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基础模块 上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5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的极确。词曰:

无故寻愁觅,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又曰:

富贵不知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选自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

1.对词中加点的“恨”“乐”两个字的词性,判断正确的是(     
A.都是形容词。B.“恨”是名词,“乐”是动词。
C.都是动词。D.“恨”是动词,“乐”是名词。
2.对“愚顽怕读文章”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宝玉无能又顽皮,一见书就害怕。
B.宝玉愚笨,贪玩,不肯读书。
C.宝玉不愿意读四书五经之类的文章,因此愚笨。
D.宝玉不愿意读四书五经这些孔孟之道追求功名利禄的文章,被看作愚笨、顽劣。
3.下列对这两首《西江月》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这两首词似褒实贬,寓贬于褒,看似歌颂,实则嘲讽批判。
B.“纵然生得……草莽”一句中,“草莽”指丛生的杂草,比喻没有学问,这里的学问是以统治阶级的眼光来看的。
C.“行为偏僻性乖张”表现了宝玉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孔孟之道的大胆挑战与批判。
D.从词中可以看出,宝玉对圣贤文章感到厌烦,但他对《西厢记》《牡丹亭》这些理学先生所反对读的书却爱如珍宝。
4.结合两首《西江月》分析贾宝玉的性格特征。
2024-08-18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对口单招教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单招班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             槁暴:晒干
B.声非加             疾:劲疾
C.舆马者             假:假期
D.君子非异也             生:同“性”,天性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中规
A.不如登之博见也B.用心
C.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D.假舟楫者,非能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即例证法来论证任何人通过发奋学习都能进步。
B.作者通过反复比喻,论证学习对人的改变是有决定意义的。
C.“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指的是学习上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把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向他人请教结合起来。
D.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道理,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仍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024-08-1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中职江淮十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联考语文试卷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3 .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jiǎn       lào)洼窝       wēn)神                 
B.)养            )立                  )塞                    kǎi
C.zhá       xiáng)装        )死                      qín)着泪
D.窿long       suì             diàn)着脚       gài
2024-08-17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中职江淮十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联考语文试卷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①孙少平上这学实在是太艰难了,但他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滋味。他现在已经从山乡圪崂里来到了一个大世界。对于一个贫困农民的儿子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啊!

②每天,只要学校没什么事,孙少平就一个人出去在城里的各种地方转:大街小巷,城里城外,角角落落,反正没去过的地方都去。由于人生地不熟,他也不感到这身破衣服在公众场所中的寒酸,自由自在地在这个城市的四面八方逛荡。他在这其间获得了无数新奇的印象,甚至觉得弥漫在城市上空的炭烟味闻起来都是别具一格的。他似乎更清楚地看见了他已经生活过十几年的村庄——在那个他所熟悉的古老的世界里,原来许多有意义的东西,现在看起来似乎有点平淡无奇了。而那里许多本来重要的事物过去他却并没有留心,现在倒突然如此鲜活地来到了他的心间。

③除过这种漫无目的的转悠,他现在还养成了一种看课外书的习惯。这习惯还是在上初中的最后一年开始的。有一次他去润生家,发现他们家的箱盖上有一本他妈夹鞋样的厚书,名字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突然对这本奇怪的书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④润生妈同意后,他就拿着这本书匆匆地回到家里,立刻看起来。

⑤他一下子就被这书迷住了。记得第二天是星期天,本来往常他要出山给家里砍一捆柴;可是这天他哪里也没有去,一个人躲在村子打麦场的麦秸垛后面,贪婪地赶天黑前看完了这本书。保尔·柯察金,这个普通外国人的故事,强烈地震撼了他幼小的心灵。

天黑严以后,他还没有回家。他一个人呆呆地坐在禾场边上,听着小河水朗朗的流水声,陷入了一种说不清楚的思绪之中。这思绪是散乱而飘浮的,又是幽深而莫测的。他突然感觉到,在他们这群山包围的双水村外面,有一个辽阔的大世界。而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朦胧地意识到,不管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不管人在什么样的境况下,都可以活得多么好啊!在那一瞬间,生活的诗情充满了他十六岁的胸膛。他的眼前不时浮现出保尔瘦削的脸颊和他生机勃勃的身姿。他那双眼睛并没有失明,永远蓝莹莹地在遥远的地方兄弟般地望着他。当然,他也永远不能忘记可爱的富人的女儿冬妮娅。她真好。她曾经那样地热爱穷人的儿子保尔。少平直到最后也并不恨冬妮娅。他为冬妮娅和保尔的最后分手而热泪盈眶。他想:如果他也遇到一个冬妮娅该多么好啊!这一天,他忘了吃饭,也没有听见家人呼叫他的声音。他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一直等到回到家里,听见父亲的抱怨声和看见哥哥责备的目光,在锅台上端起一碗冰凉的高粱米稀饭的时候,他才回到了他生活的冷酷现实中……从此以后,他就迷恋上了小说,尤其爱读苏联书。在来高中之前,他已经看过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⑦现在,他在学校和县文化馆的图书室里千方百计搜寻书籍。眼下出的书他都不爱看,因为他已经读过几本苏联小说,这些中国的新书相比而言,对他来说已经没什么意思了,他只搜寻外国书和文化革命前出的中国书。

(有删改)

1.文中画线句子的“这思绪”指的是什么?请简要赏析此句。
2.孙少平来城里读书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
3.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破衣破被、粗粮稀饭、周末砍柴等内容都体现了孙少平是“一个贫困农民的儿子”。
B.文章运用插叙的手法,补充交代孙少平阅读习惯养成的由来,为他进城后痴迷阅读等情节做铺垫,行文更顺畅。
C.第⑥段,“忘了”“忘记了”可以看出孙少平逃避冷酷现实,沉醉在读书的世界里。
D.文章主要通过对孙少平的心理描写和叙述者的议论,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2024-08-1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合测评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1〕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2〕。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啧〔3〕。傲,非也;啧,非也;君子如向〔4〕矣。

——《荀子·劝学篇》

【注解】〔1〕箸(zhù):刻。指心中领会得十分深刻。〔2〕禽犊:赠献之物。这里比喻卖弄。〔3〕啧():多言,语声繁碎的样子。〔4〕向:通,回响。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为法则                    一:全部、都
B.曷足以七尺之躯哉          美:使……完善
C.古之学者为己                    学者: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D.故不问而告谓之             傲:指心气浮躁
2.与“君子之学也,美其身”中“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尖草       (《促织》)B.作《师说》贻之(《师说》)
C.木直中绳,𫐓为轮。(《劝学》)D.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赤壁之战》)
3.下列对文章理解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君子学习能将所学贯彻到一言一行之中,从而提高自身修养,成为他人的榜样。
B.人学习,只追求了解记住某些字句篇章,利用所学在人前炫耀,把知识道理当作自傲的资本。
C.荀子认为当别人向自己请教问题时,应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同回声一样,连续不断。
D.这篇短文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将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肯定了君子“以美其身”的学习目的。
4.请将第一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2024-08-1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中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数家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简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宰严限追比,旬余,至百,两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

(节选自蒲松龄《促织》)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直                           昂:抬高
B.有万一之得                 冀:希望
C.又劣弱不中于             款:规格
D.至百                           杖:刑杖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辄倾数家
A.宫中尚促织B.令以责里正
C.冀有万一D.成然
3.下列加点词语在本文中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辄数家之产B.遂为猾胥报里正役
C.迄无D.两间脓血流离
4.下列对文段画横线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此科敛丁口。
译文: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
B.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
译文: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一位教小孩读书的老师。
C.靡计不施。
译文:没有什么办法不去使用的。
D.宰严限追比。
译文:县官严定期限,严厉追逼。
2024-08-17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高三三校生对口升学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库。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年,田百顷,楼阁万橡,牛羊蹄跚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蠢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细其能     疏:陈述
B.抚军亦厚     赉:赏赐
C.民日妇卖儿     贴:抵押
D.     信:相信
2.下列句子中“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天将以酬长厚者
A.成以其小,劣之B.各个竦立以听
C.径进以啄D.归以示成
3.下列句子中,与“田百顷,楼阁万椽”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故不我若也D.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4.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一句,是作者对封建社会中贪官污吏的谴责。
B.作者指出“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是对当时最高统治者的讽谏。
C.“天将以酬长厚者”的说法,反映了蒲松龄“善恶有报”的宿命思想,这是其思想观点中进步性的表现。
D.“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以及“一人飞升,仙及鸡犬”,隐含着作者对封建官僚制度的愤懑和讥讽。
5.请将第一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独是成氏子以蠢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2024-08-1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合测评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懂。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雾,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晒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侍:陪侍
B.则曰                                                          居:在平时
C.如或                                                       知:了解
D.以吾一日乎尔                                             长:成长
2.下列选项中,与“以吾一日长乎尔”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B.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下列对孔子和曾皙的对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皙的出场不同于别的弟子,子路等人坦陈志趣时,曾皙一边聆听孔子与他们的对话,一边悠然自得地鼓瑟,这一举动恰好反映了当时师生和谐对话的气氛。
B.孔子提问曾皙时,曾皙鼓瑟正接近尾声,他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起来回答,这些似乎很平常的动作描写,生动地显现了曾皙洒脱而又知礼的形象。
C.曾皙的答辞不同一般,他用非常理性的语言述说他的志向,表现出高于其他几位弟子的理想。
D.曾皙的理想蓝图既符合儒家礼仪之邦的治国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隐含的出世隐居的心态,深深地打动了他,因而喟然而叹。这叹既表现了孔子对曾皙言志的赞许,又表现了孔子对曾皙勾画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师生之间得到了感情上的交流与共鸣。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1)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2024-08-17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职教高考研究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雪霁初晴,朝霞满天。

辽宁舰劈波斩浪向预定海域驶去。

罗阳和几位航空专家早早就来到舰岛三层的连廊上,这里距离甲板上的飞行跑道只有三四十米。罗阳觉得自己像是一位走进高考考场的考生,他是代表50万航空人来填写这份答卷的,心情难免无法平静……

各部门注意:03号试飞员驾驶333号歼-15战机,已于xx起飞,预计xx临空!飞行塔台的广播响了。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起飞惊天大戏的帷幕拉开了,刀尖上的舞蹈即将开演。这的确是一场刀尖上的舞蹈:高速飞行的战机,必须精确地降落在后甲板跑道上的4根阻拦索之间,而每根阻拦索间隔只有xx米,整个有效着舰区域仅为xx米。

此时,辽宁舰的飞行甲板上,各个岗位的官兵都已经就位。看不到忙乱的场景,然而从官兵的神色中,人们感受到一种无形的紧张。

各部门注意:333号即将临空!

飞行塔台的广播又响了。

罗阳手搭凉棚向右前方瞭望,其实他不是在瞭望,而是在侧耳倾听,随着远处传来的熟悉的低沉的轰鸣声,海天之间一个黑点儿,正在朝航母移动。就像熟悉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一下便判定那是一架空中飞鲨

轰鸣声越来越大,已经可以看清楚飞鲨矫捷的身影。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03号试飞员娴熟地操纵着战机,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进入下滑道,迅速下滑……

罗阳觉得自己的心揪紧了,热血一个劲儿地在翻滚。他知道03号试飞员这一,不仅在考验试飞员的心理素质与技能,同时也在考验着舰载机的性能与质量。

908分,惊心动魄却又精彩万分的一幕出现了:

500米……300米……100米……

在震天动地的轰鸣声中,空中飞鲨的两个主轮在触到航母甲板的同时,机腹下的尾钩牢牢地钩住了甲板上的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飞如箭的空中飞鲨,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平稳地停了下来。

成功啦!

成功啦!

舰岛上发出了一片万分热烈的欢呼声。

有人在拥抱,有人将工作帽高高地抛向天空。

罗阳和孙聪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非常完美!

完美收官!

忽地,孙聪把手抽了出来,说:你的手心怎么全是汗?

罗阳说:你不看看自己的手心,不也是汗淋淋的!

两个人一起摊开手掌,都笑了。

机舱门打开了,03号试飞员发现了人群中的孙聪和罗阳,便竖着大拇指,对他俩说:孙总师,罗总,‘空中飞鲨’太棒了!感觉好极了!

半个小时后,779号试飞员驾机滑行至起飞位。

位于机右侧的两位起飞助理,拉着弓步,右臂指向前方,发出了起飞指令。

779号试飞员驾驶着战机冲向舰艏,以雷霆万钧之势,跃过滑跃14甲板,猛地仰头拉起,直插云天……

50分钟后,又有一架空中飞鲨在辽宁舰着舰并滑跃起飞。

令人魂牵梦萦的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滑跃起飞,这是我国海军和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航母工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摘编自黄传会《国家的儿子(节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辽宁舰劈波斩浪向预定海域驶去。
劈波斩浪:__________________
②令人魂牵梦萦的歼—15舰载机……的胜利。
魂牵梦萦: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文段内容,“刀尖上的舞蹈”具体是指什么?
3.文中画横线句子“500米……300米……100米……”,这样描述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出了罗阳怎样的心理?体现出了罗阳身上怎样的时代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
2024-08-1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高三三校生对口升学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填空题(用原文回答)。
1)老师的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择师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很多人
C.是故无贵无贱,长无少                  无:无论,不分
D.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表示反问语气,哪,岂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B.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C.从而师之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                                道也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师者,所以传受业解惑也               之不传也久矣
D.授之书而其句读者                         六艺经传皆通
5.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024-08-16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职教高考研究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