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3640698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这些喷雾液、药粉、烟雾剂现在几乎普遍在农场、花园、森林和家庭中使用这些化学药品能够不加选择地杀死任何昆虫,不论其是;能够使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能够以一层剧毒物质覆盖在叶片表面或长期滞留在土壤中。而人们使用所有这些药品消灭的目标或许仅仅是屈指可数的几种杂草或昆虫。难道有人会相信,可以向地球表面倾泻这么多毒物而又继续使它适宜一切生物生长?这些化学药品不应称作杀虫剂,而应称为杀生剂

药物使用的整个发展过程似乎卷入了一个永无终点的螺旋。自从滴滴涕①被允许民用以来,逐步升级的过程便开始了,人们得不断寻找更有毒性的物质。这是因为作为对达尔文适者生存原理的绝好证明,昆虫已演化出对人们使用的某一杀虫药具有抗药性的超级品种,于是人们必须发明一种更毒的药剂,接着又发明一种比这种药剂更毒的药剂……“控制大自然这一短语是在骄傲自大的心态中构思出来的,它源于尼安德特人②时期的生物学和哲学,当时人们以为自然界是为人类的便利而存在的。应用昆虫学的概念和实践大都发端于新石器时代的科学。如此原始的科学竟已用最现代、最可怕的武器装备起来,这真是我们的一大灾祸。这门科学在使用这些武器对付害虫的同时也在打击整个地球。

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寂静的春天”是一种怎样的春天?以此为题的目的是什么?
2.选段体现了本文怎样的艺术特色,请结合具体的例子回答?
【知识点】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敬业与乐业》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制约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1.选段的论点是(     
A.第一要敬业B.事的性质无高下C.职业是神圣的D.劳作便是功德
2.选段没有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引用论证B.举例论证C.比喻论证D.对比论证
3.从选段看,“敬”字的含义是什么?用选段中的话来回答。
2024-06-21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目。

使用网络语言应取舍有度

付海

a 放眼望去,习用者张口蓝瘦香菇、闭口臣妾做不到,这边站着傲娇的甄嬛,那边是伤不起的宝宝。成语被重新阐释,诗歌连同诗人被娱乐:杜甫很忙,李白睡得香,屈原躺枪……以上如果说仅是无伤大雅的打趣,类似把医生写成医牲、用土肥圆消解他人外在形象的新词新语就另当别论了。

b 更有部分网络新词新语或内涵庸俗或带着戾气,部分网络新文体或无病呻吟或虚张声势,皆从网络流入日常生活。其中,网络低俗词语要脱敏,往往借同音或近音字粉墨登场,但不管其形式如何花样翻新,只要一说出口,其读音本身便暴露出低俗内涵。充斥戾气的新词语同样喜欢借同音字遣词造句,但与低俗词语脱敏不同,暴戾词语往往为达到诋毁、攻击目的而选用矮化他人人格的文字。流行新文体多模式单一、雷同,如咆哮体”“逼转体,使用者仅通过变换其中某几个字词就构成一段文字,表达内容空泛,给人削足适履之感。

c 语言系统其实具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推移,会自然通过分层过滤,淘尽渣滓、淬炼真金。虽然如此,当下部分网络语言带来的负面影响仍不可小觑。

④ 一方面,某些网络新词新语新文体对语言自身带来冲击。汉字历史悠久,表形表意,意蕴深厚,只哗众取宠地满足于对文字内涵的消解,如无灵魂无脑筋之美人,华而不实。另一方面,低俗、浮夸的网络语言过于盛行,将在一定程度上拉低流行文化的气质内涵。言为心声,语言反映人的思想境界。一代人有一代人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与再造。只是这种理解和再造的主流,当是对汉语言之美的正面涵养,而不是一味抖机灵式的戏谑恶搞。这一类网络新词新语对中小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尤为明显。未成年人语言鉴别能力尚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健全,但追新求奇、张扬个性心理强盛,所以也是最容易不加理性判断就盲目接受这类新词新语的群体,或将在无意间种下游戏文字以及语言传递出来的游戏生活的种子。

d 纵观汉语发展历史,每个时代都有旧质语言要素的消亡,也有新质语言要素的产生,这是语言创新的必经阶段。对其中无伤大雅者,我们尽可以抱着宽容心态和开放眼光对待,对庸俗暴戾、浮夸恶搞者则当有所规范、有所引导。

⑥ 首先,要加强媒体语言使用规范。媒体肩负传播文化,引导舆论,服务大众等重要责任。在语言使用上,媒体应首先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严格约束自己不使用低俗暴戾词语,同时,在抵制低俗暴戾词语时不失语。其次,要加强学校尤其是中小学语言规范,家庭和学校应充分认识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使用规范语言写作,教育学生远离低俗词语和暴戾表达。

⑦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则需具备主动甄别的意识。文有雅俗之别,俗有高下之分。如何在海量的新生语言质料中趋雅避俗,要求语言使用者要有一双明辨是非的慧眼。同样要注意的是,主动使用规范语言,避免空泛表达,光有甄别雅俗的眼光还不够,还需要主动到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语言风格多样化,除了有趣,更有典雅———既有气质、又有内涵,这是语言建设根本目标。

⑧ 规范是堵漏洞,引导是疏淤塞,语言文明建设需要双管齐下,疏堵结合,以疏为主,辅以规范。如此,构建一个风清气正、和谐文明的语言生态环境就不远了。

(原文略有删改)

1.“互联网让今天的语言使用生态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多样性。”将此句放回原文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A.a处B.b处C.c处D.d处
2.以下有关“脱敏”一词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网络新词语中既有无伤大雅的打趣,也有“消解他人外在形象”的恶搞,都需要通过脱敏才能进入日常生活。
B.网络低俗词语往往借用同音或近音字脱敏而粉墨登场,但其低俗内涵还是很容易被发现。
C.与低俗词语脱敏不同,暴戾词语为达到诋毁、攻击的目的,往往不喜欢使用同音字或近音字,而选用矮化他人人格的文字。
D.“咆哮体”“逼转体”等新文体,使用者通过变换某几个字词来脱敏,使文体模式不再雷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无灵魂无脑筋之美人”批评了某些网络新词新语新文体,只哗众取宠地满足于对文字内涵的消解,华而不实。
B.为防止某些网络语言对中小学生的伤害,我们既要堵,又要疏。要切实加强中小学语言规范,教育和引导学生使用规范语言写作。
C.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再造,不应该是一味抖机灵式的戏谑恶搞,而要追求既“有趣”又典雅的语言建设目标。
D.语言系统其实具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推移,会自然通过分层过滤,淘尽渣滓、淬炼真金,因此我们尽可以抱着宽容心态和开放眼光对待网络语言问题。
4.阅读全文,概述低俗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
2024-08-25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化要发展,环境需宽松

当下,文化成为最热的词之一。人们现在都同意,文化很重要,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形成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已成热门话题。但这种共识其实是相当模糊的,很多争议正因此而生。学繁体字,背《弟子规》,恢复唐装,开国学班,行祭拜礼……近年来,围绕传统文化生出的热闹一场接一场,包括这几天引发如潮批评的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但讨论的背后都离不开对文化概念的深层次辨析。

中国有极好的传统文化,但没有注意保留。忘记了旧的,又没有建立起新的。作家池莉对中国文化的远去深感忧虑。这种忧虑肯定不止她一个人有。

文化内涵十分宽泛庞杂。我们所言的传统文化其实仅是纸上记载的文化,而且多半是今人戴着有色眼镜改造过的文化

现在,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可以放假了,我们因此就能延续传统吗?凭空造起一座文化城,炎黄子孙就能拥有精神家园吗?那些主持孔子或其他某子祭拜典礼的官员,对孔子或某子的精神思想有多少理解?讲庄子的于丹登上了福布斯财富名人榜,讲三国的易中天粉丝如潮,说明国学复兴了吗?

我们先得搞清楚: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什么是我们当下的文化,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我们可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文化。

文化是不断变迁的,而且这种变迁并不完全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个族群的文化会与环境不断发生互动。在当代世界中,我们的文化将如何演变,将来形成一个怎样的格局、得到怎样的结果,我们需要思考,政府也可以有一个主导的追求方向,但结果无法断言。

思考和追求时,我们需要正视三个问题:一、发展文化是为了什么?为了人的幸福,还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抑或为了方便治理?二、世界的现实和大势是什么?三、政府在塑造文化方面的可能性和限度在哪里?

文化的演变有自身规律。如果不考虑世界的现实和大势,所谓复兴就可能变成复古——复古不一定不好,但别打着复兴的旗号忽悠人。如果不尊重文化进化的自然规律,所谓建设文化就可能变成戕害文化。

拿现在人们纷纷说要复兴的国学为例。据学者研究,中国历史上国学最繁荣的时期有三个,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清末民初,这三个时期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权威破碎,人们思想上的禁锢被打破,因此发出灿烂的创造之光。

文化需要繁荣和发展,但如何给文化发展一个宽松的环境,如何更加解放思想,也许是更需要我们各方人士共同思考研究的问题。

(1)下列不属于“文化”成为人们热门话题理由的是(     
A.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因此形成自己的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B.中国有极好的传统文化,但没有注意保留,忘记了旧的,又没有建立起新的。
C.发展文化可以使人幸福、增加财政收入、方便治理。
D.近年来,围绕“传统文化”生出的热闹一场接一场,引发了人们对“文化”概念深层次辨析的讨论。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传统文化也是族群文化,但发展传统文化,除立足自身实际外,还必须考虑世界的现实和大势。
B.“文化”很重要,也需要发展,但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即使是政府也还没有一个主导的追求方向。
C.文化发展有其自然规律,并且需要宽松的环境,如果权威稍加干预,那么,建设文化就可能成为戕害文化。
D.解放思想,创造一个发展文化的宽松环境,比思考发展文化的方式更重要。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传统文化”都是用繁体字记录的,所以,在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也就把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了。
B.建一座“文化城”确实不能说明炎黄子孙拥有了精神家园,但如果我们不建文化城,不写繁体字,不开国学班等,文化是肯定不能得到继承发展的。
C.于丹、易中天的成功,不能说国学已复兴,但他们宣传传统文化的方式值得提倡。
D.如果有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思想更加解放,那么,文化是可以繁荣和发展的。
2024-07-16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