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这段文字选自西汉政论家贾谊的《过秦论》,通过对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功绩和陈涉起义的对比,揭示了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文章指出,秦始皇虽然凭借武力统一天下,但因施行暴政,焚书坑儒,失去了民心,最终导致陈涉等人揭竿而起,迅速推翻秦朝。贾谊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强调了仁义治国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政治和历史意义。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给下列字注音。
             
             七庙
2.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字。
以愚黔首
于九国之师也
3.翻译句子。
(1)天下一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以上文段选自西汉政论家、文学家_________的《过秦论》,指出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文段中两个通假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4-09-1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对口招生押题语文试题(二)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出自苏洵的《六国论》,作者通过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提出“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文章论证严密,逻辑清晰,运用对比、引用古人之言等手法,揭示了六国因赂秦而导致灭亡的深层原因。作者借古讽今,警示当时的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警示意义。文章语言简练有力,论据充分,具有很高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也。或曰:六国互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霜露,斩荆棘,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其土,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秦之心,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解释句中加点字。
①六国互丧,赂秦耶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
③始祸焉                                                天下之奇才
2.上述短文出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文章提出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段引用古人之言作结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文中引用“抱薪救火”想要形象证明的观点是__________
3.翻译句子。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2)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024-09-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对口招生押题语文试题(一)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劝学》节选自《荀子》,通过比喻和对比手法,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文章开篇以“青出于蓝”“冰寒于水”引出学习能使人超越本源的观点,接着通过“登高而招”“顺风而呼”等比喻,强调善于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最后,作者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等比喻,强调积累和坚持的重要性。文章结构严谨,论证有力,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启发性。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劝学》)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近的一项是(     
A.不如须臾之所学也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句。“读”(dòu):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需停顿的地方为“读”。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步”,跨出两脚为“跬”,也被用于形容极近的距离、数量极少等。
C.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社会上具有一定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及官吏的统称。
D.六艺皆通习之。“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传”: 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条理清晰,论述严密。全文围绕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展开论述。
B.作者用“青”胜于“蓝”,“冰”寒于“水”两种生活现象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C.第三段中作者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句说明君子的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D.第四段中作者用了引证法来论证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强调要逐步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2024-09-1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大串讲】【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题(一)(基础模块上册)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这篇阅读文章选自王安石和苏轼的奏疏,分别表达了他们对国家治理的看法。王安石认为,尽管皇帝有德有才,但由于不懂法度,导致国家内忧外患,财力困穷,风俗衰败。苏轼则认为,国家治理的问题不在于法制,而在于用人不当。两人都关注国家的长治久安,但提出了不同的解决路径,王安石强调法度的重要性,而苏轼则重视选贤任能。文章通过对比,展现了两位大臣的治国理念和智慧。

4 .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臣窃观陛下有恭俭之德,有聪明睿智之才,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声色狗马、观游玩好之事,无纤介__蔽,而仁民爱物之意,孚于天下;而又公选天下之所愿__为辅相者属之以事,而不贰于谗邪倾巧之臣,此虽二帝三王之用心,不过如此而已,宜其家给人足,天下大治。而效不至于此,顾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日以衰坏四方有志之士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久不安。此其故何也?患在不知法度故也。

(节选自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乙】臣窃以为当今之患,虽法令有所未安,__天下之所以不大治者,失在__任人,而非法制之罪也。国家法令凡几变矣,天下之不大治,其咎果安在哉?曩者大臣之议,患天下之士,其进不以道,而取之不精也,故为之法。而议者欲以此等致天下之大治,臣窃以为过矣。故曰:失在任人而已。

(节选自苏轼《策论》)

注:諰諰:担心、害怕。

1.下列对加点实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天下——由成语“不孚众望”可推断“孚”为动词,理解为“信服”。
B.之以事——由《岳阳楼记》中的“属予作文以记之”可推断“属”为“嘱”的通假字。
C.臣以为当今之患——根据上下文,推断“窃”可译为“偷偷地”。
D.天下之财力以困穷——根据语法知识可知,“日”作状语,译为“一天天”。
2.依次填入文中序号处的虚词,正确的一项是(     
A.①之       ②而       ②且       ④于B.①之       ②以       ③而       ④于
C.①于       ②以       ③而       ①之D.①于       ②而       ③且       ①之
3.下列对文中句子句式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久不安”是一个以“之”为标志的定语后置句。
B.“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是一个以“于”为标志的状语后置句。
C.“非法制之罪也”是一个以“非”为标志的否定判断句。
D.“其咎果安在哉?”是一个以疑问代词“安”作宾语的宾语前置句。
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或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日以衰坏四方有志之士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久不安
①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日以衰坏/四方有志之士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久不安
②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日以衰坏/四方有志之士/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久不安
曩者大臣之议,患天下之士,其进不以道,而取之不精也,故为之法。
③以前大臣的奏议,恐怕天下的读书人,不按照正规法度进取,因而取士不优良,所以创造了法度。
④以前大臣的奏议,恐怕天下的读书人,他们上进却不讲道义,因而取士不优良,所以创造了法度。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5.王安石和苏轼针对国家治理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和主张,请根据材料概括两人的基本观点。
2024-09-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温州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出自荀子的《劝学》,主要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荀子通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寒于水”等比喻,强调了学习可以使人超越原有的状态。文章还指出,君子之所以能成就非凡,是因为善于借助外物。荀子通过对比和类比,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学习和借助外物的重要性,论证严密,语言简洁有力,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启发性。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B.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
C.驽马十驾,功在不舍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2.下列句中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B.吾尝跂而望矣               跂:抬起脚跟站着
C.而绝江河                      绝:横渡
D.而神明自得                  神:神的总称
3.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非能水也,绝江河B.冰,水为之,寒于水
C.积善成德,神明自得D.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4.下列各句在句式方面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宾语前置句)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句)
C.冰,水为之。(判断句)
D.金石可镂。(被动句)
2024-09-12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职教中心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韩愈的《师说》通过对古今师道的对比,批判了当时社会中耻于从师的风气,强调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文章指出,古代圣人尚且从师问道,而当代士大夫却耻于从师,导致愚者愈愚。韩愈通过列举巫医、乐师等职业不耻相师的例子,反衬士大夫的愚昧,呼吁恢复尊师重道的传统。文章逻辑严密,论证有力,体现了韩愈对教育和学术风气的深刻关注。

6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身也,则耻师焉                 于:关于   对于
B.或师焉,或                       不:通“否”,表否定
C.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       相似:差不多
D.师道之不可知矣                    复:恢复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于身也,则耻师焉
A.皆出于此乎   B.授之书而习句读者
C.吾未见明也 D.可怪也欤
3.下列加点词语在本文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今之众人B.句读之不知
C.小学而大遗D.君子不齿
4.下列对文段画横线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译文: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译文: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C.曰师曰弟子云者
译文:有相互称“老师”称“弟子”的
D.官盛则近谀
译文:(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2024-09-12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5届江西省中职对口升学模拟预测语文试题(三)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劝学》是荀子的名篇。文章开篇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持续性。文中运用大量比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等,形象地阐述学习能提升自我。还以借助外物的例子,如“假舆马”“假舟楫”,说明善于利用外部条件可事半功倍。全文论证严谨,语言生动,对后人劝勉学习具有深远意义。

7 .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青,取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然也。故木受绳则直,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矣,不如须臾所学也;吾尝跂而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假于物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       已:停止
B.其曲中       规:直尺
C.𫐓使之然也      𫐓:使……笔直
D.就砺则利       金:金子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冰,水为而寒于水
A.青,取于蓝,而青于蓝
B.不如须臾所学也
C.𫐓使然也
D.锲而舍
3.下列加点字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
B.吾尝终日而
C.吾尝跂而
D.君子生非异也,假于物也。
4.下列对文段画横线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文: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译文: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本性没有什么差别,都喜欢假的东西
2024-09-1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西省三校生对口升学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韩愈的《师说》通过论述古今学者从师的必要性,强调了师道的重要性。文章指出,古代圣人尚且从师问道,而今人却耻于从师,导致愚者愈愚。韩愈批评了当时社会轻视师道的现象,提倡不论贵贱长幼,只要有道之所在,皆可为师。文章逻辑严密,论证有力,体现了韩愈对教育和学术传承的深刻见解。

8 .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之。

1.该文段中,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不齿             齿:并列
B.六艺经传皆习之             通:普遍
C.师之不传也久矣             道:道理
D.作《师说》以             贻:赠送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小学大遗B.吾从师之
C.惑不从师D.耻学于师
3.翻译第Ⅰ卷中文言文画线的句子。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024-09-12更新 | 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加横线字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师道之不也久矣               六艺经皆通习之
B.道之所存,之所存也        圣人无常
C.吾而师之                         乃大惊,问所
D.其闻也亦先乎吾               余嘉其能行古
2.下列句中的“师”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犹且从师而问焉
B.而耻学于师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择师而教之
3.下列各项中,加横线字词类活用不同的一项是(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相师
B.孔子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C.登泰山而天下
D.其圣人也亦远矣
4.下列各项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5.下列各项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或师焉,或不焉
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6.下列句子中关于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是故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7.下面对于课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第二段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那些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的士大夫,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于论说文,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B.作者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有破有立,以破为主。
C.在作者韩愈看来,授书习读还远远不能视为教师的主要职责,主要职责应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难释疑。
D.作者认为士大夫之族的“智”应该高一些,百工之人身份地位低,智能也应该低,反映了他瞧不起普通人的阶级偏见。
9.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从师之道,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B.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译文:三个人同行,那么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C.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文: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译文: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说》《爱莲说》《捕蛇者说》中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相当于现代的议论文。
B.“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语出《论语·述而》,原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六艺经传”中“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D.“好古文”中的“古文”指的是古代文言文。
2024-09-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大串讲】【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专题(基础模块上册)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其道也固先乎吾
(2)长无少
(3)官盛则近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024-09-0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5届江西省中职语文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题(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