高才,实不为过!瑜执干手曰: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蒋干面如土色。瑜复携干入帐,会诸将再饮;因指诸将曰:此皆江东之英杰。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饮至天晚,点上灯烛,瑜自起舞剑作歌。歌曰: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歌罢,满座欢笑。至夜深,干辞曰:不胜酒力矣。瑜命撤席,诸将辞出。瑜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于是佯作大醉之状,携干入帐共寝。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蒋干如何睡得着?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起视,残灯尚明。看周瑜时,鼻息如雷。干见帐内桌上,堆着一卷文书,乃起床偷视之,却都是往来书信。内有一封,上写蔡瑁张允谨封。干大惊,暗读之,书略曰:

某等降曹,非图仕禄,迫于势耳。今已赚北军困于寨中,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早晚人到,便有关报。幸勿见疑。先此敬复。

干思曰:原来蔡瑁、张允结连东吴!……”遂将书暗藏于衣内。再欲检看他书时,床上周瑜翻身,干急灭灯就寝。瑜口内含糊曰:子翼,我数日之内,教你看操贼之首!干勉强应之。瑜又曰:子翼,且住!……教你看操贼之首!……”及干问之,瑜又睡着。干伏于床上,将近四更,只听得有人入帐唤曰:都督醒否?周瑜梦中做忽觉之状,故问那人曰:床上睡着何人?答曰:都督请子翼同寝,何故忘却?瑜懊悔曰:吾平日未尝饮醉;昨日醉后失事,不知可曾说甚言语?那人曰:江北有人到此。瑜喝:低声!便唤:子翼。蒋干只妆睡着。瑜潜出帐。干窃听之,只闻有人在外曰:张、蔡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后面言语颇低,听不真实。少顷,瑜入帐,又唤:子翼。蒋干只是不应,蒙头假睡。瑜亦解衣就寝。干寻思:周瑜是个精细人,天明寻书不见,必然害我。睡至五更,干起唤周瑜;瑜却睡着。干戴上巾帻,潜步出帐,唤了小童,径出辕门。军士问:先生那里去?干曰:吾在此恐误都督事,权且告别。军士亦不阻当。

(选自罗贯中《群英会蒋干中计》)

1.对选文第一段中画线句子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通过人物对话,暗示周瑜的胜利,曹操的失败。
B.通过人物对话,表现双方人物心理活动。
C.通过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D.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性格:周瑜,明察秋毫,心中有数,先声夺人,充满自信。蒋干:肤浅可笑,信心不足。
2.对选文第二段中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在外有君臣间的义气,对内是骨肉情深。
B.表面上是君臣的名分,实际上彼此有骨肉一样的恩情。
C.在外面是君臣关系,在家中是亲戚关系。
D.外人看来是君臣关系,实际上有骨肉般的深情。
3.有关选文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中写蒋干“昂然而来”的用意在于刻画蒋干气宇轩昂,充满自信。
B.蒋干“面如土色”是因为震惊于周瑜的决心,感到游说无望。
C.蒋干“惊愕,不敢多言”是因为见吴军实力强大,心中胆怯。
D.周瑜列出苏秦、张仪、陆贾、郦生,目的是为了赞美蒋干的口才。
4.联系课文,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课文节选自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B.从情节上看,故事的结局是周瑜巧施反间计,蒋干中计。
C.课文善于用环境气氛来烘托人物形象。
D.课文以人物的言行、神态来表现他们的性格特点。
5.周瑜除了正面制止蒋干游说外,又是怎样设置圈套让蒋干盗走书信的?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宝玉便走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道: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道:何处出典?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妹妹眉尖若蹙,取这个字岂不美?探春笑道:只怕又是杜撰。宝玉笑道:除了《四书》,杜撰的也太多呢。因又问黛玉:可有玉没有?众人都不解。黛玉便忖度道:因他有玉,所以才问我的。便答道:我没有玉。你那玉也是件稀罕物儿,岂能人人皆有?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拌去,骂道:什么罕物!人的高下不识,还说灵’不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吓的地下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哭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儿。如今来了这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选自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

1.对宝玉摔玉这一举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贾宝玉追求人人平等,不愿与众不同的民主思想意识。
B.反映宝玉对封建思想的不满和反抗,再次体现了他的叛逆性格。
C.说明宝玉被骄纵惯了,一向无法无天,恣意妄为。
D.贾母认为玉是宝物,既能给孙子带来福气,又能给家族带来好运。
2.宝玉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呼应小说开头的“木石前盟”,增添了小说的浪漫主义色彩。
B.照应前面黛玉“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说明两人都有一见如故的感觉。
C.突出宝、黛之间心灵相遇,感情默契,为后面描写他们坚贞的爱情埋下伏笔。
D.表现宝玉口齿伶俐,善于讨女孩儿的欢心。
3.宝玉问“可曾读书”,黛玉的回答与贾母问时的回答不同的原因是(     
A.是为了讨好宝玉,因为她知道宝玉是不爱读书的。
B.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反映出黛玉处事的机敏和留心。
C.黛玉因得知贾母并不主张女孩子读书,此时便改了口,反映出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D.黛玉怕宝玉看不起自己,不敢在他面前说读过《四书》,说明她的细心和“时时在意”。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中等职业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就业班)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段,完成下列问题。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后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三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     )些碎银子,把花枪(     )了酒葫芦,将火炭(     )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     )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1.上面文段括号内依次填入正确的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取               B.拿               
C.拿               D.取               
2.这段里几次写到风雪,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写风雪为后文草厅倒塌,林冲只得去住古庙的情节做铺垫。
B.因风雪而寒冷而沽酒,情节发展顺理成章。
C.风雪的描写激发了英雄的壮志豪情,林冲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反叛道路。
D.古人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大风大雪正为坏人作恶陷害林冲提供了客观条件。
3.下列对林冲打算修草屋的想法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林冲确实想在草屋过冬,因为他想逃避敌人的迫害。
B.表明林冲虽屡遭磨难,但此时并无反心,一心只想安定下来,以待出头之日。
C.表现了林冲对敌人高度的警惕性,修草屋是为了将草屋作为防范的工具。
D.林冲认为看管草料场的差事不错,所以产生了长期住下去的念头。
4.上面文段表现了林冲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职业中专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1.解释下列词语
(1)朔风:
(2)沽些酒:
2.分析“那雪正下得紧”一句中“紧”字的作用。
3.文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何作用?
4.选段中表现了林冲怎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