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枣庄理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 高三 阶段练习 2024-07-22 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基础、文学文化常识、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默写名篇名句、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A.细(qiān)   脚石(bàn)     肆无忌(dàn)
B.贴(zhān)     忙(dào)     强人意(chā)
C.造(dì)       黑锅(bèi)     相庆(guān)
D.岖(qí)       打圆(chǎng) 不容发(jiàn)
2024-07-2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理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抉择     饶口令     相形见绌     冒然从事
B.长篙     座右铭     得鱼忘荃     安份守己
C.装裱     哈密瓜     残羹冷炙     苦心孤诣
D.雾蔼     挖墙脚     白玉微瑕     毛骨耸然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理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3.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是(     
①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______行径,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②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措施得力,中小学乱收费的发展势头得到了初步______。
③实施“双减政策”______是对我国教育格局的重大调整,______是教育观念的大变革。
A.卑劣     遏制     不仅     B.卑劣     遏止          
C.卑鄙     遏制     不仅     D.卑鄙     遏止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理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A.乍一听,他的解释似乎可以自圆其说,但仔细推敲,还是有很多漏洞。
B.驻村工作队妙手回春,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带领广大群众建设新农村。
C.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现可持续发展。
D.“老人鞋”种类繁多,款式各异,价格鱼龙混杂,高者可达几千元,低者仅需几十元。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理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小说“人世间”以细小的切口深入,描摹这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和众生相。
B.人们在思考:网络技术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C.《隐入尘烟》因为真实,所以精彩,也注定不会“隐入烟尘。”
D.今年长二F火箭执行两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发射任务。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理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是(     
A.最美“逆行者”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面对生死考验时坚守岗位、不畏艰险。
B.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使山东农村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C.线上健身队伍的增多得益于大众健身需求的日益增长,也离不开新场景的打造有关。
D.我们应倡导全民规律作息,不断提高全社会对于睡眠健康的重视。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理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7. 对下列语句的排序,最恰当的是(     
品读经典可以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
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
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
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性灵。
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
A.③⑤②①④B.③①④⑤②C.⑤②①③④D.⑤②③①④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理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8. 选出下面几个话语情境中,表达得体的是(     
A.一位同学在讨论会上说:“像孙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之力,我们深感荣光。”
B.一位同学在班上的学习方法交流会上说:“我殷切期望方法不当的同学调整心态,改进方法,取得佳绩。”
C.某报社的记者写给一位校长的便条:您来信约我莅临贵校采访,我乐意。
D.某领导在部门工作分析会上作报告,最后总结说:“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理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9.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斯蒂芬·茨威格,匈牙利著名作家,作品以小说和传记最为著名。
B.毕淑敏,当代著名女作家,1987年发表了处女作中篇小说《红处方》。
C.古文中,一句话叫“句”,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叫“读”。
D.古时男子到十八岁行冠礼,后人常用“加冠”表示男子已成年。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理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词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10.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理解不当的是(     

西江夜行

张九龄

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

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注】①露华:露水。

A.本诗描绘了月夜缓缓行船见到的美丽景象,抒发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B.第五、六句描写环境的寂静无扰,河水清澈,从侧面表现诗人品格的高尚。
C.第七、八句写季节变化,诗人夜里独坐,周围寒露渐生,打湿了他的衣衫。
D.最后两句写在暗夜与黎明的分际,突然传来一声鹤鸣,给人悲凉、恐怖之感。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理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我国文艺创作生产正在进入一个新的丰收期,文艺创新创造活力显著增强,从小说、戏剧、音乐到美术、电影、电视,从传统文艺到新兴网络文艺,各门类各品种涌现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文艺创作百花齐放,文艺演出好戏连台,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群众文化获得感显著增强。

2021年伊始,电视剧《山海情》便成为现象级的作品,观众盛赞这部隔着屏幕都能闻到土味儿的电视剧感人至深、催人奋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将目光投向新时代的火热实践,感受时代风气的变化、触摸时代脉搏的跃动,与时代发展同步伐,承担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广大文艺工作者从当下中国的伟大变革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文艺界掀起了一股现实主题创作热潮。扶贫、住房、教育、医疗、环保等在新时代备受群众关注的社会话题,在文艺作品中都有生动表现,接地气”“真实等成为群众评价作品时的高频词。

③文艺作品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真实地描绘了生活,真实地传递了群众心声,自然就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们思想的共鸣。感动源于真实,而真实不是坐而论道就能做到的,不是闭门造车就能实现的,不是靠天马行空的幻想就能再现的。只有熟悉生活,才能真实地表现生活。近年来,文艺界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实践活动,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走向基层一线,创作采风、演出慰问、结对帮扶。在与生活的无缝对接中,在与群众的密切接触里,创作者对生活的观察更加细腻,感受更加真切,创作态度更加踏实。而这一切最终凝聚在层出不穷的优秀之作里,成为新时代的画像和标识。

④在作品质量提升的同时,我国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也在持续增强。目前我国每年推出新书40万余种、童书4万多种、电影600多部、电视剧300多部、动漫400多部……众多文化产品的生产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演出市场持续繁荣,从2016年到2019年,国内艺术表演团体年演出场次从230万场增长至296万场,国内观众从11.81亿人次增加至12.3亿人次,其中农村观众超过7亿人次。文艺创作生产佳作不断、量质齐升,展现出旺盛的创作活力和强大的创新动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实践证明,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今天,人民群众对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的质量、风格、品位的要求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高质量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的需求更加强烈。进入十四五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展现才华的广阔舞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生活的热土更加滚烫,文艺文化事业一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收获期。

(摘编自《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抒情》,《人民日报》)

1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是(     
A.经过“十三五”的发展,我国文艺创作生产已经进入一个新的丰收时期。
B.当下中国的伟大变革,是文艺界掀起现实主题创作热潮的宏大时代背景。
C.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背景,为文艺作品创作、质量提升等打下了坚实基础。
D.文艺创作只要扎根生活和时代、为人民抒情,就能繁荣发展,充满活力。
1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文章开篇点明“十三五”时期,文艺创新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引出文艺创作话题。
B.文章主体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行文,逻辑清晰严密。
C.第④段中列举系列数字,佐证了“我国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持续增强”的观点。
D.全文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方式进行说理,论证有理有力。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视剧《山海情》的成功,说明文艺作品要想被人民大众喜欢,需要“接地气”“真实”。
B.创作者需要熟悉生活并真实表现生活,创作的作品才可能触及人的灵魂、引发思想共鸣。
C.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的强烈需求,决定了我国文艺文化事业必将迎来辉煌。
D.本文倡导的创作主张,与新时代倡导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的精神高度契合。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理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不久前,已在多国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被贴上了一个恐怖标签——SARS”病毒。尽管它与SARS(非典型性肺炎)病毒属同一家族,但世卫组织发言人明确表示:新型冠状病毒不是SARS,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世卫组织在声明中称,自从2012年发现这种新病毒后,很多感染者都表现出了严重的肺炎症状,在临床上大都呈现急性严重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短促和呼吸困难,部分病例出现肾功能迅速衰竭和死亡。未知的是这种新型病毒是怎么出现,未来会不会变化,它的传播半径已经有多大等问题。

瑞士科学家的报告指出:日前,在多国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更易于侵入人体,其复制能力高于曾造成极大恐慌的SARS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能够轻易穿过肺部通道并侵入免疫系统,其复制能力两天内就可达到顶峰,而SARS病毒需要4天。但是复制速度并不能说明其实际传播感染能力。

目前多个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是由动物传染给人类的。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病毒病应急技术中心主任谭文杰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只是近年来由动物传染给人类的诸多病毒中的一个,迄今为止,全球超过半数的新发和突发传染病,均为动物源性的病毒性传染病,而且,这一比例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这些动物源性的人畜共患病毒,往往稳定存在于其宿主细胞内,且不引起宿主出现临床症状,而一旦突破物种屏障传染给人类,由于人类对其缺乏免疫力,往往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2003年肆虐全球的SARS病毒,2009年引起全球流感大流行的甲型H1N1病毒,以及这次高致死率的新型冠状病毒,无一例外都是动物宿主体内的病毒突破物种屏障感染给人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新型冠状病毒虽然与2003年报告发现的SARS冠状病毒同属一个病毒家族,都能够引起严重疾病,且呈现出高病死率,但SARS冠状病毒更容易发生人际间传播,新型冠状病毒似乎不太容易发生人际间传播。

(摘编自李颖《SARS”病毒到底有多厉害》)

14.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又叫“类SARS”病毒,与SARS(非典型性肺炎)病毒属同一家族,但二者有明显区别。
B.新型冠状病毒复制能力高于SARS病毒,其复制能力两天内就可达到顶峰,而SARS病毒需要4天。
C.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病毒、甲型H1N1病毒一样,都是近年由动物传染给人类的诸多病毒之一。
D.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冠状病毒相比,前者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后者更容易发生人际间传播。
1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很多病毒感染者都表现出严重的肺炎症状,在临床上大都呈现急性严重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短促、肾功能衰竭和死亡。
B.新型冠状病毒能够轻易穿过肺部通道并侵入免疫系统,其复制能力两天内就可达到顶峰,但是复制速度并不能说明其实际传播感染能力。
C.谭文杰指出:迄今为止,全球超过半数的新发和突发传染病,均为动物源性的病毒性传染病,而且,这一比例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
D.动物源性的人畜共患病毒,往往稳定存于其宿主细胞内,不引起宿主出现临床症状,一旦传染给人类,往往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1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世卫组织在声明中表示,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是怎么出现的、未来会不会变化、它的传播半径已经有多大等问题还是未知。
B.动物源性的人畜共患病毒不会使宿主患病,但当其突破物种屏障传染给人类时,人类由于对其缺少免疫力,便会因此而患病。
C.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人人传播的可能,各地均有病毒输入后引起本地传播的风险,但近期不会在人类中引发大规模感染流行。
D.目前尚未证实新型冠状病毒具备持续稳定的人际传播能力,且病源明确,能诊断能防控,病例接触者及普通公众感染的风险较低。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理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选自《师说》,作者韩愈)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或师焉,或            通“否”,不B.其闻道也先乎吾       本来
C.贵无贱,无长无少     没有D.师之不传也久矣       风尚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此世所以不传也
B.则群聚笑之             子路率尔对曰
C.巫医乐师百工             无兄弟
D.皆出于此乎             而五人亦得以加土封
19.下列句子中,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是(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B.月出于东山之上
C.藏之名山,传之其人D.谁为哀者
20.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D.本段从论证方式看,立足于“破”,逐层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之族”和“君子”,从反面论证了观点。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理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五、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 | 容易(0.94)
21. 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句子。

金樽清酒斗十千,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__________

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理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六、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题 | 适中(0.65)
22. 请将下列文段压缩成一句话,不超过20字。

20222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首次变身为倒计时器。从“雨水”开始,到“立春”结束,二十四节气与古诗词、古谚语与充满生机的当代中国影像融为一体,以全新表达方式,惊艳亮相在全球观众面前。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理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题 | 适中(0.65)
23. 下面这则请假条在格式和表达方面有四处错误,请加以改正。
苏老师:
昨天晚上我突然肚子痛,今天我妈妈要带我到医院检查。所以不能上学了。希望您批准。
此致
敬礼!

学生:夏冬

2022926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理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最温暖的一片阳光

李云迪

①母亲真的老了,有点像孩子般缠人。她每天都会打来电话。她耳朵有点背,电话里声音总是很大。其实她也没什么事,只是问我是否安好。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就高兴地把电话挂掉。有时我忙,就会打断她的话,我能听得出那边轻轻的叹息。但母亲还是在每天上午九时左右打过来,正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

②这一天,母亲又来电话,除了问好外,还告诉我她去采了很多婆婆丁。母亲过去常用婆婆丁做蒸菜,婆婆丁一定要野生的,最好在打春时没有开花前去采,这时的最新鲜。小时候我很爱吃母亲做的这个菜。我有些担心地告诉母亲,您都八十多岁了,千万不要去野外采野菜了,我会不放心的。母亲答应得很痛快。

③第二天正午时分,有人叩门,打开门见是母亲。她脸上汗津津的,花白的头发也有些凌乱,我急忙把母亲扶进屋内,埋怨她为什么不打电话告诉我。可母亲不理我的不满,喜滋滋地取出她做的蒸菜,看不出一丝倦意。我见她的手青筋暴露,手上有结痂的血口子,一定是采野菜时留下的。她说,快吃吧,还温和着呢。我怎么也想不到,母亲为了让我吃到她做的菜,竟然沐着风雨去野外,顶着晨星点灶火,用一股爱焰把菜做熟,搭乘公共汽车,颠簸几个小时,给我送来。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

④母亲真的老了。眼前的事情她往往记不住,可过去的事情却记得很清晰。母亲也有青春,只是离今天很远。她曾把箱子里保存的一条长裙拿给我看,告诉我她就是穿了这条长裙和父亲在向日葵下相识的。那长裙还依旧如新,可裙子的主人却被时光老,腰弯了,头发白了,白得像天上的一片云。

⑤母亲生在青川江边,长在稻花乡里。母亲居住的老屋前有一条唱着歌的小溪,每当燕子呢喃着飞来的时候,桃花就开了,开着开着,桃花就落了,花瓣落在溪水里打着旋流远了,就像流远的岁月。老家的院子里种着两棵杏树,每当圆润的青杏结满枝头的时候,不等熟透,母亲就和小姐妹们采下来吃。那味道酸酸的,就像那时辛酸的日子。母亲在艰苦的岁月中学会了很多家务活,有一手好针线,成家后很是勤俭。在那艰苦的日子里,她用那棵银针缝补着旧衣裳一样的破旧岁月。父母感情很深,生活得很和睦。父亲在知天命之年患了重病,离开了人世。母亲开始独自生活。我担心地孤寂,执意把她接到身边来,可她不肯,她说,她能自理,也不想给我们增加麻烦。我给她请了保姆,可没几天就被她打发回去了。

⑥忽然想起,有两天没有接到母亲的电话了。我急忙打电话过去,多次无人接听,我有了不祥之感,乘夜车就往家里赶。赶到家里时,见母亲躺在床上,额头数着毛巾。邻居大婶告诉我,母亲发了两天烧,烧得重时不断念叨着我的名字。我守候在母亲的床边,两手紧攥着她那像树枝一样干瘪的手。母亲问我,你知道我最希望的事是什么吗?我摇摇头,她告诉我,最希望的事是让我永远不会老,永远不得病,如果有可能,让她代替我老,代替我生病,她也乐意;就是走了,也不想扰动我,一个人悄悄去找我的父亲。我听着,心被刺痛,泪如泉涌,我把脸紧紧贴在母亲的手上,整个人似乎已经融化了。

⑦往后的日子里,每天上午九时左右,也就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我都先把电话打给母亲,问候她是否安好。我还会幸福地眯着眼睛,虔诚地半张着嘴,侧着耳朵凝神听母亲讲着过去的故事。这个时候,我真的很温暖。母亲就是给我温暖的那一缕阳光……

(选文有删改)

24.文章以“最温暖的一片阳光”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25.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
26.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语。
27.请结合第③段内容,谈谈你对句子“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的理解。
28.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理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9.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真理是一种光,经典是一种光,高尚的道德、人格、思想都是一种光,而时光也是一种光。生命因为我们对于的追寻而熠熠生辉。

请以“追光”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理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导出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基础、文学文化常识、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默写名篇名句、写作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11
古代诗词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基础
1,2,3,4,5,6,7,8,22,23
2
文学文化常识
3
古诗文阅读
4
现代文阅读
5
名著阅读
6
默写名篇名句
7
写作

细目表分析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94字音选择题
20.94字形选择题
30.65词语选择题
40.65词语选择题
50.65句号  问号  引号  书名号选择题
60.65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选择题
70.65衔接与排序选择题
80.65得体选择题
90.94文学常识  文化常识选择题
220.65压缩语段语言表达题
230.65简明、连贯  得体  其他语言表达题
二、古代诗词阅读
100.4羁旅思乡  描绘场景  鉴赏情感主旨
三、现代文阅读
11-13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14-160.65科普文章实用类文本阅读
24-280.4叙事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
四、文言文阅读
17-200.65名著阅读
五、名篇名句默写
210.94默写名篇名句
六、作文
290.4议论文  哲理与生活  青年成长  读书·学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