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37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所作的一篇赋,描绘了秦朝阿房宫的宏伟壮丽和奢华无度。文章通过对阿房宫的细致描写,揭示了秦朝统治者的奢侈腐败,批判了其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杜牧借此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指出六国灭亡和秦朝覆灭的根本原因在于统治者不爱民如子。文章语言华丽,结构严谨,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和警示作用。

1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益骄固(骄横顽固)
B.王子皇孙(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
C.管弦(难听的音乐)
D.楚人一炬(指项羽)
2.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B.戍卒叫,函谷举
C.蜀山兀,阿房出
D.秦人不暇自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廊腰
A.来于秦B.缦立
C.筑长城而守藩篱D.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4.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骊山北构而西折B.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D.谁得而族灭也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中职学校对口升学模拟预测语文试题(一)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袁枚的《马嵬》通过对比李杨爱情悲剧与民间夫妻离别的痛苦,揭示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人借题发挥,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批判了统治者的荒淫误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2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马嵬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是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对这首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长恨歌》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B.人间“银河”存在于人类社会中,这里运用的是借喻。
C.第三句里的“夫妻别”写的是民间的爱情悲剧。
D.第四句是说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远比李杨爱情悲剧深重。
2.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是意思是说《长恨歌》所描写的李隆基、杨玉环的爱情悲剧,原作者虽对他们的荒淫误国有所揭露和不满,但更多的是同情和美化,所以不必传颂吟唱。
B.第二句是借用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表明社会生活中有许多夫妻离散的悲剧。
C.第三句和第四句是用映衬的手法,写因战乱而造成的爱情悲剧不仅存在上流社会中,也存在于下层人民群众之中。
D.作者来到马嵬驿,不叹李杨悲剧,却借题发挥,抒写百姓因战乱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中职学校对口升学模拟预测语文试题(一)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3 . 下列各句中的“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A.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D.汝是大家子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中职学校对口升学模拟预测语文试题(一)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这篇文言文通过讲述张元收养被人遗弃的狗并最终因狗救了叔父一命的故事,突出了仁爱和善行的重要性。张元的仁心不仅体现在对动物的怜悯和救助上,也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叔父的生命,体现了“善有善报”的道理。文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通过细节描写和对话展现人物性格,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4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村陌有犬人所弃者              为:被,表被动
B.明年,犬随叔父夜行             明年:第二年
C.延医治之             速:招致
D.叔父视犬如             亲:亲人
2.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与“若见而不收养”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3.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张元责怪它,跟着狗出门,发现叔父生命垂危。
B.张元对此感到奇怪,就跟着狗出门,发现叔父生命垂危。
C.张元责怪它,任凭狗出门,发现叔父几次死了。
D.张元对此感到奇怪,任凭狗出门,发现叔父几次死了。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元收养了一只狗,叔父一开始是反对的。
B.张元认为对见到的所有将死动物都应该施以救助,否则就是没有仁爱之心。
C.文中的小狗很聪明,它间接救了叔父一命。
D.叔父被蛇咬了,因为抢救及时,没几天就痊愈了。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职教高考仿真模拟预测语文试题(五)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通过“戍鼓”“边秋”“一雁”词语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图,孤雁如犹在外漂泊之人,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虽没出现“月”字,但写的都是月下的景物。
B.颔联承上,以“露”呼应“秋”,同样是诗人所见月下之景。前三句不提“月”而处处见月。第四句“月是故乡明”写故乡明月而实际未见,为虚写。虚实结合,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C.颈联中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兄弟们因为战乱而离散,家已不存,音讯不通,生死难卜。绵绵愁思中夹杂作者对生离死别的焦虑和不安。
D.尾联点明原因:是战乱导致了家人离散。既怀家愁,又忧国难,将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职教高考仿真模拟预测语文试题(五)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这篇文言文节选自袁宏道的《徐文长传》,通过叙述作者偶然读到徐文长的诗集《阙编》并为之惊叹的经历,表现了徐文长的才华横溢。文章描写了作者与友人陶周望在夜间读书时的激动心情,突显了徐文长作品的魅力和影响力。作者通过对自己三十年来未曾知晓徐文长的感慨,表达了对这位才子的敬仰之情。整体语言简洁生动,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6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一夕坐陶太史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急呼周望:《阙编》何人作者,今邪?古邪?周望曰:此余乡徐文长先生书也。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盖不佞生三十年,而始知海内有文长先生,噫,是何相识之晚也!因以所闻于越人士者略为次第为《徐文长传》

(节选自袁宏道《徐文长传》,有删改)

【注】①陶太史:即陶望龄,字周望,太史为官名。②恶楮毛书:纸质很差、装订粗糙的书。③不佞:不才,用为自称的谦词。④次第:排比编次。

1.下列各句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阙编》诗一       帙:量词,一套书叫做一帙
B.灯间读之       就:靠近,凑近
C.不佞生三十年       盖:发语词,可译为“原来”
D.知海内有文长先生       始:开始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阙编》何人作者B.而始知海内有文长先生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丈夫,二壶酒,一犬
3.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因以所闻/于越人士者略为/次第为《徐文长传》
B.因以所闻于越人士者/略为次第/为《徐文长传》
C.因以所闻/于越人士者略/为次第/为《徐文长传》
D.因以所闻于越人士者/略为次第为《徐文长传》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文长虽然才华横溢,但字写得很丑。
B.“我”和陶周望夜里又读又叫的,是因为徐文长写得太好了。
C.“我”在读《阙编》之前,并不知道徐文长这个人。
D.“我”写《徐文长传》所用的材料是打听出来的,不是“我”的亲历。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职教高考仿真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四)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

赠韦记室黯别

[南朝梁]何逊

故人傥送别,停车一水东。

去帆若不见,试望白云中。

促膝今何在?衔杯谁复同?

水夜看初月,江晚溯归风。

无因生羽翰,千里暂排空

【注】①韦黯,诗人的朋友,曾任记室。②傥,同,倘若。③羽翰:犹羽翼。④排空:冲向天空。

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四句连用了“傥”“若”“试”等词语,说明这不是送别的实景。
B.“去帆”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想象奇特,有豁达开阔之感。
C.“促膝”四句写从前的亲密和别后的孤寂,借眼前景色表达惜别之情。
D.末两句共勉,意思是“目前我们虽还没有生出巨翅,但终归有一天会凌空高飞,一举千里”。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职教高考仿真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四)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8 . 下列对这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书空: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字。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自己的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用了借代的修辞,以“绿”来代指酒,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火光照亮室内的情景,诗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道出了对温暖的渴望。
D.诗歌塑造了一位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无从着力的诗人形象。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9 . 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下列选项中的诗文未使用虚实结合这种手法的是(     
A.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B.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送魏二》)
C.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虞美人》)
D.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这段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鸿门宴》部分,描写了楚汉相争时期,项伯夜访张良,告知项羽欲袭击刘邦的计划。张良将消息告知刘邦,刘邦通过张良与项伯建立联系,最终化解危机。文章通过对话和行动,展现了刘邦的机智和张良的忠诚,同时也反映了项伯的义气和项羽的犹豫。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突显了历史事件中的人性和智慧。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司马迁《鸿门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留侯张良       素:平时
B.项伯乃驰之沛公军       夜:夜晚
C.项伯杀人,臣       活:使……活
D.张良出,项伯       要:同“邀”,邀请
2.请把第Ⅰ卷文言文选段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四川省职教高考研究联合体普通高校高职教育单独招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