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2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1 . 对下列这段话中“风筝不断线”理念理解最恰当的一项(     

风筝不断线是吴冠中上世纪80年代前后提出的艺术理念,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看上去,这是关于形式美抽象美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阐述,实则它强调的是:艺术创作再怎么创新,再怎么放飞自我,都不能远离现实生活。在吴冠中看来,抽象绘画就像放风筝,风筝是作品,是从生活中来的素材和感受,被作者用减法、除法或别的法抽象成的某一种艺术形式,而观众是天空。要让风筝飞上天空,艺术家手中须有一线联系着作品与生活中的源头。只有风筝不断线,艺术才有根基,才能保持与观众的交流。

A.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B.艺术的第一目的是再现现实
C.艺术创作应当以生活为基础D.艺术离开民众就失去了土壤
2024-02-0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第一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苏东坡在农舍雪堂和城中临皋亭两处住,每天两处往返,那不过是一里三分之一的一段脏泥路,却大概变成了文学史上最出名的一条路。在过了城镇中那一段小坡之后,就到了黄泥坂,它一直通到起伏的丘陵。那个地方向四周一望,似乎全是黄色,只有树木苍翠,竹林碧绿而已。苏东坡曾在徐州建有黄楼。现今住在黄州,日日横过黄泥坂,而后达到黄岗的东坡。他已经脱去了文人的长袍,摘去了文人的方巾,改穿农人的短褂子,好使人不能辨识他士大夫的身份。他每天来往走这段路。在耕作之暇,他到城里去,喝得小有酒意,在草地上躺下便睡,直到暮色沉沉时好心肠的农人把他叫醒。有一天,他喝醉之后,写出了一首流浪汉狂想曲,名之为《黄泥坂词》。其结尾部分如下:

①朝嬉黄泥之白云兮,暮宿雪堂之青烟。喜鱼鸟之莫余惊兮,幸樵苏之我嫚。

②初被酒以行歌兮,忽放杖而醉偃。草为茵而块为枕兮,穆华堂之清宴。纷坠露以湿衣兮,升素月之团团。感父老之呼觉兮,恐牛羊之予践。

③于是蹶然而起,起而歌曰:月明兮星稀,迎余往兮饯余归。岁既宴兮草木腓。归来归来,黄泥不可以久嬉。

但是他和酒友的夜游却引起了有趣的谣言,不但在当地,连宫廷都知道了。也幸喜饮酒夜游,这种生活才使他写出了不朽的杰作,也有诗,也有散文。他那篇《牛肉与酒》的小文,记的就是一件异乎寻常的荒唐夜游行径。

今日与数客饮酒而纯臣适至。秋热未已而酒白色,此何等酒也?入腹无脏,任见大王。既与纯臣饮,无以侑,西邻耕牛适病足,乃以为肉。饮既醉,遂从东坡之东,直出春草亭而归,时已三更矣。

(选自林语堂《苏东坡传(节选)》)

1.下列对句中词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幸樵苏之我嫚”中的“嫚”,理解为“轻视,怠慢”。
B.“忽放杖而醉偃”中的“偃”,理解为“仰面倒下”。
C.“穆华堂之清宴”中的“清宴”,理解为“清净明朗”。
D.“岁既宴兮草木腓”中的“腓”,理解为“茂盛”。
2.下列对选文中《黄泥坂词》结尾部分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选段①写路途上的艰辛以及苏东坡喜悦与旷达的胸怀。
B.选段②写黄泥坂上苏东坡狂醉及其超然的情怀。
C.选段③抒发苏东坡游黄泥坂之幽情,表达其回朝无望的怅然。
D.《黄泥坂词》是苏东坡被贬黄州期间写的一首狂想曲,体现了其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3.下列对选文中引用苏东坡诗文赏析正确的是(     
A.直接引用与直接描写相结合,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
B.间接引用与直接描写相结合,增强了文章论述的说服力。
C.直接引用与间接描写相结合,丰厚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D.间接引用与间接描写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趣味。
4.如何理解选文中的划线语句?
5.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苏东坡在黄州能写出不朽杰作的原因。
2024-02-0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职业学校职教高考联盟届高三一轮复习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怎样解决人类即将面临的能源危机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苦苦思索的问题。目前全球蕴藏的煤和油气等资源仅够人类今后数十年之用,一旦消耗殆尽,我们能用什么来作为替代能源?是核能还是太阳能?或是其它什么类型的能源?

28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海底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能源需要。

什么是天然气水合物呢?它真有如此巨大的潜在能力吗?

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和水在中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外貌极似冰雪,点火即可燃烧,故又称之为可燃冰或者气冰”“固体瓦斯。它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海底以下01500米深的大陆架或北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世界上已有79个国家和地区都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气藏

从能源的角度看,可燃冰可视为被高度压缩的天然气资源,每立方米能分解释放出160-180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迄今为止,在世界各地的海洋及大陆地层中,已探明的可燃冰储量是全球传统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的两倍以上。

(选自向杰《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

1.对选文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气体与水在中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结晶物质。
B.“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中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C.“气藏”,气田。选文中指甲烷分子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生成的笼型固体结晶水合物,储藏于介质的空隙中形成的“可燃冰”矿藏。
D.“传统化石能源”就是指煤、石油、天然气水合物、油页岩等能源。
2.下列对选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打比方       列数字       举例子B.打比方       下定义     列数字
C.下定义       分类别       列数字D.列数字       作比较     作引用
3.根据选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燃冰”有着巨大的潜在能力,可以作为替代能源解决人类即将面临的能源危机问题。
B.“可燃冰”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海底大陆架和永久冻土带都存在。
C.“可燃冰”质量高,是被高度压缩的天然气资源。
D.“可燃冰”的储量很大,已探明的储量是全球传统化石能源的两倍以上。
4.根据选文,概括语言特点。
2024-02-0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职业学校职教高考联盟届高三一轮复习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从文自传(节选)

沈从文

①我就欢喜看那些东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

②每天上学时,我照例手肘上挂了那个竹书篮,里面放十多本破书。在家中虽不敢不穿鞋,可是一出了大门,即刻就把鞋脱下拿到手上,赤脚向学校走去。不管如何,时间照例是有多余的,因此我总得绕一节路玩玩。

③到了溪边,有时候溪中涨了小小的水,就把裤管高卷,书篮顶在头上,一只手扶着,一只手照料裤子,在沿了城根流去的溪水中走去,直到水深齐膝处为止。学校在北门,我出的是西门,又进南门,再绕城里大街一直走去。在南门河滩方面我还可以看一阵杀牛,机会好时恰好正看到那老实可怜畜牲放倒的情形。因为每天可以看一点点,杀牛的手续同牛内脏的位置不久也就被我完全弄清楚了。再过去一点就是边街,有织簟子的铺子,每天任何时节,皆有几个老人坐在门前小凳子上,用厚背的钢刀破篾,有两个小孩子蹲在地上织簟子。(我对于这一行手艺所明白的种种,现在说来似乎比写字还在行。)又有铁匠铺,制铁炉同风箱皆占据屋中,大门永远敞开着,时间即或再早一些,也可以看到一个小孩子两只手拉风箱横柄,把整个身子的分量前倾后倒,风箱于是就连续发出一种吼声,火炉上便放出一股臭烟同红光。待到把赤红的热铁拉出搁放到铁砧上时,这个小东西,赶忙舞动细柄铁锤,把铁锤从身背后扬起,在身面前落下,火花四溅地一下一下打着。有时打的是一把刀,有时打的是一件农具。有时看到的又是这个小学徒跨在一条大板凳上,用一把凿子在未淬水的刀上起去铁皮,有时又是把一条薄薄的钢片嵌进熟铁里去。日子一多,关于任何一件铁器的制造程序,我也不会弄错了。边街又有小饭铺,门前有个大竹筒,插满了用竹子削成的筷子。有干鱼同酸菜,用钵头装满放在门前柜台上,引诱主顾上门,意思好像是说,吃我,随便吃我,好吃!每次我总仔细看看,真所谓过屠门而大嚼,也过了瘾。

④我最欢喜天上落雨,一落了小雨,若脚下穿的是布鞋,即或天气正当十冬腊月,我也可以用恐怕湿却鞋袜为辞,有理由即刻脱下鞋袜赤脚在街上走路。但最使人开心的事,还是落过大雨以后,街上许多地方已被水所浸没,许多地方阴沟中涌出水来,在这些地方照例常常有人不能过身,我却赤着两脚故意向深水中走去。若河中涨了大水,照例上游会漂流得有木头、家具、南瓜同其他东西,就赶快到横跨大河的桥上去看热闹。桥上必已经有人用长绳系了自己的腰身,在桥头上待着,注目水中,有所等待。看到有一段大木或一件值得下水的东西浮来时,就踊身一跃,骑到那树上,或傍近物边,把绳子缚定,自己便快快地向下游岸边泅去,另外几个在岸边的人把水中人援助上岸后,就把绳子拉着,或缠绕到大石上大树上去,于是第二次又有第二人来在桥头上等候。我欢喜看人在洄水里扳罾,巴掌大的活鲫鱼在网中蹦跳。愿意穿那种笨重钉鞋。虽然在半夜时有人从街巷里过身,钉鞋声音实在好听,大白天对于钉鞋我依然毫无兴味。

⑤这样一整天乱跑,回家时常常全身是泥,家中当然一望而知,于是不必多说,沿老例跪一根香,罚关在空房子里,不许哭,不许吃饭。等一会儿我自然可以从姐姐方面得到充饥的东西。悄悄地把东西吃下以后,我也疲倦了,因此空房中即或再冷一点,老鼠来去很多,一会儿就睡着,再也不知道如何上床的事了。

⑥即或在家中那么受折磨,到学校去时又免不了补挨一顿板子,我还是在想逃学时就逃学,绝不为处罚所恐吓。

⑦可是只要我不逃学,在学校里我是不至于像其他那些人受处罚的。我从不用心念书,但我从不在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许多书总是临时来读十遍八遍,背诵时节却居然朗朗上口,一字不遗,也似乎就由于这份小小聪明,学校把我同一般同学一样待遇,更使我轻视学校。家中不了解我为什么不想上进,不好好地利用自己聪明用功,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我自己总以为读书太容易了点,把认得的字记记那不算什么稀奇。最稀奇处,应当是另外那些人,在他那份习惯下所做的一切事情。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得烧红时在盐水里一淬方能坚硬?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用什么方法做成?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块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花时刻得整整齐齐?这些古怪事情实在太多了。

⑧当时我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我自己去找寻解答。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时便有点发愁。就为的是白日里太野,各处去看,各处去听,还各处去嗅闻。

⑨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我得用这方面得到的知识证明那方面的疑问。我得从比较中知道谁好谁坏。我得看许多业已由于好询问别人,以及好自己幻想所感觉到的世界上的新鲜事情新鲜东西。

(有删改)

1.“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请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文章最后两段的表达方式和叙述视角与前文相比有何变化?请指出这种变化的文学效果。
3.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这份小小聪明”是使“我”轻视老师、敢于逃学的资本,也促使“我”对生活这部大书中一些看似寻常的事情充满了疑问。
B.“选学”使“我”明白了许多学校之外的知识,如杀牛的手续、牛内脏的位置、织簟子这种手艺的种种、每一件铁器的制造程序等。
C.家人不解“我”不上进的原因,一定程度上说明家庭教育的刻板拘泥、家人的愚钝顽固,这更显出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必要。
D.“我从不在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说明“我”在学习上颇有天赋,能够很好地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字里行间透露出了些许得意。
2024-02-0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全省第一次期中调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于是轮到涂色料的工作了,他们管这个工作叫点蓝。涂上的色料有好些种,不只是一种蓝色料,为什么单叫点蓝呢?原来这种制作方法开头的时候多用蓝色料,当时叫点蓝,就此叫开了(我们苏州管银器上涂色料叫发蓝,大概是同样的理由)。这种制品从明朝景泰年间(15世纪中叶)开始流行,因而总名叫景泰蓝。

用的色料就是制颜色玻璃的原料,跟涂在瓷器表面的釉料相类。我们在作场里看见的是一块块不整齐的硬片,从山东博山运来的。这里头基本质料是硼砂、硝石和碱,因所含的金属矿质不同,颜色也就各异。大概含铁的作褐色,含铀的作黄色,含铬的作绿色,含锌的作白色,含铜的作蓝色,含金含硒的作红色……

他们把那些硬片放在铁臼里捣碎研细,筛成细末应用。细末里头不免掺和着铁臼上磨下来的铁屑,他们利用吸铁石除掉它。要是吸得不干净,就会影响制成品的光彩。看来研磨色料的方法得讲求改良。

各种色料的细末都盛在碟子里,和着水,像画家的画桌上一样,五颜六色的碟子一大堆。点蓝工人用挖耳似的家伙舀着色料,填到铜丝界成的各种形式的小格子里。大概是熟极了的缘故,不用看什么图样,自然知道哪个格子里该填哪种色料。湿的色料填在格子里,比铜丝高一些。整个表面填满了,等它干燥以后,就拿去烧。一烧就低了下去,于是再填,原来红色的地方还是填红色料,原来绿色的地方还是填绿色料。要填到第三回,烧过以后,色料才跟铜丝差不多高低。

(选自叶圣陶《景泰蓝的制作》)

1.下列不属于选文介绍的内容的一项是(     
A.“点蓝”及“景泰蓝”得名的缘由。
B.“景泰蓝”使用的色料及其研磨方法。
C.点蓝的基本程序。
D.烧蓝的基本方法。
2.对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轮到涂色料的工作了,他们管这个工作叫点蓝。(作诠释)
B.用的色料就是制颜色玻璃的原料,跟涂在瓷器表面的釉料相类。(作比较)
C.大概含铁的作褐色,含铀的作黄色,含铬的作绿色……(举例子)
D.这种制品从明朝景泰年间(15世纪中叶)开始流行。(列数字)
3.根据选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泰蓝的制作已由开始主要使用蓝色料发展到使用多种色彩色料的阶段。
B.制作景泰蓝的色料里混有铁屑,将使景泰蓝制成品的光彩受到不利影响。
C.点蓝工人极熟练点蓝工艺,因此不用看景泰蓝图样就知道如何填色料。
D.景泰蓝制作工艺中,点蓝与烧蓝两步需要交替进行,并需要涂三回烧三回。
4.选文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4-02-0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职教高考一轮系统性复习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拉巴比拉注意到①这样一个事实:尽管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发明了轮子,在16世纪发明了轮椅,17世纪发明了旱冰鞋,18世纪发明了自行车,但是直到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轮子并没有完全取代步行。在许多场合,人们还是喜欢以步当车,只有在较长距离交通时人们才不得不借助于轮子。人们虽然发明了轮子,可还是不能放弃步行,②也许可以提供为何动物身上没有进化出轮子来的线索。

拉巴比拉深入钻研了发明和设计轮椅、自行车的技术文献,钻研了陆上交通工具的设计原理,从③这些研究中他发现,为什么对大多数动物来说没有轮子比有轮子更好,为什么人类只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使用轮子,有④这样三方面的原因:

1.轮子仅在坚硬平整的路面上才有效。用工程技术的术语来说:滚动阻力随着路面变软或凸凹不平而增加。交通工具的自重越重,在软的路面上运行的效率就越低。人类发明的轮子依赖于人类自己铺设的道路,而自然界并没有为动物准备平整坚硬的轮子之路。

2.轮子常会遇到路面上的垂直障碍。骑自行车的人都熟悉从马路驶上人行道边沿的台阶时遇到的困难。这台阶就是一种垂直障碍。美国国家宇航总局在设计登月车时,曾花很大气力研究克服月球表面的垂直障碍问题。一般说来,车轮要爬上高度为轮子直径一半的垂直障碍是很困难的,而爬上高度与轮子直径相等的垂直障碍几乎不可能。自然界的垂直障碍物太多,动物依靠腿可以上爬下跳,甚至跃上山崖,跳过矮墙,攀上绝壁,而如果依靠轮子就无能为力了。

3.轮子还会遇到许多空间障碍,像树木、石块之类,都会阻挡轮子的滚动。

因此,在自然环境中,腿对于动物来说比轮子更优越。所以陆上动物始终没有进化出轮子那样的组织来。

选自周立明《动物身上会进化出轮子来吗?》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拉巴比拉从研究陆上交通工具的设计原理入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交通工具的自身重量越大,在坚硬的路面上运行的效率就越高。
C.车轮要爬上高度与轮子直径相等的垂直障碍,通常情况下几乎不可能。
D.自然环境中有许多空间障碍,它们会阻挡轮子的滚动。
2.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骑自行车的人都熟悉从马路驶上人行道边沿的台阶时遇到的困难。这台阶就是种垂直障碍。(下定义)
B.动物依靠腿可以上爬下跳,甚至跃上山崖,跳过矮墙,攀上绝壁,而如果依靠轮子就无能为力了。(作比较)
C.轮子还会遇到许多空间障碍,像树木、石块之类,都会阻挡轮子的滚动。(打比方)
D.拉巴比拉深入钻研了发明和设计轮椅、自行车的技术文献,钻研了陆上交通工具的设计原理。(分类别)
3.下列关于选文中加点词指代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①“这样”指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发明了轮子。
B.词②“这”指人们虽然发明了轮子,但还是不能放弃步行。
C.词③“这些”指轮椅、自行车等陆上交通工具的设计原理、技术文献。
D.词④“这样”指自然界路面状态、垂直障碍、空间障碍对使用轮子的影响。
4.结合选文第1段,分析选文的语言特点。
2024-01-26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职业学校职教高考第一次调研性统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们知道2023年是兔年,民间有一个争议:到底是从元旦,还是从初一,抑或是从立春开始属兔呢?历法毕竟不是豆腐脑甜咸之战,不是你喜欢哪个就是哪个的,它是要有无数文献证据证明的。

②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第一大节日,但这局面并不是自古就有的。汉代开始使用咱们今天的正月初一作为一年之始,不过只是个历法行为,魏晋时期才逐渐开始形成过新年的风俗。当然,过不过年和属相又是两件事了。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法后,我们才有了如今日历上甲申年”“乙丑年这样的写法。

③不过,对不识字的老百姓来说,天干地支还是太复杂了,干脆就用十二生肖来对应十二地支,大家只要说自己是属啥的就很方便了。多大年纪,你属鸡我属兔,一减就明白了。

④那为啥生肖是这十二个呢?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关于属相的记载出现在《南齐书·五行志》中:东昏侯属猪……梁王属龙……这是可信无误的证据。这说明最迟在南北朝时期,用生肖属相纪年就已经普遍运用了。至于为什么是这十二种动物,学界说法不一。有的人说是来源于天象,十二生肖和二十八宿有对应关系;有的人说是来源于早期的动物崇拜;郭沫若等不少大学者说十二生肖来自西域或者印度。这些说法虽然看上去都有一些道理,但都没有根本性证据来证实。

⑥看了上面的文字,你就会明白,自古就有的属相纪年法当然不会以现在的西洋历法元旦为准,更不会用立春了。民间有这种争议,主要背在袁世凯身上。袁世凯就任总统后废旧历、推断历。这也无所谓,关键是他老改名,原来叫元旦的农历新年改叫了春节,把元旦让出来给了阳历年;原来被广泛称为春节立春不能再叫春节了,只能叫立春。这样一来,三个名字造成了很大的混淆,以至于以讹传讹,牵扯到了属相的算法上。

⑦其实没什么好争的,国家标准《农历的编算和颁行》6.1.2明确规定生肖纪年法按顺序用十二生肖命名,从鼠年、牛年……到猪年,十二年一个循环,周而复始。生肖纪年的循环参考时间;对应于6.1.1中干支纪年循环参考时间的农历年为鼠年。所以,属什么以农历新年为标准,下次若再有人跟你说元旦或者立春是算属相的第一天,你就跟他说国家标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过新年的风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
B.最迟在南北朝时期,用生肖属相纪年就已经普遍运用了。
C.学界对生肖是鼠、牛、虎等十二种动物的原因已有定论。
D.民间对属相纪年的争议是袁世凯废旧历、推新历导致的。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兔年”从        开始算。(     
A.阳历年元旦B.立春C.除夕D.农历正月初一
3.文章第⑤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作比较B.下定义C.引资料D.举例子
2024-01-26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安徽省中职江淮十校高三下学期第八次联考模拟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小题。

你为什么会跟着别人打哈欠

①清晨地铁上,一个人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几秒钟后,对面的人也开始打哈欠。然后,哈欠像病毒一样,在整个车厢中此起彼伏,这就是生活中哈欠的传染现象——看到别人打哈欠,明明自己并不困,也会不由自主地跟着打起来。但究竟为什么打哈欠会传染呢?至今也还没有统一答案。

②最近,英国研究人员招募了36名成年志愿者,让这些人观看打哈欠的视频,要求一组人控制住不打哈欠,而对照组可以随意打哈欠。实验期间,研究人员持续记录志愿者打哈欠的次数,并用经颅磁刺激技术测量大脑运动皮质的兴奋程度。结果显示,人们被哈欠传染的倾向各不相同,大脑运动皮质的兴奋程度与打哈欠的迫切程度密切相关,通过人为刺激增强运动皮质兴奋程度,可以增强打哈欠的冲动。

③研究人员说,打哈欠的信号会自动触发大脑运动皮质的原始反射,被哈欠传染属于一种“模仿现象”,即不由自主地模仿他人的行为或语言、机械重复特定动作或语言。这种模仿特性也是原始人融入集体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模仿同样的动作来表达共同属性,就可以避免树敌。

④打哈欠不是人类的专利,猫、狗、鸟等动物都会打哈欠,但是打哈欠相互传染却只有在人类和大猩猩这样的高级灵长类动物之间才会发生。神经生物学家们发现,只有大脑皮层发达的脊椎动物,才有能力辩识哈欠,并且彼此传染,这是“大脑高级意识和智力”负责的事情,是很复杂的社会行为,因为他们能够了解同伴的想法,会为同类的痛苦而痛苦,快乐而快乐。因此会在“移情作用”的影响下把同伴打哈欠的行为反映到自己身上,从而产生“连锁反应”,跟着同伴重复同样的动作。

2007年,美国的一项研究观察了24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和25个正常的孩子观看打哈欠视频后的反应。结果显示5个正常的孩子在看完视频后更容易打哈欠,而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却在看视频前后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打哈欠传染与移情能力的关系,就好像是看见别人摔了一跤,你也会叫一声“哎哟”表示感同身受。所以,在沟通与社交上能力不足的人,很可能不太受到哈欠的传染,而这些人也往往不善于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⑧然而也有专家认为,打哈欠传染并不是移情,而是一种“情绪感染”。心理学家陈巍以观看影片《侏罗纪公园》为例阐述了情绪感染的特点:当霸王龙快要咬到主角的腿时,观众会下意识地将自己的腿往回缩。这表明观众似乎感觉威胁是针对他们的双腿,因此使他们相应地“开始产生行为”。

⑦陈巍介绍,情绪感染是对于他人情绪状态或需要的直觉反应,并不包含对情境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认知理解。即在当个体知觉到客观事物的状态时,一种特殊的自然反应便产生了:“打哈欠作为一种对他人状态的直觉反应,让人们体会到了其他人的感受,如压力、焦虑、无聊等。所以,确切来讲,打哈欠传染行为应该被视为情绪感染而不是移情”。

⑧此外,还有人指出,打哈欠传染是心理学中的马纳姆效应,即从众心理。其实人类一直都在寻找自己,但却常常迷失在自我当中,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从众心理便是典型的证明。譬如与人交谈时,对方习惯性翘二郎腿,你平时不这么做,但看到别人这么做,也无意识地翘起二郎腿。打哈欠传染可能也是如此。

(选自20171117日《科技日报》,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不能解释“打哈欠会传染”的原因的一项是(     
A.是一种“模仿现象”,人们有意模仿别人打哈欠来表达共同属性,以融入集体。
B.受“移情作用”影响,人们把同伴打哈欠的行为反映到自己身上。
C.是一种“情绪感染”,即人们知觉到他人打哈欠的情绪状态时的直觉反应。
D.是一种“从众心理”,人们容易受到周围的影响,把他人打哈欠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
2.下列有关“打哈欠会传染”的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大脑运动皮质的兴奋程度增强后,人们就控制不住,要打哈欠。
B.打哈欠传染不是高级灵长类动物所独有,很多动物都会这样。
C.打哈欠传染是复杂的社会行为,与“大脑高级意识和智力”有关。
D.沟通与社交能力不足的人,不善于替别人着想,就不太受到打哈欠的传染。
3.下列关于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日常生活现象开头,引出“为什么打哈欠会传染”的话题,引起读者的兴趣。
B.⑤段中“一定程度”“很可能”“往往”等词语,体现了文章语言运用的严谨性。
C.文章善于举例说明,通俗易懂,如⑧段用“翘二郎腿”的例子来解释马纳姆效应。
D.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在沟通与社交上能力不足的原因。
2024-01-26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短文,回答各题。

①邓先是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主攻手,多年来,他为我国的国防事业默默地工作着,不计名利,堪称典范。1958年的一天,邓稼先意外地得到一张京剧戏票,送票的同志悄声告诉他钱三强所长要和他一聊,邓稼先想不到,这一聊竟会决定他三分之二的生命路程,一副历史的重担压在了他还显稚嫩的肩膀上:他被选为研究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主攻手。此后,邓稼先的名字从公开出版物上消失了,群众性的场合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许多亲朋好友都无法寻他的迹,甚至连他的妻子也不清楚他的具体去向,只知道他在执行一项异常重要的任务。

②除邓稼先外,上级还从几所名牌大学里调来20多个应届毕业生,共同组织研究队伍,他们在邓稼先的带领下,开始了艰难的工作。当时正值全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饥荒遍及全国,邓稼先他们也不例外,有时连饭也不能保证,夜晚还得加班加点工作,肚子饿了,他们就用酱油充饥。生活上的苦还好克服,苦在科技攻关上。没有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直接参加,也没有国际专家指点,有的只是青年人的朝气蓬勃、执著追求。没有充足的资料,邓稼先就费尽心机地搞到了三本俄文原版书,柯朗特的《超音速与冲击波》,泽尔多维奇的《爆震物理》和戴维森的《中子输出原理》,然而这支队伍中除了邓稼先之外都没有学过核物理,幸好都有俄文基础,因此,不得不采取边读边译边讨论的方式。大家围着长桌,逐章逐节地读,读一句,译一句,为译得准确,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译文的句式,直到弄清楚原文的意思为止。邓稼先除了带领大家读书译书外,还要讲课、备课,为同事们指出正确的研究途径。他睡觉睡得很少,常常是讲完课,站在黑板前就打起瞌睡来。如此这般,像吃烤苞米,一粒一粒地嚼,吃过寒冬,到了春节,他们终于消化了这些书。在他们的心里,也多出了几双慧眼,隐约辨识出了通往核武器库秘宫的通道。

③接下来的却是最为困难的数据计算,当时用的是每秒仅百次的乌拉尔计算机,还得用手摇,算个除法,得分几步走,要是算个开方,还要查巴罗表。八个小时算,八个小时捉摸方案,一个月才能算出一个结果。大冷天里,手冻肿了,击键不便;肚子饿了,难转摇把,不得不趁着做工间操时,跑到附近的邮电所里抱煤炉取暖。由于只有一台手摇式计算机和一台电动计算机,不得不三班倒,上机轮空的,邓稼先就让他们用计算尺和算盘辅助计算。可是,忙了大半年,九次运算得到的结果与顾问给出的数据却大相(     )庭。邓稼先纳闷了,究竟是计算方法失误,还是运算不到家?他苦苦地思索着,食不甘味,夜难成眠,像个疲惫至极的向导,明明把队伍带到了目的地,却又怀疑是不是找错了地方。后来,他们找到了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周光召教授,请他帮忙。周光召教授历经数日,潜心验证,最后对他们九次计算的结果做出了肯定的论证。邓稼先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翌日,他郑重地签署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总体设计方案。

1964101615时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在场的科学家们都听到了那天崩地裂般威猛的轰鸣,只望见那无坚不摧的冲击波奔雷似的卷动沙浪,掀起了漫天尘雾。作为效应物的坚固建筑着火了,坍塌了,炮艇被冲走,列车被推翻,斗石遍地,蘑菇红云不断爆裂,隆隆升腾,如同怒耸而起的巨人,投影30公里。百米高的铁塔早气化了,蜷缩了,只剩下变细了的几条钢轨,弯曲在化为玻璃体的砾石滩上。这是毁灭,也是新生;是战争的演示,也是最有音响效果的和平宣言。

⑤作为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主攻手,邓稼先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功绩将载入史册。

1.下面给第①自然段中划线的四个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邓(jià)先B.(liáo)一聊C.寻(mì)D.(zhōng)迹
2.和第②自然段中划线句子“如此这般,像吃烤苞米,一粒一粒地嚼……”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A.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B.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C.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第②自然段从生活和科技攻关两方面,写出了邓稼先等研究人员在研制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依据原文内容,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当时正值全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饥荒遍及全国,邓稼先他们也不例外,有时连饭也不能保证,夜晚还得加班加点工作,肚子饿了,他们就用酱油充饥。
B.没有充足的资料,邓稼先就费尽心机地搞到了二本英文原版书,……
C.邓稼先除了带领大家读书译书外,还要讲课、备课,为同事们指出正确的研究途径。
D.他睡觉睡得很少,常常是讲完课,站在黑板前就打起瞌睡来。
4.填入第③自然段“大相(     )庭”中正确的一项是(     
A.径B.静C.净D.敬
5.对第③自然段中带下划线的几个词语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A.纳闷:因为疑惑而发闷。
B.食不甘味:形容忧虑不安或操劳忙碌,吃东西很香。
C.翌日:次日,第二天。
D.郑重:严肃庄重。
6.第④自然段中第二句“在场的科学家们都听到了那天崩地裂般威猛的轰鸣”,句子的主语是(     
A.在场的B.科学家们C.轰鸣D.听到
7.第④自然段中第一句“1964年10月16日15时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时间准确到“15时”,是因为(     
A.作者写错了。
B.可写可不写。
C.记录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的历史性时刻。
D.没有什么意义。
8.对第④自然段中最后一句“这是毁灭,也是新生;是战争的演示,也是最有音响效果的和平宣言”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非常值得庆幸,有了原子弹以后,世界就永远和平了,再也不会有战争了。
B.“新生”和“音响效果的和平宣言”,写出了中国的第一枚原子弹的成功发射,是所有中国人的新生,是反对战争、保卫和平的中国人发出的宣言。
C.写出了邓稼先等科研人员的伟大功绩,也体现了中国人的自豪与振奋之情。
D.“毁灭”和“战争的演示”,突出了原子弹所具有的巨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
9.下面对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科技攻关方面的问题,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没有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直接参加,也没有国际专家指点。
B.没有充足的资料。
C.研究队伍中除了邓稼先之外都没有学过核物理。
D.数据计算方面是很顺利,没有丝毫的问题。
10.如果给短文加一个标题的话,下面不够贴切的一项是(     
A.邓稼先——中国原子弹氢弹之父B.两弹元勋邓稼先
C.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D.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024-01-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中职起点单招考试文化课语文试题A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南海渔业和自然资源的多样性

冬雪

①南海,又称南中国海,是许多岛屿、沙洲、礁、暗沙、浅滩和其周围海面的总称。南北绵延约1800公里,东西分布约900公里,共有岛、礁、沙、滩200多个。南海和南海诸岛全部在北回归线以南,接近赤道,属赤道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这里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终年高温,雨量较大、湿度大、风大、雾少。南海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形成了当地渔业和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南海地处热带,海水温度适宜,水质未受污染,海洋中自然产生的饲料充足,为鱼类的栖息、繁衍和越冬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因此南海的渔业非常丰富。

②南海现在已经探明的鱼类有1500多种,具有经济价值的约200多种,主要有石斑鱼、马鲅鱼、乌鲳鱼、银鳍鲳、红鱼、鱿鱼、鲨鱼等。此外,南海还有很多珍贵的海产品种,如海龟、海参、海蜇、海蟹、海马、砗磲(一类大型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生活在热带海域的珊瑚礁环境中,肉可食,壳可入药)、龙虾和海螺等。西沙渔场盛产大马蹄螺、篱凤螺及观赏贝类,中沙渔场盛产各种海参,南沙渔场盛产大马蹄螺和砗磲等。

③海参属热带海洋中的刺皮动物,其营养价值与鱼翅、燕窝齐名。全世界约40种海参可供食用,而西沙群岛出产20种,西沙、南沙和中沙群岛的海参种类多、分布广、参体大、品质优良,其中以白乳参、乌乳参和梅花参最为珍贵。梅花参为参中之王,是著名的大型食用海参,大者体长一米有余,重二三十斤。加工成干品后肉厚脆嫩,炖食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丰富,滋补性强。此外,海贝在西沙、南沙和中沙群岛就有250多种。南海的软体类动物还有著名的鱿鱼、墨鱼、章鱼等。

④除了鱼类,南海的热带海藻类资源也极其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有石花菜、麒麟菜、马尾藻、紫菜等等。由于有这些丰富的渔业和海产资源,南海成为我国四大渔区之一,而且渔场面积达182万平方公里。

⑤珊瑚是海洋生物中一种低等动物——珊瑚虫,它们能造就珊瑚礁、岛。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适宜于生长在水温18°C以上、水面透明、离水面较浅的热带海洋中。在南海的西沙、南沙和中沙群岛海域,共有造礁珊瑚40属,134种。珊瑚从海中猎取浮游动物,吸收营养,不断地生长繁殖,并从身上分泌出一种石灰质,死亡后留下它的石灰质外骨骼。珊瑚礁就是由这些细小的珊瑚经过几百年、几千年的沉积而形成的岛礁。

1.下列不能直接体现“南海渔业和自然资源的多样性”的一项是(     
A.南海有很多珍贵的海产品种。
B.南海的热带海藻类资源极其丰富。
C.南海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形成了其自然资源的多样性。
D.南海现在已经探明的鱼类有1500多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有石斑鱼、马鲅鱼、乌鲳鱼等200多种。
2.下列对第③段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运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南海海参的营养价值高。
B.第二句说明南海海参种类多、分布广、参体大、品质优良。
C.第三句是举例子,对第二句进行补充说明。
D.“梅花参为参中之王,是著名的大型食用海参,大者体长一米有余,重二三十斤”中的“一米有余”“二三十”都是约数,它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平实性。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南海的软体类动物有著名的鱿鱼、墨鱼、章鱼和紫菜等。
B.南海,又称南中国海,南北绵延约1800公里,东西分布约900公里,共有岛、礁、沙、滩200多个。
C.南海物产丰富,西沙渔场盛产大马蹄螺、篱凤螺及观赏贝类,中沙渔场盛产大马蹄螺和砗磲等,南沙渔场盛产各种海参。
D.珊瑚是海洋生物中一种低等动物,所有的珊瑚经过几百年、几千年的沉积都能形成岛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