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打彩

戴智生

我的老家有个习俗:端午节宴请亲友,摆的是流水桌。

所谓流水桌,就是来一拨人上桌菜,来拨人上桌菜,开席无定规,菜肴是一模一样的。宾客用过的碗筷,主人决不肯立刻清洗,皆堆积在门前的木盆里。谁家用过的碗盘摞得高,就证明谁家亲朋好友多,是面子也是荣耀。

亲友酒足饭饱,观龙舟,打扑克,悉听尊便。

我好些年头没有回去了。

父亲生前,带我回过几次。父亲从小随爷爷在城里安了家,老家还有父亲的一位堂弟。按理说,我应该称父亲的堂弟叫叔叔,做我女儿吧?叔叔似真似假。他有两个儿子,没有女儿。婶婶打趣,他们百年之后,女儿打发八仙王的垫肩布,就指望我了。叔婶说的是久远的事,我只当是玩笑话。

那时我还小,我们两家来往密切。叔叔上街常来我家落脚,带点辣椒或鸡蛋。我家也会送他些火柴、肥皂。叔叔家有喜事,一定请父亲到场,奉为上宾。

父亲英年早逝,叔叔同我们一样悲伤,葬礼上几次哽咽落泪。他全家人都来了,忙前忙后,抬棺柩的八仙王也是叔叔带来的,丧事由他一手操办。之后,叔叔来得少了;我有了继父,叔叔好像再没来过。

我出嫁时,也忘记了通知他。这么些年,忙工作,忙家庭,我几乎忘记了这位乡下的叔叔。今年端午节,一早接到一个电话,苍老的声音呼我小名,我辨不出声音,叔叔自报家门,开口就邀我去他家看龙船,并说有车来接我。

这颇为意外,也有一点点为难。

我知道老家有个习俗,出嫁女回去看龙舟,是要打彩的。怎么说,我也算村里出来的姑娘。打彩是给自家上船的兄弟披红绸,还得打爆竹、买烟送红包,慰劳全船的人。不花上两千块,面子上过不去。

同爱人商量,老公倒也大方:饿肚也要争饱气!

我们准备去银行取钱办礼品,叔叔两个儿子竟然上门了。两兄弟轮廓没有变化,进门就姐姐、姐夫叫得山响。他们是专程来接人,茶也不喝,火急火燎地拉我们上车。

我说:东西还没准备好呢。

大弟说:老爸有交代,人去就行,什么都不用准备。

上了车,我嗔怪他们:知道我的地址,平时也不见你们来家坐坐?大弟说:老爸腿脚不便,我们前几年在外打工,回来没两年,合伙办了加工厂,都忙。这不,刚打听到你地址,今天就来了。大弟按了一下喇叭,接着说:现在村里日子好了,打了三条龙船,要热闹一下。我们也要划船,特意早点接你们。

我心里立马打起鼓,好像龙舟竞渡时的咚咚锵

二十公里的县道,个把钟头就到了。小弟先下车,跑回家拿出一挂鞭炮,噼里啪啦一阵响,烟雾还没散尽,我看见叔婶驻足门旁。叔叔有点佝偻,凝重地点着头;婶婶手拿一把勺,满脸的笑已见皱纹。他们明显有了老态!

房子不是以前的老屋,是翻新的楼房。路过的邻里问:谁来了?

街上的亲戚!婶婶高声地回答。

啥亲戚?

女儿呗!

婶婶一只手牵住我的手,引我进了屋。屋里还有不认识的人,大家让开了座,弟弟一边递烟倒茶,叔叔陪我们坐了下来。他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嘴里不停地道:来了就好!来了就好!吃了饭让弟媳带你们去看龙船。

我又想到打彩的事,便讷讷地说:可我、可我还没有准备打彩的礼。

准备好了,准备好了,我帮你们准备好了!

这怎么行?该我出的我出!

知道你们不容易——我们自己人还计较什么喽!

叔叔的话,让我有些汗颜。我说:真不好意思!你看,你是长辈,我都是空手来的。

人来了就好。我们不是东西亲,是人亲!叔叔一板一眼地说,双眼突然泛红,竟先流出两滴老泪来。顿时,我的眼睛红了起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打彩”为线索,讲述了端午节当天“我”受叔叔的邀请回老家看龙船,叔叔为“我”准备好打彩礼的故事。
B.小说插叙父亲去世后,“我家”与叔叔家的关系从密切到疏离,为下文作了铺垫,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合情合理。
C.在“我”小时候,婶婶想让“我”做她“女儿”的想法,既表现了婶婶对“我”的喜爱,也表现了“我家”与婶婶家关系亲密。
D.小说中两次写叔叔落泪,其中第二次是叔叔对“我”父亲的怀念以及为“我”的疏远而感到难过。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综合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如运用动作、语言描写来表现弟弟们朴实、勤劳、孝顺懂礼。
B.“饿肚也要争饱气?”一句既表现了丈夫支持“我”回乡看龙船,也表现了丈夫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
C.“叔叔有点佝偻,……他们明显有了老态”一句直接描写了叔婶的苍老,与前文“我好些年头没有回去了”相照应。
D.小说传承一方地域风俗文化,表现了淳朴的民风以及老家人善良真诚、热情好客的品质,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
3.请结合“我”受邀回老家看龙船的相关情节,分析“我”的心理变化。
4.小说以“打彩”为题目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7-2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一中、克东职教中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串门去(节选)

李娟

①进入二月后,白天越来越长,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当我们迎来冬牧场上第一拨正式拜访的客人阿孜拉和她的妈妈后,也憋不住了。在当天的晚餐桌上大家商量着列出了一份计划表,开始挑选合适的日子陆续出门拜访邻居。先由年轻人开始,然后是嫂子,接着是居麻。

②其实早在一月,我和加玛就说好了二月一起出去串门的事。为什么非要二月不可呢?因为,若是十二月和一月的话,白昼一晃而过,哪怕去最近的人家拜访,也未必能当天去当天回。又不能走夜路,夜里有狼。

③我很早就开始期待这趟行程了。期待的同时却发愁没有像样的外套,都脏得不像样子,脏得洗都没法洗……随着二月一天天来临,大家也替我着急起来。我决定穿我的皮大衣,虽然臃肿不合身,毕竟是干净的。大家都说:“豁切,又不是去放羊。”太邋遢了。

④我又想穿我的短羽绒衣。因为它是深色的,不太显脏,而且合身又利落。大家说:“不行,太冷!”

⑤我说:“天不是已经热了嘛。”

⑥加玛用汉语说:“去,热。回来,冷。”——回来的话,太阳就西斜了,温度迅速降了下来。

⑦居麻大方地说:“行啦行啦,我的衣服借给你吧!”

⑧我伤心地说:“豁切!”

⑨终于到了出门那一天。一大早加玛就提醒我,一定要穿刚洗过的那条裤子!这天她洗脸的时间格外漫长,然后又足足打扮了半个小时。

⑩我坚持穿我相对体面的那件,但大家七嘴八舌地表示反对。我只好妥协,只好把肮脏的长羽绒衣套在短羽绒衣外面。依大家说的,一到地方就赶紧脱下来塞在马鞍后。

⑪本来这天打算去北面牧场拜访加玛的一个同学家,但因一时找不到散养在外的坐骑,耽搁了些时候。等备好了马要出发时,突然东北面沙丘上出现了两个骑马的人。走近一看,正是那个同学和她的妈妈!真不愧是最适合串门的一个日子啊。两人真不愧是好朋友,想到一起了。

⑫于是我们又卸了马鞍,脱去衣服。大家回到地窝子里亲亲热热地叙话。嫂子去毡房割了一块肉,为客人蒸了手抓饭。

⑬送走客人后,已是半下午了。大家在赶牛之前摆开餐布重新喝茶,还开了个会。这回决定第二天改去西面牧场上加玛的一个远房兄弟家。那里也很近,骑马只需一个小时。

⑭赶完小牛后,加玛继续花大半个小时洗脸、打扮。这回我们顺利出发了。我还是长羽绒衣套着短羽绒衣。郁闷的是,短羽绒衣虽短却宽松,长羽绒衣虽长却瘦窄。为了能把胳膊挤进袖子并且合上胸前的拉链,我折腾了老半天。

⑮两人一路向西。走到旷野尽头的沙梁时,又沿着沙梁折向西北方向。渐渐走到两座沙丘间的豁口处,那里有明显的两条汽车辙印。我们拐上汽车路,在起伏的沙梁间走了很久。又渐渐离开车辙,继续向西。

⑯每当小路带我们走向高处时,加玛就为我指向大地的各个方向。详细地告诉我哪个地方住着谁,谁又是谁,谁和谁有什么关系,谁的谁离此地多远……说了许多,似乎这片大地其实也是热闹的。可举目四望,苍苍茫茫。走着走着,脚下的小路越来越清晰,牲畜蹄印越来越密集、匆忙。渐渐又行至高处,这时我一眼看到前方沙丘起伏处有一小团漆黑的角落——到了!沙漠是黄的,雪地是白的,天空是蓝的。整个世界都是浅色的,唯有历经无数个冬天的这一小块人畜栖身地是深色的,像一小块镇纸,稳稳压在起伏动荡的大地上。在那团黑色之上,天空和大地的距离最远。

⑰我们放慢速度靠近。我一心想的是如何在被人看到之前从紧紧裹在身上的脏外套里挣脱出来……那拉链可真难拉!……很不巧,还没到地方,就被人发现了。先是两个孩子站在地窝子门口呆呆地张望。渐渐认出加玛后,他们大喊一声,欢乐地奔跑过来……

⑱那时我们已经走到沙窝子一侧的平地上,那儿栽着粗粗的马桩。我下马后,尽量若无其事地狠拽拉链,挣扎了一番才脱离那件又脏又窄的外套。但孩子们毫不在意,一声不吭充满期待地看着我们系马、整理衣物和头发。当我们向地窝子走去时,孩子们又赶紧冲在前面,提前为我们开门。看我们走得慢慢吞吞,又从门边冲回来,陪我们一起慢慢走。等走到地窝子近前,再次冲上前开门。从头到尾,不说一句话,只是不停地笑。

(节选自《冬牧场》)

注:①豁切:哈萨克语,意思是行了。

1.请阅读全文,分析牧场牧民二月互相串门的原因。
2.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极为传神,往往三言两语就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请分析小说语言描写的特点。
3.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并分析牧场牧民的形象特点。
4.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5.小说重点讲串门,却一再提及“我”的外套,这是否多余?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大家都反对我仅穿短羽绒服上路,可见他们不仅注重保暖,而且个性虚荣,过度在意外表。
B.小说记述了哈萨克牧民在冬牧场生活中的几个小片段,内容真实,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如临现场的感觉。
C.我们终于准备好要去拜访加玛的同学,却因为她们正巧来访而打乱了计划,这种延宕让我们激动的心情变得失落。
D.互相拜访的客人并非亲近的亲属,如同学、远房兄弟,表现出牧区人们的热情和洒脱。
E.快到要拜访的客人家时,我匆忙脱掉脏外套,虽然装作若无其事地狠拽拉链,但内心充满了尴尬和对牧场孩子的排斥。
2024-07-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自贡市中等职业学校职教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她先看了几副镯子,又看了一挂珍珠项圈,随后又看了一个威尼斯式的镶着宝石的金十字架,做工非常精巧。她在镜子前边试这些首饰,〔       〕,不知道该拿起哪件,放下哪件。她不断地问着:

再没有别的了吗?

还有呢。你自己找吧,我不知道哪样合你的意。

忽然她在一个青缎子盒子里发现一挂精美的钻石项链,她高兴得心也跳起来了。她双手拿着那项链发抖。她把项链绕着脖子挂在她那长长的高领上,站在镜前对着自己的影子出神好半天。

随后,她迟疑而焦急地问:

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

当然可以。

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节选自莫泊桑《项链》

1.第一段方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A.慢慢悠悠B.犹豫不决C.挑三拣四D.心中无数
2.这部分描写人物的方法是(     
A.行动描写B.肖像和心理描写
C.肖像和语言描写D.行动和语言描写
3.这段描写极有层次地展现出在借项链时的心理状态,合理的一项是(     
A.迟疑不决——惊喜——焦急而担心——欣喜若狂
B.贪婪、挑剔——意外——焦急——狂热
C.慎重而犹豫——高兴——迟疑焦急——狂喜而得意
D.犹豫不决——意外——焦急——得意
4.选出对“我只借这一件”分析正确的一项(     
A.一个“只”字,强调给对方听,表现玛蒂尔德怕对方不同意,自己失去好机会。
B.突出“只”和“一”,强调自己借得少,表现玛蒂尔德想马上借到又怕不能如愿的心情。
C.强调“只”和“一”,表明自己决不多拿,表现玛蒂尔德坚决要把这挂项链借到手。
D.突出“只”和“一”,说给对方听,表现玛蒂尔德急不可待又怕在朋友面前丢了面子的心情。
2024-07-2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中等职业学校高三模拟检测(二)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聚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褪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照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 呼之。

1.作者用什么手法写凤姐的出场?这样写有何好处?
2.作者运用浓墨重彩的方法工笔描写凤姐的穿着,揭示了其怎样的性格特征?
3.选文中写贾母笑着向黛玉介绍王熙凤,这样写有何作用?
2024-07-2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科融新高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各题。

爱的注视

当那个漂亮的女人拄着盲棍小心翼翼地上车时,全车的乘客都对她报以同情的目光。她把车钱付给司机,摸索着走到司机留给她的座位上坐下,然后将公文包放在膝盖上,那根白色的棍子就靠在她的腿边。

她是34岁的苏莎,一年前由于一次意外,她陡然间失去视力,从此被抛入黑暗、愤怒、沮丧和对自己的怜悯之中。她曾经是一位相当要强的人,但如今,命运将她变成了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人,成为周围人的负担。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她不明白,心中充满了愤怒。但是无论怎样地哭喊、祈求,她知道自己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永远失去了视力,将在无尽的黑暗之中度过余生。

阴云笼罩着曾经生活乐观的苏莎。每一天,她都在痛苦沮丧与疲惫不堪中度过,她唯一所依靠的就是她的丈夫李骏。

李骏是一位军官,他深深地爱着苏莎。当看到失明令苏莎那么沮丧与痛苦时,他便决心帮助妻子鼓起勇气与信心去开始新的生活。李骏的军旅生涯曾训练他如何面对困难,但是他知道这一次却是最为困难的一场战斗。

最终,苏莎感到自己可以回去上班了。她过去是乘公交车上班,但现在却害怕一个人去。于是李骏每天开车去送她。但是,李骏很快意识到这不是长久之计。他对自己说:苏莎必须学会自己搭公交车上班。但是,她还是如此脆弱,失明引起的怨恨还没有从心中消除。这个时候提这些,她会怎么想?

正如李骏所预料的那样,苏莎害怕再搭公交车。我是个瞎子!她愤怒地说,我怎么知道自己到了哪儿?我想你是嫌我累赘了,想扔下我不管了!

苏莎的话让李骏的心都要碎了,但他知道什么是必须做的。他向苏莎保证每个早晨和晚上都会陪她一起乘车,接送她,直到她完全能够应付为止。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李骏身穿制服,每天都同苏莎一起乘车。他教会她如何依靠其他感官,特别是听力,来判断自己到了什么地方;如何适应周围新的环境。他帮助她与司机搞好关系,让他们照看她,为她留个座位。他逗她开心,不论是在苏莎摸摸索索不太顺利地下车时,还是在她把公文包丢到车厢里的时候。

每天早上他们一起出发,把她送到地方以后,李骏再乘出租车去自己的办公室。终于,在一个星期一的早上,离家前,苏莎眼睛里充满泪水,她深情地对他说:再见!之后,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们第一次各自走各自的。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每一天苏莎都很顺利,眼盲之后她从没感到这样好过。她成功了!她终于可以自己去上班了!

星期五早上,苏莎像往常一样坐车上班。当她付车费时,司机说:孩子,我真羡慕你。

苏莎不知道司机是否在同她说话,还有谁会羡慕一个双目失明、挣扎着寻找生活下去的勇气的女人呢?她不由好奇地问:为什么你会羡慕我这样的人?司机回答说:因为照顾和保护你一定是件快乐的事。司机的话让苏莎感到纳闷,于是她又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司机说:你知道吗?过去几天,每个早上,在你下车时,都有一个穿着一身军装的、长得很帅的小伙子站在拐角对面的街上注视着你,在确定你安全地穿过街道并走进办公室以后,他会向你的方向抛一个飞吻,然后才转身离开。你真是一个幸运的女人。

幸福的泪水滑下苏莎的脸颊,尽管她再也无法看见李骏,但她却能始终感觉到他的存在。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文中“最为困难的一场战斗”指的是什么?
2.李骏为什么认为“苏莎必须学会自己搭公交车上班”?
3.从全文看,作者采用什么方法刻画李骏这一形象?概括李骏的品质特征。
4.结尾部分司机与苏莎对话,这一情节设计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5.亲情之爱、师生之爱、朋友之爱……在“爱的注视”下,我们不断成长。结合苏莎失明后情感的变化过程,谈谈你对“爱的注视”的感受。
2024-07-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技能班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你怎么好意思

刘永

儿子进门的时候,郭守业正面朝里躺在床上。悄无声息。

儿子诧异,这是他下班后第一次发现桌子上没有热腾腾的饭菜。

爸,你咋没做饭?爸,爸……

嗯。良久,郭守业才有气无力地支吾了一声。

此刻,躺在床上的郭守业比濒死都难受。

“你呀你,这种事你都能想得出来!”老战友的那句话依然在他的脑袋里嗡嗡作响。

郭守业跟儿子相依为命,儿子已是而立之年,仍然孤家寡人,不是找不到,是不愿意找,对儿子而言,电脑游戏的魅力远比老婆大得多。长久以来,儿子下了班就钻进自己房间,大门不迈二门不出。长期以来,日常开销全由郭守业承担。郭守业早年的积蓄虽给妻子的身体“耗光”了,可他还能凭靠1200元的退休金勉强度日,只是近来物价犹如洪水猛兽般突涨,现在这些钱连吃饭都不够了,更别说还要缴水电煤费。

儿子的收入高出郭守业好多倍,但从没给过他一分钱。之前,郭守业一直觉得向儿子要钱这事太不好意思,每次想开口,妻子临终前的遗言总先入为主,那时候,妻子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说:“老郭,孩子就托付给你了。”没等到郭守业点头应承,妻子脖子一歪人就走了。

可是再不开口不行了,这日子眼见揭不开锅了。前段日子他倒是给儿子委婉地提过一次,可是儿子只顾埋头吃饭,没接他的话茬,但从儿子的脸色来看,那是不想给。于是郭守业日思夜想,就想出来一个开始以为两全其美现在却让他无地自容的“馊”主意来。这不,上午他刚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医院化验科当主任的战友差点就把手指头戳在他的脸上了,一句“你呀你,这种事你都能想得出来!”郭守业这张老脸再也搁不住了,他本来就是强迫自己来的,经老战友这么一说,不知咋的不争气的眼泪就下来了。

战友一看这情势,觉得刚才言重了,兴许老战友还真是遇到了难题,就问他到底怎么了,怎么会用诈病来欺骗自己的儿子?郭守业的嘴巴咂吧了好几次,才有些避重就轻地说出了缘由。

听完郭守业断断续续的叙述,战友久久无语。于是,二话没说转身去了隔壁。过了会儿,战友来了,手里多个信封,说需要的单据都在里面。郭守业做贼似的把信封塞进内衣口袋,然后头也不回地溜出医院,等回到家来他才发现,信封里面除了单据,还有2000元钱,郭守业瞬间红了眼圈……

这时,儿子发现了桌子上的检查单。良久,无言。

“爸,怎么会是这样?怎么……”显然儿子是悲伤的,这让郭守业很是过意不去,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戏他必须得演下去。他说,亮亮,别担心,千万别担心,医生说了,这是早期,通过长期药物治疗是能够治愈的。

嗯,儿子无语,表情肃穆,有很重心事儿。

这一夜,儿子唯一的一次没趴在电脑前打游戏,他听得见儿子在屋里和客厅里来回踱步的声音,这说明儿子还是在乎他这个老子的,以前的种种只是假象而已,想到儿子为自己难过,郭守业很有些负罪感。

这时,脚步声朝他的卧室走来,他赶紧翻身面对墙壁。爸,儿子的声音有些哽咽,几次欲言又止,灯影里,儿子的手里拿着东西,似乎是一个大信封,郭守业马上断定那是钱。想到此郭守业的眼泪汹涌而出,他想到用这个方法来向儿子要钱,自己真不是个东西,他真想跳起来抽自己耳光。

爸……儿子叫着在他的床头坐下来。郭守业缓缓转过身来。儿子手里果然拿着一个信封,这信封有些面熟,又一时想不起在哪儿见过。

亮亮,别担心,我的病一定能够治好,爸爸有信心。

爸……儿子的眼泪下来了。看着眼前的儿子他心内如焚,他真想说出真相,可是他又不能。

爸……儿子声音颤抖着,一只手缓缓伸进信封。郭守业的眼睛再一次被泪水模糊。

爸,这是咱家的房产证,我想……

亮亮,房子不用卖,大概,大概几千块钱就能治好的。

不,不,几千元我是有的,我想,我想……

儿子欲言又止,显出深深不安。

亮亮,有啥话你就说吧。

爸,我想,趁,趁您还在世时把房子,过,过到我名下,因为,因为以后会很麻烦的。

儿子的一句话犹如一个晴天霹雳,险些将郭守业从床上劈倒在地上。刹那间,他的五脏六腑纠结在了一起似的剧疼难忍,尤其是肝部,霍霍的疼,刀剜一般,他的整个身体怕冷一样痉挛着缩成一团。

“八成,八成我是真的得肝癌了。”他想。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这篇小说以较细腻的人物描写,展现了普通家庭生活的另一面。故事虽然很简单,但情节曲折跌宕,极富戏剧性,很吸引人。
B.小说开头写儿子因“下班后第一次发现桌子上没有热腾腾的饭菜”而发问,说明郭守业一直在周到地照顾着这个游手好闲又不务正业的儿子。
C.小说插叙了妻子临终前的遗言,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郭守业不能直接向儿子要钱的苦衷,而儿子依仗着母亲的遗言更加放肆。
D.小说的后半部分在运用语言、心理、神态描写的同时,还插进了郭守业对儿子举止的误解,当明白了儿子的真实意图后,郭守业的肝病加重了。
E.小说结尾既让人始料不及,又令人回味无穷,展现了当前部分年轻人的思想状态,凸显了“欧·亨利”式小说结尾的艺术魅力。
2.小说标题“你怎么好意思”有什么意义?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小说中父亲和儿子都流出了“眼泪”,这两种眼泪是否一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4.请简要分析郭守业的形象。
5.针对郭守业装病来向儿子要钱的做法,有人认为这样做是对的,有人认为不该这样做。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2024-07-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中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和我的时代(节选)

杨遥

①有一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让我加他的微信,帮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一下视频。我欣喜父亲终于有变化了,赶忙加上他的微信,打开发来的视频。父亲在施肥,他穿着脏兮兮的蓝色中山装,头上脸上都是土,不多的头发被风扬起,上面沾着碎草屑。他施的肥黑乎乎的,父亲捧着一把,用我们老家的方言说:这是纯天然的羊粪,我们的农产品不用化肥、不打农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视频中的父亲样子很认真,像背课文的小学生。因为他的认真,方言听起来特别生硬、难听。

②原来父亲让我转发这样的内容。看架势,他要卖啥农产品了。

③现在父亲竟要做电商了,我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想起微信朋友圈里被我屏蔽掉的那些卖东西的朋友,做电商一定很难,怎样能让别人信任你,买你的东西?我们镇坐落在山西中北部,一半盆地,一半山丘。人们在盆地种些玉米、高粱等大田作物,山坡上种谷子、荞麦、胡麦、豆类等小杂粮,没啥特别的东西,谁买呢?而且想到父亲邋遢的样子,如果被朋友们看到……我便没有帮他转发,想过段时间,父亲或许会知难而退。他不适合干这个。

④没想到到了晚上,父亲在微信里问我:怎么没有看到你转发的视频?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父亲,便索性装作没看见他的信息。侥幸地想,父亲刚用微信,大概不太熟悉它的功能,能糊弄过去:或者,他能猜测到我的想法,不再问。但是第二天一早,刚打开手机,就蹦出父亲的微信。他还是问怎么没有看到我转发的视频。没办法搪塞了,想到父亲的执拗,我便不情愿地转发了。

⑤到了傍晚,父亲的微信又来了,这么多年,我们从来没有这么频繁地联系过。这次他是来批评我的,他说朋友圈要互动,你不回复别人的留言,人家就不会给你点赞、留言了。

⑥过了几天,父亲又给我打来电话,很认真地说需要帮他一个忙。我对父亲的电话已经有些头疼了,我情愿他问我要一些东西,哪怕贵些也不怕。现在他这样认真和我说话,我预感不大好。果然,父亲说:你在外面工作,认识的人多,拉我进你的几个微信朋友群。那里面肯定有许多人需要绿色食品。我一听头大了,怎么能把父亲拉进我的微信朋友群呢?便回绝道:拉不进来,进这些群都要群主审核。父亲不死心地问:你和他们说一下不行吗?我说:人家都是搞文艺的。父亲叹口气,挂了电话。拒绝了父亲,我心里有些不安,想父亲这样着急是不是缺钱?便给他微信转账发去个大红包。父亲打都没有打开,回复说他不缺钱,这些年挣的钱连他死后打发也够用了,只是想让我多帮他做宣传,多帮他加一些微信好友。

⑦芒种过后十多天,父亲又发来他的视频。他在锄草。这次他脱下长衫了,却换了件穿过很多年的湖蓝色半袖衫,当初那鲜亮的湖蓝早已褪去,变得发灰,像湖水被大面积污染了。

⑧父亲满脸的胡子和头发连在一起,像从草堆里长出来的一棵最高的草。我很气愤,给父亲买了那么多件新衣服他不穿,总是让我转发他邋里邋遢的视频,便索性关掉朋友圈。

⑨一日有同学问,乡下可有绿色农产品?忽然想到有次父亲好像谈到在种什么羊粪小米,给他打电话。父亲的手机意外地占线,等了好长时间,才把电话打进去。我问父亲能不能买到好小米。父亲大概没有想到我问小米,有些意外,马上回答:新米刚下来。今年咱家种的是羊粪小米,完全没污染,口感特别好。我找到父亲的微信朋友圈,让同学们看视频,但没有告诉他们这是我的父亲。

⑩父亲记日记一样,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着谷子成长的过程。几天过去,谷子已经冒出一截儿。然后父亲锄草、施肥,施的是羊粪肥。长出谷穗了,刚开始手指头肚那么大,慢慢变成狗尾巴草那么大。突然长出虫子了,父亲对着镜头说:我们不打农药。他每天用小刷子蘸着烟蒂泡的水刷谷穗,好半天才刷完一枝。刷谷穗的时候,父亲的脸拼命往上凑。我知道他眼神不好,看不清那些小虫子。他抬起头来的时候,脸上沾着黑一道、绿一道的植物汁液。谷子地一眼望不到尽头。同学们没有把视频看完,就敲定了买父亲的小米,五斤、十斤下了订单。那天帮父亲卖了五十斤小米。第二天父亲告诉我已经快递发货了。他对我说:你认识的人不一样,以后有机会多给我介绍啊!

⑪没几天,一位西藏的朋友给我打来电话。我有些诧异,他这么快就和我联系?没想到他开口就说:你介绍的米贵,熬上不好喝。我心里咯蹬一下,赶忙说给他问一下。我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听完后说:放心,我还能让你丢脸?几天后,西藏的朋友又打来电话,他说:我错怪你介绍的那位卖米的大爷了,是我们这儿的水有问题。以后我就吃他家的小米。我不清楚父亲怎样处理的,忙去问。父亲说:咱的米能有啥问题?我自己种的还不知道?肯定是他的水出了问题。我给他又寄了三斤小米,同时寄了三瓶矿泉水。我告诉他说你熬的米不好喝,可能是水的问题,这次你用矿泉水熬上,不要拿你们的水,要是不好喝就是我的米有问题。父亲笑了一下: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水土,他们那儿和咱们的水土不一样。一用矿泉水熬上,他就告诉我好喝。我心里叹服父亲能想到这么个点子,说以后有朋友要小米,我就给介绍。父亲说:我不光卖小米,还有核桃、蜂蜜、酸枣、荞麦、胡油、土鸡蛋。需要啥有啥,质量绝对没问题。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要“我”加他微信,帮他加一些微信好友,帮他宣传农产品,这些情节暗示父亲有变化了,懂得用新媒体卖农产品的便利。
B.“我便没有帮他转发,想过段时间,父亲或许会知难而退”,没转发的原因之一是“我”推测父亲推销的农产品没有销路,转发也没用。
C.“像从草堆里长出来的一棵最高的草”,既写出了父亲在田间劳作时“邋里邋遢”的形象,也暗示了“我”对父亲有一种看不起的情绪。
D.文章写的虽是父亲推销农产品的小事,但微信朋友圈转发、快递发货等新事物的出现,却构成了社会大背景,反映了农村的新变化。
2.请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3.“我”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请简要分析“我”在文中的作用。
4.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这次他脱下长衫了,却换了件穿过很多年的湖蓝色半袖衫,当初那鲜亮的湖蓝早已褪去,变得发灰,像湖水被大面积污染了。

2024-07-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丑娃守门

奉争奇

丑娃有胆,竟敢和新任乡长郑凤打赌,当上了乡影院的守门员。不过很多人等着看他的好戏。按理说如今人富了,看电影买张票根本不在话下,但每场电影,偏偏有多半人不买票。有人凭权,有人凭交往,有人凭裙带,还有人凭混……反正谁买票谁就是最没本事的窝囊废!丑娃这赌也打得绝:有一个没票入场者,认罚十元。

丑娃守门没提小木棍。他身旁桌上放一架四喇叭收录机,正播放《影院管理规则》。别看硬巴巴的条文,经乡播音员一录,甜生生的语言配上颤悠悠的轻音乐,听上去还怪悦耳的呢!丑娃满脸挂笑,很礼貌地招呼观众按顺序入场。

观众稍有骚乱,混头二愣子带着一帮小弟兄撞上台阶,正要挤门而入,不禁一怔,只见丑娃身后小黑板上写着:如确有买不起票者,丑娃愿解囊相助……”

二愣子瞟了眼黑板下压着的几张零票,张口骂道:卖狗皮膏药!擒妖的, 吃羔的——待会瞧!便带着小弟兄退在门旁。

不大会儿,台阶上走来一位摩登女郎,浓妆艳抹,娇滴滴满身香水味,她旁若无人,走近门前。丑娃伸臂挡住她道:哎,请拿出票来!

⑥“哟,我是——女郎飞来个媚眼。

⑦“你是高副乡长的小姨子,雅号艳牡丹。对吧?请拿出票来!

⑧“哼!老娘还没有掏票看过电影哩。艳牡丹边嚷边往门里挤。不料丑娃一把拽住她的后衣襟,拉出门外:嘿嘿,门外请便!

艳牡丹被揪出门外,观众一围,粉脸霎时比牡丹花还红。她双手往大腿上一拍,放声嚎叫:哈呀呀,这是咋呀,俺头上有土呀不是?丑八怪也欺负俺!别人的票是票,俺刚刚交给你的就不是票哇!

人群轰动,有气愤斥责的,有息事宁人的,也有火上浇油的……艳牡丹真撕破脸皮啦,又喊又叫:哈呀呀,对着青天红日,你丑娃就这么诬赖人!

丑娃不动声色地回到桌旁,倒过磁带,,捺下放音键,磁带沙沙地转动着:哎,请拿出票来!”“哟,我是——”“哼!老娘还没掏票看过电影哩!”……人们听着录音哄然大笑。艳牡丹见原声毕露,一下子收住嚎闹,双手捂脸挤出人群溜了。

这边二愣子正失望地摇着头,突然瞧见新任乡长和高副乡长从广场走来,他眼里又闪出光彩。丑娃也瞅见了乡领导,不过,他满有信心地冲着大伙高声说:我丑娃守门,为的是社会风气的好转。大家瞧,乡领导经过整党后,决心很大,亲自来支持我的工作啦,都是买票看电影。丑娃的话博得雷鸣般的掌声。

正上台阶的高副乡长用肘子一碰郑乡长说:这小子多混,连咱们也搁进去了!郑乡长风趣地笑笑:咱怕甚?据说他黑板下压着零票哩。高副乡长一扭身算了,我不看了。郑乡长一把拉住他:嘿嘿,那哪行哩,今天我请客!说着,到票窗买了两张票,撕下一张递给高副乡长。

⑭“咝——在二愣子的口哨声中,小弟兄们一哄而去。丑娃忙抓起黑板下的零票,诚挚地喊出二愣子的大名:振华——振华哎——

丑姓赌赢了。赢了甚?我还不知道。我只是在影院里听见两位乡领导的对话:高副乡长说,哼!这样的人怎么能守门!郑乡长说,哦——我也这么想,这么个精明人,放在这儿守门真有点可惜……

(有删改)

1.小说通过哪些情节正面刻画出丑娃坚持原则、机智精明的人物形象?请举出三处进行说明。
2.点面结合是一种常见的描写技巧,请谈谈本文第⑩段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
3.文章结尾处,两位乡长都认为丑娃不应该守门,请结合文本分别谈谈他们这样认为的原因。
4.请分析文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了艳牡丹这一人物形象。
5.请结合文本,用一句话概括出郑乡长的人物形象。
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写了丑娃和新任郑乡长打赌,为乡电影院守门,丑娃在守门时没让任何一个没票的人入场,让郑乡长发现了丑娃是一个人才的故事。
B.第①段“不过很多人却等着看他的好戏”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的现象。
C.小说第②段“丑娃守门没提小木棍。他身旁桌上放一架四喇叭收录机”,为下文丑娃机智制服二愣子等人并录下艳牡丹的语言等情节作铺垫。
D.混头二愣子带着一帮小弟不买电影票,想凭混硬闯入影院看电影,是因为他们没正式收入,没钱买电影票。
E.“丑娃赌赢了。赢了甚?我还不知道。”这三句与开头第一段首句相照应,揭开悬念,使小说首尾圆合、结构完整。
2024-07-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价的奖赏

当她猛然发现身边的手提包不见了时,吓得冷汗涔涔。那手提包里的钱和银行卡都在其次,关乎命门的是海关进出口手册和关税证明的单据,一旦丢失,将给她所在的报关公司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

她失魂落魄,跌跌撞撞到广场派出所报了案,然后,又心急如焚地雇来了三个人,让他们举着写有一万元悬赏的寻物牌,来回走动。阳光一点点离散,她的心也揪得越来越紧。这时候,广场派出所的民警打电话来说,有一个人拾到棕色的提包。她急三火四地赶到派出所,的确是她的手提包,她惊喜地叫起来,可是等她打开拉链,却傻了眼,包里空空如也。像迎头挨了一瓢冷水,她心里的希望一下子熄灭了。

拾到包的人是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衣着破旧,看起来挺精神的。民警悄悄告诉她:这男孩在假期经常来广场拾破烂,上次,他也说是捡到了提包,来交还失主,哪知失主说,就是这男孩在他坐的地方转来转去,不一会提包就不翼而飞,失主一口咬定,包就是他偷的。结果那失主不但没给赏金,还管那孩子要包里少的钱,甚至动了粗。民警看了看男孩又说:我怀疑,这次他又故伎重演,要不,我们仔细地盘问盘问,看看有什么破绽?

她忙摇摇头,即使以前男孩有过劣迹,她也不愿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怀疑和猜测他这次的诚心。许是猜出了民警和她谈论的内容,男孩涨红了脸,紧咬着下唇,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分辩道:包是捡的,不是偷的。

她走上前去,拉过男孩的手,拍拍他的肩膀,说:小兄弟,姐姐相信你,即便你只是送来了空提包,也谢谢你。

直到夜幕降临,也没有奇迹出现,她心灰意冷地往回走,月色清凉如水,冷得让她心寒。突然,身后窜出一个人来,往她怀里塞了个方便袋,然后掉头跑开,消失在幽暗的小巷里。

等她从惊恐中回过神来,惊奇地发现,方便袋里竟是那些让她忧心如焚、想用一万元赎回的票据。突如其来的惊喜,让她恍惚置身于不敢惊扰的梦境中一般。

除了现金,一切失而复得,还多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曾经,我把拾到的提包交给失主,却被失主反咬一口,诬赖我是小偷,我当时很后悔把包给了他。今天下午,当我看到地上的提包时,我心情很复杂,但还是不由自主地捡起了它,怕失主着急呀!这次我得做得聪明点,于是先交上空包,投石问路。没想到,你不仅相信我,还握了我脏兮兮的手。赏金我是不会要的,其实,你已经给了我比任何金钱都贵重的奖赏,那就是尊重和信任,我收下了,也谢谢你。请你一定相信我,我捡到包时里面就没有钱。

她呆呆地站在夜色里,心动如潮,为那个受了委屈依然善良的男孩,为那个在困境中生存但内心并不贫穷的孩子。她总以为能让人心动的是金钱,却不知道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是人的体态、言语和笑容衍生出来的温暖与尊重。多少怀揣着真诚而来的帮助,多少明媚而纯粹的心境,被我们审视、猜忌和怀疑的目光灼伤,变得冷漠而麻木。其实,每一个善意都该得到尊重,容不得一丝龌龊的猜疑。

1.请将男孩归还女士丢失物件的两个情节,按顺序填入下列空格。
拾提包——(     )——(     )
2.文章用了一定的笔墨写另一个丢包人,这对表现丢包的女士起什么作用?
3.本文的环境描写很好地烘托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请从文中任选一例,对此加以简析。
例句:___________
简析:___________
4.第⑧段中小纸条上的内容,对男孩归还女士丢失物件的情节起何作用?从小纸条上的内容可以看出小男孩有什么精神品质?
5.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请用一句话写出你阅读本文最深的一点感悟。
2024-07-2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山东省春季高考研究联合体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台儿沟上了列车时刻表,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

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从前,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他们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大山无声的命令。于是,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如今,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得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得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胭脂。尽管火车到站时已经天黑,她们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着服饰和容貌。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

七点钟,火车喘息着向台儿沟滑过来,接着一阵空哐乱响,车身震颤一下,才停住不动了。姑娘们心跳着涌上前去,像看电影一样,挨着窗口观望。只有香雪躲在后面,双手紧紧捂着耳朵。看火车,她跑在最前边,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去了。她有点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车头那么雄壮地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它那撼天动地的轰鸣也叫她感到恐惧。在它跟前,她简直像一叶没根的小草。

……

那个白白净净的年轻乘务员真下车来了。他身材高大,头发乌黑,说一口漂亮的北京话。也许因为这点,姑娘们私下里都叫他北京话北京话双手抱住胳膊肘,和她们站得不远不近地说:喂,我说小姑娘们,别扒窗户,危险!

呦,我们小,你就老了吗?大胆的凤娇回敬了一句。姑娘们一阵大笑,不知谁还把凤娇往前一搡,弄的她差点撞在他身上,这一来反倒更壮了凤娇的胆,喂,你们老呆在车上不头晕?她又问。

房顶子上那个大刀片似的,那是干什么用的?又一个姑娘问。她指的是车相里的电扇。

烧水在哪儿?

开到没路的地方怎么办?

你们城里人一天吃几顿饭?香雪也紧跟在姑娘们后面小声问了一句。

真没治!”“北京话陷在姑娘们的包围圈里,不知所措地嘟囔着。

快开车了,她们才让出一条路,放他走。他一边看表,一边朝车门跑去,跑到门口,又扭头对她们说:下次吧,下次一定告诉你们!他的两条长腿灵巧地向上一跨就上了车,接着一阵叽哩哐啷,绿色的车门就在姑娘们面前沉重地合上了。列车一头扎进黑暗,把她们撇在冰冷的铁轨旁边。很久,她们还能感觉到它那越来越轻的震颤。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 一文,作者是____________,体裁是_________
2.解释文中画横线词语的含义。
心不在焉:______
撼天动地:______
3.第二段中画横线的文字描写姑娘们在火车到来之前精心打扮自己,请分析这段文字的作用?
4.姑娘们问了“北京话” 一连串问题,小说里并没有写“北京话”的回答。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5.结合小说的节选部分,分析香雪和凤娇两个人物的共性与个性?
6.探究“火车”在作品中的作用。
2024-07-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