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化要发展,环境需宽松

当下,文化成为最热的词之一。人们现在都同意,文化很重要,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形成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已成热门话题。但这种共识其实是相当模糊的,很多争议正因此而生。学繁体字,背《弟子规》,恢复唐装,开国学班,行祭拜礼……近年来,围绕传统文化生出的热闹一场接一场,包括这几天引发如潮批评的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但讨论的背后都离不开对文化概念的深层次辨析。

中国有极好的传统文化,但没有注意保留。忘记了旧的,又没有建立起新的。作家池莉对中国文化的远去深感忧虑。这种忧虑肯定不止她一个人有。

文化内涵十分宽泛庞杂。我们所言的传统文化其实仅是纸上记载的文化,而且多半是今人戴着有色眼镜改造过的文化

现在,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可以放假了,我们因此就能延续传统吗?凭空造起一座文化城,炎黄子孙就能拥有精神家园吗?那些主持孔子或其他某子祭拜典礼的官员,对孔子或某子的精神思想有多少理解?讲庄子的于丹登上了福布斯财富名人榜,讲三国的易中天粉丝如潮,说明国学复兴了吗?

我们先得搞清楚: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什么是我们当下的文化,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我们可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文化。

文化是不断变迁的,而且这种变迁并不完全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个族群的文化会与环境不断发生互动。在当代世界中,我们的文化将如何演变,将来形成一个怎样的格局、得到怎样的结果,我们需要思考,政府也可以有一个主导的追求方向,但结果无法断言。

思考和追求时,我们需要正视三个问题:一、发展文化是为了什么?为了人的幸福,还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抑或为了方便治理?二、世界的现实和大势是什么?三、政府在塑造文化方面的可能性和限度在哪里?

文化的演变有自身规律。如果不考虑世界的现实和大势,所谓复兴就可能变成复古——复古不一定不好,但别打着复兴的旗号忽悠人。如果不尊重文化进化的自然规律,所谓建设文化就可能变成戕害文化。

拿现在人们纷纷说要复兴的国学为例。据学者研究,中国历史上国学最繁荣的时期有三个,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清末民初,这三个时期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权威破碎,人们思想上的禁锢被打破,因此发出灿烂的创造之光。

文化需要繁荣和发展,但如何给文化发展一个宽松的环境,如何更加解放思想,也许是更需要我们各方人士共同思考研究的问题。

(1)下列不属于“文化”成为人们热门话题理由的是(     
A.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因此形成自己的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B.中国有极好的传统文化,但没有注意保留,忘记了旧的,又没有建立起新的。
C.发展文化可以使人幸福、增加财政收入、方便治理。
D.近年来,围绕“传统文化”生出的热闹一场接一场,引发了人们对“文化”概念深层次辨析的讨论。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传统文化也是族群文化,但发展传统文化,除立足自身实际外,还必须考虑世界的现实和大势。
B.“文化”很重要,也需要发展,但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即使是政府也还没有一个主导的追求方向。
C.文化发展有其自然规律,并且需要宽松的环境,如果权威稍加干预,那么,建设文化就可能成为戕害文化。
D.解放思想,创造一个发展文化的宽松环境,比思考发展文化的方式更重要。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传统文化”都是用繁体字记录的,所以,在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也就把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了。
B.建一座“文化城”确实不能说明炎黄子孙拥有了精神家园,但如果我们不建文化城,不写繁体字,不开国学班等,文化是肯定不能得到继承发展的。
C.于丹、易中天的成功,不能说国学已复兴,但他们宣传传统文化的方式值得提倡。
D.如果有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思想更加解放,那么,文化是可以繁荣和发展的。
2024-07-16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翰文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毫无疑问,在网络智能时代,依托于新媒体技术产生和发展的数字阅读,克服了传统印刷纸张的束缚,既扩充了阅读的内容,也让阅读行为变得更加便捷化。它以碎片化的特性在拓展读者视野的同时,也以其交互性的特性深化了读者的认知。

但与此同时,这种由纸质阅读向数字阅读的结构性转变也深刻地改变了阅读的逻辑路径,文本泛滥,信息过载和无用积累的话语,这是数字化时代读者面对的情境。追求速度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阅读特征,人们容易产生焦虑,把阅读学习简单化,而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耐心、平和及宝贵的冥想,于是浅薄化、娱乐化和功利性的阅读逐渐占据上风,导致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在悄然地发生着断裂和陷落。

(选自杨嫌均《网络智能时代纸质阅读向数字阅读模式跃迁的裂陷与弥合》)

材料二:

我推崇纸质阅读而不是数字阅读。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在书里。尽管我国目前的网络阅读人数已经超过了纸质阅读人数,但我认为,人类最伟大的思想还处在离线状态。网络上更容易吸引眼球的是信息、广告和娱乐的内容,人类的理解,特别是人类理性的洞察力,通过网络很难获得,智慧的内容在网络上更是凤毛麟角。对人类思想的进化而言,对个人思想的发展而言,从信息到知识到智慧,就像一个金字塔,它是精神与智力逐步升级发展的过程。唯有通过书籍阅读,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才能一步步地通往精神的金字塔之巅。将每一个人的智慧汇总起来,才能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度。

(选自朱永新《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材料三:

(选自《成年人数字阅读人群分布问卷调查统计》)

1.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有关“数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网络智能时代的到来,数字阅读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B.数字阅读摆脱传统印刷纸张的束缚,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了便利。
C.未来纸质阅读会被数字阅读取代,我们应当尽快适应数字阅读。
D.虽然数字阅读非常流行,但是人们难以借此获得理性的洞察力。
2.光明职校举行辩论赛,正方认为“数字阅读优于纸质阅读”,反方认为“纸质阅读优于数字阅读”。结合材料,为反方写三条理由。
3.小文加入了数字阅读人群调查研究小组,请根据材料三,向王老师汇报调查结果。(要求:有对象意识,语言简练、条理清晰,陈述2点结论,且每条结论不超过20个字)
2024-07-06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丽水市2024年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刺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节选自鲁迅《拿来主义》)

1.节选文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分析。
2.作者用“大宅子”比喻外国文化,请结合文本,分析文中加点词的比喻义。
①鱼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鸦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烟枪和烟灯: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请概括其主要内容。
2024-06-28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三校生”对口升学第三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这些喷雾液、药粉、烟雾剂现在几乎普遍在农场、花园、森林和家庭中使用这些化学药品能够不加选择地杀死任何昆虫,不论其是;能够使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能够以一层剧毒物质覆盖在叶片表面或长期滞留在土壤中。而人们使用所有这些药品消灭的目标或许仅仅是屈指可数的几种杂草或昆虫。难道有人会相信,可以向地球表面倾泻这么多毒物而又继续使它适宜一切生物生长?这些化学药品不应称作杀虫剂,而应称为杀生剂

药物使用的整个发展过程似乎卷入了一个永无终点的螺旋。自从滴滴涕①被允许民用以来,逐步升级的过程便开始了,人们得不断寻找更有毒性的物质。这是因为作为对达尔文适者生存原理的绝好证明,昆虫已演化出对人们使用的某一杀虫药具有抗药性的超级品种,于是人们必须发明一种更毒的药剂,接着又发明一种比这种药剂更毒的药剂……“控制大自然这一短语是在骄傲自大的心态中构思出来的,它源于尼安德特人②时期的生物学和哲学,当时人们以为自然界是为人类的便利而存在的。应用昆虫学的概念和实践大都发端于新石器时代的科学。如此原始的科学竟已用最现代、最可怕的武器装备起来,这真是我们的一大灾祸。这门科学在使用这些武器对付害虫的同时也在打击整个地球。

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寂静的春天”是一种怎样的春天?以此为题的目的是什么?
2.选段体现了本文怎样的艺术特色,请结合具体的例子回答?
2024-06-2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中等专业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人类社会充满希望。同时,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挑战、迈向美好未来。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大国关系事关全球战略稳定,努力推动大国间的文明对话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世界各大国均拥有丰富多彩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兼收并蓄,融合了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在历史进程中不断与其他各种文明碰撞、交流、融会,为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欧洲文明同样极富历史文化底蕴,无论是希腊的雕塑、罗马的万神庙、拜占庭的镶截画,还是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望远镜,莫不是欧洲文明的奇丽瑰宝。

中国与欧洲各国文明对话源远流长,其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不同文明之间能够实现互容互鉴互通。自2014年启动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以来,中法两国在教育、科技、文化、艺术、社会等领域的交流发展迅速,而以此为依托的双边政府交流、民间交往、经贸往来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近年来,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的台阶,陆续建立了高级别财金对话、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等机制,为各领域合作持续推进提供了动力和保障。中俄两国民众相知相亲的历史举世公认,已经成为了两国关系发展的不竭动力,两国文化在彼此国家的影响力、亲和力和感召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了当今大国之间文明对话的典范。

源于欧洲文明的美国文明,与美洲文明结合,发展成为一种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文明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基于多元文化的价值观。然而429日,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事务主任基伦·斯金纳就中美关系发表谈话,将中美关系界定为文明较量,宣称美国正在制定基于文明冲突的对华关系框架,从而将中美关系渲染至所谓文明冲突的层面。在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的21世纪,这种文明冲突论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人类文明的悲哀。

文明的生存和进步离不开交流互鉴,文明只有在交流互鉴中才能不断前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一个充满自信的文明,其前提是要拥有对其他文明包容欣赏、乐于交流的心态。只有交流互鉴,尊重、包容姹紫嫣红的不同文明,自己的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

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中美交往40年来的教训和启示说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唯有合作才是正确选择。在中美利益已经高度融合的今天,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时代,中美双方更应该承担大国应承担的特殊责任,摒弃冷战思维,谋求合作共赢。

(选自潘震《大国文明对话的时代意义》,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身处巨大变局之中,世界各国都拥有深入发展所带来的希望,也都需要应对全球性挑战。
B.以希腊的雕塑、罗马的万神庙等为代表的欧洲文明同中华文明一样丰富多彩而伟大。
C.中法两国在科教文艺等人文领域的交流带动了双边政府交流、民间交往和经贸往来。
D.美国文明,正因为其源于欧洲文明,才得以发展成为一种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当今世界希望与挑战并存为立论前提,为大国间的文明对话指明了方向,并由此指向了中美关系问题。
B.文章采用例证、引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今国际形势下推动大国间文明对话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C.文章列举了中法、中德、中俄之间文明对话的成功案例,旨在说明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大国间文明对话的典范。
D.文章以美国文明蕴含多元文化价值观为依据,坚决反对“文明冲突论”,提倡摒弃冷战思维、谋求合作共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中美交往40年来的教训与启示,如果美国坚持“文明冲突论”,必然会两败俱伤。
B.如果没有对其他文明包容欣赏的心态,一个文明可以充满自信但无法充满生命力。
C.美国的“文明冲突论”对其本国而言虽然有利,但无法顺应21世纪的时代潮流。
D.只要坚持在交流中互相借鉴,在合作中谋求共赢,世界各国的文明就能够生存和进步。
2024-06-2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理工学校职教高考部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敬业与乐业》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制约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1.选段的论点是(     
A.第一要敬业B.事的性质无高下C.职业是神圣的D.劳作便是功德
2.选段没有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引用论证B.举例论证C.比喻论证D.对比论证
3.从选段看,“敬”字的含义是什么?用选段中的话来回答。
2024-06-2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卷I(语文)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文后问题

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

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很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

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选择的自由,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经典阅读,会在( )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

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至于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

1.文中有下划线的句子中括弧里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A.涓涓细流B.言传身教C.无法言说D.潜移默化
2.“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下列词语中与句中“羊群效应”意思不相近的是(     
A.随波逐流B.个性张扬C.人云亦云D.蔚然成风
3.下列对“经典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阅读又叫基础阅读,在信息时代下重要性突显,它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B.经典阅读可以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
C.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但一定是越早安装越好。
D.经典阅读作用于人的思维和情感模式,从而能让人们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
4.下列有关“信息时代对年轻人的影响”正确的一项是(     
A.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使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在逐渐消逝。
B.信息时代下,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使他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C.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所以这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而很可能是“脾气”。
D.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通过网络上的“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建立“三观”。
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对于年轻人来讲,信息时代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因为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
B.热爱生活的人一定爱读《春晓》,他们会把一丝丝的伤感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
C.网络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很多年轻人最终从网络中得到的只有空虚和焦虑。
D.经典阅读中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024-06-21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单独招生考试试卷语文部分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三年前,我遇见神经过敏的俄国的E君,有一天他忽然发愁道,不知道将来的科学家,是否不至于发明一种奇妙的药品,将这注射在谁的身上,则这人即甘心永远去做服役和战争的机器了?那时我也就皱眉叹息,装作一齐发愁的模样,以示所见略同之至意,殊不知我国的圣君,贤臣,圣贤,圣贤之徒,却早已有过这一种黄金世界的理想了。不是唯辟作福,唯辟作威,唯辟玉食么?不是君子劳心,小人劳力么?不是治于人者食(去声)人,治人者食于人么?可惜理论虽已卓然,而终于没有发明十全的好方法。要服从作威就须不活,要贡献玉食就须不死;要被治就须不活,要供养治人者又须不死。人类升为万物之灵,自然是可贺的,但没有了细腰蜂的毒针,却很使圣君,贤臣,圣贤,圣贤之徒,以至现在的阔人,学者,教育家觉得棘手。将来未可知,若已往,则治人者虽然尽力施行过各种麻痹术,也还不能十分奏效,与蜾蠃并驱争先。即以皇帝一伦而言,便难免时常改姓易代,终没有万年有道之长二十四史而多至二十四,就是可悲的铁证。现在又似乎有些别开生面了,世上诞生了一种所谓特殊知识阶级的留学生,在研究室中研究之结果,说医学不发达是有益于人种改良的,中国妇女的境遇是极其平等的,一切道理都已不错,一切状态都已够好。E君的发愁,或者也不为无因罢,然而俄国是不要紧的,因为他们不像我们中国,有所谓特别国情,还有所谓特殊知识阶级

(选自鲁迅《春末闲谈》)

1.上文提到了E君的发愁,在表达上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  )
A.题外话,说明E君的发愁是杞人忧天。
B.从行文章法上看,“E君的发愁”标志着文章由闲话细腰蜂捉小青虫的趣事转入正题。他所发愁的奇妙药品,即统治者用以禁铜民众的精神控制术。
C.标志着行文向纵深拓展,E君希望统治者能发明十全的好方法。
D.用“E君的发愁”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
2.文中“黄金世界的理想”所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指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封建礼教。B.指细腰蜂毒针的神奇功能。
C.指历史上诸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太平盛世。D.指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追求的理想世界,百姓不懂思想,不去反抗,而是甘心永远去做服役和战争的机器,任由统治阶级作威作福。
3.文中提到“二十四史”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二十四史”的朝代更迭表明,治人者的精神控制术并不十分奏效。
B.证明皇帝始终没有“万年有道之长”。
C.增强“中国妇女的境遇是极其平等的,一切道理都已不错,一切状态都已够好”一句讽刺力度。
D.说明俄国国情不同中国,无论如何,俄国是不要紧的,E君不必发愁。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节选部分作者由细腰蜂的毒针联想到旧时统治者的精神控制术,讽刺其在理论和实效上的失败。
B.作者从细腰蜂的麻醉术转到中外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上,治人者采用“各种麻痹术”来麻痹人民,但这种麻痹术却不如细腰蜂的毒针那么灵验,说明统治阶级的无能,技不如细腰蜂。
C.本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杂文。作者以闲谈的方式将自然之物人格化,用形象化的说理,揭露了统治阶级“治术”的险恶实质,表达了人民群众必胜的信心。
D.在“闲谈”的形式下,思路无拘无束,集知识、趣味、说理一炉。语言精炼、生动、幽默,好用反语,极大的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024-06-2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中等职业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节选)

①如果我们把这一切都考虑过了,如果我们生活的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能使我们获得最高尊严的职业,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一种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工作,并使我们自己不断接近共同目标即臻于完美境界的职业,而对于这个共同的目标来说,任何职业都只不过是一种手段。

②尊严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更加崇高品质的东西,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众人之上的东西。

③但是,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这种职业不需要有不体面的行动(哪怕只是表面上不体面的行动),甚至最优秀的人物也会怀着崇高的自豪感去从事它。最合乎这些要求的职业,并不总是最高的职业,但往往是最可取的职业。

④但是,正如有失尊严的职业会贬低我们一样,那种建立在我们后来认为是错误的思想上的职业也一定会成为我们的沉重负担。

⑤这里,我们除了自我欺骗,别无解救办法,而让人自我欺骗的解救办法是多么令人失望啊!

⑥那些主要不是干预生活本身,而是从事抽象真理研究的职业,对于还没有确立坚定的原则和牢固的、不可动摇的信念的青年是最危险的,当然,如果这些职业在我们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如果我们能够为它们的主导思想牺牲生命、竭尽全力,这些职业看来似乎还是最高尚的。

⑦这些职业能够使具有适合才干的人幸福,但是也会使那些不经考虑、凭一时冲动而贸然从事的人毁灭。

⑧相反,重视作为我们职业的基础的思想,会使我们在社会上占有较高的地位,提高我们自己的尊严,使我们的行为不可动摇。

⑨一个选择了自己所珍视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这种人单是因为他在社会上所处的地位是高尚的,他也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保持高尚。

⑩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定消灭另一种的;相反。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

⑪历史把那些为共同目标工作因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称为是伟大人物;经常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典范,就曾为人类牺牲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

⑫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1)第⑩段中加点的“这两种利益”指的是什么?作者强调了哪种利益更重要?为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向往的是什么职业?
①这两种利益是 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强调的是 __________
③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作者向往的职业是 _________________
(2)第⑪段中加点的“共同目标”指的是什么?这一段从历史、经验、宗教三方面论述了什么观点?
①共同目标是 __________________
②论述的观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关键语句,说说马克思认为什么样的职业才是有尊严的职业?
2024-06-1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网络媒体公信力

材料一:

为何失实信息屡屡出现在网络中?在《2017年中国网络媒体公信力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这是因为信息供给严重过载和用户注意力严重缺失。报告认为,尽管当前互联网新闻生产及传播的便捷性、时效性等优势已经充分获得网络新闻信息用户的认可,但新闻资讯的质量却没有得到同步提升。在新闻的诸多属性中,真实性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核心属性,脱离了真实性,新闻便失去了其所有价值。新闻媒体信用程度越好,其生产的新闻可信性就越高,而新闻可信度越高,为受众带来的价值回报就越高。

(摘编自《让新闻回归本真———记<2017年中国网络媒体公信力调查报告>发布》)

材料二:

近年来兴趣推荐类资讯产品成为市场上一大趋势,并在2017年迎来井喷式发展,个性化推荐产品,符合用户对兴趣,娱乐化、个性化内容的需求,其用户活跃量增长迅猛也就不足为奇。但从工信部的报告中不难发现,在信息过载的媒体环境下,用户对网络媒体的可信度、真实度、责任感,对高品质内容的需求和期待依然强烈。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和高品质的内容相较于个性化资讯,更能获得用户的好感度。兴趣推荐类资讯产品好感度排名靠后这一现象,也将会督促整个网络媒体平台行业提升其自身的媒体的公信力。

(摘编自《2017年网络媒体现状:用户活跃量稳增公信力却没悉数跟上》)

材料三:

媒体公信力报告显示,体制内媒体的满意度整体高于商业类媒体。人民网、新华网以及《人民日报》客户端、澎湃新闻客户端表现较好;商业类媒体平台中只有少数媒体如腾讯网、腾讯新闻客户端等跻身第一阵营。

在用户信任度与社会责任感方面,位于第一梯队的新闻网站有人民网、新华网、腾讯网,同样位于第一梯队的新闻客户端有《人民日报》、澎湃新闻、腾讯新闻。体制内媒体在用户信任度和社会责任感方面表现非常好,商业类媒体较为欠缺,而腾讯网与腾讯新闻客户端位居商业新闻品牌第一位。

在覆盖率与影响力的维度上,商业类媒体比体制内媒体表现更好。其中,位于第一梯队的腾讯网与腾讯新闻客户端,成为网民访问量最大、用户选择度最高的商业类网络媒体平台。然而,越是有影响力的媒体,就越需要提高用户信任度和加强社会责任感,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更要认真审核信息,深度挖掘新闻,杜绝有偿报道。这样,商业类媒体才能在高覆盖率和强大的影响力下树立自身的权威性。

(摘编自《工信部舆情中心报告:网络媒体公信力有待提升》)

材料四:

新闻素养应该成为公民素养的一部分,全民都要掌握必要的新闻知识。这要求我们判断:新闻是什么内容;新闻的内容是否完整;信息源是谁,是否可靠;新闻提供了哪些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有没有其他可能性的解释或理解,有没有必要知道这些信息。

(摘编自江禾《如何在后真相时代坚守新闻真实》)

1.“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闻媒体的被信任程度是相互作用的。”将此句放回文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互联网新闻生产及传播已经呈现便捷性和时效性的优势,但是新闻资讯的质量却未同步提升。
B.新闻的真实性会影响新闻媒体的被信任程度,两者相互作用。新闻媒体的被信任程度与新闻的可信性成正比。
C.兴趣推荐类资讯产品好感度排名靠后,是因为兴趣推荐类资讯在客观真实性方面较差,较难获得用户好感。
D.调查显示,体制内媒体的满意度整体高于商业类媒体,但也有少数商业类媒体跻身整体满意度第一阵营。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真实性的角度对《2017年中国网络媒体公信力调查报告》进行解读,认为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闻媒体的被信任程度是相互作用的。
B.材料二分析了2017年兴趣推荐类资讯产品急剧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与解决的具体对策。
C.材料三运用比较方法解说体制内媒体与商业类媒体在媒体满意度、用户信任度、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异同。
D.材料四提出公民应当增强自己的新闻素养,负起公民自己的责任,并对公民的新闻素养的具体内容做了阐述。
4.要提高媒体的公信力,体制内媒体和商业类媒体各自应侧重在哪些方面下功夫?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明。
5.自从有了微信后,许多人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各种媒体上的新闻,而这些新闻质量良莠不齐,有的真实可信,有的却十分低俗,甚至充斥着大量谣言。材料四说“新闻素养应该成为公民素养的一部分”,请你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提高自己的新闻素养,正确对待生活中的这种现象。
2024-06-18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中等专业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