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4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初,秦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闻陈胜等作乱,天下未知所安。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谿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陆生至,尉佗结、箕倨见陆生。陆生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族、豪桀并起,唯汉王先入关,据威阳。项羽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王先人冢,夷灭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则越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也。复曰:我孰与皇帝贤?陆生曰:皇帝继五帝、三皇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始有也。今王众不过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间,譬若汉一郡耳,何乃比于汉!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留陆生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赐陆生橐中装直千金,他送亦千金。陆生卒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帝大悦,拜陆贾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四》)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曰A越B中C无D足E与F语G至H生I来J令K我L日M闻N所O不P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移檄”,是多用于征召、晓谕和声讨的官方文书,在文中是发布文告晓示的意思。
B.“箕倨”是一种傲慢无礼的坐姿,与《荆轲刺秦王》“箕踞以骂曰”的“箕踞”含义相同。
C.“剖符”,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时,将符节剖分为二,君臣各执一半,作为信守的约证。
D.“谢”在文中的意思是“谢罪”,与《孔雀东南飞》“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的“谢”含义相同。
3.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海尉任器将死之时,嘱托赵佗可在南越据险立国,并假借朝廷名义,发给赵佗委任书,让其接替自己职务,管辖南越。
B.秦亡之后,赵佗夺取部分土地,自立为南越王,在陆贾刚到南越之时,他并未以礼相待。
C.陆贾主要从赵佗家庭、汉和南越力量对比等角度说服赵佗臣服汉朝,语带威胁,赵佗听后胆颤心惊。
D.赵佗钦佩陆贾的见识和才华,不仅盛情款待他,还送上丰厚的礼物。最终归附汉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
(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2024-07-2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廷。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谴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惟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舍相如广成传                           舍:安置住宿,动词
B.相如度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       特:只,不过
C.秦王恐其                              破:使……破碎
D.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严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秦贪,其强,以空言求璧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赵。
B.相如持璧却立                           不如而厚遇之。
C.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或欲相如去。
D.得璧,传之美人,戏弄臣          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3.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廉颇者,赵之良将也。D.大王来何操?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蔺相如“机智果断”的一组是(     
璧有瑕,请指示王;怒发上冲冠;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臣请就汤镬。
A.①②③⑤B.③④⑤⑥C.①②⑤⑥D.①③④⑤
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安徽省铜陵技师学院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选自《师说》,作者韩愈)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或师焉,或            通“否”,不B.其闻道也先乎吾       本来
C.贵无贱,无长无少     没有D.师之不传也久矣       风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此世所以不传也
B.则群聚笑之             子路率尔对曰
C.巫医乐师百工             无兄弟
D.皆出于此乎             而五人亦得以加土封
3.下列句子中,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是(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B.月出于东山之上
C.藏之名山,传之其人D.谁为哀者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D.本段从论证方式看,立足于“破”,逐层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之族”和“君子”,从反面论证了观点。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理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道也哉!

(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以近                                 夷:平坦。
B.非常之观                                 非常:不平常。
C.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错误。
D.何可道也哉                           胜:尽,完。
2.请把文言文选段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高职教育单独招生文化考试(中职类)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师说》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欤!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其智反不能及             乃:却,竟然
B.或师焉,或             不:通“否”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一提
D.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出人:超过其他的人
2.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A.其皆出于此乎?B.吾未见其明也
C.其可怪也欤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3.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于其身也,耻师焉/群聚而笑之
B.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城市技师学院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1],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2],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为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幕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3]。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又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节选自韩愈《祭十二郎文》)

[注释][1]怙:依仗,凭借。[2]河阳:今河南孟县西。[3]擎:子女,家眷。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惟兄嫂是            依:依靠
B.中年兄南方        殁:死
C.吾与汝俱            幼:幼小,未长大
D.而归               视:视力
2.关于文中“吾”与“汝”的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兄弟B.父子C.叔侄D.爷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是由兄嫂抚养长大。
B.“吾”与十二郎在徐州相聚。
C.“吾”与十二郎感情深厚。
D.“吾”的父母葬在河阳。
4.下列关于十二郎之死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哀痛之情B.喜悦之情
C.厌恶之情D.激动之情
5.将下列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2)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节选)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其曲规 zhòng                          而舍之 qiè                  金石可 lǒu
B.其曲规 zhōng                          而舍之 qì                    金石可 lòu
C.其曲规 zhòng                          而舍之 qiè                  金石可 lòu
D.其曲规 zhōng                          而舍之 qì                    金石可 lǒu
2.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尝而望矣       踮起脚B.舆马者       凭借,利用
C.而不舍             雕刻D.而江河       断绝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君子生非异也。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生来与众不同 ,擅长做假货 。
B.君子生来没什么不同 ,擅长凭借外物 。
C.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天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 ,善于凭借外物 。
D.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天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 ,喜欢好的外在条件 。
5.对上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文反复运用了同事物设喻,比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论证了同一道理。
B.上文三处提到了“君子”,而其意义不同,按照顺序,它们分别指“有学问的人”“品德高尚的人”和“统治者”。
C.第一段论证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强调人的知识能力和道德修养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在后天不断的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D.本文长于说理,论点鲜明,善于比喻论证和排偶句式,富于文采。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贵州省高职(专科)分类招生中职毕业生文化综合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搏,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获坎镗搭之声,与向之曾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曾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搭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

1.下列对三个加点“笑”字的含义和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余固而不信也   ②又有若老人咳且于山谷中者   ③因谓迈曰
A.①心中感到可笑   ②干笑   ③高兴地笑B.①讥笑   ②大笑   ③会意地笑
C.①不以为然地笑   ②大笑   ③得意地笑D.①讥笑   ②干笑   ③苦笑
2.下列对选段渲染的环境气氛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孤寂清冷B.偏远幽静C.奇险怪异D.阴森可怖
3.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把大石、栖鹘、水波的形态和声音描绘得形象逼真,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图景,绘形绘声,写得十分出色。
B.文中用了“磔磔”“赠吰”“窾坎镗鞳”等贴切的拟声词,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这些拟声词又都是联绵词,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
C.作者写了两处水声,都写得比较舒缓,有徐察细勘之意,对两处鸟叫的描写也大致相同,都是先写其声,后写其名。
D.作者对儿子说的一段话,表明了他深信自己通过实践已找到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
4.下列对选段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的人没有时间欺负我啊!B.我不会欺骗古代的人啊!
C.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D.古人啊,总是欺骗我啊!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中等专业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瑟希               ②以君子             之以师旅
之以饥馑        章甫                 乎大国之间
2.翻译下列语句:
(1)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反映了儒家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主张。本文段是对孔子弟子________理想志趣的描绘,表现了他 _______的性格特点。
4.孔子对冉有、公西华二人志向的评价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达。
5.简要分析子路的志向和性格及孔子哂之的原因?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灵宝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B.然而不王者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王无罪岁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河内亦然                                                     (2)不农时
(3)之以孝悌之义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新职业教育研究院2022年5月对口升学押题模拟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