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中职语文】学习辅导与训练下册 第七讲 古代诗文选读(二) 《赤壁赋》试题 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4-07-22 6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基础、古诗文阅读、文学文化常识、名著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rén)(xū)       举酒(shǔ)客       (jiè)       (biān)舟
B.横(shuò)赋诗       (píng)虚御风       (zhào)       (lí)妇
C.用之不(jié)       倚歌而(hè)之       (jiāo)       (yǎo)(tiāo)
D.山川相(liáo)       (jīng)旗蔽空       (miáo)       (shī)酒临江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       冯虚风(驾)
B.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
C.击空明兮流光(逆流而上)       舷而歌之(敲击)
D.歌而和之(循、依)       莫消长也(终究、到底)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A.顺流而B.月明星稀,乌鹊C.幽壑之潜蛟D.鱼虾而友麋鹿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4. 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忧郁的样子)
B.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斟酒)
C.横赋诗,固一世之雄也(长矛)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之上(江面)
语言文字运用-填空题 | 容易(0.94)
5. 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

《赤壁赋》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书画家,其散文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为“_____________”之一。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西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②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③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7.苏子用水与月作比喻,阐明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B.阐明物各有主的道理。
C.阐明无欲即无私的道理。D.阐明物质不灭的道理。
8.作者用曹操的典故,其用意是(     
A.赞颂曹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B.同情曹操不遇于时。
C.慨叹人生无常。D.借曹操自比,表明自己被贬的心志。
9.以下对文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方其”以下的八句,是想象,是推测,却全力以赴,大肆渲染,此即所谓“赋”。
B.赤壁古战场并不在黄冈,苏轼不过是以此寄托遐想,抒发感慨,并非对历史无知。
C.“哀吾生之须臾”以下几句回到眼前所见的长江、月亮,推广开去,把人生与宇宙加以对照。
D.“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八字勾画出周郎的形象,显得格外饱满,有立体感。
10.苏子是怎样开导“客人”的?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情怀?
2024-06-0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学习辅导与训练下册 第七讲 古代诗文选读(二) 《赤壁赋》试题 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下面的文章选自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注:①叹:感慨。②得:心得,收获。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④夷:平坦。⑤瑰怪:珍贵奇特。⑥随以止:(随从)别人而停止(不前)。⑦怠:懈怠。⑧昏惑:迷乱。⑨相:帮助。⑩于人:在别人(看来)。⑪其: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选自《王安石诗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版,有改动)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②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③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2.“此余之所得也”一句,总结了作者的游览体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之所得”的一项是(     
A.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C.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13.下列选项中,对这段文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还有物,这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平坦而又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作者赞扬了古人的“求思之深”,但认为古人自己没有得出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很惋惜。
D.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14.作者在游历中领悟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人生哲理,请就这条人生哲理谈谈你的看法。
2024-06-0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学习辅导与训练下册 第七讲 古代诗文选读(二) 《赤壁赋》试题 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

试卷分析

导出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基础、古诗文阅读、文学文化常识、名著阅读

试卷题型(共 7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5
文言文阅读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基础
2
古诗文阅读
2,3,4
3
文学文化常识
4
名著阅读

细目表分析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94字音选择题
20.65一般文言实词选择题
30.65词类活用选择题
40.65一般文言实词选择题
50.94文学常识  文化常识填空题
二、文言文阅读
6-100.65名著阅读
11-140.65名著阅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