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398395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招樊哙出       趁机B.遣将守关者       所以
C.听细说       D.樊哙覆其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是(     
A.头发             人皆得以使之
B.毫毛不敢有所             大王必欲
C.交戟之卫士欲止不             虽大风浪不能
D.先破秦入咸阳者             假舟楫者,非能
3.下列句子与“客何为者”句式相同的是(     
A.不拘于时B.而今安在哉
C.廉颇者,赵之良将也D.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樊哙撞到守门卫士闯入军帐,怒视项羽,此时紧张气氛达到极点。
B.樊哙性格粗犷却很机智,是一员有勇有谋的武将。
C.项羽善于采纳意见,面对樊哙的斥责,非但不怒,反而虚心接受。
D.本段以精炼生动的语言刻画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5.将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整体分析:这段文字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描写了鸿门宴上项羽与刘邦的紧张对峙。通过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现了项羽的优柔寡断和范增的果断决策。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伯拔剑相护,情节紧张,扣人心弦。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刻画了各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了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权谋斗争的激烈。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与将军勠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击沛公于坐          因:马上
B.常以身蔽沛公       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C.庄则入为寿             寿:祝寿
D.君王与沛公          饮:喝酒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及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因击沛公B.得复见将军
C.乃设九宾礼D.苛政猛虎也
3.下列对“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这么做,我们这些人将来都会成为他的俘虏。
B.只有这样做,我们这些人将来才能俘虏他们。
C.不这么做,你们这些人都将要被俘虏。
D.只有这样做,你们这些人将来才能俘虏他们。
2024-09-13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对陈济生平事迹的描述,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学者形象。陈济自幼聪慧,读书过目成诵,且对书籍有极大的热情,甚至用家财购书。作为《永乐大典》的总裁,他表现出卓越的学术能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生活中,他谨慎谦虚,戒酒自律,居住简朴,终日读书不辍。文章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了陈济的学术成就和高尚品德,塑造了一个勤勉好学、谦逊自律的典范形象。

【推荐2】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济,字伯载,武进人。读书过目成诵。尝以父命如钱塘,家人赍货以从。比还,以其赀之半市书,口诵手钞。十余年,尽通经史百家之言。成祖诏修《永乐大典》,用大臣荐,以布衣召为都总裁,修撰曾棨等为之副。词臣纂修者,及太学儒生数千人,济与少师姚广孝等数人,发凡起例,区分钩考,秩然有法。执笔者有所疑,辄就济质问,应口辨析无滞。书成,授右赞善。谨慎无过,皇太子甚礼重之。凡稽古纂集之事,悉以属济。随事敷奏,多所裨益。五皇孙皆从受经。

【乙】济少有酒过,母戒之,终其身未尝至醉。弟洽为兵部尚书,事济如父。济深惧盛满,弥自谦抑。所居蓬户苇壁,裁蔽风雨,终日危坐,手不释卷。为文根据经史,不事葩藻。尝云:文贵如布帛菽粟,有益于世尔。

(选自《明史·列传》,有删改)

【注】①赍()货:送货。②赀():同,钱财。③发凡起例:说明全书要旨,拟定编写体例。

1.下列对加点实词含义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大臣荐——根据文意推断,“用”表示原因,相当于“因”。
B.词臣纂修者——联系上下文,“词臣”应该是和文学文化有关联的大臣。
C.事济如父——“事”为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此处意为“侍奉”。
D.终日危坐——与“危楼高百尺”的“危”相同,都是“高”的意思。
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家人赍货                 布衣召为都总裁
B.尽通经史百家          皇太子甚礼重
C.以赀之半市书             身未尝至醉
D.执笔者有                 若属皆且为
3.下列对句子句式的判断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悉以属济——虽然有个典型的词“以”,但这句话不是状语后置句。
B.陈济,字伯载,武进人——判断句,意为“陈济字伯载,是武进人”。
C.授右赞善——“授”应该是“被授予”,所以整句话是被动句。
D.词臣纂修者——这是一个正常语序的句子,意为“词臣纂修的人”。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口诵/手钞B.成祖/诏/修《永乐大典》
C.终日/危坐D.有益于/世尔
5.请根据【甲】【乙】材料,分析陈济的人物形象。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节选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材料二】   瑜整衣冠,引从者数百,皆锦衣花帽,前后簇拥而出。蒋干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瑜拜迎之。干曰:公瑾别来无恙!瑜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干愕然曰:吾久别足下。特来叙旧,奈何疑我作说客也?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干曰: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瑜笑而挽其臂曰:吾但恐兄为曹氏作说客耳。既无此心,何速去也?遂同入帐。叙礼毕,坐定,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节选自罗贯中《群英会将干中计》)

1.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布衣之交       布衣:平民。
B.持其璧睨柱       睨柱:瞪着眼睛看庭柱。
C.师旷之聪       师旷:春秋时晋国的乐师,以善辨音著称。
D.叙礼毕       叙礼:行礼。
2.下列句中“于”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设九宾廷,臣乃敢上璧。
A.臣头今与璧俱碎柱矣B.青,取之蓝,而青于蓝
C.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D.若亡郑而有益
3.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下列对两则材料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视”刻画了蔺相如察言观色的情态及从容应对的神色,“持”“却”“倚”显示了他动作迅速,运筹于胸,“怒发冲冠”“睨”“击柱”突出了他临危不惧的“勇”。
B.材料一从蔺相如廷叱秦王的语言中,对比了赵王送璧时的隆重仪式和秦王受璧时的傲慢神态、轻率的动作,详尽描写了秦王当时狡诈的心理变化,讽刺秦王的言而不信。
C.材料二中周瑜在接待蒋干时运用神态描写,周瑜的笑一则是在先声夺人,嘲笑蒋干来做说客,借机让蒋干咬定自己不是说客,使其计划搁浅;二则是赔笑,不能让蒋干走,诱使蒋干中计。
D.材料一中,蔺相如有胆有识,机智聪慧,随机应变,是战国时期典型的外交家的形象。材料二中,周瑜将计就计,从容自信,沉着应对,最终成功迷惑敌人,显示了其作为统帅具有超凡的智慧。
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
5.《史记》与《三国演义》记载史实生动,引经据典,很多故事演化出相关的成语。请根据以下情境,填写对应的成语。
(1)王军,我想借你的那套西装去参加明天的面试,我知道你非常珍视它,一定会好好爱护,面试后一定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四字成语)
(2)这次博览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就绪了,只盼望开幕式那天有个好天气,真是____________。(《三国演义》中的八字成语)
(3)我不会忘记责任,更不会______,一旦学成,就会返乡。(《三国演义》中的四字成语)
2024-08-20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