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杨成武的《长征胜利万岁》“自从过了哈达铺……我怎么也忘不了他”,然后回答问题。

自从过了哈达铺,我们为了保全和发展自己的力量,迅速北上抗日,一般不和敌人硬打,尤其进入陕北后,更是如此。除非敌人穷追、拦阻,惹怒我们的时候,我们才给予还击,搬去前进路上的障碍。

然而,进入黄土高原以来,马鸿逵、马鸿宾的骑兵一直尾追我们。到了吴起镇,他们更是追而不舍。还有鲁大昌,我们在腊子口交过手的这个手下败将也匆匆赶来了,妄图报复。

经过甘南急行数百里的红军部队,减员不少,给养困难,又初到天气寒冷的西北地区,极需休整。但是为了保卫边区人民的革命胜利果实,中央军委决定,给敌人一次沉重的打击。毛主席亲自指挥了这一仗。

这是十月的一天早晨,秋高气爽,太阳还没有升到山顶,毛主席率领部队进入吴起镇一带的山头阵地。我们一纵队四大队担负着迂回敌人左侧的任务,一路上只见兄弟部队也都进入各自的伏击地。

八时整,我们埋伏在川道左侧的山沟里都有些急了,这时突然见前方川道里冒起一团团尘土,我与大队长王开湘同志各自拿起望远镜仔细一看,嗬,果真马大胡子的骑兵来了,一队接着一队,还真不少。

战士们在一旁手里握着枪,眼睛紧盯着川里,从他们的神情可以看出,此刻谁都心里痒痒的,恨不得一下扑过去,将敌人彻底消灭。但是,这次是联合行动,必须听从统一指挥。我知道,现在两边山沟里,数百挺轻重机枪都等着他们,只要一声命令,便可见到万马奔腾,千钧雷霆之势。这时,我习惯地转过头去,看看后边阵地。

突然啪!山谷里响起了清脆的枪声。

刹时间,两边山沟里的轻、重武器一齐吼叫起来,两厢伏兵一起杀了出来。敌人此时才知道进了我们的伏击圈,但已经晚了。我们一个迅猛突击,把走在前面的那个团打了个七零八落。受惊的马狂奔乱跳,敌人无法控制坐骑,纷纷从马背上跌落下来。有的腿还挂在脚蹬里,硬给马拖着跑了。敌人后边的三个骑兵团,阵势还没有摆定,一家伙就给他们自己的败骑冲散了。真是人喊马嘶,不打自垮。我们就这样轻轻松松地消灭了敌人一个骑兵团,打垮了敌人三个骑兵团。在打扫战场,清理缴获的文件中,我们看到了蒋介石的密电,电报称:

红军长途行军,疲惫不堪,企图进入陕北会合刘志丹。命令你部骑兵前往堵截,相机包围,予以歼灭。

红军长途行军”“企图进入陕北会合刘志丹这话都不假,但却是我们相机包围了蒋介石的骑兵,并把他们给歼灭了。

谁知道,这就是我们长征中的后一仗啊!这一仗,宣告了一年来蒋介石追剿计划的彻底破产。但是我们也付出了代价。除伤亡了一些同志外,原团参谋长现二大队大队长李英华同志也壮烈牺牲了。他是在哈达铺整编时由四团调到二大队去的,在此之前,一直在我们四团任参谋长,我们天天生活、战斗在一起。长征途中,他组织司令部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我怎么也忘不了他!

1.吴起镇歼灭战场面精彩而又震撼,作者是如何达到这种艺术效果的?
2.“除非敌人穷追、拦阻,惹怒我们的时候,我们才给予还击,搬去前进路上的障碍”,为什么?
3.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鸿逵、马鸿宾的骑兵的尾追和鲁大昌的妄图报复严重影响了红军的休整,威胁边区人民的革命胜利果实,基于这些原因,中央军委决定发起吴起镇歼灭战斗。
B.敌人的骑兵一队接着一队,敌众我寡,中央军委制定了各部各自围歼的战略,“我们”一纵队四大队独立完成了消灭左侧敌人的任务。
C.这场战役消灭了敌人一个骑兵团,打垮了敌人三个骑兵团,粉碎了蒋介石的“追剿”计划。
D.马鸿逵、马鸿宾的骑兵对红军围追堵截,其战略意图就是阻止红军进入陕北与刘志丹会合。
2024-05-18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 第一单元《长征胜利万岁》同步讲解与练习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班公湖边的鹰

王族

几只鹰在山坡上慢慢爬动着。

第一次见到爬行的鹰,我有些好奇,于是便尾随其后,想探寻个仔细。它们爬过的地方,沙土被沾湿了。回头一看,湿湿的痕迹一直从班公湖边延伸过来的,在晨光里像一条明净的布条。我想,鹰可能在湖中游水或者洗澡了。高原七月飞雪,湖水一夜间便可结冰,这时若是有胆下湖,顷刻间肯定叫你爬不上岸。

班公湖是个奇迹。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上,粗糙的山峰环绕起伏,幽蓝的湖泊在中间安然偃卧。与干燥苍凉的高原相对比,这个不大的湖显得很美。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湖面便扩散和聚拢着片片刺目的光亮。远远地,人便被这片光亮裹住,有眩晕之感。

而这几只鹰已经离开了班公湖,正在往一座山的顶部爬着。平时所见的鹰都是高高在上,在蓝天中飞翔。它们的翅膀凝住不动,像尖利的刀剑,沉沉地刺入远天。人不可能接近鹰,所以鹰对于人来说,则是一种精神的依靠。据说,西藏的鹰来自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它们在江水激荡的涛声里长大,在内心听惯了大峡谷的音乐,因而形成了一种要永远飞翔的习性。它们长大以后,从故乡的音乐之中翩翩而起,向远处飞翔。大峡谷在它们身后渐渐疏远,随之出现的就是无比高阔遥远的高原。它们苦苦地飞翔,苦苦地寻觅故乡飘远的音乐……在狂风大雪和如血的夕阳中,它们获取了飞翔的自由和欢乐;它们在寻找中变得更加消瘦,思念与日俱增,爱变成了没有尽头的苦旅。

而现在,几只爬行的鹰散瘫在地上,臃肿的躯体在缓慢地往前挪动,翅膀散开着,拖在身后,像一件多余的东西。细看,它们翅膀上的羽毛稀疏而又粗糙,上面淤积着厚厚的污垢。羽毛的根部,半褐半赤的粗皮在堆积。没有羽毛的地方,裸露着红红的皮肤,像是被刀剃开的一样。已经很长时间了,晨光也变得越来越明亮,但它们的眼睛全都闭着,头颅缩了回去,显得麻木而沉重。

几只鹰就这样缓缓地向上爬着。这应该是几只浑身落满了岁月尘灰的鹰,只有在低处,我们才能看见它们苦难与艰辛的一面。人不能上升到天空,只能在大地上安居,而以天空为家园的鹰一旦从天空降落,就必然要变得艰难困苦吗?

我跟在它们后面,一伸手就可以将它们捉住,但我没有那样做。几只陷入苦难中的鹰,是与不幸的人一样的。

一只鹰在努力往上爬的时候,显得吃力,以至于爬了好几次,仍不能攀上那块不大的石头。我真想伸出手推它一把,而就在这一刻,我看到了它眼中的泪水。鹰的泪水,是多么屈辱而又坚忍啊,那分明是陷入千万次苦难也不会止息的坚强。

几十分钟后,几只鹰终于爬上了山顶。

它们慢慢靠拢,一起爬上一块平坦的石头,然后,它们停住了。过了一会儿,它们慢慢开始动了——敛翅、挺颈、抬头,站立起来。片刻之后,忽然一跃而起,直直地飞了出去。

它们飞走了。不,是射出去了。几只鹰在一瞬间,恍若身体内部的力量迸发了一般,把自己射出去了。

太伟大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几只鹰转瞬间已飞出很远。在天空中,仍旧是我们所见的那种样子,翅膀凝住不动,刺入云层,如若锋利的刀剑。

远处是更宽阔的天空,它们直直地飞掠而入,班公湖和众山峰皆在它们的翅下。

这就是神遇啊!

我脚边有几根它们掉落的羽毛,我捡起,紧紧抓在手中。

下山时,我泪流满面。

鹰是从高处起飞的。

1.文中刻画了行走于地面的“鹰”和翱翔于蓝天的“鹰”的两个形象,这两个形象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什么?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2.指出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①爱变成了没有尽头的苦旅。
②鹰是从高处起飞的。
3.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文章前一部分写到了“地域风光”,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4-05-17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职业模块 同步练 综合测试题(二)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小题。

年轻时应该去远方

肖复兴

①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告诉我利用这个假期,他要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得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的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②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漂泊,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漫延得更宽更远。

③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的。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④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线谱,也成了我至今难忘的回忆。

⑤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象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象力,便能收获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⑥一辈子总是待在舒适的温室里,再是锦衣玉食,也会弱不禁风,消化不良的;一辈子总是离不开家的一步之遥,再是严父慈母,也会目光短浅,膝软面薄的。青春时节,更不应该将自己的心锚过早地沉入窄小而琐碎的泥沼里,在网络的虚拟中消耗着自己的生命,让自己未老先衰变成一只蜗牛,只能够在雨后的瞬间从沉重的躯壳里探出头来,望一眼灰蒙蒙的天空,便以为天空只是那样的大,那样的脏兮兮。

⑦青春,就应该像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也要借着风力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间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

⑧年轻,就是漂泊的资本,是漂泊的通行证,是漂泊的护身符。而漂泊,则是年轻的梦的张扬,是年轻的心的开放,是年轻的处女作的书写。那么,哪怕那漂泊是如同舒伯特的《冬之旅》一样,茫茫一片,天地悠悠,前无来路,后无归途,铺就着未曾料到的艰辛与磨难,也是值得去尝试一下的。

⑨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将带我的朋友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漂泊,才会拥有充满泰戈尔童话般色彩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年轻时应该去远方,在作者眼中,远行、游历也是漂泊的一种。
B.文章开头写儿子在美国漫游,在内容上,告诉读者儿子要去远方独自旅行;在结构上点题,并引出下文中国留学生和“我”去远方的故事。
C.只要敢于漂泊,哪怕经济困难,也能闯荡出来。哪怕是被动漂泊,也能让你全面体悟生活。
D.文中对“儿子”“中国留学生”以及自己“去远方”各流露出了不同的情感态度。对儿子是羡慕、支持,对“中国留学生”是佩服、赞扬,对自己是觉得值得、不后悔。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②段中作者说,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漂泊”就是随水流漂荡停泊,流落异国他乡,风餐露宿。
B.只要敢于漂泊,哪怕经济困难,也能闯荡出来。漂泊的痛苦与残酷,也能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C.第④段中加点的“这一切”,指的是“我”见识到的痛苦与残酷,以及“我”触摸到的乡情与故人。
D.文章末尾引用泰戈尔《新月集》中的诗句,增加了文章的文化韵味,升华了漂泊对人生意义的主题。
3.文中作者反复强调“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结合文本谈谈作者这么说的原因,请写出三点。
2024-05-1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同步练习与检测第七、八单元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小题。

停战令后

魏巍

板门店,于昨天上午度过了它最繁华的日子之后而冷落下来。昨天上午十时,这个仅有三座茅屋的小小的村庄,在完成它的历史任务之前,演出了最后也是最热闹的一场,金日成元帅和彭德怀司令员也来到这里,同美军上将克拉克一起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这是三年半来第一个安静的夜,没有枪声、炮声、飞机声和炸弹声的夜。彭总情不自禁地走出屋子,不知什么地方已经响起了锣鼓声。他回到屋里,躺在床上,想睡也睡不成了。从中南海的紧急会议到北京饭店的不眠之夜,从与毛主席的单独谈话到再跨征鞍,当时他觉得肩负的任务是何等沉重!可是经过三年来的惊涛骇浪,这个任务总算完成了。这使他感到欣慰。这次他到这里来,本来计划在签字之后要到第一线看望看望战士们,现在这种愿望更强烈了……

彭总一行,在先头师略是休息,随后就由师长洪川乘吉普车在前引路,继续向白岩山进发。中午过后,彭总望见前面一带山岭,就像白玉屏风一般,就知道白岩山已经到了。

彭总下车一看,前面十字路口大杨树下站着两个军人,似已等候多时,就立刻不高兴地说:不是叫你不要打电话吗?

我怕他们准备不及……洪川红着脸说。

有什么可准备的?彭总瞪了他一眼,都是自家人,搞这一套旧东西干什么?

彭总,洪川笑着辩解说,这也不是对您,别的首长来了也是这样。

那也不对!彭总严厉地说,不论什么人,都不要搞这一套!

洪川做了介绍。然后大家一起上车,向村里驶去,在一座茅舍前停了下来。彭总的脾气和风格是全军都知道的,尤其是在下面吃饭的问题使人为难。如果准备得好了,那是肯定要挨骂的;如果弄得太不像样,又使人过意不去。这次倒好,这里刚刚打过仗,许多老百姓还没有回来,东西很难买,只好打开几个从祖国运来的罐头,炒了一些鸡蛋粉,弄了一个炒辣椒下饭。这个小宴会就设在茅屋里,大家盘膝而坐。吃饭时,大家心里十分不安,而彭总却特别满意,吃得满头大汗。自始至终,笑容满面,问这问那,没完没了。

有个战斗英雄郭祥,不是这个部队的吗?

是,是我们的一营营长。团政委周仆连忙答道,最后这一仗他打得很好,负伤以后坐在担架上还指挥呢。

伤重不重?

一条腿断了。

彭总停住筷子,关切地问:还能治好吗?还能不能回到部队?

已经送后方了,还没有回信。

彭总叹了口气,把碗放在小炕桌上:你们应当去看看他!

是的。周仆说,这的确是一个好干部。二次战役起了很大作用。敌人南北两面夹击,又是飞机,又是坦克,他的队伍就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硬是一动不动,真有点英雄气概!

彭总若有所感地说:选干部就要选这样的人!对革命忠诚、老实、勇敢、大公无私。在关键时刻,这种人一个可以顶一百个、一千个。

饭后,大家劝彭总休息一下,彭总认为时间紧张,还是抓紧时间去看看战士。于是,去看了几个连队,最后来到三连时,已经快要夕阳衔山了。

当彭总一行来到山下,三连连长和指导员赶快下山来接。附近的十几个战士也围拢过来。彭总看见这些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心里着实高兴,就同他们道了辛苦,一个一个都亲切握手。

人群中有一个年纪最小的战士,眨巴着一双猫眼,望着彭总笑眯眯的,圆乎乎的脸上还露出两个酒窝。彭总同他的眼光相遇,就笑着问道:你这个小鬼,叫什么名字?

小鬼红了红脸,没有马上答出来。三连长代他答道:他叫杨春。

彭总又问:小鬼,这次停战你觉得怎么样?高兴吗?

高兴。杨春答道,就是有点不够解气。

我们消灭了那么多敌人,怎么能说不解气呢?

没有把敌人赶到大海里嘛!

大伙笑起来。

杨春开始还有点胆怯,经过一阵谈话,好像已经同彭总很熟的样子,两个猫眼眨巴眨巴地望着彭总,认真地问道:司令员,我提一个问题行吗?

彭总笑着说:好好,你提。

杨春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说:现在已经停战了,我们呼啦一走行吗?

你说呢?

我说不行。

为什么?

杨春指了指四处荒芜的土地和倒塌的房舍,说:你看,帝国主义糟蹋成这个样子,老百姓可吃什么呀?我们总得帮助他们搞搞建设再走。

彭总不觉心中一热,没有想到这个看去还是个孩子的战士,竟同自己想的一样。

望了望面前的小山岗,彭总正要举步上山,三连长上前拦住说:司令员,上面正在掩埋烈士呢,还是不要去了。

怎么,人死了就不要去了?彭总瞪了他一眼,径自向山上走去。彭总一面走,一面察看着墓前的木牌。那些木牌上都分别写着烈士的姓名、年龄、职务和家乡住处。当他发现有几座坟前没有插木牌时,就停住脚步,对三连长说:这里怎么没有插木牌呀?

有一些还没有查清楚。三连长面有难色地说。

不要怕麻烦!彭总说,可以找他们连队的人来亲自辨认。不是这些牺牲的同志,我们怎么来的胜利?

彭总默默地脱下军帽肃立着,站了很久很久……热泪,从他露出白鬓发的面颊涔涔而下。那边,像白玉屏风般的白岩山,已被夕阳染成金红,显得更加壮丽了。

【注】本文节选自《东方》第六部《凯歌》,有删改。《东方》是魏巍的代表作,1982年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自然段用“最繁华”“最热闹”等词语交代签字仪式,给小村庄增添了光彩和生机,也暗示了板门店将被载入史册。
B.本文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对战斗英雄郭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刻画,突出了他的英雄气概。
C.小战士杨春提出的关于停战后志愿军还应该帮助朝鲜人民搞搞建设再走的建议,引发了彭总的共鸣和感慨。
D.“像白玉屏风般的白岩山,已被夕阳染成金红,显得更加壮丽了”,既写了美丽的风景,也渲染了悲壮的气氛。
2.下列对文章第二自然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没有枪声、炮声、飞机声和炸弹声的夜”带给人们和平的欣慰,也让读者联想到之前战争的激烈与残酷。
B.“从中南海的紧急会议……到再跨征鞍”,既写了彭总接受任务、挂帅出征的过程,也突出了他的责任重大和时间的紧迫。
C.“经过三年来的惊涛骇浪,这个任务总算完成了”是对抗美援朝取得胜利的总结,“惊涛骇浪”突出了战争的惊险与艰难。
D.“现在这种愿望更强烈了”,其原因是彭总担心停战可能会让战士们掉以轻心、放松警惕,也引出下文和战士们的交流。
3.彭总看望战士的系列活动,表现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5-15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同步练习与检测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卢玮的《玉兰花的记忆》,回答问题。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每当我家院子里的玉兰花散放出清远的香味时,总有认识或不认识的邻人,专程前来要花。

玉兰花树约有两层半的楼房高。自我有记忆起,便有花香。父亲总是起个大早,趁花含苞时便给摘下。他把较细的竹竿末端削成剪刀口状,以辅助摘花。有时他亲自爬上树去摘,身手矫健。然后再把摘下的花,分别装在小袋子里,置于冰箱保鲜,一有邻人闻香驻足,便可以方便相赠。

当然,父亲一定会留下枝头上那些用手可以够得到的花,让前来感染香气的邻居,也可以得到在绿荫中寻一抹清幽的乐趣。念小学时,家人总要在我的书包里放些玉兰花,用手帕包好,以免损及象牙白的花瓣。然后再三叮咛,送给老师和同学。有时自己懒惰贪玩,便忘了。经常是老师提醒:我又闻到花香哦。我才猛然记起。

常常在送给老师后,玉兰花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当同学向我要时,就显窘促,只好从亲近的同学开始送;一些偶有口角的,就给省下来了。这时想来,真自觉小家子气。那时一直不明白,何以小小的花朵,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因为我总是喜欢花的姿态,远远胜过它的香气。直到渐渐长大,才稍稍明了这是一种喜悦心情。二十几年前,物资并不丰富,用香水的人当然不多。能在夏日清早感染一身香气,并持续整天,的确令人喜悦。在要花的过程中,即使不认识的人也能透过花说家常,增进友谊。真是情趣无限!而父亲赶早摘花,想到会有许多人喜欢他种的花,并盘算着不知今天的花够不够时,这份可以与人分享的心情,更是令人欣慰啊。尤其某个有晨曦的夏天清早,当我看见父亲摘下一朵沾露的玉兰花,小心翼翼地插在母亲的耳际,顺手理理母亲的头发时,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我恍然大悟。原来,母亲身上的花影飘香,皆是父亲每天亲手插上去的。对父亲而言,这也许是极自然不过的一个举止,但跃入我眼里,却是温柔万分。我很难明确地描述出这份感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对玉兰花我有很特别的记忆。我曾在它的枝干上,每年刻画一痕,以志成长;也曾和姐姐爬坐上树枝,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但都只不过是父亲无形中带给我的一些生活上的启示。

1.文章第2、3段具体描写了父亲摘花的过程,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点?
2.文章第4段说小小的玉兰花朵“竟有如此大的魅力”,请结合这段文字说说“魅力”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请结合第4段中父亲给母亲插花这一细节,分析“我”深深感动的原因。
4.最后一段中加点的“这”指代什么?请结合这段文字概括父亲带给“我”的启示有哪些。
2024-05-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上册《荷塘月色》同步讲解与练习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庄稼地里的老母亲

彭学明

①母亲又在刨地了。从早到晚,母亲总是这样在地里忙碌着。地里的包谷秆已蹿起一人多高,嫩绿的叶片闪着油光,交错摇曳,泥土及包谷花的气息,从地里爆裂出来,淡淡的清香,直沁肺腑。一只肥黄的狗,几头雪白的羊,还有几十只灰红的蜻蜓,团结在母亲的周围,活活蹦蹦的,荡漾着生命的气息。

②五月,地里那些低贱的草本植物总是疯长起来,像日本鬼子米西米西地围攻庄稼。这是敌人,庄稼的敌人,母亲的敌人,母亲得手起锄落,把它们除掉。猫了腰,低了头,母亲手里的锄铲噗噗噗噗地翻了一溜泥烟,本就稀落的杂草,纷纷倒出一条路来。清晨的风起了,把包谷叶拱得飒飒摆动。一只阳雀高叫着,从地头訇然飞起,美丽的颜色在空中格外耀眼。远山、近溪、太阳、村落、血红的霞光、淡白的炊烟、排队的牛群、唱歌的孩子……都在母亲的视野里,显出一种温柔的情调。母亲在这样的境界里刨地,就像在我们的书本里刨诗,那躺在课本里被我们读了又读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仿佛不是唐代某位诗人所作,而是母亲所为。母亲,是站在庄稼地里最为朴素最为动人的诗人。

③那年,农村实行责任制,田土到户。本来已跟我们住在城里的母亲,硬是不顾我们的阻拦,独自跑到乡下要了一亩田两亩地半坡荒山。那阵子,她高兴得一连几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没日没夜地在田地里转,一趟两趟,一天两天,竟转出一把一把的老泪。一双鞋印蹒跚着,像朵花,开在田边地角。母亲托人写信说:我一辈子没得肥田肥土,现在有了,托邓小平的福。……这些都是为你们种的,是一份家业,我要一把老骨头守着。我们看了不禁黯然神伤。

④母亲16岁就嫁到我们这个家族里来了。结婚几年,父亲就死了,母亲从此几乎过着沦为乞丐的生活。而我们在母亲的泪水与屈辱的喂养下一天天长大。长成了花,花与别人一般香艳;长成了树,树与别人一般粗壮。我们都成了有出息的儿女。

⑤可是母亲,似乎生就的土命,她还没有好好地享受这种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就回到庄稼地里,培植、浇灌和延续对土地的感情。

⑥站在庄稼地里,母亲像一只停落的瘦鸟,飞遍海角天涯后,又找到了这块赖以生存的土地。那种对土地的执着与热爱愈来愈牢不可破。母亲常说:再贱的草也有离不开的根!因此,在儿女长大后,母亲唯一的愿望,就是加倍地用汗水和生命喂养这块土地。每年,母亲都站在春光枝头,用犁头跟土地对话,用种子跟土地同眠。长出了庄稼,庄稼是绿色的;长出了绿色,绿色是希望的;长出了希望,希望是永恒的。顶着夏日的辣热,母亲双手的剪子在田地里又修又剪,皮破了,茧老了,汗干了,手粗了,整个夏天秀发飞动,翠生生地漂亮起来了:绿的裙子,黄的地毯,辣椒、南瓜、茄子、稻谷、小米、葡萄,都像一张张剪纸贴满了田间地头、坡上垅上。秋日的阳光跟在母亲身后,啃着泥土,吃着青草,舔着庄稼。母亲挽起裤脚,走进庄稼地里收割庄稼。庄稼风起云涌,一派金黄的水浪,母亲是穿行水浪的一条鱼或船,所到之处,水浪一排排倒下。庄稼地里的庄稼活,是一件质地优良的民间工艺,母亲是这工艺的传人。

⑦终于,母亲不能下地了。劳动的艰辛,使母亲日见衰老,却无论如何不愿接受自然给予生命的败落,硬撑着在地里来回逡巡。再也不能背包谷下山,割谷子进仓了,母亲就拄一拐杖,上上下下在地里捡散落的稻穗,找遗漏的包谷棒子。

⑧土地——是母亲生命的根。

⑨母亲,在以一种精神,喂养她的儿女们。

(选自《新华文摘》1996年第3期)

1.对①②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了母亲劳动时的优美环境。B.表现了母亲劳动的伟大意义。
C.烘托了母亲劳动时的愉快心情。D.衬托了在地里劳动的母亲的伟大形象。
2.对③~⑤段的叙述方式及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是顺叙。突出了母亲要为儿女们创一份家业的决心,表现母亲对儿女的真挚的爱。
B.是顺叙。突出了母亲分到责任田的高兴心情,歌颂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
C.是插叙。突出了母亲分到责任田的激动心情,表现母亲对土地的深厚感情。
D.是插叙。突出了母亲要为儿女创一份家业的愿望,批判母亲落后的小农思想。
3.对第⑥段艺术手法和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比拟、排比、顶真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母亲高超的劳动技术,是庄稼工艺的传人。
B.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表现了母亲对土地的执着与热爱。
C.运用比喻、排比、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母亲高超的劳动技术与高尚的情操。
D.运用记叙、议论的手法,表现了母亲加倍用汗水和生命喂养这块土地的情景。
4.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一双鞋印蹒跚着,像花朵,开在田边地角。
B.而我们在母亲的泪水与屈辱的喂养下一天天长大。长成了花,花与别人一般香艳;长成了树,树与别人一般高壮。
C.母亲都站在春光枝头,用犁头跟土地对话,用种子跟土地同眠。
D.庄稼风起云涌,一派金黄的水浪。母亲是穿行水浪的一条鱼或船。
5.“母亲,在以一种精神,喂养着她的儿女们”中,“一种精神”指什么?请用四个四字短语概括。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六单元 《哦,香雪》同步练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马尔克斯,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

马尔克斯走了。然而,只要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会不断地询问:他留下了什么?他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

《百年孤独》上市不足一周后,马尔克斯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忽然听到有人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大声嚷嚷起来:瞧,他就是《百年孤独》的作者!书刚上市,自己就被人认出,那天,马尔克斯生平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于是,马尔克斯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各种文化出版机构争相邀请。同时,他又矛盾地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只有到了这时他才真正懂得:做个凡人是多么幸福!从此往后,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人们的关注之下,他将不得安宁。他们怀着各自的目的,毫不客气地侵占他的时间,把他变成了歌星一样的公众人物。

这样的情况在他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又一次达到高潮。面对各色不速之客,马尔克斯不得不退避三舍1983年初至1985年中,他离群索居,在卡塔赫纳一个面向大海的书房里,按照自己惯常的时间表工作:从周一到周六,从早晨8点到下午3点。如果因事致使工作被耽误,他总设法在第二天予以弥补。一分灵感,九分汗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这正是马尔克斯成功的秘诀。

马尔克斯热情谦和、平易近人,是难得的古道热肠。他与巴尔加斯·略萨(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拉美文豪)的恩怨情仇曾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然而,他从未在略萨走向诺贝尔文学奖的道路上使绊。2007年,适逢《百年孤独》诞生40周年,自己80岁生辰,他主动向略萨示好,请后者为新版《百年孤独》作序。

20世纪50年代,他曾流亡巴黎,寄居在一家小客栈的阁楼中。当时他穷困潦倒,不仅付不起房租,就连一日三餐也无法保证。后来,当他不得不离开巴黎,流亡墨西哥时,房东放了他一马。万万没想到,这个一文不名的穷书生30年后会带着一大沓钱连本带息加倍地专门回来补交房租。当时,房东已经过世,房东太太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接待了马尔克斯这个唯一记得来补交房租的人,并说她不想也不能收这个钱,因为她被来者的诚信感动,同时也要替天上有知的丈夫做一件大事:对世界文学尽一份力!

1982年,他辗转联系上心仪已久的嘉宝。嘉宝是电影史上的默片女皇,他青年时期的偶像,但那时已然是个无人问津的孤独老妪。马尔克斯的造访使她喜出望外,他们促膝长谈。见马尔克斯不断用手揉他的眼睛,嘉宝便戴上老花镜,取来放大镜,原来是一根睫毛掉进眼睛里了。

马尔克斯从文60余年,屈指算来,大约有十几部长篇小说、数十篇中短篇小说和各色脚本、随笔、评论及新闻稿若干。这么一个作家,从地球的另一端旋风般进入中国,不仅风靡一时,而且落地生根。这不可谓不魔幻。20世纪80年代,中国读者对马尔克斯没有理解得那么深,他们更关注他作品的形式,比如结构、技巧。直到90年代,人们才开始注意到拉美文学更为本质和深层次的精神诉求:《百年孤独》及其所代表的拉美文学在借鉴西方现代文学形式技巧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民族大道;没有放弃替一个民族,甚至整个美洲大陆代言的责任感、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触动了中国作家。中国受马尔克斯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的作家何止莫言、阎连科或阿来、陈忠实,其中尤以寻根派为甚。

然而,当终于有中国出版方斥百万美元巨资买下了《百年孤独》的版权时,它同时也成了中国不少年轻人死活读不下去的作品。年轻读者正渐行渐远,他们不再关注马尔克斯及其所代表的伟大的文学传统。除了《百年孤独》,其实马尔克斯的其他作品,甚至中短篇小说也乏人问津。

斯人已矣。文学的伟大传统呢,如今安在?作家的丰富遗产呢,也许只是聊作谈资、偶尔被人一提罢了。

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马尔克斯的作品进入中国后风靡一时,对中国一部分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是作品的形式被关注,后是作品的精神本质被关注。
B.流亡巴黎时,马尔克斯穷困潦倒,房东给予了他极大的帮助。30年后,马尔克斯回去报恩,房东太太没有接受,但大为感动。
C.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马尔克斯声名鹊起,门庭若市,为躲避各色不怀好意的拜访者,他不得不离群索居,寻找安宁。
D.在中国,不少年轻读者对《百年孤独》不感兴趣,也不关注马尔克斯及其所代表的伟大的文学传统,更有甚者认为此书是死活读不下去的作品。
E.马尔克斯去世了,以他为代表的拉美文学后继乏人,他留下的作品也乏人问津,在这个只需要浅显的时代,经典往往被忽略。
2.从选文看,马尔克斯是一个怎样的人?
3.作者曾说马尔克斯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同时又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五单元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练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太阳快要出来,人已到了不少。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一纵、二纵的同志已把一个晒麦的场子占得满满的了。

②这个地方本来就不大,只几十户人家,这里四周有土墙,墙外长着几株大树,正是天然的屏障。

③会议还未开始,会场里熙熙攘攘,许久不见的同志相互寒暄、敬礼、握手。我找了一个靠墙的地方坐下。

④天刚蒙蒙亮,会议开始了。

⑤毛主席、周副主席、张闻天总书记、彭德怀等同志先后走进会场,会场里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⑥毛主席首先讲话,他说:同志们,辛苦了!话音刚落,顿时响起了热烈的口号声。

⑦是的,今天在这里开干部会,同志们格外兴奋。毛主席、周副主席、张闻天总书记,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领导同志和大家一起,度过了长途跋涉、征战万里的艰难岁月。你们——党的领导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党的事业,为了红军的胜利,不知疲倦地操劳着,全都消瘦了,花去了多少心血啊!你们在这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运筹帷幄,把我们从一个胜利引向一个新的胜利,是多么不易啊!要说辛苦,你们最辛苦了!想到这里,我的心情和同志们一样,十分激动。

⑧毛主席接着说:从瑞金算起,十二个月零二天,共三百六十七天,战斗不超过三十五天,休息不超过六十五天,行军约二百六十七天,如果夜行军也计算在内,就不止二百六十七天。然后,他扳着手指说:我们走过了闽、粤、湘、黔、桂、滇、川、康、甘、陕,共十一个省,根据一军团的统计,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这确实是一次远征,一次名副其实的、前所未有的长征!

长征万岁!会场里霎时升起欢呼声。

二万五千里长征万岁!口号声此起彼伏。

⑪毛主席打断口号声继续说:二万五千里中,红军占领了几十个中小城镇,筹款数百万元。扩红数千人,建立了数百个县、区的苏维埃政府,我们走遍了五岭山脉、苗山、雷公山、娄山、云雾山、大凉山、六盘山,渡过了于都河、信来河、潇水、湘江、清水江、乌江、赤水河、北盘江、金沙江、大渡河、白龙江、渭水河,经过了苗、瑶、彝、回、藏等兄弟民族地区。我们完成的空前伟大的远征,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开头部分是对会议开始前的场面描写;第⑤段通过写走进会场的领导,说明了会议的重要。
B.“同志们,辛苦了”是毛主席讲话的开场白,目的是引起与会者的注意。“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顿时响起了热烈的口号声”的场面描写,体现了长征胜利后人们的兴奋和激动。
C.第⑦段告诉我们:是共产党把我们从一个胜利引向一个新的胜利,最辛苦的是你们——党的领导人。
D.“长征万岁”“二万五千里长征万岁”的欢呼声将会议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2.下面对选文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描写与会者在会场的表现,写出了全军干部大会召开的及时和必要。
B.文章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再现了毛主席的革命风采。
C.第⑦段插叙了“我”的观点,写出了“我”对党中央领导同志的尊重和敬仰。
D.第⑧段写毛主席高度概括了我军长征的军事行动,富有感染力和感召力。
3.“这确实是一次远征,一次名副其实的、前所未有的长征!”毛主席为什么这么说?请根据文意回答。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一单元 《长征胜利万岁》同步练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五小题。

父亲

1)相当漫长的学生时代,从小学到初中,我都住在家里。那时候,我对书特别感兴趣。就是有故事的书,尤其是战争故事,我们称为打仗的故事。我根本没在意故事跟我在一起。父亲打过仗,他有一肚子打仗的故事。我只注意父亲的身体,因为,要是我出了错——我在外边调皮捣蛋,回到家,父亲不说,仅仅用他长着老茧的手,随便拍我一家伙,就够我受的了。

2)在家里,我只是防备挨揍,我是个乖孩子。父亲早出晚归,像一台农场里顶大梁的拖拉机,而且是履带式拖拉机,是那种老式的斯大林80号,开进开出,我能感到他的力气通过脚传到地里,整个土坯屋微微震动。还有他粗重的喘息,像在耕耘芦苇根密集的土地。我特别关注他的表情。

3)父亲起床,就像拖拉机发动,我就醒,可我故意装睡。有一天早晨,他穿雨披。雨披的声音我听得出。他说:今天要下雨。我装睡,瞒不住父亲。他一声不吭地往出走,去上工。我相信农场广播的权威——连队大院里接了个大喇叭,我终于有了挑战的机会。我说:爸,喇叭昨天预报晴天。

4)我在作文里喜欢用阳光灿烂,可是,我到学校,军体课(那时体育课的叫法),突然下起暴雨。我为父亲自豪,说:我爸果然预料到下雨了。

5)我父亲的身体实在神奇,渐渐地,我发现,他的身体与农场的广播有好几次相反,每一回,都是父亲准确。父亲的身体就是一个气象站。不过,每一回他发布气象预报,都跟他的身体有关:头痛或者腰疼。

6)父母对话,我听出了些名堂:父亲的脑袋里还留着弹片,腰部挨过刺刀。父亲的身体里藏着过去的战争。战争——打仗,对我们男孩来说,就是好玩。我们喜欢玩打仗的游戏。我也想在同学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本事。有一天,我说:爸,你教教我,怎么预报天气?父亲说:别烦我,小孩懂个啥,天气有那么容易预报的吗?我不敢多问多说,我怕他。可我还是以父亲的气象站为骄傲。那是能活动的气象站。

7)一天夜里,我听母亲数叨父亲:突击队是年轻人的事,你咋跟一帮小伙子凑热闹?春耕春播——突击平地,农场的生产,总是习惯用战争术语。父亲说:他们两个人也比不过我一个。

8)第二天,在连队的食堂里打了晚饭,父亲板着脸对连长说:你凭什么,没有征求我的意见,就把我列入突击队?连长参加过解放战争,说:老谢,老革命焕发革命青春,要是不考虑你这个老突击队队员,你还能让我太平吗?

9)父亲说:那也得我主动报名。

10)连长说:那我就把你的名字拿掉。

11)父亲说:我打日本鬼子的时候,你还在家放羊呢。

12)连长说:老谢,毛主席说,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

13)父亲说:我现在正式报名。

14)我弄不懂父亲明明要参加突击队,为什么还要摆老资格?结果,不也还是突击队队员吗?不过,我知道了,父亲参加过抗日战争,跟日本鬼子打过仗。我听说战争年代,父亲也是突击队队员。父亲一身土和汗。傍晚收工回家,他对母亲说这里疼那里酸,早早睡下。母亲念叨:还充好汉,把自己当成小伙子,逞什么能?父亲丢出一句烦什么烦,呼噜就响起,仿佛拖拉机又发动起来。父亲一累就打呼噜。

15)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有使不完的力气。我念高中住校,他明显地衰弱了,似乎力气不如以前,转移到土地上边,收不回来。我考入师范后,他离休。我和父亲,几乎没有面对面坐着交谈过。我参加工作,当教师,偶尔回来,他坐着,似乎有话要说,可是,我已经习惯了我和他之间的状态——沉默。唯一的情况是,他再也不会挥动巴掌对待我了。我匆匆来,匆匆走。就像他当年早出晚归,他跟土地打交道,我与学生打交道。

16)回来,父亲卧床不起,已经用不着住院了。每一次,我回家,他伸出手,仿佛有话要说,却已说不出话。我把他粗糙的手放进被子——别着凉。我时不时地替他翻转身体,似乎什么姿势都制止不住疼痛,只不过,他的身体不再是气象站,仅能反应疼痛,又确定不了哪里疼。过去所有的一切,都集中同时爆发,但跟气象无关。

17)后来,火化,我捧着骨灰盒。骨灰里有一枚弹片,小手指甲盖那么小一片,它在父亲的身体里待了半个多世纪,已成了身体的组成部分,像拖拉机里一个小小的垫片,却起过作用。那么魁伟的身体就化为盒中的骨灰,像沙尘,那么轻那么轻。从遗物中,我发现一本五十年代初发给他的残疾军人证。

18)在农场里,像父亲这样的老兵,多了去了。突然,我想到,我参加工作以后,父亲的样子,像要对我说什么,可是,我总不给他创造机会。我还以为这就是我和父亲的习惯状态,唯有我有遗憾。

19)有一次,我遇上父亲老首长的儿子,我问:你父亲给你讲战争年代的故事吗?他摇头:老头子从来不讲过去的事。

20)我心里紧了一下。那些老兵,似乎共同保守着一个秘密。我已失去机会。骨灰盒,默默无声。父亲的身体,像拖拉机,熄火,永远熄火了。他去世,其实,是把故事也带走了——永远不讲出来也讲不出来的故事。

(取材自谢志强作品)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名堂:鲜为人知的内容B.凑热闹:加入进去以增添喜庆气氛
C.太平:平静无扰D.吃老本:只凭已有的资历、功劳过日子

(2)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写到“我”对打仗的故事特别感兴趣,却根本没在意“故事跟我在一起”,也从侧面说明父亲很少跟“我”谈及他过去的事情。
B.“我”跟父亲几乎没有面对面地交谈过,我们之间的状态总是“沉默”,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只知辛苦劳作,不善言辞,略显木讷的人。
C.结尾部分,“我”和“首长儿子”的对话使小说探讨的主题有了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将一个人的遗憾扩展到一代人的遗憾,引人深思。
D.整篇小说没有紧凑连贯、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是选取了二三个情境,就将“父亲”这一人物的形象塑造得立体丰满,让读者掩卷难忘。

(3)父亲明明要参加突击队,却又埋怨连长“没有征求我的意见,就把我列入突击队”,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4)阅读全文,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文中多次将父亲比作拖拉机,分别说说它们有何意味。
②这个比喻贯穿文章的始终,总体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建设局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奶奶是个哲学家

陈 果

①如果我正经八百地说奶奶是哲思深厚的大方之家,免不了有人会把大牙笑掉。我承认这一生里,奶奶的农民身份链条从来没有过一天的断裂。可是,人们也得承认一个农民的哲学范畴,有可能远远超出一亩三分地的边界。

1979年春天,奶奶生了一场大病。病愈归来,她被家里人剥夺了劳动的权利。奶奶到底闲不住,她要忙的事不少,最顶要的是和周家幺爷爷一起烧香、念经。周家幺爷爷孤身一人,虽是一介女辈,但村中无论老少均以周家幺爷爷称呼她。和周家幺爷爷一样,奶奶其实一个字都不认识,但手一碰到书,那些字就像醒了一般,立马活跃起来。

为啥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去周家念经呢?我不明白。

因为她没儿没女,孤苦伶仃。奶奶说。

⑤我真是有些后知后觉了——每次出门前,除了经书,奶奶总还会悄悄地带上一点别的东西,比如一把挂面,或者几棵白菜。

⑥她接下来的又一句话却是我没有想到的:人老了会眼花,但观音菩萨不会。

⑦那时少不更事,奶奶的话,我与其说并未在意,不如说并没听懂。直到今天,从时间的回音壁上,我才读懂奶奶话里的话:有人嘴上念的是一本经,心里念的是另一本经,就算你骗得过自己,总还有一双无迹可寻的眼睛会把真相看穿。而奶奶嘴上、心里念的是同一本经,不管别人怎么看,她都虔诚地念给自己听。

⑧奶奶就这样高格又低调地活着,不知疲惫。

⑨土地是叔叔姑姑们跳出农门后蜕下的。爸爸常年和他的小本生意一起在外漂着,东一块西一块的责任田,母亲不得不大包大揽。两个哥哥参军后,我成了母亲唯一可以指望的帮手。我甚至畏惧风调雨顺、大地丰收,不是我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因为一个少年在翻晒粮食的日复一日中,对于生活的热情,已经先于谷粒里的水分,被日头不停地蒸发。翻晒稻谷与清理稻叶,是烈日同我的合作,也是烈日与我的对垒。谷粒可以在我手下翻身,我的脸,却难逃被日头一次又一次煎炸得外焦里嫩的命运。晚上把稻谷请进屋躲雨,第二天早上再送出去吸食阳光。在十多岁的我的手上,一亩田至少有上万斤的重量。

但是奶奶是这长夜至暗处亮起的一豆灯影。我在晒谷的时候,奶奶常常将一碗绿豆汤递到我跟前然后接过我手上的谷耙,接过我的活。笑容在奶奶脸上缓缓升起、定格。慈祥的目光从我的眼眶洒进心间宛如明月,让我感受到了从炎炎夏日坚硬躯壳里剥离出来的一份清凉。

比绿豆汤更能补充能量的是奶奶盛在碗里的一句话:你不怕苦,苦就会怕你。

这句话在我后来的人生经验里并没有完全得到印证,所幸余生还长,我愿意借它的全部,作为奶奶的论据。

⑬奶奶不是佛,但我早已是她的信徒。

你们对我这样好,我死都值得了。”“你们对我这样好,我死太不值得了。这两句都是奶奶经常说的话。只有想起死亡的时候,奶奶的眼眶里才会涌起忧伤。奶奶说:我不怕死,我只是舍不得离开你们。

没有一条路没有尽头。公元20182271216分,奶奶用永远的沉默留下遗言。从此相对无语,从此天人永隔,我止不住失声痛哭。

(有删改)

1.如何理解“奶奶就这样高格又低调地活着”?
2.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含义的理解。
3.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我”对奶奶的感情。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向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