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③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如果把这段文字分成两层意思,应在        分开。(     
A.①处B.②处
C.③处D.④处
2.这段话可以分成两层意思。
第一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课文,引用课文原句填空。
(1)作者认为教师的职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择师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择师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8-26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南粤技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其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所以:用来……的
B.是故圣圣,愚益愚          益:更加
C.而学于师                       耻:羞耻
D.其人也远矣                    出:超出
2.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B.古之学者必有师
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D.小学而大遗
3.选出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说明不正确的一项(     
A.耻学于师(状语后置句)
B.不拘于时(被动句)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定语后置)
4.翻译下面句子。   
①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024-08-26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轻工职业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劝学》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假舆马者,非足也。                           利:对……有利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C.假舟楫者,非能也。                           水: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也。       一:专一
2.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时需要后天的努力。
D.所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以上文段的作者是______,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代表人物。在人性问题上作者主张______
2024-08-25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小题。

说钓

【清】吴敏树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月,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钓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者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见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乃饭后仍出,更别塘求钓处,暮乃归,其得鱼与午前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嘻!此可以观矣。吾尝试求科第官禄于时矣,与吾之此钓有以异乎哉?其始之就试有司也,是望而往;蹲而视焉者也;其数试而不遇也,是久未得鱼者也;其幸而获于学宫、乡举也,是得鱼之小者也;若其进于礼部,吏于天官【注】,是得鱼之大。吾方数数钓而又未能有之者也。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求如此之日暮归来而博妻孥之一笑,岂可得耶?

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终焉少系于人之心者,不足可欲故也。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其可哉?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天官:吏部列六部之首,后世因以天官为吏部的通称。吏部掌全国文官官吏之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

(1)下列对文中第二处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
B.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
C.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
D.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后出门          蚤:同“早”B.别塘求钓处   诣:到,去
C.暮乃归             逮:到,等到D.其得鱼与午前   比:比较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多用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急于求鱼、患得患失而全然失去了垂钓之趣的“我”的形象,让人慨叹。
B.作者肚子很饿了,却忍着不回去吃饭,继续钓鱼,主要是想钓到大鱼。直到看到村里很多人吃完饭到田里来了,才不得不回家。
C.作者借钓鱼阐发议论。他看透了世态,明白了得失,也明哓了得到与失去都不会给人带来满意。因为失去了就想得到,得到后更想得到。
D.结尾的“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其可哉”,既是作者的智慧所在,也有几分无奈自嘲的意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
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
(5)文中第一处画波浪线的句子表现了钓者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
2024-08-25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第一职业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两小题。

尊经阁记

[明]王守仁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其赋于人谓之,其主于身谓之。心也,性也,命也,一也。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是故《易》也者,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春秋》也者,志吾心之诚伪邪正者也。君子之于六经也,求之吾心之阴阳消息而时行焉,所以尊《易》也;求之吾心之诚伪邪正而时辨焉,所以尊《春秋》也。

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忧后世,而述六经也。犹之富家者之父祖,虑其产业库藏之积,其子孙者,或至于遗亡散失,卒困穷而无以自全也,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使之世守其产业库藏之积而享用焉,以免于困穷之患。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而世之学者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硁硁然以为是六经矣。是犹富家之子孙,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日遗亡散失,至为窭人丐夫,而犹嚣嚣然指其记籍曰: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何以异于是?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而世之学者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硁硁然以为是六经矣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求之吾心之诚伪邪正而时辨焉,所以尊《春秋》也。
②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
2024-08-25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农业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节选自《师说》)

【乙】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席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节选自《为学——首示子侄》)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故贵无贱                 无:没有
B.吾师                       道:道理
C.不人也                       逮:及
D.旦旦而学之                    旦旦:天天
2.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为惑也,终不解矣
A.闻道也固先乎吾B.屏弃而不用,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C.皆出于此乎D.少时,一狼径去,一犬坐于前
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求人可使报秦者D.会于西河外渑池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
B.【甲】文阐述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针砭时弊张本。
C.【乙】文作者认为天下之事的难易是相对的,只要脚踏实地去学,没有掌握不了的学问;反之,不通过学习,就是极容易的事也会被视作十分困难。
D.【甲】【乙】两文都运用对比论证,造成强烈的反差,更好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两文还运用设问的修辞来加强语气,增强说服力。
2024-08-25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浙江省衢州市中等职业学校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节选自《师说》)

1.该文段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作者对老师的职责与为什么要从师的道理,作了精辟论述,写出了千古名句。
作者界定的老师的职责是:__________________;从句式特点审视,这是个________句。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文段经过论证,形成了结论。这个结论是?
5.参照题目,可以确认文段中的一个中心句。它也是统率全文的中心句,这个中心句是?
2024-08-2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第二职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数(ɡǔ)     洿池(kuā)        奉承(yú)   (xiāng)
B.步(guǐ)     (zhuàn)     (wèi)之       (cháng)弘
C.骥(qí)       (dòu)        白(bān)        (dān)
D.马(nú)       子(tán)        (biǎn)       (zhǎng)无少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无惑(谁,哪一个)        其闻道也先乎吾(本来)
B.童子之师(那些)               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
C.余其能行古道(赞赏)        士大夫之(类、辈)
D.作《师说》以之(赠送)     是故贵无贱(没有)
3.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师道之不也久矣                  六艺经皆通习之
B.道之所存,之所存也            圣人无常
C.作《师说》以                  笑大方
D.其为也,终不解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斯天下之民至焉D.或师焉,或不焉
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道之不传也久矣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C.是故益圣,愚益愚D.假舟楫者,非能
6.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大王来何操?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不拘于时,学于余
7.选出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     
A.韩愈是中唐散文家、诗人,字退之,以其祖籍,世称韩昌黎;以其官职,世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B.韩愈与同时代的另一散文家白居易一起倡导了著名的古文运动,反对浮夸不实的文风,主张“惟陈言之务去”,倡导先秦古文言之有物的文风。
C.韩愈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又被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代表作除《师说》外,另有《马说》《祭十二郎文》等。
D.韩愈借《师说》告诫学生李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了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斗争精神。
2024-08-24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长江卫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医康复等专业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选自贾谊《过秦论》)

1.下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履至尊而制六合B.尊贤而重士
C.行军用兵之道D.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
(2)然秦区区之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4.试分析陈涉起义的劣势。
2024-08-24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二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节选自杜牧《阿房宫赋》)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楼下殿 辞:辞别
B.齐、楚之精英 精英:指优秀人才
C.来于秦 辇:乘辇车
D.缦立远视 缦立:久立。缦,通“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敢言敢怒       后人哀之不鉴之
B.盘盘          积土成山,风雨兴
C.燕赵收藏        学而时习,不亦说乎
D.矗不知几千万落        真无马邪
3.下列与“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戍卒叫,函谷举
B.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不患人之不已知
4.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王毕,四海一。 译文:六国灭亡,四海一致。
B.廊腰回,檐牙高啄。 译文:走廊宽而曲折似人腰,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啄食。
C.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译文:乌青的云朵纷纷扰扰,这是宫妃们早上在梳理发髻。
D.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译文:每一片肌肤,每一种容颜,都美丽娇媚极了。
2024-08-2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财贸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模拟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