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5 道试题
1 . 下列几个句子是对人物肖像的描写,对相关人物的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②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③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④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A.贾迎春       林黛玉       贾宝玉       王熙凤B.贾探春       王熙凤       贾宝玉       林黛玉
C.林黛玉       王熙凤       贾宝玉       贾探春D.贾迎春       贾宝玉       林黛玉       王熙凤
2024-06-04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学习辅导与训练 《 林黛玉进贾府》(基础模块上)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2 . 下面这首诗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选自《再别康桥:徐志摩的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1.全诗以什么为线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如果将“轻轻的我走了”换成“我轻轻的走了”,在语言和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差异?
3.作者在诗中选取了几个意象来渲染和表现对康桥的眷恋?
4.诗中用了哪些动作性很强的词语?作用是什么?
5.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2024-06-04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学习辅导与训练《 雨巷》(基础模块上)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下面的文章选自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注:①叹:感慨。②得:心得,收获。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④夷:平坦。⑤瑰怪:珍贵奇特。⑥随以止:(随从)别人而停止(不前)。⑦怠:懈怠。⑧昏惑:迷乱。⑨相:帮助。⑩于人:在别人(看来)。⑪其: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选自《王安石诗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版,有改动)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②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③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2.“此余之所得也”一句,总结了作者的游览体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之所得”的一项是(     
A.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C.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下列选项中,对这段文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还有物,这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平坦而又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作者赞扬了古人的“求思之深”,但认为古人自己没有得出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很惋惜。
D.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4.作者在游历中领悟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人生哲理,请就这条人生哲理谈谈你的看法。
2024-06-0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学习辅导与训练下册 第七讲 古代诗文选读(二) 《赤壁赋》试题 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西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②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③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苏子用水与月作比喻,阐明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B.阐明物各有主的道理。
C.阐明无欲即无私的道理。D.阐明物质不灭的道理。
3.作者用曹操的典故,其用意是(     
A.赞颂曹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B.同情曹操不遇于时。
C.慨叹人生无常。D.借曹操自比,表明自己被贬的心志。
4.以下对文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方其”以下的八句,是想象,是推测,却全力以赴,大肆渲染,此即所谓“赋”。
B.赤壁古战场并不在黄冈,苏轼不过是以此寄托遐想,抒发感慨,并非对历史无知。
C.“哀吾生之须臾”以下几句回到眼前所见的长江、月亮,推广开去,把人生与宇宙加以对照。
D.“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八字勾画出周郎的形象,显得格外饱满,有立体感。
5.苏子是怎样开导“客人”的?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情怀?
2024-06-0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学习辅导与训练下册 第七讲 古代诗文选读(二) 《赤壁赋》试题 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
古代诗词阅读 | 适中(0.65) |
5 . 下面这首词是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选自《稼轩长短句》,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1.“不尽长江滚滚流”化用了哪位诗人的哪一句诗?
2.下列对“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赞扬孙仲谋这样的英雄人物。B.表达对敌人的轻蔑。
C.表达对后人的殷切期望。D.感慨当时统治者的无能。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作者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指作者的思绪无穷无尽。
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D.这首词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4.“年少万兜鍪”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5.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以问句的形式来抒怀,请结合全词对该特点做简要分析。
2024-06-0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学习辅导与训练下册 第二讲 古代诗文选读(一) 《永通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试题 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下面的文章选自左丘明的《左传》,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程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选自《左传》,中华书局2012年版)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②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④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请于武公(迫切)             及庄公(延及,扩展到)
B.夫人将之(启动)             今京不度(不合法度)
C.将自及(自己遭祸)             请以之(赠送)
D.厚将(崩溃)             君何焉(患病)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中,错误的一项是(     
A.庄公出生时难产,因此姜氏不喜欢他,更宠爱另一个儿子共叔段。
B.共叔段在母亲的偏宠和纵容下,贪得无厌。篡位失败后,被庄公射杀。
C.庄公采取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最终击溃了共叔段的篡国阴谋。
D.庄公本发誓有生之年不再与母亲见面,最终却听从颍考叔的建议,“阙地及泉,隧而相见”,说明他心里始终渴望着亲情。
4.本文出现了两个成语,请找出并分别释义。
5.本文中哪些描写可以体现庄公的孝心?
2024-06-0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学习辅导与训练下册 第二讲 古代诗文选读(一) 《烛之武退秦师》试题 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穆公,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能力,他在秦穆公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秦穆公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穆公心甘情愿地退兵。
C.秦、晋曾是友好邦交关系,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却对秦严防死守。烛之武正是利用了二国之间这种微妙的关系,才得以智退秦师。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穆公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杞子、逢孙、杨孙三人戍守郑国,秦晋联盟就此瓦解,晋国无奈之下也只能选择退兵。
3.本文描写佚之狐举荐烛之武的意义是什么?
4.烛之武是怎么说服秦穆公退兵的?
5.本文的烛之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024-06-0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学习辅导与训练下册 第二讲 古代诗文选读(一) 《烛之武退秦师》试题 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下面的文章选自《苏武传》,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注:①益愈:渐渐痊愈。②使使晓武:派使者通知苏武。③复然:也会这样。④为降虏于蛮夷: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⑤若:你。⑥雨雪:下雪。雨,下。⑦啮:咬,嚼。⑧羝:公羊。⑨羝乳乃得归: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⑩屮:古字。

(选自《汉书》,中华书局2022年版)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②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③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
2.第一段中匈奴对苏武的第一次劝降,派出了卫律,但是面对卫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武不为所动,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3.第二段中匈奴对苏武第二次招降,但是策略不同。面对匈奴第二次招降,苏武是怎样做的?
4.根据上文,从对比的角度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刻画苏武这个人物形象的。
2024-06-0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学习辅导与训练下册 第二讲 古代诗文选读(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试题 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③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2.秦人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的无理要求,蔺相如是如何反驳的?
3.廉颇与蔺相如能和好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上文,说说蔺相如和廉颇分别有什么品质。
2024-06-0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学习辅导与训练下册 第二讲 古代诗文选读(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试题 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下面的文章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鲁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选自《资治通鉴》,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

1.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请奉命求救孙将军       受制
B.愿将军量力处之             事急不断
C.众士慕仰,若水归海       田横,齐壮士耳
D.今战士还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荆州之民附操
2.下列句子全都表明诸葛亮用激将法劝说孙权的是(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②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
③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⑤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②③D.①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诸葛亮游说孙权时纵谈形势,闭口不谈“求救”,并用“英雄无用武之地”一句保持了刘备遁逃于此的尊严。
B.“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这一句承上启下,向下文波澜起伏的事态过渡。
C.诸葛亮预见的战争结局是曹操失败,孙刘联盟形成。
D.诸葛亮出使东吴,准确地分析了形势,针对孙权的犹豫心理采用激将法攻心,坚定了孙权联刘抗曹的决心,使孙刘联盟得到进一步的酝酿。
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②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