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传记
题型: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3139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苏东坡在农舍雪堂和城中临皋亭两处住,每天两处往返,那不过是一里三分之一的一段脏泥路,却大概变成了文学史上最出名的一条路。在过了城镇中那一段小坡之后,就到了黄泥坂,它一直通到起伏的丘陵。那个地方向四周一望,似乎全是黄色,只有树木苍翠,竹林碧绿而已。苏东坡曾在徐州建有黄楼。现今住在黄州,日日横过黄泥坂,而后达到黄岗的东坡。他已经脱去了文人的长袍,摘去了文人的方巾,改穿农人的短褂子,好使人不能辨识他士大夫的身份。他每天来往走这段路。在耕作之暇,他到城里去,喝得小有酒意,在草地上躺下便睡,直到暮色沉沉时好心肠的农人把他叫醒。有一天,他喝醉之后,写出了一首流浪汉狂想曲,名之为《黄泥坂词》。其结尾部分如下:

①朝嬉黄泥之白云兮,暮宿雪堂之青烟。喜鱼鸟之莫余惊兮,幸樵苏之我嫚。

②初被酒以行歌兮,忽放杖而醉偃。草为茵而块为枕兮,穆华堂之清宴。纷坠露以湿衣兮,升素月之团团。感父老之呼觉兮,恐牛羊之予践。

③于是蹶然而起,起而歌曰:月明兮星稀,迎余往兮饯余归。岁既宴兮草木腓。归来归来,黄泥不可以久嬉。

但是他和酒友的夜游却引起了有趣的谣言,不但在当地,连宫廷都知道了。也幸喜饮酒夜游,这种生活才使他写出了不朽的杰作,也有诗,也有散文。他那篇《牛肉与酒》的小文,记的就是一件异乎寻常的荒唐夜游行径。

今日与数客饮酒而纯臣适至。秋热未已而酒白色,此何等酒也?入腹无脏,任见大王。既与纯臣饮,无以侑,西邻耕牛适病足,乃以为肉。饮既醉,遂从东坡之东,直出春草亭而归,时已三更矣。

(选自林语堂《苏东坡传(节选)》)

1.下列对句中词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幸樵苏之我嫚”中的“嫚”,理解为“轻视,怠慢”。
B.“忽放杖而醉偃”中的“偃”,理解为“仰面倒下”。
C.“穆华堂之清宴”中的“清宴”,理解为“清净明朗”。
D.“岁既宴兮草木腓”中的“腓”,理解为“茂盛”。
2.下列对选文中《黄泥坂词》结尾部分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选段①写路途上的艰辛以及苏东坡喜悦与旷达的胸怀。
B.选段②写黄泥坂上苏东坡狂醉及其超然的情怀。
C.选段③抒发苏东坡游黄泥坂之幽情,表达其回朝无望的怅然。
D.《黄泥坂词》是苏东坡被贬黄州期间写的一首狂想曲,体现了其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3.下列对选文中引用苏东坡诗文赏析正确的是(     
A.直接引用与直接描写相结合,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
B.间接引用与直接描写相结合,增强了文章论述的说服力。
C.直接引用与间接描写相结合,丰厚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D.间接引用与间接描写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趣味。
4.如何理解选文中的划线语句?
5.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苏东坡在黄州能写出不朽杰作的原因。
【知识点】 传记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他的归宿毕竟在于民众身上。托尔斯泰对于他们老是具有一种奇特的,纯粹是生理的感情,他在社会上所得的重重的幻灭的经验从没有动摇他的信念。在最后几年中,他和莱维纳一样对于民众接近得多了。他开始想着,他那些自杀、自己麻醉的学者、富翁,和他差不多过着同样绝望的生活的有闻阶级的狭小乐园之外,还有成千成万的生灵。他自问为何这些千万的生灵能避免这绝望,为何他们不自杀。他发觉他们的生活,不是靠了理智,而是——毫不顾虑理智——靠了信仰。这不知有理智的信仰究竟是什么呢?

信仰是生命的力量。人没有信仰,不能生活。宗教思想在最初的人类思想中已经酝酿成熟了。信仰所给予人生之谜的答复含有人类的最深刻的智慧。

那么,认识了宗教书籍中所列举的这些智的公式便已足够了吗?——不,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在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一般思想圆到之士与富人把宗教只当作一种享乐人生的安慰,这使托尔斯泰颇为憎厌,使他决意和一般质朴的人混在一起,只有他们能使生命和信仰完全一致。

他懂得:劳动民众的人生即是人生本体,而这种人生的意义方是真理。

……

一八八二年正月他参加调查人口的工作,使得他有真切地看到大都市的惨状的机会。他所得的印象真是非常凄惨。第一次接触这文明隐藏着的疮痍的那天晚上,他向一个朋友讲述他的所见时,他叫喊,号哭,挥动着拳头

人们不能这样地过活!他嚎啕着,这决不能存在!这决不能存在!……几个月之久,他又堕入悲痛的绝望中。一八八二年三月三日,伯爵夫人写信给他说:

从前你说:‘因为缺少信心,我愿自缢。’现在,你有了信心,为何你仍苦恼?

因为他不能有伪君子般的信心,那种自得自满的信心。因为他没有神秘思想家的自利主义,只顾自己的超升而不顾别人,因为他怀有博爱,因为他此刻再不能忘记所看到的惨状,而在他热烈的心的仁慈中他们的痛苦与堕落似乎是应由他负责的,他们是这个文明的牺牲品而他便参与着这个牺牲了千万生灵以造成的优秀阶级,享有这个魔鬼阶级的特权。接受这种以罪恶换来的福利,无异是共谋犯。在没有自首之前,他的良心不得安息了。

——罗曼•罗兰《托尔斯泰传》

1.下列对“这使托尔斯泰颇为憎厌”中的“憎厌”指代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把宗教当作一种“享受人生的安慰”的富人。
B.把信仰落实到实践中的人。
C.把信仰仅仅理解为一种学问的人。
D.不能把信仰和生命结合起来的人。
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是这个文明的牺牲品”中的“文明”,指代物质文明。
B.“‘人们不能这样地过活!’他嚎啕着,‘这决不能存在!这决不能存在!……’”这是对托尔斯泰的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他极度悲悯和善良。
C.调查人口的工作让托尔斯泰看到了社会的真实,他的内心受到了震动。
D.在关于信仰的问题上,作者善于深入到托尔斯泰的灵魂斗争的最深处。
3.关于选文中的“自首”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自首”在这里有忏悔并改变的意思。
B.这个词贬词褒用,写出了托尔斯泰的伟大、高贵与善良。
C.“自首”是因为他看到了自身的所处阶级的本质。
D.托尔斯泰因为“自缢”而缺少信心,所以只能“自首”。
4.联系全文,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通过托尔斯泰的生活的细致描写,表现了青年时期的他所经历的精神转变。
B.作者现身说法,以托尔斯泰的思想发展为主线。
C.文章在刻画托尔斯泰的时候,综合使用了对比、内心独白、多重描写等手法。
D.托尔斯泰本着对真理和爱的执着追求,选择脱离自己的阶级,这些都得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理解与支持,直到生命的尽头。
2023-12-16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一百年前的189812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镭。本来这场报告,她想让丈夫来作,但皮埃尔·居里坚持让她来讲,因为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

②千百年来,漂亮就是一个女人的最高荣誉,最大资本,只要有幸得到这一点,其余便不必再求了。莫泊桑在他的名著《项链》中说:女人并无社会等级,也无种族差异;她们的姿色、风度和妩媚就是她们身世和门庭的标志。居里夫人是属于那一类很漂亮的女子,她的肖像如今挂遍世界各国的科研教学机构,我们仍可看到她昔日的风采。但是她偏偏没有利用这一点资本,她的战胜自我也恰恰就是从这一点开始的。当她还是个小学生时就显示出上帝给她的优宠,漂亮的外貌已足以使她讨得周围所有人的喜欢。但她的性格里天生还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这就是人们经常加于男子汉身上的骨气。她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为了不受漂亮的干扰,她故意把一头金发剪得很短,她对哥哥说:毫无疑问,我们家里的人有天赋,必须使这种天赋由我们中的一个表现出来!她中学毕业后在城里和乡下当了七年家庭教师,积攒了一点学费便到巴黎来读书。当时大学里女学生很少,这个高额头、蓝眼睛、身材修长的漂亮的异国女子,很快成了人们议论的中心。男学生们为了能更多地看她一眼,或有幸凑上去说几句话,常常挤在教室外的走廊里。她的女友甚至不得不用伞柄赶走这些追慕者。但她对这种热闹不屑一顾,她每天到得最早,坐在前排,给那些追寻的目光一个无情的后脑勺。她身上永远裹着一层冰霜的盔甲,凛然使那些追星族不敢靠近。她本来住在姐姐家中,为了求得安静,便一人租了间小阁楼,一天只吃一顿饭,日夜苦读。晚上冷得睡不着,就拉把椅子压在身上,以取得一点感觉上的温暖。这种心无旁骛、悬梁刺股、卧薪尝胆的进取精神,就是一般男子也是很难做到的啊!宋玉说有美女在墙头看他三年而不动心;范仲淹考进士前在一间破庙里读书,晨起煮粥一碗,冷后划作四块,是为一天的口粮。而在地球那一边的法国,一个波兰女子也这样心静,这样执著,这样地耐得苦寒。她以25岁的妙龄,面对追求者如潮而不心动。她只要稍微松一下手,回一下头,就会跌回温软的怀抱和赞美的泡沫中,但是她有大志,有大求,她知道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所以她甘愿让酸碱啃蚀她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

…………

③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她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当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而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理,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她得到了永恒。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就像化学的置换反应一样,她的青春美丽已换位到了科学教科书里,换位到了人类文化的史册里。

(节选自梁衡《跨越百年的美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这种心无旁骛、悬梁刺股、卧薪尝胆的进取精神,就是一般男子也是很难做到的啊!
②她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当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
2.第①段中为什么居里夫人一走上法国科学院的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
3.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具有什么作用?
4.文段中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说她的美丽是“跨越百年的”?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县委一位副书记在乡下患感冒,焦裕禄几次打电话,要他回来休息;组织部一位同志有慢性病,焦裕禄不给他分配工作,要他安心疗养;财委一位同志患病,焦裕禄多次催他到医院检查……焦裕禄的心里,装着全体党员和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1964年春天,正当党领导着兰考人民同涝、沙、碱斗争胜利前进的时候,焦裕禄的肝病也越来越重了。很多人都发现,无论开会、作报告,他经常把右脚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顶住肝部。他棉袄上的第二和第三个扣子是不扣的,左手经常揣在怀里。人们留心观察,原来他越来越多地用左手按着时时作痛的肝部,或者用一根硬东西顶在右边的椅靠上。日子久了,他办公坐的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他对自己的病,是从来不在意的。同志们问起来,他才说他对肝痛采取了一种压迫止痛法。县委的同志劝他疗养,他笑着说:病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你压住他,他就不欺侮你了。焦裕禄暗中忍受了多大痛苦,连他的亲人也不清楚。他真是全心全意投到改变兰考面貌的斗争中去了。

焦裕禄到地委开会,地委负责同志劝他住院治疗,他说:春天要安排一年的工作,离不开!”没有住。地委给他请来一位有名的中医诊断,开了药方,因为药费很贵,他不肯买。他说:灾区群众生活很困难,花这么多钱买药,我能吃得下吗?县委的同志背着他去买来三剂,强他服了,但他执意不再服第四剂。

(节选自《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你压住他,他就不欺侮你了。
欺侮: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真是全心全意投到改变兰考面貌的斗争中去了。
全心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选段中画横线句子的描写手法及其作用。
3.如何理解“日子久了,他办公坐的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这句话的含义?
4.选段主要表现了焦裕禄怎样的精神品质?
2024-02-03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