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届江苏省职教高考一轮系统性复习一模语文试题
江苏 高三 一模 2024-07-22 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基础、文学文化常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烟(gòu)        (jiù)        (guān)        (bò)
B.寥(kuò)        头(càn)        (yuán)        草(tí)
C.褛(lán)        (màn)        (jié)            然(wèi)
D.刻(qiè)        血(dié)          (xiá)          吓(dòng)
2024-02-0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职教高考一轮系统性复习一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正气凛然        荡气回肠        铿锵有力        敛声屏气
B.专心致志        层峦叠障        醍醐灌顶        残羹冷炙
C.雷霆万钧        游目骋怀        举一返三        峨冠博带
D.浅尝辄止        以暴治暴        不欺暗室        揭竿而起
2024-02-0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职教高考一轮系统性复习一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加点字词的释义有错误的一组是(     
A.不之谈(正常)          天理昭彰(显著)            以求(睡)
B.殚精竭(思虑)          助纣为(暴虐)            功甚伟(他们的)
C.力维艰(物资)          霞蔚(升腾)            残曛天(映照)
D.礼往来(高尚)          乎其神(神妙)            殒身不(顾虑)
2024-02-0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职教高考一轮系统性复习一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4.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对于我们这种焦急的心态,大人们总是发出深沉的感叹,好像他们________不喜欢过年,________还惧怕过年。他们的态度令当时的我感到失望和困惑,现在我完全能够理解了。我想我的长辈们________对过年感慨良多,一是________过年意味着一笔开支,________拮据的生活预算里往往没有这笔开支;二是飞速流逝的时间对他们构成的巨大压力。

A.不仅       而且       即使          由于       B.不仅       并且       之所以       由于       而且
C.不但       而且       之所以       因为       D.不但       并且       即使          因为       而且
2024-02-0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职教高考一轮系统性复习一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体育不仅展现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竞技之美,也改革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B.各地公安机关要切实加强汛期交通应急管理,扎实开展交通安全防范和交通应急保障等工作,确保群众安全出行。
C.我们要在东西方文化会通中吸取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将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催生出新型中国富有创造力的文化。
D.国家将打造百堂红色研学精品课程,推出千条红色旅游研学线路,开展万场红色旅游宣讲活动,服务全国上亿左右大中小学师生。
2024-02-0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职教高考一轮系统性复习一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在由本世纪所描绘的时光瞬间中,一个物种人才获得了有效力量去改变他所在世界的大自然。
B.对普通人来说,上海更多展现的是柔软的人文一面:黄浦江畔,万家灯火。梧桐树下,光影斑驳。
C.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
D.由国家文物局指导的《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研究成果展》不久前亮相山东博物馆。
2024-02-0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职教高考一轮系统性复习一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7. 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妇女的境遇是极其平等的,一切道理都已不错,一切状态都已够好。(反语)
B.苏比明白,为了抵御寒冬,由他亲自出马组织一个单人财务委员会的时候到了。(借代)
C.它那柔软的身体,在还不具有足够的力气和漂亮的颜色以前,必须好好地沐浴空气和阳光。(比拟)
D.在这里,每一支修茎,每一条细枝都挺秀如画,所以特别出色、动人。(比喻)
2024-02-0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职教高考一轮系统性复习一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8.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她弯下腰,挎好框系猛一立,因为北瓜太重,把她弄了个后仰,沾了满身土,北瓜也滚了满地。(描写)
B.和依靠腿步行相比,依靠轮子滚动前进,由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能量转换的效率提高了许多。(说明)
C.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荫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吗?(记叙)
D.语言有很多的心理功能,它本身就是一种释放,就是一种宣泄,就是一种追求心理平衡的手段。(议论)
2024-02-0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职教高考一轮系统性复习一模语文试题

二、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9. 下列作品、文体、作者和作者国籍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黄的稻束》                 诗歌             郑敏                              中国
B.《化装舞会》                    散文             亨利希·曼                    德国
C.《冰河英雄》                    新闻             克莱尔·萨夫安             英国
D.《林黛玉进贾府》             小说             曹雪芹                           中国
2024-02-0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职教高考一轮系统性复习一模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10.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树林中的泉水》叙议结合,先叙后议,两个部分相互印证,表达了热爱祖国语言的主题。
B.《雷雨》中的鲁侍萍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性格具有复杂性,正直善良、外表文静而又内心刚强。
C.《落日》是一篇记录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事件通讯,文章多处运用对比描写,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倾向。
D.《沁园春·长沙》意象纷呈,意境深远,诗人将积极乐观向上的心志寄托在景物之上,揭示人生哲理。
2024-02-0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职教高考一轮系统性复习一模语文试题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于是轮到涂色料的工作了,他们管这个工作叫点蓝。涂上的色料有好些种,不只是一种蓝色料,为什么单叫点蓝呢?原来这种制作方法开头的时候多用蓝色料,当时叫点蓝,就此叫开了(我们苏州管银器上涂色料叫发蓝,大概是同样的理由)。这种制品从明朝景泰年间(15世纪中叶)开始流行,因而总名叫景泰蓝。

用的色料就是制颜色玻璃的原料,跟涂在瓷器表面的釉料相类。我们在作场里看见的是一块块不整齐的硬片,从山东博山运来的。这里头基本质料是硼砂、硝石和碱,因所含的金属矿质不同,颜色也就各异。大概含铁的作褐色,含铀的作黄色,含铬的作绿色,含锌的作白色,含铜的作蓝色,含金含硒的作红色……

他们把那些硬片放在铁臼里捣碎研细,筛成细末应用。细末里头不免掺和着铁臼上磨下来的铁屑,他们利用吸铁石除掉它。要是吸得不干净,就会影响制成品的光彩。看来研磨色料的方法得讲求改良。

各种色料的细末都盛在碟子里,和着水,像画家的画桌上一样,五颜六色的碟子一大堆。点蓝工人用挖耳似的家伙舀着色料,填到铜丝界成的各种形式的小格子里。大概是熟极了的缘故,不用看什么图样,自然知道哪个格子里该填哪种色料。湿的色料填在格子里,比铜丝高一些。整个表面填满了,等它干燥以后,就拿去烧。一烧就低了下去,于是再填,原来红色的地方还是填红色料,原来绿色的地方还是填绿色料。要填到第三回,烧过以后,色料才跟铜丝差不多高低。

(选自叶圣陶《景泰蓝的制作》)

11.下列不属于选文介绍的内容的一项是(     
A.“点蓝”及“景泰蓝”得名的缘由。
B.“景泰蓝”使用的色料及其研磨方法。
C.点蓝的基本程序。
D.烧蓝的基本方法。
12.对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轮到涂色料的工作了,他们管这个工作叫点蓝。(作诠释)
B.用的色料就是制颜色玻璃的原料,跟涂在瓷器表面的釉料相类。(作比较)
C.大概含铁的作褐色,含铀的作黄色,含铬的作绿色……(举例子)
D.这种制品从明朝景泰年间(15世纪中叶)开始流行。(列数字)
13.根据选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泰蓝的制作已由开始主要使用蓝色料发展到使用多种色彩色料的阶段。
B.制作景泰蓝的色料里混有铁屑,将使景泰蓝制成品的光彩受到不利影响。
C.点蓝工人极熟练点蓝工艺,因此不用看景泰蓝图样就知道如何填色料。
D.景泰蓝制作工艺中,点蓝与烧蓝两步需要交替进行,并需要涂三回烧三回。
14.选文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4-02-0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职教高考一轮系统性复习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至于颐和园的长廊,可谓千篇一律之尤者也。然而正是那目之所及的无尽的重复,才给游人以那种只有它才能给人的特殊感受。大胆来个荒谬绝伦的设想:那八百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一根方,一根圆,一根八角,一根六角;一根肥,一根瘦,一根曲,一根直;一根木,一根石,一根铜,一根钢筋混凝土;一根红,一根绿,一根黄,一根蓝;一根素净无饰,一根高浮盘龙,一根浅雕卷草,一根彩绘团花……这样千变万化地排列过去,那长廊将成何景象!

有人会问:那么走到长廊以前,乐寿堂临湖回廊墙上的花窗不是各具一格,千变万化的吗?是的。就回廊整体来说,这正是一个大同小异,大统一中的小变化的问题。既得花窗小异之谐趣,又无伤回廊大同之统一。且先以这些花窗的小小变化,作为廊柱无尽重复的前奏,也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

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

十二年来,在全国各城市的建筑中,我们规划设计人员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能尽满人意。为了多快好省,我们做了大量标准设计,但是中自应包括艺术的一面,也就是百花齐放。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有些街道又一幢房子一个样式、一个风格,互不和谐;即使它们本身各自都很美观,放在一起就都损人且不利已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缭乱。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琢磨的问题。

(选自梁思成《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15.下列对选文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介绍了颐和园长廊的千篇一律给人的特殊感受。
B.第2段认为乐寿堂临湖回廊廊柱的重复是花窗变化的前奏。
C.第3段指出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D.第4段认为建筑设计应当做到重复与变化的有机统一。
16.根据选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颐和园长廊的“千变万化”只能给人带来芜杂和“荒谬绝伦”的感觉。
B.乐寿堂临湖回廊的廊柱和花窗是重复和变化的和谐统一。
C.个体建筑物或群体建筑物往往都应注重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
D.作者批评了中国各地建筑或千篇一律或千变万化的标准设计。
17.下列对于选文词句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个“一根”在语言学上就给读者以厌烦感,从而阐明颐和园的长廊不能“千变万化”。
B.“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是对上文的概括。
C.“孩子哭着找不到家”这一浅显通俗的语言揭示了现代建筑千篇一律的特点,使现代建筑失去了实用性。
D.语言艺术也要讲究重复与变化的有机统一,选文每一段都可以看出作者语言讲究重复与变化的有机统一。
18.选文中哪一句话可以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19.体会选文画线句的妙处。
2024-02-0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职教高考一轮系统性复习一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